1. 匙吻鲟的特点
清江鱼属于淡水鱼,指的是产自湖北清江库区的鱼,被誉为湖北水产一绝。
清江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量低,还含有很多微量元素,维生素,不饱和的脂肪酸,营养价值比较高,吃起来口感鲜美。
主要品种有清江黑鮰、红鮰、匙吻鲟、杂交鲟、黑鲤、红鲤、鳜鱼、白甲、银鱼等等。
2. 匙吻鲟营养价值
江鸭鱼学名匙吻鲟,是一种体表裸露的软骨鱼,没有鳞片,体表裸露,泽润无鳞,吻呈汤匙状,形似鸭嘴,所以它也被称为鸭嘴鲟。
鸭嘴鱼学名匙吻鲟,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为鲟形目匙吻白鲟科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它是一种从3亿年之前就在地球上生活并存留下来的一种珍稀鲟鱼类,也是世界上匙吻鲟科中仅有的两个品种之一,与中华鲟以及长江水域中的白鲟同属鲟形目白鲟科。
鸭嘴鱼是一种滤食性鱼类,主食浮游动物、枝角类动物,特别喜食水蚤,也偶尔摄食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鱼体长在12厘米以下的匙吻鲟鱼,能逐个蚕食浮游动物,也蚕食小鱼、小虾。鱼体长超过12厘米,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能捕捉游泳很快的桡足类动物。随着匙吻鲟个体的长大,也摄食颗粒饲料。鸭嘴鱼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肉质鲜美,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价格昂贵,鱼皮可制成优质皮革,每公斤成品鱼约200元。鸭嘴鱼还可以作为观赏鱼出售,体长15厘米的每尾30元。美国于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我国1988年从美国引进,现已成功地人工育苗和开始推广生产。
3. 匙吻鲟生长速度
答:生长周期短的有肉猪和肉鸡,生长周期短的海鲜有明人工养殖明虾等。秋季是吃海鲜的最佳时节,这个季节鱼虾肉肥味美。也就是说九、十月份是吃海鲜的最佳季节。夏秋交替户外活动特别多,同时也是海鲜渔货出产丰富的时期,海鲜品种繁多、味道鲜甜,让人忍不住多吃几顿。立秋后,菊香蟹肥,牡蛎也相当肥。
4. 中华匙吻鲟和美国匙吻鲟的区别
鲟鱼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鱼类,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鱼,鲟鱼不但肉质鲜美,同时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鲟鱼的品种也比较多。在26种鲟鱼中产量最大的为:俄罗斯鲟、闪光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其次为:大西洋鲟、高首鲟、湖鲟、史氏鲟、达氏鲟、中华鲟,匙吻鲟。
我国分布有8种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黑龙江和西北的新疆三个区域:
1、长江:中华鲟、达氏鲟、白鲟;
2、黑龙江;史氏鲟,达氏鳇;
3、新疆额尔齐斯河:西伯利亚鲟,小体鲟;
4、新疆伊利河:裸腹鲟
5. 匙吻鲟原产地
长江白鲟已经没有了,2020年1月2日消息,白鲟被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灭绝。
文献记录显示,世界上最后一只被救助的长江白鲟出现在四川宜宾,但在专家们给它装上超声波追踪器放流长江后,它再也没有出现。
长江白鲟,体长为2到3米,体重200到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壳的物种,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
6. 匙吻鲟简介
白天钓!钓鸭嘴鱼要选择硬度较高的钓竿,长度在4.5米-5.4米之间,使用钩柄较长的钓钩,钓线要选粗的,避免被鸭嘴鱼的利齿咬断钓线,可以用小鱼、小虾做鱼饵,也可以用商品饵,钓到鸭嘴鱼后,要快速收竿,避免被它挣脱逃跑。
和其他鱼类不同,鸭嘴鱼的嘴巴又长又扁,像极了鸭子,所以才叫鸭嘴鱼,它的学名叫美国匙吻鲟,是一种淡水经济鱼,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性情温顺,以浮游动物为食,适合养殖,很多水库、池塘中都能看到鸭嘴鱼的身影。
7. 匙吻鲟饲养
苗种选择和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优质苗种。放养密度为每平米20~40尾。规格为10~15cm,根据匙吻鲟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的特点,在苗种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为宜,尽量调节一致。进箱前用1.5%~2.0%的食盐水进行8~10分钟的鱼体消毒
鸭嘴鱼的食性与花鲢相似,主食浮游动物、枝角类动物,特别喜食水蚤,也偶尔摄食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鱼体长在12厘米以下的匙吻鲟鱼,能逐个蚕食浮游动物,也蚕食小鱼、小虾。鱼体长超过12厘米,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能捕捉游泳很快的桡足类动物。随着匙吻鲟个体的长大,也摄食颗粒饲料。
8. 匙形长吻鲟
嘴巴长长的象鸭嘴身体象带鱼的长吻鲟。
