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门青蟹养殖新技术?
1、池塘选建
池塘要选建在海水交换良好、风平浪静、无污染源的内湾中高潮区或高潮区,底质为泥沙底沿海和河口地区,最好有淡水源。同时要求pH值控制在7.8~8.6,最适盐度8~26,溶解氧5毫克/升。当然防逃设施和其他池塘设备也必须准备齐全。
2、选择良种
蟹苗来源有天然捕捞的苗种和人工培育的苗种,以天然苗种为好。质量要求壳硬、色青、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伤、反应灵敏、活力强。
3、苗种放养
放养前需用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来浸泡苗种15分钟,或用纯淡水浸泡15~30分钟,以灭杀体表病菌。放养密度一般以4~6只/平方米为宜,放养时在池中设置一块“暂养区”,其暂养时间长短,视水温和池中生长情况而定。暂养面积占放养面积的1/5左右。
4、饲料投喂
主要以淡水螺蛳、牡蛎、兰蛤等贝壳类为主食辅以配合饲料。一方面可使残饵少,对保持池水环境有利;另一方面贝壳类饵料接近青蟹天然饵料,这对提高青蟹养殖品质非常有利,尤其是投喂淡水螺蛳与配合饲料,可减少海水类疾病传播。
5、水质调节
主要侧重四个方面:一是水位控制,一般水深保持在0.5-0.8米,养殖中期气温偏高,水深控制在调节至1.2米左右;二是勤换水,一般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期间,每天注水10-20厘米,3-4天换一次水;三是调节酸碱度,7-1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0-15公斤,保证水体的PH在7.0-8.5之间;四是不定期泼洒“活性酵素”,每亩用量在0.4-0.6公斤,以转化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控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二、青蟹养殖什么规格的苗成活率高?
青蟹要用200克左右的蟹苗。
青蟹放养时间因地而异。广东、广西等地沿海从4~5月和7~8月开始放苗,一年可养殖多茬,有采取轮捕轮放、捕大留小的措施,全年进行养殖,但其放养旺季是5~7月和9~11月。
4~5月放养,以利当年养成较大规格商品蟹和发挥轮捕论放、挖掘蟹池的生产潜力,在第一茬锯缘青蟹收获后,第二茬又进行育肥,可进行越冬养殖。若越冬养成放苗数量不足,可在第二年4~5月再收购体重50~100克的蟹苗补放。
三、土塘养青蟹最成功方法?
首先要培育扣蟹,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通气性好的池塘。随后移植水草,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投喂方法像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
1、池塘条件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也可建造人工洞穴。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2、移植水草
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3、放苗密度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密度可控制在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4、投喂管理
青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四、养殖青蟹技巧和经验?
1、场地选择
养殖青蟹的池塘应选择建在无工业废水、无污染、水质清新、pH值7.8-8.6之间,水温在10℃-30℃以内,以及潮差大的地方。池塘各项设施要求完善,并且面积要求单养青蟹的池塘以3亩-5亩为宜。
2、苗种放养
选择优质蟹苗进行放养,放养前必须对塘内进行一次全面清淤消毒。消毒后,应及时进注海水,并保持水深20厘米-30厘米,直至放苗前2天-3天把池内水位增高到1米以上。一般可于6-7月份放养蟹苗。
3、饲料管理
青蟹的食物主要可以利用天然的一些饲料。青蟹一般喜欢吃肉类,比如贝壳类的或者小型甲壳类的虫子,或者是贝壳,一些小鱼小虾,还有螺蛳也是他们喜欢吃的饵料之一。人工投喂的话,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投喂量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水质温度以及青蟹胃口来决定,一般在夏天吃得多,冬天吃得少。
4、定期巡塘
定期巡视池塘,观察青蟹的进食情况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每天早晚各巡一次,并做好进出水设备、防逃设备的维护,同时定时查看天气预报,做好各种恶劣天气的应对,特别是下雨后要及时换水。
5、水质管理
保证水质的干净清澈,并根据池塘中的水质情况适量换水。另外,注因为青蟹会出现脱壳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它能顺利度过脱壳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保证水质的干净卫生,而且还要求有充足的溶氧量。
五、青蟹的养殖技术管理措施有哪些呢?
