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石斑鱼有病毒用什么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30 03:21   点击:102  编辑:admin   手机版

石斑鱼有病毒用什么药

斑鱼常见病害预防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弧菌病

此病对石斑鱼等海水鱼类危害较大,多发生于4-11月份,以4-5月份为严重,死亡率可达90%左右。

1、病原:石斑鱼弧菌病的病原为鳗弧菌。

2、症状:病鱼体色消退,鳍的基部充血、溃疡,体表局部红肿、溃疡,有的眼球混浊、突出,肝、肾等内脏器官出血或淤血,局部坏死,腹腔充满黄色腹水。病鱼游于水体表层,行动迟钝,摄食停止。

3、诊断:根据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需经肝、肾或血液取样用弧菌选择培养基(TCBS)分离鉴定。

4、防治方法

(1)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禁止投喂不新鲜或变质小杂鱼,尤其春、夏季节。

(2)用土霉素或四环素(纯粉剂)口服,每公斤鱼用50-70毫克,拌饵口服5-7天为一个疗程,外用呋喃西林等抗菌药物浸洗3-5分钟。

(3)用磺胺甲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纯粉剂,每公斤鱼用200毫克,拌饵口服3-7天。

二、白斑病

白斑病为石斑鱼严重病害之一,尤其高密度暂养池和网箱养殖常有发生。此病蔓延快,严重的3-4天可使全池鱼死光,在网箱中与单殖吸虫形成并发症,感染率达90%,死亡率达50%以上,该病流行于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多发生于夏季。

1、病原:病原为纤毛虫中的石斑瓣体虫。虫体微小、略微透明与淡水鲤鱼斜管虫相似,呈椭圆形或卵形,大小45—80×29—53微米。虫体腹面有32-36条纤毛线,其它裸露,前部中间有一圆形胞口,虫体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大核,大核的后方有一花朵状瓣状体。

2、症状:虫体寄生于石斑鱼体表、鳃和鳍上。病鱼体表出现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连成一片,死鱼的鳍向前方伸出,紧贴于鳃盖上,鱼体表和鳃粘液增多,流动缓慢,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

3、诊断:根据体表症状可初诊。确诊需从体表和鳃刮取粘液进行镜检,可发现大量虫体。

4、防治方法:用淡水浸洗病鱼2-4分钟,可杀死病原体。赤点石斑鱼在静止淡水中30分钟和流动淡水60分钟都是安全的,即使鱼体侧翻,放回海水中仍可恢复正常。

石斑鱼烂肚子有什么解救方法

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注意营养均衡、水质清新、注重消毒;一旦发现病情,要积极治疗,做好隔离,防止病原传播。e59b9ee7ad

1、寄生性疾病

①.白斑病(又叫瓣体虫病) 体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扩大连片,头部、皮肤、鳍和腮表面粘液明显增多,游动迟缓,呼吸困难,死亡后胸鳍向前后僵直,几乎紧贴在腮盖上。致病体是石斑鱼瓣体虫,寄生于赤点石斑鱼的腮、体表和鳍上。用2×10-6浓度的硫酸铜海水溶液浸洗2小时,次日重复一次,疗效显著。或用淡水洗澡4分钟,也可杀灭石斑鱼瓣体虫,治疗白斑病。

②.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出现直径0.5毫米~1毫米的白色斑点,粘液增多,鳞片脱落,厌食,小瓜虫在腮部寄生破坏腮小片,致鱼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在水温30℃左右,白点病传染很快,几天内整个网箱或鱼池的石斑鱼都会被感染。致病体是刺激隐核虫。用淡水浸浴5分钟~10分钟,或用100× 10-6浓度的甲醛海水药浴30分钟~1小时,3天~5天一次。

③.回旋病(又叫粘孢子虫病) 病鱼在海面呈不正常的回旋游泳,下不了深水层。致病体是脑粘体虫。预防方法是鱼种放养时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保持水质清新。

④.指环虫病 病鱼体表失去光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有的鳍条溃烂,体表和腮部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发炎、坏死或脱落,游泳失去平衡,打转转。致病体是指环虫。用淡水浸洗5分钟~1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天~3天,疗效好。

⑤.吸虫病 吸虫大量增生时,可引起病鱼游动缓慢,腮上粘液增多,腮部有的部位淤血,有的部位贫血呈淡红色,严重时会因呼吸困难而致死。致病体是石斑双鳞盘吸虫、分性双吸虫、石斑鱼异性双吸虫等。治疗方法可参考指环虫病。

⑥.隐鞭虫病 病症与吸虫病相似,病原体是隐鞭虫,可用淡水或0.15×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分钟杀灭。

⑦.鲺病 鲺寄生在鱼体表和腮部,用吸盘吸取鱼体养分,造成腮组织的完整性受破坏,导致呼吸功能受损,最终使患病鱼体死亡。鲺繁殖和传染很快,特别是在海水温度较高的季节。目前还没有既不污染环境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淀粉卵加藻、锥体虫、角孢子虫、车轮虫等寄生虫对石斑鱼危害也较大。此外,线虫病是石斑鱼较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很高。特别是在网箱养殖条件下,饲料鱼的线虫对石斑鱼的感染甚为严重。有时体腔内出现数十条,因病症不明显而未引起重视。

2、细菌性疾病

①.烂尾病 尾部体表充血发炎,皮肤溃烂,鳞片脱落。鱼病灶边缘充血发红,中央浮肿溃烂,严重时肌肉和骨骼外露,鱼体失去平衡,数十天死亡。多发生在4月~10月,死亡率很高。预防可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还可用抗生素缓解病情。

②.溃烂病 病鱼主要症状是行动迟钝,游出水面,各鳍及基部溃疡,甚至遍体鳞伤。溃疡面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溃烂面会加深,最终死亡,死亡率很高。致病菌是创伤弧菌。发病季节为4月~11月。用呋喃西林浸洗3分钟~5分钟,内服抗生素,可控制病情。利用创伤弧菌强毒菌株植被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热灭活疫苗和创伤弧菌中提取的粗制脂多糖,通过肌肉注射接种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都能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

③.细菌性白斑病 病鱼体两侧最初出现指印状红斑,少数情况下可在头部和尾部发生,病灶部位稍有隆起。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转为白斑,此时鳞片稍有竖起,较易脱落。鳞片脱落后白斑更为清晰。病鱼食欲丧失,死亡率高达90%以上,流行在冬季。预防措施是避免鱼体损伤。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可缓解病情,但效果不明显。

3、其他病害

①.营养性障碍综合症 病鱼鳔内充气,腹部鼓胀,失去平衡,在水面或网箱底部打转,所以俗称膨胀病打转病。组织切片可见肝脂肪变性、坏死、空泡化、细胞核溶解。病鱼鳃和内脏器官出现局部或全身炎症,在水面浮游数天后死亡,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5月~10月,用药物清胀宁防治,效果较好。

②.增生性肾脏病 病鱼有不同程度腹胀、倒浮或侧卧,鳍和体表溃烂,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瞎或瘸,体表发黑或发白,即为石斑鱼养殖中严重流行的胀膘症。血白细胞平均占48.09%,单核细胞占2.82%,明显高于正常值。病原体是一种原生动物粘体虫,发病率较高,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药物鱼宝散投喂,效果显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