长吻鲟是长吻鲟科、长吻鲟属鱼类。最大全长可超过180厘米,体重37千克以上。体长梭形,胸鳍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较长,头长为体长一半以上。吻延长呈桨状,扁平,前宽后窄。眼极小,椭圆形,侧位。口下位,口裂大。鳃孔大,不与峡部相连。鳃盖膜上方特别延长,呈三角形。鳃耙细长,且密集。背鳍位体后方,近于尾鳍基。背鳍和臀鳍鳍基部肌肉均发达,后缘均呈镰刀状。臀鳍位于背鳍中部下方。
9. 匙吻鲟温度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俗称鲟鱼、鳇鱼、沙腊子,属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
dabryanus) 又称达氏鲟,俗称鲟鱼、鳇鱼、沙腊子,属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如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以及沱江等支流的下游也可捕到。
长江鲟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雌性为6~8龄,体长为99~108厘米,体重为9~15.9千克。长江鲟最小性成熟个体,雄性为4龄,雌性为6龄[1]。
长江鲟是长江中独有物种。
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 又称达氏鲟,俗称鲟鱼、鳇鱼、沙腊子。鲟的一种。我国特有的珍贵大型鱼类之一。外部形态与中华鲟相似,体表无鳞,生有5行骨板,背部的1行骨板最大。各行骨板间的表皮及头部背面遍布颗粒状的小突起,触摸粗糙,在幼小的个体更为明显。达到性成熟的年龄为5~6龄,体长多在1米以下,体重5~10千克,雄鱼达性成熟的个体较雌鱼小。春季繁殖,食物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也可摄食植物碎屑、蛹、着生藻类和小型鱼类。用钩具及大型三层流刺网捕捞。产于长江中、上游,尤以宜宾至宜昌的长江干流江段为多,在金沙江、沱江、嘉陵江等上游支流有分布。营养成分与中华鲟相似。鱼卵径约3毫米,黑褐色。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
形态特征
体长梭形,前部略粗壮,向后渐细。横断面呈五角形。吻较短,呈钝圆形。腹部扁平。口大,横裂,位于头腹面。口前方有触须2对。眼小,侧位。躯干部被五行骨板。背鳍后位,与臀鳍上下相对。尾鳍歪形,上叶大于下叶。侧骨板以上灰褐色,以下和腹部乳白色或黄白色。5~6龄性成熟。体长可达100厘米左右,体重5~10千克[3]。
长江鲟
地理分布
长江鲟属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如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以及沱江等支流的下游也可捕到[1]。
鱼类的分布在颇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栖息的水体性质。鲟鱼是喜栖息于寒带和温带盐分较低的水体中的鱼类,要求有较宽阔的水面,如大江、大河和近岸的浅海地带。这些地方水温不高,沙砾性底质,深度最大不超过200m[4]。
鲟鱼类的食量大,其主要食物为底栖的动植物和冲积沉淤的有机物渣滓。因此,它所分布的地带是食料丰富的大型湖泊、大型河川,河口及浅海近岸地区。深海远洋中不适于鲟鱼类的生活[4]。
鲟鱼是一种健游的鱼类,除一些地区性的移动外,还能作远程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自然环境条件如气温、水的盐度和化学成分以及水的流速等都在变化。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以促使鲟鱼属性的变异。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因而就产生了适应新环境的地方种[4]。
近代鲟鱼类的化石见于白垩纪。要了解鲟鱼类的分布现状,必须与白垩纪的古地质地理的变迁相联系。那时地球的表面水域和世界各大陆块是相互连接而以后又割断的。据此可以推断近代鲟鱼类分布形成的
白鲟吻呈剑状突出,无骨板,。尾鳍上叶具硬鳞,长江鲟鳃耙排列紧密(20-36枚)呈三角形,幼鱼皮肤粗糙。
白鲟(学名:Psephurus gladius)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白鲟是生活在长江的大型肉食鱼类,是中国的特有鱼类。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最新显示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10. 匙吻鲟和白鲟的区别
白鲟,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 。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物。现资源量逐年明显下降,面临濒危,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11. 匙吻鲟科鱼类
鸭嘴鱼可以长到8斤左右大。
鸭嘴鱼是匙吻鲟科匙吻鲟属的一种鱼类。 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匙吻鲟的食性类似中国的鳙鱼,是以摄食浮游动物为饵料的,是滤食性鱼类。它的吻特别长,呈扁平,如浆状;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常有一些斑点间在其中;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口大眼小,前额高于口部;鳃耙密而细长,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尾鳍分叉,尾柄披有梗节状的甲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