1.蟹苗来源有天然捕捞的苗种和人工培育的苗种,以天然苗种为主。自然海区苗种4~11月均有,夏季苗发汛期5月初~7月底,秋季苗发汛期8月中下旬~10月底。人工培育的苗一般在5~6月份。
2.质量要求人工培育的苗种大部分稚蟹变态为C4期后,规格5000只/千克以下,壳硬、色青、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伤、反应灵敏、活力强,甲壳宽10毫米。
3.苗种要选择浙江一带尤其是三门湾青蟹,具有“金爪绯钳、青背黄肚”鲜明特征,肉质细嫩、鲜美、有点甜。该蟹苗螯钳饱满,螯黄钳红,呈椭圆形,甲壳青绿且有光泽;而广东福建等南方青蟹苗则螯钳尖长,呈暗红色、长方形,甲壳缺少光泽且有花斑。一方面南方青蟹苗不适宜江浙一带养殖,尤其是冬季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无法正常越冬;另一方面该蟹养成品质不如浙江本地青蟹。
4.苗种放养前一定要严格进行药物浸泡处理,杀灭体表病菌。可以用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来浸泡苗种15分钟,或用纯淡水浸泡15~30分钟,该场青蟹放养密度控制在4.5只/平方米。
六、潮汕青蟹养殖技术?
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一是人工育苗;二是捕捞海区的大眼幼体(蟹苗);三是捕捉天然蟹种。人工育苗苗种整齐、纯正,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生产性的突破前,捕捞自然海区蟹苗和蟹种仍是目前青蟹人工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
1、捕捞大眼幼体
①蟹苗捕捞:青蟹产卵于盐度较高海区,孵化后的幼体变态成大眼幼体后逐渐移向河口和内湾稍低盐度环境中栖息,此时即是苗汛季节。浙江沿海在4~11月都可捕到天然蟹苗,其旺季是5~6月和8~9月。蟹苗捕捞方法大多采用定置网,推辑网和手抄网三种。各地根据潮流、风浪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用。
②蟹苗的鉴别:在捕捞的自然蟹苗中,常有其它蟹类的大眼幼体混杂,需要鉴别和挑选,鉴别分类详见表3-4。
③幼蟹培育:幼蟹培育是指将天然海区捕捞或人工培育的蟹苗,强化培育成幼蟹的过程。经培育的幼蟹,个体增大,抵抗力增强,养殖成活率较高。
2、捕捞天然幼蟹。天然幼蟹,个体大小不一,要求捕捞幼蟹体质健壮,附肢完整,未受机械损伤和附着物少的青蟹,浙江沿海幼蟹集中苗发期在6~7月中旬(又称"夏蟹"、"梅蟹")和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称秋蟹),夏蟹可以在当年直接养成商品规格,秋蟹要经过越冬后才能养成商品规格。青蟹
七、如何养殖青蟹?
