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豆怎么做豆腐视屏
首先,要磨成豆浆,然后撒上石膏,就变成豆腐了
二、鸡蛋豆腐做法
主料:软豆腐400克(切片),瘦肉75克(切粒),虾75克(去壳,去肠及沥干) (切粒),大熟鸡蛋2只,葱粒适量。腌料:特级蚝油2汤匙,芝麻油1茶匙,胡椒粉适量。
1、 软豆腐用中火蒸10分钟,沥干,保暖。
2、 蒸鸡蛋切半,取出蛋黄压碎后待用。蛋白切粒,加入瘦肉,虾肉和腌料拌匀。
3、 用2汤匙油爆炒蛋白、瘦肉及虾肉至熟透,加入芡汁,煮至热透,淋上豆腐面,洒上压碎蛋黄及葱粒即成。
三、怎样做产量多好吃的豆腐
请输入你的答案一,泡黄豆、磨浆,这两步大家一般都有做得很好,就不说了;
二,烧浆,烧浆时间不可太短,达到100度后,还烧最好还保持三----------五分钟,我看好好几个石牌的人豆腐坊,因为赶时间,总是一烧开就停了。因为在高温下,时间长一些,大豆蛋白质分子变大,对水份的保持能力增加,对提高产量很有帮助;
三,酸碱度:也是就PH值,PH值小于6.8,偏酸,凝固加快,产量低,口味不好,质感粗糙;PH值大于7,偏碱,豆花小,不能保持水份,产量也低,同时,成品软疲无力。解决方法,偏酸时,加1%的碱水调节。一般很少偏碱。我看石牌牌的豆腐坊很少备有PH试纸,没有形成好的习惯。
四,点浆,点浆温度,最好在80度左右,石牌师傅们都是凭经验,我只在北京一石牌人的豆腐坊里见业主用温度计测温点浆,他的产量总是很好。温度高了,凝固快,产量低;但温度低了又不利后面工序。温度低于65度,品感也很不好。
五,凝固剂,石牌豆腐坊多用石膏,据说,用氯化钙或醋酸钙,产量更高,品味更好。因为氯化钙或醋钙使大豆蛋白质更慢。这里说一下,蛋白质凝固越慢,所所形成的的网络内部的孔眼就越大越多,这样它的保水性就越好,越快则相反。
六,加少量生粉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我的一哥们常这样做,他对外从来秘而不宣。而且他做的豆腐、千张产量高,品质更好,口味更佳。不要错误地认为这是在做假,这是有食品科学研究专家的成果为根据的。还有一种专用的食用吸水淀粉也可以用。生粉千万不能加多。一百斤豆子的浆,加2------3两吸水淀粉,或者2-----4两生粉。按石牌人一个活40斤豆子计,加1---2两生粉即可。...
四、农场种什么能收获豆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腐、、、、、、估计只能得到臭豆腐咯
开玩笑啦。在农场里现在是不可能收到豆腐的。
谢谢采纳。
五、豆腐的制作方法(详解和视频)
简单来说就是磨浆,蒸煮,压窄这三个程序。很多家里有小型机子打豆浆,把豆浆煮开一下。然后用纱布包起来进行压窄,把水挤干就行了。
六、如何做豆腐
1.泡豆 夏季水温30℃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70℃时放入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100℃)进行冷却,降温至 85℃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85℃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 卤水豆腐,石膏豆腐,内脂豆腐(制作如上) 个认为石膏豆腐比较好做(在家小批量生产),但含Ca+比较高,过多摄入对身体不好.好吃的应该是内脂豆腐,比较嫩滑. 豆腐的制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