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在养殖特种野猪还有市场前景吗?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01 02:45   点击:2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特种野猪饲养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在野猪驯化、杂交、选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基本上解决了野猪成活率低、季节性发情、胎次少、产仔少、难饲养的难题。

但是,目前对于特种野猪肉的品质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市场上一些特种野猪肉肉丝粗、腥味浓、口感差,猪肉品质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是在培育特种野猪的过程中,选用瘦肉型猪作杂交亲本所致。

现在许多场家一味在追求瘦肉率,实际上猪肉并不是越瘦越好吃,而是以瘦、肥适中和肌肉间脂肪含量丰富的猪肉为佳。只有在这些性状上加以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猪肉的口感和风味。

纯种野猪瘦肉率在80%~85%,猪肉大理石花纹不明显,肌间脂肪含量少,且仅占我国地方品种猪的1/5。进口瘦肉型猪的瘦肉率一般都在65%以上,肌间脂肪的含量也不多,仅是我国地方品种猪的1/2或1/3。用这两种猪进行杂交,其后代只能作为特种野猪父母代的父本在生产中使用,而不能作为父母代的母本来繁殖商品育肥野猪。

如果用这种杂种母猪来生产商品肉用猪,其猪肉肌间脂肪含量很少,尽管瘦肉率比较高,但口感差,猪肉吃起来不仅不香而且还有腥臊味。优点是这种杂种母猪的后代外形及毛色特别像纯种野猪,有利于特种野猪种猪的销售,这也是有些场家目前仍然选用这种杂种母猪来繁殖后代的真正目的。

现在许多场家饲养的特种野猪大部分都是杜洛克母猪和野猪杂交的后代。饲养者利用这种杂交组合着重看好的是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报酬、外形及毛色,而没有注重猪肉品质的开发。这种杂交品种优点是外形、毛色特别像野猪,即便是野猪血统含量低,仍然有野猪的外形特征。一个含野猪血统75%的杂种野猪,它的后代可连续和家猪杂交数代仍然有野猪的毛色。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外形看起来像野猪,而实质上野猪血统含量非常低的特种野猪。这种特种野猪生长速度比家猪慢,繁殖率也低,料肉比也不高。而且,这种特种野猪肉和普通家猪肉也没有任何区别,毫无饲养价值。这完全是炒种者为利益驱动所造成的结果。特种野猪饲养想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特种野猪饲养总量不足200万头。从特种野猪销售市场现状来看,一方面巨大的消费市场得不到满足,市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而另一方面许多饲养场家又找不到销售渠道。除了少数特种野猪饲养场家,市场开发得比较好,有相对稳定的销售市场和渠道,而大多数场家主要还是靠卖种猪来获得一些经济效益。

目前从特种野猪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其中60%~70%的特种野猪是作为种猪来销售的。仍然有许多特种野猪的饲养场家是抱着“炒种”,从中获取暴利的侥幸心态在从事这个行业。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特种野猪饲养场家根本没有稳定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即便特种野猪肉有一些零碎的销售市场也不景气。

很显然,目前特种野猪养殖仍然停留在“小、散、乱”的无序发展阶段。特种野猪肉产品进入市场的消费不足30%~40%,而就这30%~40%,主要还是用于春节和中秋节期间,作为礼品来消费的,而真正进入日常消费的特种野猪肉产品不足2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问题的根本是猪肉质量差,有些特种野猪肉和家猪肉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价格还比普通猪肉高一倍。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回去的特种野猪肉根本品尝不出什么“特色”来。而现在许多场家仍然在“炒种”、“卖种”的怪圈里徘徊,没有真正从开发市场的角度出发,从基础做起、搞好育种工作、重视特种野猪肉的开发。

现在的消费者对特种野猪肉,只是“尝”而不是“吃”。还没有真正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由此可见,特种野猪的养殖和猪肉产品市场的开发任重而道远。

可以养生态猪,专卖给有钱人,他们最注意养生了

特色美食。有

有!山中放养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