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田里有芦苇怎么除?
步骤/方式1
在小麦沒有播种之前,地里原来就长有芦苇,机耕后播种了小麦的地里才会出芦苇的。
在这样的地里播种小麦,在机耕后播种前就应该把翻上来的芦根捡出,捡的越干净越好,有些被土压住的,应该用三杈将其刨出来扔在路边晒干,如果不把这些芦根捡出或刨出来,不把它们晒干,它们只要被土压住一寸深,肯定会生芽长芦苇的。
如果种上了麦子芦苇也出来了,那沒别的办法,能锄就锄,不能锄就让它们一起长,总不能连芦苇带麦苗一起毁掉吧
步骤/方式2
如果种上了麦子芦苇也出来了,那沒别的办法,能锄就锄,不能锄就让它们一起长,总不能连芦苇带麦苗一起毁掉吧,
如果种的是冬小麦,则有麦苗不会出芦苇,因为秋后小麦可以出芽生长,而芦苇到秋后正是休根时期不会出芽,芦苇要到明春才会出芦芽尖的,秋后的麦田里是看不到芦苇的,除非你沒耕地就种麦子,但看到的也是干芦苇。
步骤/方式3
地里长芦想根治只有唯一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深耕后播种前把芦根刨出,除此没有别的好办法。
除草剂也不是好办法,芦苇死了根还活着,继续出的。
二、开荒地全是芦苇怎么办?
我们这里的芦苇地多,承包土地后为了把土地开出来,在外面租起挖机。
先在土边边挖个坑,用人工锯割芦苇苗,在用挖机把芦苇根挖起,苗和根都运到土边边那个坑里面压实,等它们堆起。
土里收拾干净后,用挖机挖一遍土,挖完后在用旋耕机旋一遍就平整了
三、粽叶种在有水的地里能活吗?
不可以
一、粽叶适宜生长条件
粽叶长期生长在林间、山岩中,特性是喜阴湿、耐寒、耐肥,怕烈日直晒,海拔3000米以下的环境都适宜生长。
二、物种分类
粽叶分多种,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用的种类各不相同,常见的为芦苇叶、箬叶;以及种类繁多的其它粽叶,如:桂竹叶、月桃叶、芭蕉叶、荷叶、粽巴叶、竹笋壳等。
四、芦苇种植方法?
1.繁殖
芦苇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根状茎繁殖。种子繁殖的优点是:便于选择和纯化品种,种源充足,采集贮运方便,适于大面积繁殖,且用种子育苗移栽较根茎移植的成活率要高。但种子萌发幼小实生苗对水分、温度等要求严格,管理较复杂,且当年主茎矮小,产量不高。故生产上一般均采用无性繁列(即营养繁殖),我省常用的方法为根状茎繁殖和压青。
(1)根状茎繁殖:早春,根状茎上的分蘖芽开始萌发,这时选取优良的根状茎进行繁殖。优良根状茎的标准为:茎色深黄至褐色,茎藥较厚,其上着生的地上茎粗壮坚实,呈黄白色,根状茎长30~50厘米,具有5节以上,每节均有明显的侧芽,并有很多分叉,以鹿角或佛手状为好。按照上述标准选定后,截取长30~50厘米,带有分叉的枝段,按行株距各约1米,逐--放入犁好的洲滩上,上部留出7厘米左右,这样出苗快,出土芦苗多。芽苗出土前后,土面要经常保持湿润或浅水。
(2)压青:霉雨季节,植株旺盛生长阶段,用镰刀自地面割下健壮的芦秆,削去嫩梢30厘米左右,卧放泥土上,每隔2~ 3节压土固定,经常保持地面湿润或浅水,各节侧芽即可萌发生长。此法操作简便,成活快,适合大面积繁殖。
2.芦滩管理
我省鄱阳湖草洲,由于气候和水位变化与芦苇的需水规律基本相符,春季春雨绵绵,洲滩长期保持湿润,夏季水位抬高,芦滩被淹没,秋季洪水退去,芦滩退出水面,逐渐干燥,因此芦滩管理较其它地区简单,只需施肥和除草。一般每隔两年在早春芦苇萌发前施入河泥,亩用河泥12500~15000公斤。在不施河泥的年份,也应保存芦滩上散落的植株碎叶,防止火烧芦滩或枝叶被人扒光,以保护根株和增加土壤的有机养分。除草则是在暖春和盛夏各进行一次,拔除的杂草随即埋入土中,充作绿肥。如面积较大可用2.4-D酯乳油,每亩0.2公斤(有效成分80%),放药后一个月内即可把杂草杀死。
3.收割与利用
芦苇应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阶段时收割.收割过早,地上部分可溶性养分尚未输送到根部,影响第二年的产量;收割过迟,芦苇已经萌发,将会损伤新苗,加上天气多雨,影响芦苇质量。我省一般在立冬到立春这段时间内收割。收割时留桩要矮,因为留桩高,老茎上面几节休眠腋芽来春必先萌发,这些腋芽距地面较远,其茎部所发生的新根很难深入土中,因而从土中吸取养分的能力弱,地上部分茎叶也不可能健壮生长,而且其下面各节还将陆续萌发,这样必然荫芽太多,株丛过密,致使茎秆细弱,降低产量和品质。
芦苇的用途很广,在我省主要用于造纸,此外,它的副产品有多种用途,如粘合剂是冶金、铸造,耐火材料工业等不可缺少的辅助原料,饲料酵母也是-种副产品,从1吨苇浆的废液中可提取饲料酵母16~18公斤,每公斤饲料酵母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4~5公斤粮食。此外,还可从苇浆废液中提取食品工业用的香精等。芦苇素有“第二森林”之称,它除了给我们提供大量纤维素外,农业生产上还具有挡浪护堤,改良土壞,改善小气候的作用。芦苇又是手工编织业的重要原料,可编芦席、筐、篓等各种用具。
五、芦苇地适合种桃树吗?
不适合。
在芦苇地种植杨树(欧美黑杨、意杨、各种杂交杨),可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芦苇、杨树共生共荣双丰收,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一般可提高50%-100%。
凡是江滩、河滩、湖滩、水库滩等地方种植的芦苇,年均淹水时间或容水淹没时间累计3个月左右,且最高水位一般不超过4米的芦苇地,都可栽培杨树或其它耐水湿树种。其中,以地势较高、常年基本不淹水或淹水时间不超过1个月的芦苇地种植效益最好。
树种选择:杨树、旱柳、水杉、池杉、枫杨等耐水湿树种,均能正常生长。其中以杨树的效果最好。
六、芦苇的芦怎么组词?
1、西葫芦[xī hú lu] 西葫芦 xīhúlu 一种光滑的圆柱形夏季葫芦,墨绿色,通常有浅绿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和白到淡绿色的坚实肉质。
2、水葫芦[shuǐ hú lu] 刁鸭的俗名。水生植物。即凤眼蓝。绿叶,开淡紫色花。繁殖特别快,可作为猪饲料或绿肥。
3、芦席[lú xí] 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芦组词有:芦席、芦荡、芦根、芦丁、藜芦、芦竹、芦芽、芦粟、芦管、芦菔、黄芦、蒲芦、芦虎、瓠芦、芦笳、芦哨、芦藩、衔芦、芦苻、芦扉、芦柑、芦笙、寒芦、笔芦、芦箔、菇芦等。
一、芦席 [ lú xí ]
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引证释义:洪深《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别说棺材,连芦席片儿都没有。”
二、芦荡 [ lú dàng]
芦苇丛生的水沼地。
引证释义:《诗刊》1978年第5期:“江潮卷,征棹欢,芦荡处处练兵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