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散养鸡模式(养鸡养鸭的资料?)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26 15:00   点击:2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养鸡养鸭的资料?

现在散养鸡主要有五种养殖模式:林下放养、草原放养、山地放养、田地放养和农户院内散养。

农户散养的鸡很少能采到外源的资料,主要是靠养殖户提供饲料,这种方法养出来的鸡,蛋质和肉质远远不如其他散养模式的好,但是这种方式要比笼养的鸡蛋和鸡肉质量好。

散养鸡的饲料中不再有过多的添加剂,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食品质量。现在养殖鸡一般3-5个月出栏.到下半年变数大.

二、养鸡场是否能够散养?

养鸡场不能散养鸡,因为只有在山林里才可以散养鸡

三、怎样养殖散养鸡?

说到散养鸡我作为一个农村人并不陌生,在城市化的当今,很多规模化的养鸡、饲料的催长,人们对土鸡散养鸡的渴望十分高,散养鸡的价格比饲养鸡价格高几倍,但是人们还行找散养土鸡购买,很多城市人都下乡找散养土鸡买,为了大家健康我们一定多散养鸡,不要饲料。1.规模散养鸡一定要远离村镇,这样才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2、要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运输。3、要选择水原方便的地方,这样才省力。在山地或者树林里养最好。最好不要关养,让鸡四处找草或虫吃,鸡生长快成本底,定期消毒预防鸡瘟。这样大家才能购买到健康的散养鸡。但是我们养的散养鸡不是规模的,只有几十只,都是放养在山上或者树林里,这样的鸡深受大家喜欢。

四、散养鸡如何圈?

鸡进行散养虽然更为生态、绿色,但相对传统的笼养模式来说,鸡群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大,所以要散养好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要掌握:

1.品种的选择

散养模式下,要求鸡只能适应外界变化,包括早晚温差变化、雨雪天气等各种可能给鸡只带来应激的状况。

此外,散养模式更容易形成品质优良的蛋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要高于规模化笼养,如果选择那些高产蛋或高产肉的品种,由于品种本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其肉蛋品质差,不利于产品档次的提升,不容易实现高投入高回报。

因此,专家建议尽可能选择适应性强、耐粗饲、易饲养、品质优秀的品种。我国的许多地方品种都是最佳选择,如北京油鸡、海南文昌鸡、山东莱芜黑鸡、绿壳蛋鸡、广西三黄鸡等。

2.圈舍要求

现代化散养模式,不等同于早期的庭院散养模式,需要为鸡群提供鸡舍。鸡舍的建筑要求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和光照条件。

育雏舍要求保温性能良好,配置供温装置,如暖风炉、煤炉或者地暖供温。育成舍和产蛋鸡舍面积不宜过大,控制在500~600平方米以下。

育成鸡每栋鸡舍规模不超过5000只,每平方米养殖密度不超过10只,产蛋鸡每栋鸡舍规模不超过3000只,每平方米养殖密度不超过6只。产蛋鸡舍内要求配置光照自动控制器,便于控制光照。

鸡舍需有足够大的出口供鸡只自由出入,每100平方米鸡舍出口至少应达到4米长。

鸡舍外为散养场地,放养场地应足够大,每只鸡约4平方米。场地可种植果树、林木,夏季遮阳,也可种植牧草等供鸡只啄食。四周设置围栏,避免野兽攻击鸡群。

养殖场出入口设立消毒池,撒石灰石或者2%的火碱,人员、车辆进出消毒。每栋鸡舍门口也需放置消毒盆,进出人员进行消毒。

3.饲养管理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进行管理。

育雏期:雏鸡抵抗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温度是育雏的首要和关键条件。如果是春夏季育雏,当外界温度达到18℃以上时,5周后可逐步转到室外放养;如果是秋冬季节育雏,则一般在7~8周以后才逐步过渡到舍外放养。

放养鸡只白天在舍外活动,晚上回舍内休息,如果遇到恶劣和极端天气,如大风、雨雪等天气,则呆在舍内不进行户外活动。

育成期:放养的密度会影响到成活率、生长速度等。公母分群饲养,饲料逐步从雏鸡料过渡到青年鸡料。在野外青草茂盛季节,可适当减少补饲料量。观察鸡群情况,对弱鸡和体重小的鸡单独补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