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苇塘养河蟹水位多深适宜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22 21:03   点击:25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苇塘养河蟹水位多深适宜

苇塘养河蟹需要活水明水面积占50%以上,水深以0.5米~1.5米为好。

河蟹也叫“螃蟹”和“毛蟹”,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侧面具有两对十分坚锐的蟹齿。螃蟹最前端的一对附肢叫螯足,表面长满绒毛;螯足之后有4对步足,侧扁而较长;腹肢已退化。河蟹的雌雄可从它的腹部辨别:雌性腹部呈圆形,雄性腹部为三角形。

河蟹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色,头胸甲平均长7cm,宽7.5cm。

芦苇塘、蒲草荡等挺水植物密度较大水域碱性偏高,需要适当改造,周围筑坝,中开明水,春去高碱,去野除杂,以长流水为最好。更多养蟹技巧参考二力河蟹。

二、苇塘养河蟹水位多深适宜

苇塘养河蟹需要活水明水面积占50%以上,水深以0.5米~1.5米为好。

河蟹也叫“螃蟹”和“毛蟹”,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侧面具有两对十分坚锐的蟹齿。螃蟹最前端的一对附肢叫螯足,表面长满绒毛;螯足之后有4对步足,侧扁而较长;腹肢已退化。河蟹的雌雄可从它的腹部辨别:雌性腹部呈圆形,雄性腹部为三角形。

河蟹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色,头胸甲平均长7cm,宽7.5cm。

芦苇塘、蒲草荡等挺水植物密度较大水域碱性偏高,需要适当改造,周围筑坝,中开明水,春去高碱,去野除杂,以长流水为最好。更多养蟹技巧参考二力河蟹。

三、螃蟹苗一亩最多投放多少,几月份放合适

            回答

      不同水面类型放养蟹苗密度不同,比如大型平原型水库,若深度为1.5米左右,通常情况下亩投蟹苗300只,即4斤左右。在放苗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毒,可全池泼洒解毒灵,3天后放水,水位放到60-80厘米即可。放苗前1天还要全池泼洒黄金多糖、抗激灵、应激硬壳灵,这样可以减少应激反应。

一、螃蟹苗一亩最多投放多少

      1、不同水面放养蟹苗的密度不一样,比如大型平原型水库,如果在1.5米深左右,通常情况下亩投放量为300只,也就是4斤左右。池塘、河道、苇塘、湿地等水面通常情况下亩投放量为10-15斤左右,大约1000只蟹苗。稻田养蟹通常情况下每亩投放700只左右,即1平米1只蟹苗,大约8斤左右。

      2、养殖时要注意,随着养殖的时间增长,使用清塘药物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大。大多数池塘的农药残留较重,开垦过后即使经过长时间浸泡,但存在土壤中的残留药剂还是会随着时间温度的变化释放出毒性。因此在放养蟹苗之前一定要进行解毒,可以全池泼洒解毒灵,3天后再放水,水位放到60-80厘米即可。然后再使用解毒灵进行2次解毒,如果塘口清塘药物使用量比较多,可以进行多次解毒,直至毒素全部解完。

      3、蟹苗从苗塘取出一般要经过长时间运输才能放入成蟹塘,由于成蟹塘的环境与苗塘环境有所不同,而且蟹苗比较稚嫩,放入新环境中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因此放苗前1天一定要全池泼洒黄金多糖、抗激灵、应激硬壳灵,这样能减少应激反应,提高蟹苗成活率。

二、螃蟹苗几月份放合适

      1、蟹苗一般在春季开始投放,可以选择3月末至4月初这段时间,理想的放养时间是水温达到8°C以上,这样螃蟹下池即可摄食,提高第1次脱壳的成活率。放养时一定要选择天气晴朗、气候稳定、温度变化不大的天气,以防放苗当天出现大量蟹苗上岸的现象,影响成活率。

      2、放苗时的水质以“老水”为宜,因为老水的藻相、菌相比较稳定,变化较小,产氧丰富,有利于蟹苗下塘后尽快适应环境,提高成活率。化工水和具有农药残留的池塘水不能放苗。由于每年放苗一般都是在晚冬和早春,此时昼夜温差大,蟹苗容易受到刺激,所以放苗时池塘水位一定要保持80厘米左右,减少温差对蟹苗的刺激。

      3、蟹苗下塘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放养方法,可以把蟹苗放入池塘1-2分钟后取出,3-5分钟后再次放入,根据此方法连续使用3次,每次间隔时间增加2分钟,有利于提高蟹苗的适应性。

四、刘绍棠《蒲柳人家》艺术特色?

