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棚全龄养蚕有哪些技术要求?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24 20:41   点击:3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大棚全龄养蚕有哪些技术要求?

(1)如果进行大棚全龄养蚕,收蚁前大棚地面撒石灰粉作为干燥材料,然后放经消过毒的草帘和麦草,铺平后再撒一层小块状的石灰粉,然后放蚕。

麦草和草帘的厚度,小蚕10厘米,大蚕5厘米,一般中秋偏薄,晚秋偏厚。为了防止收蚁时及小蚕期一~二龄蚕座不平,收蚁纸下应铺一层薄纸板或木板。

(2)注意超前扩座,每龄蚕在盛食期前达到最大面积。小蚕以“一蚕三位”,大蚕以“一蚕二位”为宜,具体标准为:1龄1.2米2,2龄2.6米2,3龄5.6米2,4龄15米2,5龄32米2。为减少小蚕期蚕座蒸热,扩座时用蚕筷、鹅毛把蚕沙连蚕向蚕座四周扩大到预定面积,并将密集蚕均匀分散。大蚕期直接将蚕匀于消过毒的麦草上。

(3)良桑饱食。要精选小蚕用叶,做到按技术要求选好每龄适熟叶,大蚕期要确保用桑量。给桑量多少要根据气候特点、蚕体发育程度、残桑量多少酌情给桑。在标准面积饲育情况下,1~2龄喂1.5~2层,3龄喂2~2.5层,4龄喂2.5~3.5层,5龄少食期喂2~3层,盛食期4层。中秋蚕期由于温度高,每龄盛食期提前,要适时增减给桑量,同时要注意白天和黑夜给桑量,白天温度高可少喂,夜间温度低可多喂。晚秋蚕期喂条桑时,为了确保蚕吃得饱、吃得好,可适当放密,但是要确保蚕头稀密均匀。

(4)合理覆盖,防干保鲜。为了确保桑叶新鲜,二回育用桑要随采随喂,早晚各一次,一般早8:30,晚8:00两时间喂蚕。喂好后应盖好防干塑料薄膜。小蚕期对高温多湿环境抵抗力强,可采取一~二龄底铺上盖,三龄上盖底不垫。由于大蚕期对高温闷热的环境抵抗力下降,加之给桑次数少、保鲜措施要求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盖膜。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晚上结合添食药物,巧喂水叶,可以不盖;②白天多采露水叶,降低桑叶萎凋速度,减少盖膜时间;③中午2点可换气20分钟,以减少蚕座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空气新鲜。④高温多湿天气可以不盖;⑤阴雨天气可以不盖;⑥盖膜期间加强大环境的通风换气。

(5)调节和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由于全龄大棚饲养,温湿度高低便成了养蚕成败、产量高低的关键,因此大棚内温湿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中秋蚕期重点是要防高温闷热;晚秋蚕期重点是夜间保温排湿工作。为此,中秋蚕期在做好利用大棚两头进行通风换气工作的同时,还要适时掀盖大棚东西两边塑料布及草帘,保证蚕发育所需要的温湿度。具体做法是早上6:30掀开西边盖东边,中午1:00掀东边盖西边,晚上小蚕期只掀两头或一头,大蚕期可三面或四面通风。晚秋蚕期白天利用掀盖两头塑料布即可满足蚕发育需要的温湿度,晚上利用两只带烟囱的燃煤炉,放开炉门燃烧即能满足蚕对温湿度的生理需要。棚内以24~26℃为中心温度,保持干湿差2~3℃。为了便于调节温湿度,每座大棚内需要悬挂干湿温度计两个。

为什么养蚕大棚搭建时要选择更适宜养蚕的方向?

养蚕大棚蚕茧生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照、通风和温度。因此,养蚕大棚方向的设计,必须注意到大棚的受光情况。一般来说,大棚的透光率同天空的漫射光关系不大,而主要决定于直射光的入射角,即与大棚的方位和棚顶的倾斜度有很大关系。研究证明,在春、秋季节,南北向大棚的抗风能力强,日照均匀,棚内两侧的温差较小。东西向大棚,北侧直射光线差。对不同走向大棚的光照强度,有人对塑料蔬菜大棚进行了测定,南北向大棚两侧日照强度的差为1000勒克斯,而东西向大棚两侧日照强度差达到6000勒克斯,说明东西向塑料大棚不如南北向大棚受光均匀。又据调查,每年3~10月份,南北向大棚透光率比东西向大棚高6%~8%。所以,从养蚕生产的角度看,养蚕大棚一般宜采用东西向布局。当然,还必须配合大棚的遮阳与棚内小气候的调节。

确定养蚕大棚的棚向方位虽受地形和地块大小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因地制宜加以确定,但应考虑蚕桑生产的特殊性,选择更适宜养蚕的大棚方位,不宜斜向建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