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凌霄花国画图片大全集简单(凌霄花国画图片大全集简单又漂亮)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21 14:24   点击: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柿子国画简单图片?

一、柿子的画法

步骤一  先以重墨中锋写出果柄。

步骤二  以侧锋点画果蒂。

步骤三  以朱磦稍调胭脂画柿子的上半部分。

步骤四  再用同色画出柿子的下半部分(柿子的上半 部分与下半部分应虚接)。

二、柿子枝叶的画法

步骤一  先调淡墨至笔根,后用笔尖蘸重墨稍调以侧 锋画叶子。

步骤二  待叶子半干时以重墨勾叶筋,中、侧锋并用 画枝干。

三、画法步骤

步骤一  画柿子时除了要强调柿子姿态的变 化外,还要注意由一组柿子所形成的外轮廓的形 状变化。用色要有轻重虚实的不同。

步骤二  画叶子以延伸其与柿子所构成的横向 态势,注意处理好叶子的大小、正侧及浓淡关系。

步骤三  穿插枝干以形成纵势,画枝干时要 疏密得体,用笔要苍劲有力。

步骤四  画果盘时用笔要圆健遒劲。

步骤五  左侧题款、钤印,以完成构

图。

二、国画凌霄花题款怎么写?

可题壮志凌云,昂首怒放,不屈不绕。

三、怎么画国画?画好简单的国画?

先临摹,再写生,最后创作(画简单的国画)。 画国画首先要临摹,临——照着画;摹——将纸浮在上面画,学习古人的古法用笔。 其次要写生:照实物画,将技法进行实际练习。

四、国画凌霄花落款有哪些名字?

1.于希宁(1913~2007)

现代著名花鸟画家,是具有诗、书、画、印俱全的学者型艺术家。

而于老对于凌霄花的喜爱,不亚于梅花有“梅痴”之誉。

而于老对于凌霄花的喜爱,不亚于梅花。

“爱其矫健婀娜之姿,花时千堆万朵,彤光四射,余每为此花写照,其意境必来相招,草木之有情不谓不深。”

于希宁笔下的凌霄花,腾蔓如老龙蟠虬,时而攀迁寻苍松而起舞,时而越墙伏地而复腾空,忽隐忽现,变化莫测,极其灵动自然。

2.王雪涛(1903~1982)

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

擅画花鸟、草虫,笔墨清新,情趣盎然。

王雪涛的凌霄花,画面笔意灵动率意,色彩浓淡相宜,格调古雅舒宁。

青藤盘旋,或攀于松柏,或附于紫藤,枝叶葱翠,一簇簇桔红色的喇叭花,缀于枝头,在满是绿叶中迎风飘舞,格外灵动美丽。

3.王震(1867~1938)

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

擅画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擅佛像。

王震师从任伯年、吴昌硕海派两大家,故其笔下的其凌霄花,以大笔写意枝叶,墨色淋漓,气势磅礴;以行草书写藤蔓,迂回曲折,恣意纵横。

且凌霄花朵设色鲜艳夺目,层次分明,深得吴昌硕之韵。

4.居廉(1828~1904)

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

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笔法工整,设色妍丽。

居廉的凌霄花,极其清秀俊逸,明媚典雅。于翠石之后,凌空开放。

并以数只草虫作为点景,造型精准生动,笔法写实却无呆板刻意的匠气,整幅画面营造出和谐的自然情趣。

整幅画以没骨画法为主,并结合“撞水撞粉”技法,使得画面呈现出明暗参差,水色交融的效果,引人入胜。

5.王个簃(1897~1988)

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是吴昌硕衣钵传人。

擅长写意花卉,尤精藤木花果。

这幅凌霄图,用笔浑厚刚健,笔势静蕴含蓄,潇洒遒劲,结构严谨,色彩奇丽,气韵流动。

把凌霄花所具有的那种豪气干云、生性倔强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荷花国画简单?

1.荷花的画法用笔调淡草绿色,褐石色,三绿色,然后用笔尖稍蘸淡墨,画出反面叶形状,要见笔触。

2.用笔中余色从上至下画出荷梗,最好要有干涩效果。 然后用笔调淡花青色,笔尖蘸浓墨画叶的正面。

3.荷花的画法依次画完全叶,半干时浓墨勾叶筋,勾时要似有似无, 用笔轻松,不必太具体。

4.依次画正面叶,用墨要外实内虚,见笔触,要有水墨洇晕的效果。

六、中国画简单?

并不简单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画也是有基础知识组合而成的,中国画对其基础知识要求很高,从基础的“石头分三面”、“树分五枝”等到“十二种皴法”。

中国画历经各代国画大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的学习体系,常见国画基础画法,从山石皴法到草木枝节,均做了详细讲解,非常适合国画初学者学习。

七、水母国画简单?

