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工厂化塑胶养殖池(工厂化养殖场)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1-12 12:44   点击:321  编辑:养殖吧   手机版

一、工厂化养殖场

虾池养殖模式:虾池养殖是适合中小型养殖规模,它利用现有的虾池,投放石头、瓦片人工模拟海礁,供海参栖息,投放密度为每亩3000-5000头海参幼苗养殖。

海参主要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人工投喂时配合饵料投喂海带、裙带菜等藻类。虾池的水位保持在1.5-2米之间,但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要适当增加水位,使海参安全度夏和越冬,养殖时要加强水质管理。

海上筏式养殖模式:选择在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以及未受污染的海区养殖,一般采用与鲍鱼混养模式,利用网笼和塑料桶吊挂水层中养殖,合理的养殖密度。投喂饵料也是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随着海参的个头长大,疏散养殖密度,定期检查网笼,防止潜逃。

海底沉笼养殖模式:选择无大风大浪、潮流畅通且没有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海弯去养殖,用钢筋制作网笼,在里面放置石头等物,模拟海礁,再在笼外罩网衣。养殖密度在200头幼苗每平米,投喂人工饵料和海带藻类,定期查看生长情况,来决定养殖密度,以及查看网衣破损情况,及时修补。

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是利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用钢筋水泥筑坝,坝内垒石来养参,坝的高度要根据潮位来确定,在坝地要留有排水孔,方便自然排水。同样投喂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养殖密度在每亩10000头5cm左右的幼苗。

工厂化鲍参混养模式:工厂化鲍参是大型人工养殖方法,它是通过工厂化车间和鲍鱼一起混养,养殖密度在每平米100头以内幼苗,视情况来放养。养殖时通过人工手段模拟海参生长环境,如夏季降低水温,冬季提升水温,使海参不经过夏眠和冬眠,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利润。

二、工厂化养殖厂需要办的证

工厂化养殖需要办的证:

1、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十分的重要,也常被许多经营者忽略。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是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

动物养殖场(养殖小区)、屠宰场等相关场所要想办工商营业执照必须先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其中规定了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种畜禽场,屠宰加工场所,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以及集贸市场场所等需要达到的条件。包括选址、布局、设施设备等。

2、兴建养殖档案

开办养殖场、养殖小区还需要建立养殖档案。

内容包括: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方法与停药期等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畜禽养殖代码;动物防疫合格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3、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登记证

无论是个人还是经营主体,兴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等,都要向所在地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

三、 工厂化养殖场沉淀池用什么消毒处理

你水样加多了吧,重铬酸钾被消耗太多,显出三价铬的颜色了。

作未知水样时,最好先作预实验估算大体的COD,加上水样和所有药品,微热,不变绿就说明水样未过量。最终实验以消耗20%-80%重铬酸钾为宜。

四、 工厂化养殖材料与方法

1. 养殖设施

每个养殖池面积为48米2,池深1.5米,池塘底部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污清池。车间内安静,保温性能良好,水源为地下深井水,水质透明清澈、无污染,呈弱碱性,水温常年保持在19℃左右,每个池塘配备微孔增氧设备和独立的进、排水管道。地下水通过曝气池后由于地势差自动进入试验池塘,通过提降闸板可控制水体流量和池塘深度;池塘另一端设置上下两个排水口,分别排放漂浮污物和沉积污物。养殖期间池塘水体交换量达到每小时3~4次。

2. 鱼种

用大规格苗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平均规格35克/尾。

3. 药物清洗,各试验池用含氯30%的漂白粉20毫克/升彻底杀菌消毒,4天后冲洗干净并加注新水。

4. 鱼种放养

,进行河鲈鱼种放养,鱼种入池前用4%食盐溶液浸洗消毒10分钟。鱼种入池后,每池用50克三宝高稳维生素C全池泼洒,以提高河鲈的抗应激能力。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5. 饲养管理

放养后第三天开始投喂冰鲜鱼,冰鲜鱼规格控制在河鲈体长的1/3左右,用塑料瓶等敲击池壁发出声音进行驯食。原则是每次投喂面积要大、投喂量要少、投喂时间要长,日投饵量不超过鱼体重的5%,每天投喂两次,每次用时应不少于2小时,驯化持续7~15天。驯化结束进入正常投喂阶段,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6时,投喂时要有耐心,开始时少投,当抛出的饵料鱼吃完、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等池中鱼下沉不再抢食时停止投喂。河鲈宜暴食,饵料鱼投喂并不是越多越好,每次投喂量为河鲈体重的2%~8%,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投喂量根据鱼的大小、摄食情况、活动状况等灵活掌握。

6. 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是河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一项关键技术。养成期间每天检测水质,通过调节水的交换量来控制水质。根据水温、天气、鱼的摄食情况适时调整进水量,尤其河鲈饱食后注意加大进水量。随着河鲈的生长,试验塘的水位从80厘米逐渐增至1.2米,同时水体交换量由2次/小时增加到4次/小时。整个养成过程中池水溶氧量要始终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使河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

7. 日常管理

养殖试验期间,每7~10天清理残饵、粪便等污物1次,注意对池壁和池底进行刷洗,使池内污物彻底排出。每天坚持巡塘,观察水位、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等。投饵后观察鱼种的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每个月随机抽取30尾鱼测量体长、体重,以便及时了解其生长情况,并对饵料鱼规格和投喂量进行调整。河鲈鱼种体长、体重测量情况见表3。

8. 鱼病防治

在河鲈工厂化养殖试验期间始终贯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鱼病防治方针,放养前对池塘严格消毒,河鲈入池后全池泼洒三宝高稳维生素C以提高河鲈的抗应激能力,养殖过程中每10~15天交替使用0.3毫克/升二氧化氯和0.3毫克/升溴氯海全池泼洒消毒1次;每月投喂一疗程的大蒜素药饵,用量为2克/千克饲料,每次连续5天。由于预防得力,试验期间未发生河鲈大量死亡的情况。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