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四大芦苇产地?
中国四大芦苇产地
第一、河北白洋淀国家首批5a风景区,面积366平方公里,白洋淀湿地对北京和天津的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芦苇见荷塘,也许从面积上来说算不上是最大的,可是白洋淀出产的芦苇的质量及产量是最高的,而且相关的苇箔、苇席、各种芦苇画及芦苇制品的产量也是最高的。
第二、盘锦辽河三角洲全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芦苇荡,有被誉为湿地之神的珍稀鸟类丹顶鹤、濒危物种黑嘴鸥等二百余种候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正因为它的这些特点,使其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利用充分了就破坏了自然生态)。
第三、天津七里海年产3000多万公斤,是天津最大的芦苇产地,不错的地方,就是面积小了点。
第四、新疆博斯腾湖芦苇:总面积40万亩。博斯腾湖面积98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有“西塞明珠”之美称,被誉为新疆的“夏威夷”。很多地方属于纯自然生态,人烟稀少,开发程度非常低,去得人也很少。
二、房基地上长出一片芦苇就什么说法?
什么说法也没有,就是随机长的,喜欢就留着看。
三、亚热带雨林有芦苇吗?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
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余亚飞诗称:”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四、郭尔罗斯是什么意思?
郭 尔 罗 斯 氏 郭尔罗斯亦作“豁罗剌思”、“火鲁剌思”、“郭尔罗特”等。 在蒙古部分为尼鲁温蒙古和迭尔列斤蒙古的时期,弘吉剌惕部人迷薛儿·玉鲁生一子,名叫豁罗剌思,他组织了害罗剌思氏族,其后人以豁罗剌思为姓氏,成为弘吉剌惕部的分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当文史料中曾以“火鲁剌思”、“郭尔罗特”等文字出现过,《蒙古秘史》中以豁罗剌思表述。 贴木真初兴时期,豁罗剌思部曾反对过他,后来又支持和参加他统一漠北的许多战争。成吉思汗分封领地的时候,豁罗剌思部随同哈布图哈萨尔游牧于大兴安岭西麓,这时的部号多称郭尔罗斯。十六世纪中叶,郭尔罗斯部随同孛儿只斤氏迁徙到松花江、嫩江汇合处游牧。后金天命九年,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布木巴,带领部分部众随科尔泥部首领奥巴依后金。顺治五年,布木受封为札萨克镇国公,掌郭尔罗期前旗。九年之后,哈萨尔后裔回穆带别一部分郭尔罗期部众归后金,受封为札萨克辅国公,领郭尔罗斯后旗。
五、伊犁产鱼的湖?
在新疆有全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又名巴喀刺赤海,蒙语称博斯腾尔,维吾尔语称巴格拉什库勒,古称西海。博斯腾湖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全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是中国重要的芦苇生产基地,盛产各种淡水鱼,野生鱼类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草鱼、鲤鱼、鲶鱼、黑鱼、鲫鱼、五道黑为主,那里有全鱼宴,当地人的生活离不开一个“鱼”字。也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
其二,是新疆的福海,是第二大淡水湖,以大小吉利湖产鱼最多。乌伦古湖,盛产狗鱼等冷水鱼。有很多来自北冰洋的外来鱼类,泊湖八十年代以前鱼类丰富味美留鲜。
其三、喀纳斯湖主要鱼种是哲罗鲑、北极茴、江鳕、细鳞鲑、拟鲤、岁鱼等。
其四,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乔尔泰)塔里木河大头鱼(扁吻鱼)。
新疆银鲫,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这种鱼繁殖多,生长快,个体较大,最大可达5公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最适合炖鱼汤。
伊犁弓鱼,主要在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干支流中,这鱼体长,侧扁,全身有细鳞,伊犁人称臂鳞鱼、伊犁裂尻鱼、伊犁裂腹鱼。因其头大,伊犁人又称大头鱼。鱼体肥肉质细嫩,味鲜美,体重一般2~3公斤。
银色弓鱼,主要在伊犁河流域。这种鱼又称银色臂鳞鱼、银色裂尻鱼、银色裂腹鱼。伊犁人称其为白鱼、小白条、黄鱼。全身披鳞,体鳞细小,鱼体长在25厘米以下,呈银色者均是雄性;体长在30厘米以上,呈暗黄色者均是雌鱼。是这种鱼的特点,也是一种罕见的现象。20世纪60年代前,是伊犁区主要经济鱼类,占产量的50%以上,现已经面临濒危。
塔里木弓鱼,是塔里木河系的特产鱼类。此鱼头锥形,嘴尖细,过去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常捕捞这种鱼做烤鱼,味鲜美。20世纪60年代初,博斯腾湖年产量可达1500余吨以上,由于大量捕捞,现已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