1

我们先画水母的头部,再画一条波浪线来显示水母的底部形状,画出水母可爱的表情

2/7

先画一个弯曲的水母脚

3,在边上画不同方向的脚

4/7

接着画出另一个水母的头部

5/7

我们画出第二只水母可爱的表情

6/7

同样,用线画几只水母脚,在上海画水母周围的小泡泡

7/7

给章鱼涂上自己喜欢漂亮的颜色,这样就完成啦!

八、中秋国画简单点?

国画里表现中秋节,一般都是工笔画或者写意画。而大多数的主题,还是和诗词、嫦娥奔月相关。我印象里比较深刻的,就是近现代的画家刘旦宅,工笔画画家任率英的‘嫦娥奔月’主题,”国画家陈荣说起国画里的中秋,滔滔不绝。九月金秋,封面新闻邀请了国画家陈荣,谈了谈国画里的中秋。

陈荣所画《嫦娥奔月》

“圆月”团圆,“禅月”哲性

都是中秋之月

自古以来,“月”就是诗词书画中的重要意象。《诗经》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李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成为千古绝句。而月亮作为中秋节的标志,寄托了千年来中国人的思念和牵挂。对诗人来说如此,对于画家来说也是如此。

刘旦宅作品

“我们常说'诗画同源',国画也常以中秋为主题进行创作,”陈荣如此说道,“一般情况下,还是结合神话、圆月进行表现的中秋画作比较多。”在他看来,节日、节气本身就会对中国人的情绪产生影响:“时节变了,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会发生变化。春分的播种、立秋的收获,人的情感会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变化。而中秋,除了应景而生的思乡之情,人还会产生更多、更深的思考。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是这样的思考。”

在陈荣的解释中,国画里的“月”,分为“圆月”和“禅月”。“圆月”是代表团圆的中秋之月,一般在画家的笔下会单独出现,“圆滚滚”的一个;而“禅月”因为其更贴近诗歌的意境,因此出现的次数较“圆月”多一些,画笔更飘逸、潇洒,也会以浮云点缀整幅画的意境和氛围。陈荣自己也更偏向画“禅月”:“这一幅画的就是苏东坡,也是中秋主题的,我差一点也画成‘禅月’了。”

深刻于记忆中,

贴得“千奇百怪”的嫦娥奔月

除了“月亮”这个中秋元素,“嫦娥奔月”也是国画家青睐的中秋主题。而对于陈荣来说,这也是最有意义、印象最深刻的中秋国画主题。“近现代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嫦娥奔月’,就是任率英的作品。跟他同时期的工笔画画家的作品相比,他笔下的人物鲜活、配饰也丰富。这是因为他从《八十七神仙卷》和永乐宫壁画中延展出来了许多内容。”任率英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家,他擅工笔重彩人物画,多以神话传说、古典小说等内容进行工笔画创作。除了嫦娥奔月,白蛇传、昭君出塞、花木兰等题材都曾出现在任率英的笔下。

九、中秋节国画简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月亮,心中顿生无限遐想与相思之情。自古以来,人们将臆想中最美好的故事都给了月宫!嫦娥,吴刚,桂树、白兔,还有那只蟾蜍被文人墨客们作为永恒的主题,构成了他们笔下一首首婉约的诗词,一幅幅唯美的书画。

《五代人浣月图》佚名

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旁立侍女三人,或临案焚香,或捧奁,或荷琴,神情庄严静穆。女子对月祈福,自唐代以降,即已蔚为流行,此作或与古代的拜月风尚攸关。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看来,拜新月应是年轻妇女的事。

《月下把杯图》马远(宋)

此图采取马远常用的边角之景,所绘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一轮圆月高挂空中,照的天地是那么的明亮。在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美景月下,恰逢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佳节来访,这让刚刚还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立即增添了极大的精神欢乐。有诗句曰:“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似乎正是这个意境。画面上的主人,体态轻盈,举止文雅,面如春风,手中把杯迎友,显得是那么的亲密愉快。旁有四童仆,一侍立待呼,一侍果备用,另一侍酒小童,正在回望另一侍琴上台阶的半隐文童。整幅画面虽只写主仆六人,然内含笔墨神态各异,颇具生动真趣。月下空旷的山林是那么的幽雅静谧,然而月色中,依旧挡不住这欢愉间的良辰和美酒。

十、怎样画国画荷花,简单?

画国画荷花方法/步骤: 睡莲莲花画法:

1、淡墨染荷叶;

2、浓墨勾叶筋;

3、曙红点花瓣;

4、胭脂描花纹。

红牡丹画法: 1、胭脂侧锋画一层; 2、花瓣下面又一层; 3、 一气画到第三层; 4、心黄叶黑牡丹红。向日葵画法: 1、中心点一点; 2、外围走一圈; 3、藤黄点花瓣; 4、花籽格里填。兰花画法: 1、焦黑画兰叶; 2、浓墨画兰根; 3、淡墨画兰花; 4、绿色画兰茎。梅花画法: 1、曙红调朱砂; 2、五点成梅花; 3、重墨勾花心; 4、焦墨添花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