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河三角洲 土壤肥沃吗?
(1)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面积辽阔;水源充足,河堤沼泽地或浅水区区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每点2分,共6分)
(2)芦苇产量大,原料丰富;芦苇全身是宝,用途广;政策的扶持。(每点2分,共4分)
(3)湿地开垦会使芦苇沼泽面积减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减弱(地表水循环的模式被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能力减弱等。(每点2分,共6分)
(4)对当地造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芦苇的综合利用(药材和工艺品加工等),增加收入;适当发展养殖,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芦苇观光旅游业;开发芦苇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每点2分,共6分)
(1)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分析;辽河三角洲地处温带,气候适宜;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辽河夏季流量大,沼泽(水域)广布等,土壤肥沃,有利于芦苇的生长。
(2)芦苇产业迅速发展与芦苇本身的价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3)此题考查湿地破坏导致的影响,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等,如果湿地减少其功能将会减弱或丧失。
(4)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对于当地芦苇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开发,例如对当地造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芦苇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还可以适当发展养殖,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芦苇观光旅游业;开发芦苇特色旅游纪念品等。
二、一亩芦苇粉多少吨?
传统的芦苇每亩青割产量在12-14吨,而经过培育的芦苇每亩产量高达30吨左右。
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变化,新鲜芦苇的生物蛋白含量是玉米的80%左右,青贮的芦苇生物蛋白含量也相当于玉米的50%以上,其适口性更好,饲料利用率更高。
应用面也更广,不仅适用于传统的牛羊养殖,制作成颗粒饲料也可用于生猪,鸡,鸭,鹅的养殖,大大节省了养殖户的饲养成本,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三、芦苇可以种香菇吗?
芦苇是可以种香菇的。
以下几大优点: 1.营养高、成本低。草类含蛋白量和糖量高于木屑,在生产中完全不必加糖,每袋香菇只加麦皮85克,产量、质量和木屑栽培相差不大,每袋成本只需0.4元。 2.菌草种类多,来源广,该地常见有芦苇、芒萁、蔗渣、玉米秆、香根草等,还有人工栽培的象草,草类多为一年生植物,可年年采收,比采伐木材方便。 3.应用范围广。不仅可栽培香菇,还可栽培木耳、竹荪、姬松茸、灵芝、猴头菇、平菇等多种菌类。
四、芦苇好养活吗?
芦苇的成活率是不高,因为,芦苇植株体内的淀粉含量低,可供养分不足,所以成活率相对低下。不过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依我这几年的工程经验,提几点意见:
1、取苗季节。要在芦苇已经木质化以后取苗,这样,它的侧芽就萌发得比较迅速,成活率高。也可以用芦苇根直接繁殖,但是,这种在生长季节的芦苇根,在污水中生长不怎么好。
2、取苗方式。芦苇取苗后,去掉顶端叶片,保留至30cm就可以了。其根部,保留10-15cm的根茎,这样,它地下部分潜伏芽多,成活返青快。
3、假植。可以在素砂或沙壤中假植,等其恢复后再移栽。以上是我工程用时总结出来的,成活率如果能够达到70%以上,就算比较高了。当然,如果你施工的地方全部是沙就另当别论。记得阿甘说他在宁波栽植,全部种在沙子里面,成活率9成以上。
五、欧洲有几条大河.它们具体有什么特征?
