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鸭怎么育雏
肉用仔鸭大多采用全舍伺,即鸭群的词养过程始终在舍内。词 养方式有如下三种。0。地面平养水泥或砖铺地面撒上垫料即可。若出现潮湿、板结,则局 部更换厚垫料。一般随鸭群的进出全部更换垫料,可节省清圈 的劳动量。
这种方式因鸭粪发酵,寒冷季节有利于舍内增温。 采用这种方式舍内必须通风良好,否则垫料潮湿、空气污浊、 氨浓度上升,易诱发各种疾病。 这种管理方式的缺点是需要大 量垫料,舍内尘埃多,细菌也多等。
各种肉用仔鸭均可用这种 词养管理方式。1。网上平养在地面以上60厘米左右铺设金属网或竹条、木栅条。这种词 养方式粪便可由空隙中漏下去,省去日常清粪的工序,防止或减少 由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而且饲养密度比较大。
网材采用铁丝编织 网时,网眼孔径:0〜3周龄为10毫米X10毫米,4周龄以上为15 毫米X15毫米。网下每隔30厘米设一条较粗的金属架,以防网凹 陷,网状结构最好是组装式的,以便装卸时易于起落。
网面下可采 用机械清粪设备,也可用人工清理。采用竹条或木栅条时,竹条或 木栅条宽2。 5厘米,间距1。5厘米。这种方式要保证地面平整,网 眼整齐,无刺及锐边。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鸭舍宽度和长度分成小 栏。
饲养雏鸭时,网壁髙30厘米,每栏容150〜200只雏鸭。食槽 和水槽设在网内两侧或网外走道上。饲养仔鸭时每个小栏壁高 45〜50厘米,其他与饲养雏鸭相同。 应用这种结构必须注意饮水结构不能漏水,以免鸭粪发酵。
这种饲养方式可饲养大型肉用仔 鸭,0〜3周龄的其他肉鸭也可采用。3•笼养目前在我国,笼养方式多用于养鸭的育雏阶段,并正在大力推 广之中。改平养育雏为笼养,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可提高词养密 度,一般每平方米伺养60〜65只。
若分两层,则每平方米可养 120〜130只。笼养可减少禽舍和设备的投资,减少清理工作,还 可采用半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词养员一次可养雏鸭1400 只,而平养只能养800只。
笼养鸭不用垫料,既免去垫草开支,又 使舍内灰尘少,粪便纯。同时笼养雏鸭完全处于人工控制下,受外 界应激小,可有效防止一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加之又是小群伺 养,环境特殊,通风充分,饲粮营养完善,采食均匀。
因此,笼养 鸭生长发育迅速、整齐,比一般放牧和平养生长快,成活率高。
2. 养鸭育雏期多久
1、饮水方面 养鸭子要注意育雏期前一周需要饮用凉开水,为了增强鸭子的抵抗力,调节肠胃平衡,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益富源动物食用液。
2、饲料管理方面 鸭子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必须在饮水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给予供料,特别是育雏前三天。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喂料器,保障每只鸭子的采食面积。饲料的添加应少量多次,防止发霉变质。
3、饲料配方方面 环境以及温度的变化将影响鸭子的采食量,为了保证鸭群的营养,需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饲料。夏季需要配置专用的饲料,在保障氨基酸需求的前提下,将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最低。
4、饲养方式 养鸭的方式有几种,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网养、笼养以及地面饲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具体的养殖方式,网养的优势是可以减少鸭子与分辨的接触,从而降低发病率,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夏季,当然夏季进行笼养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可以有效减少鸭子与粪便的接触。 地面饲养要注意不能用较厚的垫料,特别是不能用吸水性差的稻草,我们可以选择锯木屑或者水泥等地面。
5、疫病预防 饲养区域的卫生环境对于养鸭是非常重要的,鸭舍一定要定期消毒杀菌,以预防为主,而且要定期给鸭子打疫苗。平时要多注意观察鸭子粪便的颜色及形状和鸭子的活力表现,如果发现有异常一定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影响其他鸭群。
3. 养鸭育雏高锰酸钾的作用
1、开食。开食前先饮水,水温20℃左右。首次饮水应在水中加0.04%的高锰酸钾,每隔1.5-2小时喂1次。每次只喂八九成饱。用煮得半熟的米饭,经清水浸泡,除去粘性。沥水后拌入1.5-2%的白糖,让雏鸭啄吃,边吃边撒,每天2次。
2、春季:要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勤换垫草,做好消毒及清洁卫生工作,每天人工补充光照4-5小时。为有利高产稳产,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18%,代谢能每公斤达11.3-11.7兆焦,青、精料各占50%。母鸭开产时,50公斤饲料拌入1公斤蜂蜜连喂3天,停2周后再喂3天。
4. 养鸭育雏室的建造
育雏室的目的是就雏鸡的生理特性而集中保温培育,以提高养殖成活力,节约养殖成本!理想的育雏室要能很好的保温、控湿和光照。
育雏室的大小和养殖量有关系,一般每平方米养100只。
5. 养鸭怎么育雏视频
1 棚址选择
