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榛子的 种植方法
榛子的种植管理:
1、整地挖穴:栽植前对土地进行平整,清除杂树、杂草、石块等物。土地耕翻深20厘米以上。定植穴规格,直径70~100厘米,深60~70厘米。挖定植穴时,表层熟化土与底土要分开,回填时底土与有机肥混合、拌均匀再回到定植穴的下半部,表层熟化土再回到定植穴的上部,整地挖穴最好在定植前一年的秋季完成。
2、栽植时间:为提高成活率,均提倡秋季栽植。一般在10~12月份,黄河、长江流域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迟不能超过3月中旬。榛树定植必须在萌芽前结束。如果苗木已经萌芽在定植,成活率降低。
3、栽植方法:按品种栽植计划将苗木放入备好的定植穴内,使其根系舒展,同时注意校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然后填入湿土。当填至一半时,将苗轻轻向上提,边填土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然后将苗木的周围筑起灌水树盘,其直径达1厘米,便于灌水和蓄水。定植后要立即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水渗下后进行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促进苗木根系活动,提高成活率。
4、光照管理:榛树为喜光植物,最好在背风向阳地点栽培,温暖和光照充足的地方,丰产来的早。但在山地坡度15°以下的任何坡向均可栽培。年光照在2000小时以上可满足要求,最适宜光照在2200小时以上。年光照时数低于2000小时会发芽分化不良。
5、温度管理:榛可耐冬季-33℃低温,年平均气温6.5~7℃以上地区栽培。安全栽培北线可在辽宁的北部温条件下栽培,因此,适宜在冬季不冷(不低于-30℃),夏季最高温度不高于38℃,年平均气温15℃以下栽培,生长期年气温≧5℃日数超过190天。
6、湿度管理:年降水量500~1300毫米条件下可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700~1000毫米,年降水量低于500毫米,需有灌溉条件,年降水量高于1000毫米,需有排水条件。北方冬季降雪和积雪有利于榛树越冬,冬春季降水和空气湿度大同样有利于越冬并防止枝条抽干。栽植前应检查定植穴的土壤湿度,湿度适宜即可栽植,如果有立即灌水条件的,土壤稍干也可栽植。
扩展资料:
榛子的种植条件:
1、温度:不同种类的榛子树,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
2、光照:榛子树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
3、土壤:榛子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6.5~7.5,欧榛为5.5~7。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榛子
二、榛子是怎样种的
栽植用植株周围萌条选择须根较萌条进行栽植率较高;播种需要提前榛种进行低温层积处理低温沙藏冬沙藏第二春播种播种般采取点播式种脐朝其实栽植播种于榛说都率苗率较高繁殖式同栽植移栽性繁殖式新植株切遗传物质都与母株模存变异;播种性繁殖式现与结母树表型性状同能
三、榛子的种殖
栽培意义
榛子是一种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榛子果仁据分析含脂肪51.4%~66.4%,蛋白质17.32%~25.92%,碳水化合物6.6%,水分2.8%~5.8%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榛油中溶解有维生素C,VE,VB等。榛仁可生食,炒食,不仅风味好,且热量高。在食品工业中榛仁是巧克力,糖果,糕点等加工食品的优质原料。榛仁也是榨取食用油及多种工业用油的原料,含油量54%左右,是大豆的2~3倍。榛仁还可入药。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果壳是制活性炭的原料。树皮及果苞含单宁(8.5%~14.5%)可制鞣皮物质和烤胶,榛叶可养蚕。木材可用制手杖,伞柄等。
三、栽培特点
榛子的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即单性花,先花后叶。雄花为柔荑花序,着生于新稍中上部的叶腋间,雌为头状花序,着生于一年生枝的中上部或短枝丛枝顶部,借风媒传粉。因此,榛树建园应有花期相同或相似的品种作授粉树配置,一般同一园以3个品种为宜,比例可5~6∶1。
不同种类的榛,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榛子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榛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6.5~7.5,欧榛为5.5~7。
榛子的枝条易生根,不定芽易萌发根蘖。因此,通常用压条或嫁接繁殖培育苗木。早春压条用一年生的健壮萌发枝,6月压条用当年生的嫩枝作材料。嫁接育苗,多用平榛实生苗作砧木。
四、榛子树的栽培技术
榛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轻砂土、壤土、轻黏质土及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发育和结实,但最适宜的的土壤是砂壤土。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对土壤酸碱土适应性强,在pH值5.5-8.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结实。
栽植深度:根系不能埋土过深或过浅,要求栽植后根际处与地面平或略低于地面5厘米。以根际以上埋土深度6-10厘米为宜。如果穴内土壤疏松,为防止穴内土壤。 栽植前对土地进行平整,清除杂树、杂草、石块等物。土地耕翻深20厘米以上。定植穴规
榛子
格,直径70-100厘米,深60-70厘米。挖定植穴时,表层熟化土与底土要分开,回填时底土与有机肥混合、拌均匀再回到定植穴的下半部,表层熟化土再回到定植穴的上部,整地挖穴最好在定植前一年的秋季完成。 年降水量500-1300毫米条件下可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700-1000毫米,年降水量低于500毫米,需有灌溉条件;年降水量高于1000毫米,需有排水条件。北方冬季降雪和积雪有利于榛树越冬,冬春季降水和空气湿度大同样有利于越冬并防止枝条抽干。
栽植前应检查定植穴的土壤湿度,湿度适宜即可栽植,如果有立即灌水条件的,土壤稍干也可栽植。 施肥是榛园土壤综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给榛树充足的营养才能丰产。
1、施肥时期
(1)秋施基肥:是从秋季果实采集后至土壤结冻前(9-10月)施入有机肥料,以粪肥、堆肥、绿肥为主,是较长时间供给树体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同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
(2)追肥:榛树一般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时正值果实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长期;第二次7月上旬至中旬,因6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为坚果发育迅速及花芽开始分化期。此期间追肥对果实生长发育、花芽分化、枝条充实极为重要。另外,根据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亦可叶面喷肥。
2、施肥种类
基肥:主要施有机肥料,包括鸡粪、猪粪、羊粪和其他兽类粪及有机物腐
榛树栽植
烂后形成的肥料。上述粪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特别是鸡粪除充分腐熟外,还应将鸡粪和土的比例混拌才可施用,否则易烧坏根系。另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肥料可以1:5用于基肥施用。
追肥:含有e58685e5aeb单一元素的氮肥,如尿素、另外磷酸二胺及含有氮、磷、钾的复合肥及复混肥,均可用于榛树的追肥。
根外追肥肥料主要有氮、磷、钾、钙和微量元素。
3、施肥量
要根据树龄、灌丛大小、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肥料的种类而定,瘠薄的砂土应多施有机肥,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土质可适量少施。
一般施基肥量2-3年生树,每株施粪肥7-10千克,4-5年生树株施30-40千克,6-7年生每株施有机肥50-60千克,以后随树龄和产量的增加可适当多施。
施肥量及比例:幼龄榛园(2-5年生)每亩需纯氮8千克、纯磷8千克、纯钾8千克,其氮、钾的比例为1:1:1。盛果初期榛园(6-9年生),每亩施纯氮8-11千克,施纯磷16-22千克,施纯钾16-22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2:2。
施有机肥与无机复混肥料(如:黑肥、生物肥料):幼龄榛园(3-5年生)每株2-3千克;6-9年生,每株施6-7千克,10年生以上每株施8-1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