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的种植制度?
推广“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一主”是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优质食用大豆供给。
“四辅”:一辅,玉米与马铃薯等薯类轮作。
二辅,玉米与白瓜子、甜玉米、糯玉米、饲料玉米轮作。
三辅,玉米与杂粮杂豆轮作。
四辅,玉米与油料作物轮作。宣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米改豆”试点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宣传,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二、黄豆能种肥地吗?
可以,大豆棵根部有根瘤菌,可以固氮,增加土壤的氮肥。
种植大豆后的土壤深厚松软的土壤。土壤PH值要保持在6.5-7左右,并且要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肥料,提高土壤肥力。种植后做好追肥工作,保证大豆的生长有充足的营养。
大豆的根系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种植大豆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结构,使土壤更加肥。
豆类作物的根系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故有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大豆根瘤菌有固氮作用,种植大豆可以培肥土壤
三、大豆种植技术?
1.1 地块的选择
由于大豆不适宜进行连作,因此如果重迎茬种植,就会发生病虫害现象,而且大豆根系分泌物会对下茬大豆起到毒害作用。通常迎茬种植大豆会导致减产7%~10%,如果是重茬种植大豆,则会减产38%,甚至是更多。大豆种植对前茬作物的要求不高,因此如玉米地、甜菜地等都适合种植大豆。但大豆对其种植地的土壤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沙壤土或者黏壤土。而黏土、通风不良的土壤环境则会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1.2 整地
整地可以使用平翻、深松、耙茬等方式,整地的效果会对大豆的茁壮生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整地能够为大豆种植和出苗提供优良的条件。例如,平翻技术多适用于春季种植大豆的区域,采用平翻方式,促进土壤热化,创造出适宜的大豆耕种层,并翻埋之前的病虫卵和农家肥。垄作是最常用的大豆耕法,先耕翻后起垄,不仅提高了低温,还有效提升了土壤的抗干旱能力。耙茬是一种浅耕方法,主要的优势是费用低,而深松只是需要耕松土壤,不需要翻转土壤层,同时还要完成除草和培土工作,这项工作的完成较适合利用机械进行。
1.3 品种选择
品种的选择是实现大豆增产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关键因素。具体选择时,要结合大豆品种的生育期与种植地的无霜期来选择,通常选择在初霜前几天种植的品种。对一些肥力较好的地块,应选择具有一定结荚性的大豆品种,如选择粒大、茎秆较为粗壮的品种,这样才能保证有较好的增产性能。肥水条件好的地块,要选择植株较高的品种,尤其要注意在内蒙古地区那些较为贫瘠的地块要选择植株高大、结荚性较强的品种。
1.4 种子选择
选择优良的种子是保证出苗齐的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保障豆苗茁壮生长,要用机械方式及时除去一些杂粒和虫病粒,有效保障种子的纯度最少达到98%。种子选择好之后还需要进行包衣,包衣环节是为了防治病虫害,以利于大豆的健康生长,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包衣的过程中要利用根瘤菌拌种,一定不要使用杀菌剂拌种,否则起不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1.5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大豆属于喜水作物,在萌芽阶段需要吸收的水分是自身质量的150%左右。因此,如果在种子萌发时期遇到干旱天气,一定要及时灌水,但不能灌溉过多,只要能保障种子萌芽即可。
1.6 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
常用的种植方式有密植、双条播、精量播种等。其中,密植应当保持50cm的行间距
四、种黄豆能养地吗?
不耗地,大豆是养地作物。
可保持并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类作物。如豆类作物、绿肥作物等。豆科作物根瘤中的共生固氮菌固定游离氮素,可增加和补充土壤含氮量;落叶和残茬等可自然归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物。翻埋绿肥可提高土壤中有效态氮和易分解的有机质量。合理的轮作或间作中,都安排有养地作物。可保持并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类作物。如豆类作物、绿肥作物等。豆科作物根瘤中的共生固氮菌固定游离氮素,可增加和补充土壤含氮量;落叶和残茬等可自然归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物。翻埋绿肥可提高土壤中有效态氮和易分解的有机质量。合理的轮作或间作中,都安排有养地作物。
五、大豆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种植大豆要选择有机质含量丰富、无病虫害、排灌良好的田地,然后对田地深耕30厘米,将土块敲碎整平,并剔除杂草、石块,再向田地中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有机肥,提高土壤的含肥量。
2、浸种拌种
种植大豆之前,要将颗粒圆润、无损伤的种子放入40度的温水中,不断搅拌至水温冷却,让种子受热均匀,然后停止搅拌,浸泡6小时的时间,再将种子捞出,用除虫药剂拌种后晾干。
3、播种种植
种植大豆时要根据品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播种方法,早熟品种可以条播种植,晚熟品种多穴播种植,播种的过程中,要将大豆种子均匀的播撒在田地中,覆土压实后浇灌水分,然后遮盖地膜保湿保暖。
4、田间管理
大豆出苗后要对其中耕除草,浅翻土壤促进根系生长,然后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养分的消耗,而且要为大豆幼苗施加2-3次腐熟的农家肥或尿素,促使叶片长出,温度过高时则应该为幼苗喷洒水分降温,避免叶片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