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全国各省肉牛肉羊存栏量?
今年以来,全国肉牛肉羊生产稳定发展,开局良好。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肉羊出栏量达7095万只,同比增长7.4%。近连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限养情况,我国羊的存栏量有明显的下降。
牛存栏量总体平稳,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2021年我国肉牛存栏量将有所好转,存栏量将达7927.0万头。
二、全国养猪业十大排名省份?
湖北省、江西省、福建省、内蒙古、新疆
本次入选全国100强的养猪县域中,湖北省凭襄阳县入围,江西省凭高安县入围,福建省凭光泽县入围,内蒙古凭开鲁县入围,新疆凭奇台县入围。
TOP9:河北省
河北省共有2县入围:滦南、抚宁
有人约摸会问河北为什么入围全国100强县的数量不是许多?
不仅是河北,河南宛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其实养猪一定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外围环境才干做大做强,身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及河北,不管是从过往养殖实力,还是所处的极佳地理位置,都应当是养猪强县极多的省份,但一个缘故:水,是导致这两个省发展养猪大业的极大掣肘,中原大地缺水现象极为严重,而养猪对水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TOP8:广西省、黑龙江省、江苏省
三个省各有3个县入围。
广西省:博白、武鸣、兴业。
黑龙江:黑肇东、望奎、青冈。
江苏省:丰县、邳州、阜宁。
TOP7:河南省、安徽省、广东省
三个省各有5个县入围。
河南省:唐河、太康、固始、杞县、潢川。
安徽省:泗县、寿县、霍邱、定远、固镇。
广东省:高州、化州、新兴、信宜、遂溪。
为什么广东的四会、博罗,福建的福清、永定(龙岩),浙江的嘉兴南湖、萧山等养猪大县没有入选前100强?
的确要是放在前几年,这些县辞说进养猪100强,前20强都不在话下。但近几年因为环保禁养的缘故,这些地方早已没有昔日的养猪荣光了,如多跑业务的去到这些地方,闻到最多的是:猪场拆了。所以这些地方,辞说是养猪大县,就连养猪都成问题了。
TOP6:山东省
共有6个县入围:诸城、莱西、临朐、平度、莘县、莒南
TOP5:云南省
共有10个县入围:宣威、会泽、陆良、罗平、富源、建水、师宗、宜良、镇雄、岳北。
TOP4:吉林省
共有10个县入围:农安、德惠、榆树、梨树、公主岭市、舒兰市、磐石、双辽、长岭、扶余。
东三省成为了此次养猪强县最多的地区是因为什么?
东三省做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农作物盛产区,其玉米、豆粕等养猪原料供赠优势可谓得天孤厚,在许多其他地区,因养猪是一个高耗粮产业,猪与人争粮已成为了一个极为紧迫的社会话题,但东三省这个大粮仓此类问题不存在。
TOP3:四川省
共有12个县入围:安岳县、仁寿县、中江、三台、简阳、仪陇、岳池、宜宾、宣汉、平昌、通江、资中。天府之国农牧业尤其之发达。
TOP2:湖南省
共有15个县入围:湘潭县、衡阳县、宁乡、衡南、湘乡、桃源、耒阳、洞口、双峰、武冈、浏阳、新化、常宁、祁东、衡东。不愧为老牌的养猪大省。
为什么湖南排名这么前,但与其紧邻的湖北身为农业大省养猪强县如此之少?