三条具体如下
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全长3690公里,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河源处海拔仅有228米,而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从距河源不远的尔热夫算起,往下3000多公里的河段内,总落差仅有190米,因此河水流速缓慢,沙洲、浅滩、牛轭湖、废河道广为分布,是一条典型的平原河流。
伏尔加河及其支流从北向南跨15纬度,上、中游地区河网密布,支流众多,卡马河、奥卡河是它的主要支流,其中卡马列河是伏尔加河最大的支流,它们在喀山以南汇合,在此处,两河流量几乎相等。伏尔加河下游支流很少,特别是从河口向上800公里内,没有一条支流。
伏尔加河流域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深厚。到了夏季,大量的积雪融水流入伏尔河。冬季河面封冻,上游冰期长达140天,中下游在90至100天左右。伏尔加河河口年平均流量达每秒8000立方米,平均每年有255立方公里的水注入里海,这些水源对里海湖水的水量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过去伏尔加河完全处于自然状态,河水深度仅1.6至2.5米,不仅通航不畅,其丰富的水力资源也未能加以利用。从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伏尔加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开发,建立统一水深的航道网,修建了14座大型水利枢纽,对伏尔加河进行梯级开发,为城市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电力和水源。伏尔加河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各电站总发电量达400多亿度。
欧洲第二大河。源出德国西南部黑林山,东流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在罗马尼亚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81.6万平方千米,有大小支流300多条,重要的有因河、德拉瓦河、萨瓦河和蒂萨河等。
上游从河源至西喀尔巴阡山脉的匈牙利门;中游从匈牙利门至罗马尼亚的铁门;下游从铁门至入海口。上源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从黑林山东坡流出后,于多瑙埃兴根汇流,沿施瓦本山、弗兰克侏罗山南翼和巴伐利亚高原北缘向东北流,经雷根斯堡后折向东南,进入奥地利,流过波希米亚林山,经维也纳然后进入匈牙利。上游长约966千米,经山区,河床坡度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夏季高,冬季低。支流有伊勒河、莱布河、伊萨尔河、因河、特劳恩河和恩斯河。中游长约900余千米,河床展宽,坡度平缓,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发达,水流被分成多条汊道。从科马尔诺东流经瓦茨转向南流,进入匈牙利平原,河谷宽广,地势低平,河床淤浅。流入南斯拉夫,先后接德拉瓦河、蒂萨河、萨瓦河三大支流,使干流水量猛增一倍半,含沙量也大增。春季因积雪融化,水位最高。夏末秋初,蒸发旺盛,水位明显下降。冬季水位低。在贝尔格莱德折向东流至铁门这段,长60千米的峡谷,最窄处宽仅100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左岸为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亚平原,右岸为保加利亚的多瑙河平原。河谷宽浅,河道中有沙岛群。春汛6月水位升高,最低水位在9、10月间。冬季稍冷时河水结冰。东流至切尔纳沃德转向北流,至加拉茨折向东流,有普鲁特河流入。在距黑海80千米处的图尔恰附近进入三角洲。干流分3段:北支基利亚河,水量占67%;中支苏利纳河,水量占9%;南支圣格奥尔基河,水量占24%。苏利纳河经疏浚后水深7米,长63千米,为通航干道。多瑙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面积4300平方千米,并每年不断向海伸展。盛产芦苇,罗马尼亚的芦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为造纸工业、纺织纤维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
多瑙河为重要的国际河流。莱茵-美茵-多瑙河运河建成后,将把多瑙河和莱茵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组成欧洲中部稠密的水上交通运输网。河港主要有德国的雷根斯堡、奥地利的林茨和维也纳、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南斯拉夫的诺维萨德和贝尔格莱德、保加利亚的鲁塞、罗马尼亚的布勒伊拉和加拉茨、乌克兰的伊兹梅尔。干流上建有多座水力发电站,其中铁门水电站最著名。
欧洲的第三大河。源出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流经白俄罗斯东部及乌克兰中部,注入黑海第聂伯湾。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基辅以上为上游,流经森林地带。基辅至扎波罗热为中游,流经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带,河谷宽达6~18千米,左岸古老阶地发育明显。扎波罗热以下为下游,流经黑海沿岸低地草原地带。主要支流有普里皮亚季河、索日河及杰斯纳河等。历史上曾凿有几条运河与波罗的海水系相连,已堵塞。主要径流形成于上游,以融雪水补给为主。春汛流量较大,夏季平水位,秋季有洪水,冬季封冻。干流及其支流为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主要水运线。第聂伯河是乌克兰的象征,在境内流经1090千米。在扎波罗热建的水电站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人破坏,1947年重建。其他水库和水电站还有基辅、克列缅丘格、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等。普里皮亚季河以下可通行现代化大型船舶。主要货流是煤、矿石、矿物建筑材料、木材和粮食。
六、芦苇亩产多少吨?
传统的芦苇每亩青割产量在12-14吨,而经过培育的芦苇每亩产量高达30吨左右。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变化,新鲜芦苇的生物蛋白含量是玉米的80%左右,青贮的芦苇生物蛋白含量也相当于玉米的50%以上,其适口性更好,饲料利用率更高。应用面也更广,不仅适用于传统的牛羊养殖,制作成颗粒饲料也可用于生猪,鸡,鸭,鹅的养殖,大大节省了养殖户的饲养成本,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七、芦苇一年砍掉多少次?
芦苇一年要砍掉三次。
芦苇在2-5月份或者8-10份的时候播种最好,也就是比较适合在春秋两季播种。因为这两个季节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对芦苇的种子发芽比较有利,在芦苇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