棚址宜选择在远离村庄,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充足,便于管理,坡度在 25 度以下的山坡为佳。要求棚的位置坐北朝南,东西向开门,南北向开窗。
2 棚的建造
塑料大棚的建造以经济实惠、 方便灵活、 就地取材为原则。以毛竹、 塑料薄膜、 遮阳网等为主要建筑材料,一般搭建占地 132 平方米的鸡舍,鸡舍长 22米,宽 6 米,高 2.0~2.5 米,鸡舍内部以毛竹作成支撑架,四周用塑料薄膜、 遮阳网围绕,每批可饲养 2 000羽,也可因地制宜造择鸡舍的大小。
3 满足棚内湿度与通风条件
采用塑料大棚养鸡,一般湿度相对偏高,地面具有较大潮气,因此地面要铺设细沙,表面铺上谷糠等,并经常更换垫料。中午棚舍内的温度较高,所以中午时间要进行通风换气,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促进棚内通风,另一方面又可维持正常湿度及温度。根据空气刺激强度与棚内温度,夏季的早、 中、 晚时期卷起塑料薄膜边底并且开通风孔进行换气。
冬季通风换气时间为上午 7~8 时与下午 2~3 时,注意换气前的 1 小时将炉火调旺。通风时间控制在 10~20 分钟。幼雏在饲养阶段会产生较少的水汽与有害气体,所以通风换气时间保持 10 分钟即可,根据鸡的生长情况,逐渐增加换气时间。因本地鸡逐渐成长,加上棚舍内偏高的饲养密度,容易产生升高棚内湿度与氨气,所以这一时期必须不定时地通风换气。
4 日常管理
雏鸡苗必须挑选行动灵活、 叫声洪亮、 羽毛有光泽、 不挤堆的健康鸡苗。出壳后,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在 24 小时内运到鸡舍,雏鸡进入棚内的育雏室后必须做好保温工作,给予雏鸡充足的光照,每平方米饲养雏鸡 40~50 羽。雏鸡应先饮水后喂料,应喂给雏鸡全价颗粒饲料,并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连用三天,以增强雏鸡体质,提高抗病率。保持棚内室温在32~35℃,以后每星期下降 2℃。25~30 天后逐渐脱温放牧饲养,晚上进塑料大棚饲养。
塑料大棚饲养本地鸡,其实是舍饲结合放牧的饲养方式,主要根据气温高低、 鸡群大小、 天气晴雨因素决定。若本地鸡在 1 月龄,应舍饲为主,辅以放牧,加强保温;待本地鸡 1 月龄后,放牧为主,辅以舍饲。在前期饲养全价饲料,后期放牧后可改为主食玉米等粗饲料。放牧并喂粗饲使本地鸡适应性好、 抗病力高、觅食性强的优势充分发挥,并可减少饲养成本,提高肉品质。在多雨高湿的南方地区,即使是鸡已脱温,也需要加强舍饲,此时通风换气与密度问题是饲养的关键,若处理好这些问题,由呼吸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均可以有效避免。
5 疾病防控
塑料大棚饲养本地鸡,虽然疾病发生较少,但也必须以综合防治、 防重于治为原则,按本地鸡的免疫程序,并结合当地疫情发生的情况注射疫苗。另外,应根据山地放养本地鸡的实际情况,在 15~60 日龄时交替使用抗球虫药或中药以防治球虫病。在放养前与放养后的第 15~20 天和以后每隔一个月服用驱虫药,防止本地鸡线虫病的发生。
塑料大棚内养鸡湿度高,流通量大,因此要严格执行消毒措施。首先,出售完成鸡后,将大棚内的垫料与粪便彻底清除,进行清洗消毒,之后采用福尔马林、 高锰酸钾给予必要的熏蒸消毒。消毒结束后,应用浓度为 2%~3%的火碱水喷洒于大棚内外。雏鸡在进入鸡舍之前,使用生石灰粉适量撒于地面,然后将已消毒后的干燥材料垫在地面上。定时清洗并且严格消毒水槽与料槽,做好防鼠工作。
6. 养鸭怎么育雏鸭
1、开水时间与方法
一般雏鸭出壳后24-26小时,在开食前先开水,开水后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和卵黄吸收,促使胎粪排泄和生长发育。
2、开食时间与方法
在开水1-2小时后,雏鸭开始觅食,此时可以用开食盘喂给全价颗粒破碎料。采用长宽40厘米×40厘米、缘高2~2.5厘米的开食盘,每个开食盘可饲养50只雏鸭。
3、喂养次数
饲喂次数一周龄6-8次/天,第二周龄4-6次/天,3周龄后3-4次/天。每次喂料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这样可以让饲料得以消化。注意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即可。
雏鸭养殖注意事项
1、温度
温度是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一般要求:1-3日龄34℃-32℃,4-6日龄30℃-28℃,7-10日龄26℃-24℃,11-13日龄22℃-20℃。
2、密度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建议应根据雏鸭的生长年龄和天气变化等情况适当的调整养殖密度。
3、光照
雏鸭对于光照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在管理雏鸭的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光照。根据雏鸭的年龄而控制光照时间,0.5-1.5月内的雏鸭每天光照时间不得低于10个小时。
4、卫生
做好通风干燥,垫料清洁,鸭粪与污秽垫草要及时清除,饲槽、饮水器要每天清洗,用具及舍内地面每10天左右用20%的石灰水或2%的烧碱水消毒一次,以防雏鸭患病。
7. 养鸭育雏1—20天详细讲解
答,,养鸭大棚内3。度左右完全不用再加温了。初春节,苗鸭也就是刚出壳的雏鸭苗需要进八塑料大棚保温育雏。如果温度低于十五度,雏鸭易受凉生病,许多苗鸭簇拥在一起,又会因受热挤压而死亡,所以此时应在大棚内生炉子加温。
使棚内温度在十五度以苗鸭在饲养三周以上,脱去黄绒毛,长出稀疏的褐色短鸭毛后,棚温保持在二十度左右即可,此时不可再加温,因为苗鸭生长环境温度超过二十五度会影响正常生长,受热的痨鸭很难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