其实湖北养猪的集体水平是很高的,他们的规模化养猪程度可以说位居全国前三甲,正是因为规模化猪场在湖北普遍度高,每个县之间都不相上下,所以水平都差不多,就没有很突出的养猪强县了,襄阳县是很有湖北养猪代表性的地区了。
TOP1:辽宁省
共有16个县入围:昌图、黑山、开原、绥中、普兰店、凌海、铁岭、新民、庄河、辽中、彰武、台安、北镇、瓦房店、法库、康平。这样多的县占到全省60多个县域近1/3的数量。
养猪大县、生猪调出大县不一定是养猪强县,要是你还拿着几年前的什么生猪调出大县名单,来制定你企业的市场开辟准备,那就约摸要走弯路了。养猪强县一定是自繁自养水平高,一条龙饲养能力强等等的县区,有些生猪调出大县之所以数量多,约摸只是专业做育肥猪的,很少自繁仔猪,所有从外面购归,就这点就很难被称为养猪强县。
三、中国哪几个省是畜牧大省?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如果把畜牧业产值规模作为界定畜牧大省指标的话,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畜牧业总产值数据,2018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为28697.4亿元,相比2017年的29361.18亿元减少663.78亿元。
具体来看,四川、河北、辽宁、青海、内蒙古、海南、新疆、山西、吉林、甘肃、宁夏和西藏的畜牧业总产值实现了增长,其他19个省(区、直辖市)的畜牧总产值下跌。其中,青海增幅最大(18.03%),宁夏增幅第二(13.12%),内蒙古增幅第三(7.81%)。北京降幅最大(29%),上海降幅第二(21.65%),河南降幅第三(12.72%)。
按地域来看,2018年畜牧业总产值TOP5的畜牧大省依次是山东(2432.67亿)、四川(2246.08亿)、河南(2067.71亿)、河北(1813.82亿)、黑龙江(1542.37亿)。对比2017年,我们发现TOP5还是老面孔,但排名有变化,河南从第二变成第三。
对于不熟悉畜牧业的人来说,问起畜牧业大省,很多人就会想起内蒙古、新疆、西藏这几个传统牧区,其实它们的畜牧业总产值较低,分别为1294.31亿(第10名)、796.42亿(第17名)、98.36亿(第28名),均为“畜牧业小省”。
但如果从畜牧业现代化这个维度看,广东、山东要领先于其他省市。尤其是广东,虽然畜牧业总产值才1184.72亿,在规模上仅排第12名,但畜牧业的规模化程度、现代化程度在国内是最高的。
四、全国牛羊存栏量排行?
第一, 四川省。全年牛存栏296.4万头,增长1.6%;牛肉产量增长1.6%,羊肉产量增长0.8%,牛奶产量增长1.9%。
第二名,湖南省。2021年末牛存栏438.1万头,增长6.7%;牛出栏174.6万头,增长7.4%,牛奶产量5.6万吨,减产11.1%。
第三名,福建。牛肉产量2.46万吨,增长15.0%;牛奶产量16.93万吨,增长17.1%。
第四名,西藏年末存栏牛624.02万头,增加2.14万头;生牛奶产量44.89万吨,增长5.9%。
第五名,贵州。年末牛存栏517.71万头,增长5.0%;牛出栏176.14万头,增长4.5%;牛奶产量5.25万吨,下降0.7%。
第六名,江西。牛肉产量15.2万吨,增长15.7%;牛奶产量9.1万吨,增长25.1%。
第七名,云南。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416.04万吨,增长2.9%;牛奶产量67.29万吨,增长12.4%。
第八名,重庆。出栏牛55.53万头,增长1.1%。
第九名,广西。2021年肉牛存栏约349万头,牛肉产量13.6万吨,牛奶产量11.2万吨,增长28.4%。
第十名,广东。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3.82万吨,比上年下降2.6%。
五、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的发达程度。我国近些年畜牧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畜产品的总产量也正在呈上升趋势,人均占有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畜产品的供应从一开始的供不应求,已经转变成了供大于求,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畜牧养殖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可是在近两年,由于受到了宏观经济不断下滑、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动物疫情防控及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养殖利润一度缩减、养殖户的防控风险较弱,使得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屡遭挫折,一度出现低迷状态,畜产品的市场陷入了低谷,养殖户的亏损现象较为严重。
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养殖户不具有专业技术
我国的乡村消费形式一直都是以传统的农业消费为主,属于小范围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然经济。而且在养殖方面,很多养殖户都是以散养为主,但这种散养的方式同范围化、集约化、科学化消费的现代养殖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应该说还是处于家庭消费的副业位置。同时,散户的养殖消费设备、消费技术、消费条件等都比较落后,尤其是在思想认识方面,同现代化养殖的需求不能相适应。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的散户养殖户还是会把农业养殖当成是家庭收入的一个替补方式,而且这些养殖户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很难接受现代化养殖的专业技术,这便成为了在乡村进行小范围养殖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活畜、活禽一定产生很多的粪便和尿液,如果不能对这些粪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势必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目前不论是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还是小范围的家庭散户养殖,都缺少科学、环保的处理畜禽粪便及尿的系统设备,这些粪便及尿液如果不经过科学处理,而是直接排入河流中,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粪便及尿大量堆放,也必定会引起人和畜禽感染某些疫病。目前为止,我国对畜禽粪便及尿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沼气再应用水冲的方式。畜禽的粪便如果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CO2、NH3、H2S、CH4等有害气体,如果直接将其排入到大气当中,对人类的健康将是很大威胁,而且对于空气的污染也十分严重,严重的还会引起地球的温室效应,如果动物粪便搜集起来,经过发酵加工成沼气、沼肥还可以实现再应用。采取水冲式的方法也可以对畜禽的粪便及尿液进行处理,但是这样需要大量的处置污水,这些污水如果可以经过处理后排入农田,也能够起到应用的效果,但是如果直接排入到河道,对地表水源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
