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宛山荡有芦苇吗?
无锡宛山荡有芦苇
连很多无锡人都不一定确切地知道宛山荡。在安镇、厚桥、羊尖三角洲之中心。南临太湖、北通长江、山抱水契,荡中有洲、沟、塘等不同地貌,水资源丰富,生态条件极佳,曾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水乡塞纳河。看点白绒绒的一片铺在波光粼粼的湖边,好像是天空送给湖水的一床羽绒被。
二、芦花和荻花有什么区别?
荻花的外形和芦花比较相似,具体区别如下:
一、属性不同,荻花是多年生草本水陆两生植物,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最为广泛。芦苇花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蒙古以及华北平原一带区域。
二、枝叶不同,荻花叶片扁平,宽线形,长20-50厘米,宽5-18毫米,除上面基部密生柔毛外两面无毛,边缘锯齿状粗糙。芦苇花叶片披针状线形,长30厘米,宽2厘米,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
三、花序不同,荻花圆锥花序疏展成伞房状,长10-20厘米,宽约10厘米,小穗柄顶端稍膨大,短柄长1-2毫米,长柄长3-5毫米。芦苇花圆锥花序大型,长20-40厘米,宽约10厘米,小穗柄长2-4毫米。
三、宝山有海滩吗?
宝山区没有海滩,只有长江边的堤岸,一堆泥巴、芦苇和碎石
四、去芦苇地做什么?
芦苇,是一种主要生活在水边的植物,它的根系非常发达,常常会形成一大片芦苇地。北方的芦苇地较少,比较著名的就是白洋淀,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芦苇地就很多了,比如洞庭湖附近。生活在水边的朋友,小时候应该经常去芦苇地里玩。
五、众生皆芦苇,一苇可渡江?
一苇渡江是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达摩传说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说法。
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因为《诗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人孔颖达解释说: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这样的解释是比较科学的。
六、一苇渡江 芦苇还是芦苇叶?
指达摩祖师的宗事,达摩传说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是在江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江”的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因为《诗一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唐人孔颖达解释说: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所以说应该是芦苇而不是芦苇叶,这样的解释是比较科学的。
七、芦苇笋什么时候采摘?
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纯天然的绿色食材,尽管它种类很多,但都有个特性,那就是鲜美,在市场上很受追捧,卖价也比较贵。人们观念里吃的笋大部分是竹笋,也就是竹子地下或地上的嫩茎,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是以春笋和冬笋的产量最大,味道也最佳。除了竹笋以外,还有一种长在河岸边的笋,人们称它为芦苇笋,以前被用来充饥,如今已经成为了上佳野菜,3月最为鲜嫩。
和常规的竹笋不同,芦苇笋其实是芦苇的嫩茎,生长在长江流域或者周边湖泊的河岸。和竹笋相比,芦苇笋的个头更小,身形更纤细,里面的肉质颜色洁白,偶尔会有淡黄色,笋肉饱满且紧实,味道清香,品尝过之后,总能让人赞不绝口。和现在的备受追捧不同,在过去的封建时期,芦苇笋并未受到重视,仅仅只是饥荒时的充饥食物,虽然民间有时也当药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是自始至终都没啥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