刘绍棠《蒲柳人家》艺术特色

刘绍棠是新时期乡土文学的积极倡导者。他倡导的乡土文学及其创作的乡土小说,与中国20年代的乡土文学既有精神上的联系,又有显而易见的差异。

《蒲柳人家》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乡土小说多方面的特点。和20年代台静农、许杰创作的乡土小说一样,《蒲柳人家》对特定地域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作了精心描摹。它写的是30年代京郊大运河边的乡村生活:何家那个杨、柳、榆、槐围绕着,篱笆上爬满豆角秧、房顶上长满大南瓜的小院;开着五颜六色花朵,长满芦苇、柳棵子的运河滩:七夕之夜的乞巧;周檎、望日莲、郑整儿、荷妞童年时代的“拜花堂”游戏;柳罐斗为了养活姐姐和外甥终身不娶;何大学问夫妇不怕刁难、不惜财产慷慨救助孤女望日莲;……这种描写生动展示了北方农村的人文地理风貌和古朴善良的民性。

但是,和20年代的许多乡土小说较多隐含着“乡愁”不同,《蒲柳人家》具有鲜明的牧歌情调和喜剧色彩。这固然是由于作家对乡村生活作了富于诗情画意的描绘,较多表现乡村社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作家把传奇小说的因素带入乡土小说,并自觉表现时代精神给乡村生活的巨大影响。小说叙述的故事,以及柳罐斗、一丈青、吉老称等人物,都具有很大程度的传奇性。柳罐斗被何大学问称作活赵云、赛平贵,他与董太师女儿的恋情,他的逃走与练就百发百中的枪法后的还乡,他对蒋团长的忠诚,他与鼓书艺人云遮月的浪漫故事,他在7月15鬼节设美人计诱杀麻雷子,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传奇。在对一丈青、吉老称等人物的描写中,作家则对其性格进行了具有喜剧色彩的夸张。一丈青大高个儿,大脚板,青铜肤色,嗓门亮堂,骂起人来不倒嗓子,打起架来三五个小伙子也不是对手。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实际上“一丈青”本来就是《水浒传》中扈家庄武艺高强的扈三娘的绰号。吉老称脾气暴躁,豪侠仗义。他请穷孩子牵牛儿吃酒肉,牵牛儿不好意思真吃,他破口大骂,抬手要打。牵牛儿真的吃起来,他便快活地大笑,笑得大肚子直抖动。这个人物也使人想起古典小说中的某类英雄。

《蒲柳人家》作为乡土小说而有传奇色彩,与刘绍棠少年时代接受武侠小说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作品对时代精神的注重集中体现在对周檎父子的描写上。20年代周方舟领导农民搞暴动,9年后其子周檎又投身抗日。这类描写揭示了乡村社会的觉醒,使作品具有了昂扬的时代精神。

《蒲柳人家》的结构也非常巧妙。故事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那个中午开始。何大学问、柳罐斗、望日莲等许多人生动有趣的往事被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来。这样一来小说实际在叙述着两个故事:正在进行的周檎的抗日活动,何大学问、柳罐斗的设计除奸;过去发生的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故事和几个年轻主人公的童年生活。这二者交织起来,不仅扩大了小说的容量,而且把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正在进行的斗争统一起来,互相映衬,既照顾到乡土性,又照顾到时代性。

在小说的整个结构中,何满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常常作为一个“结”,把各方面的冲突统一起来。既使人物在冲突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如通过对满子的不同态度写何家的过去及一丈青、何大学问的不同品性;通过满子与望日莲的对话写望日莲对周檎的爱。至于七夕之夜满子听到周檎与望日莲的对话,7天之后偷听麻雷子与杜四的秘谈,对于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就更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满子的外貌,满子的游戏,满子天真幼稚、可爱可笑的语言和行动,都是农村儿童特有的。这方面的描写给小说提供了古朴纯真的情调和天真浪漫的童年气息。而这正与刘绍棠自觉追求的乡土小说的田园牧歌情调具有深刻的精神联系。

此外,《蒲柳人家》也体现了刘绍棠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比如:“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何满子最喜欢到河滩上玩耍。光着屁股浸入河汊,捞虾米,掏螃蟹,摸小鱼儿;钻进苇塘里,搜寻红脖水鸡儿,驱赶红蜻蜓满天飞舞,更是有趣”。通俗流畅而又生动传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