饲料资源不足
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主要依靠的就是粮食消费。尽管我国的粮食总产量逐年上升,但是幅度并不大。而且我国的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同时畜牧养殖用地也因为各种原因正在逐年的减少,畜牧养殖业的实际开展也曾经受到过粮食产量的限制。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饲料用粮大幅度上升,我国目前的饲料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存在着人畜争粮的问题,这种饲料资源不足的现状,严重限制着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加强农村对于养殖业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多地区目前还是以散户养殖户居多,所以加强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培训则显得尤为重要。养殖户必须要认真学好现代化养殖的专业技术,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用在畜禽的养殖上,对于养殖技术方面的学习应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政府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针对性的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养殖技术的培训,开设各种学习班。其次,要使养殖户的养殖观念彻底转变,只有让养殖户抛掉传统的养殖观念,学习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术,才可以使整个的畜牧养殖业真正实现科学化、集约化和规范化。
大力促进养殖的范围化
根据各地不同的畜牧业的实际进展情况,建立相对标准化的养殖场,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制定出相应的畜牧业扶持政策,并落实到实处,建立规范化的养殖场,对于范围化和生态化的养殖形式要大力支持。建立标准化的养殖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畜禽的粪便得到无害化的处理。同时,也要加快畜产品的区域规划,充分利用好各地区的畜牧养殖资源,实现产量的效益化和范围化。
采用科学的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很多农业企业都在管理环节上显得十分薄弱,所以养殖企业都需要科学标准的管理。畜牧养殖消费缺少的就是科学、严瑾、标准的管理方法,所以作为现代的养殖企业,必须要先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构建一套标准、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对于畜禽的疫病防控管理体系,这才是促进现代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的畜牧养殖。
我国最近几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所以,我国的畜牧养殖业更要努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必须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场来打破行业养殖的发展瓶颈,使价值链得到整合,并合理分配好各种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健康、便利的畜产品,而且这样也可以使畜牧养殖业得到壮大,为社会提供最佳的服务。
六、我国家禽生产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我国的家禽生产以鸡为主,水禽为特色,其他家禽(如鹌鹑、肉鸽、鸵鸟、火鸡等)为补充。家禽具有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饲料转化率高、适应密集饲养等特点,能在较短的生产周期内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营养丰富的蛋、肉产品,是人类理想的动物蛋白食品来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将禽肉和禽蛋视为优质食品甚至是补品。目前,我国家禽业已成为仅次于养猪业的第二大畜牧产业。我国家禽饲养数和禽蛋产量均处于世界第一,禽肉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家禽业年产值达2800多亿元,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0%,从事养禽生产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300多万人。
七、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有什么?
大兴安岭两侧草原的肉、乳牛及细毛羊畜牧业养殖生产基地;新疆北部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细毛羊、肉用牛羊和养马基地;青藏高原东南部以牛羊为主的肉、乳、毛生产基地;华北、西北半农半牧区以牛羊为主的肉、毛生产基地;长江流域主要盆地、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等农区,以猪、禽为主的肉蛋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