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花炭疽病和叶斑病的防治?
及时剪除发生病害的叶子,加强通风和降低处理,冬季做好防冻措施;
(2)发病初期用1:2:200倍的波尔多液喷施,以后可以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到1500倍液;
二、桂花常见病害?
1、褐斑病
桂花褐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出现褪绿色黄斑,逐渐扩展呈近圆形病斑,扩展受叶脉影响,形成不规则,病斑外围一圈呈黄色润圈。多在4—10月份发病,老叶发病重。
2、枯斑病
枯斑病也叫叶枯病,发病从叶尖和边缘开始,一开始有淡褐色斑点,后期变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灰褐色病斑。该病在黄河流域发病较重。以6—11月份为发病期。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发病重。阳面比被阴面发病重。
3、炭疽病
炭疽病,是发病比较常见的且较重的病害。初期出现褪绿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椭圆形,病斑浅褐色,有红褐色环状圈。4—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潮湿环境中,容易发生淡红色孢子
三、桂花树叶子上有斑点是怎么回事?
不是虫害,就是病害,你可对比一下是下面的那种病。这些都是桂花的常见病。
桂花褐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黄斑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病斑,直径2~10mm,或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为不规则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褐斑病一般发生在4至10月份,老叶比嫩叶易感病。病原菌以菌丝在病落叶上越冬,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气流和雨滴传播。
桂花枯斑病
该病病原菌多从叶缘、叶尖端侵入,发生在叶片的叶缘和叶尖。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小点,逐步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大斑,边缘为深褐色。枯斑病发生在7~11月份,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棚室内全年可发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风、水传播侵染。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时及越冬后的老叶及植株下部的叶片发病较重。
桂花炭疽病
该病侵染桂花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炭疽病发生在4~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盆栽的桂花要及时摘除病叶。
其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栽植桂花;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科学使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2:200倍的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虫害防治】:
家庭养殖桂花的主要虫害是螨,俗称红蜘蛛。一旦发现发病,应立即处置,可用螨虫清,蚜螨杀,三唑锡进行叶面喷雾。要将叶片的正反面都均匀的喷到。每周一次,连续2~3次,即可治愈。
四、桂花树叶子上有斑点是怎么回事?
桂花褐斑病,本病由木犀生尾孢引起的。
防治方法:选择无病株做繁殖株,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清除病虫,减少侵染源。
发生初期在叶上出现一些小黄斑,散生,逐渐变为黄褐色至灰褐色的近圆形斑,或受叶脉限制而呈不规则形斑,直径2-3毫米,没有明显边缘。
外缘有一黄色晕圈。在叶片正面产生大量细小的灰黑色霉点。病斑可相互汇合成大斑,导致叶片枯死。
对重病区的苗木在出圃时,可喷高锰酸钾1000倍液消毒。发病期间或喷1:2:200波尔多液,或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五、桂花树叶子边缘发褐色?
褐斑病在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的斑点,之后逐渐转变成黑褐色的圆形斑点。桂花叶斑病集中发生长在降雨量较大的季节
六、桂花叶子中间有圆点干枯?
这种情况是得了桂花褐斑病。其症状、病因和防治方法如下:桂花褐斑病菌主要为害桂花叶片。受害叶片开始出现小黄斑,后渐变为黄褐色到灰褐色,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或受叶脉限制也可呈角斑状。病斑直径为2-10毫米。外围有一黄色晕圈。病部在潮湿时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桂花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尾孢属的木犀生尾孢菌侵染引起的。
病菌的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倒棒形,以此侵染传播。防治方法1、结合修剪,仔细摘除植株病叶,清除地下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2、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土壤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发病期间可喷洒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嗪氨灵500倍液,或50%代森铵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