养殖青蟹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选择优良的苗种,苗种的来源有很多,第一个就是人工育苗,第二种就是捕捞海里的大眼幼体,第三种就是捕捉天然的蟹种。人工育苗这样的苗种比较整齐,而且非常纯正,但是目前已经是试验阶段,大规模的生产技术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所以我们在人工育苗的时候,可能会有失败的案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捕捞自然区的蟹苗和蟹种仍然是现在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我们可以就近去捕捉一些青蟹的蟹苗,也可以去跟一些大型的厂商合作。请他们去捕捉一些蟹苗,这样可以节省自己很多成本。
在捕捞蟹苗的时候,要知道青蟹一般在一些盐度比较高的海区进行产卵,孵化后的幼体也会变成蟹苗。逐渐向河口或者是深一点的河里进行游动,这个时候是潮汛的季节,我们一般可以在4月到10月份捕捉。一年中其他的旺季还有5月到9月份,鲜苗的捕捞方法,大多是采用定制网和手抄网,根据潮汛风浪还有各种具体的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捕捞的方式。
捕捞蟹苗的时候,会有各种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蟹苗进入,此时就需要进行挑选和鉴别,挑选出那些身体健康、生长旺盛的蟹苗进行养殖,淘汰掉那些体型较小、生长缓慢的蟹苗。捕捉幼蟹的时候,因为天然的幼蟹他们的个体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捕捉那些体质比较健壮、肢体比较完整、没有受到过损伤、同时也没有任何附着物的幼蟹。
青蟹捕捉以后露空时间必须要短,特别是在夏天,温度比较闷热,更不应该过度的露空,温度一般基本就保持在25℃,30℃以上不能超过半天,20℃以下也不能超过两天。因此,捕捉到放养的时间必须越短越好,这样才能够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死亡。
也因为如此,青蟹种苗质量鉴别的时候有一定的讲究,因为在当地选择蟹苗的时候当地环境是不一样的,露空的时间短才能使成活率更高,如果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就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挑选,淘汰那些身体残疾的然后才可以进行养殖。
选苗篇
选择蟹苗有很多的鉴别方法,第一个就是要选择体质比较健壮的种蟹。一些健壮的青蟹苗他们的身体颜色是青绿色的,而且肢体健全,没有损伤,反应比较灵敏,活动能力也非常强,不易被人们抓取。如果是一些脚断了或者受伤的青蟹,我们必须要把他们短时间内挑出来。
第二个特点就是没有疾病。辨别病蟹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身体颜色、肉颜色还有四肢的颜色来进行判断,富有弹性的就表示他们是健康的,如果肌肉下陷没有弹性的不应该用于养殖。
第三个就是蟹苗运输的方式。一般幼蟹运输的时候用箩筐或者是木箱,我们需要在下面铺一层比较湿润的草,在上面摆上一层青蟹再覆盖一层湿草,使得他们不会受到碰撞。但是也不能重叠太多层,最好在上面盖一层纱窗,这样便于在中途的时候淋海水,提高运输成活率。
养殖篇
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也非常讲究,投喂饲料是提高青蟹产量的非常重要手段,要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还有胃口来选择合理的喂养技术,才能够让他们生长的更有优越性。青蟹的食物主要可以利用天然的一些饲料,在池塘里面进行繁殖或者自己种植一些饲料,青蟹一般喜欢吃肉类。比如贝壳类的或者小型甲壳类的虫子,或者是贝壳,一些小鱼小虾还有螺蛳也是他们喜欢吃的饵料之一。
因为青蟹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所以人工投喂的时候最好把时间选择在傍晚进行。投喂量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水质温度以及青蟹胃口来决定,一般在夏天的时候吃的比较多,因为这个时候温度比较高,活跃度很高,所以吃的更多;在冬天的时候青蟹基本上不进食,所以不用投喂,每天注意巡塘,查看水质是否有污染,周围环境是否有破坏,围网有没有破损即可。
如果发现围网等设施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修复,因为青蟹在晚上活动频繁,涨潮的时候可能会穿越围网逃跑,所以必须要把围网修建得足够结实,同时也要防止他们挖洞逃跑,在收获的季节我们需要进行捕捉。建议养殖户可以采取轮捕的方式,挑取大的留下小的,挑肥的留瘦的,这样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一般9月份是它们交配的季节,养殖户必须要适当的把雄性青蟹进行捕捉,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多次交配,肉质非常消瘦,价值已经大幅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大批量死亡的现象。
越冬条件篇
青蟹是一种广谱底栖动物,水温适应15-30℃,最适水温为13-25℃,当水温低于16℃时,活动时间缩短,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水温下降到12-14℃时,青蟹只在晚上短暂移动,并开始挖洞穴;水温降至10℃左右,锯青蟹缓慢而反应迟钝;当水温降至7℃时,青蟹进料和活动完全停止,全身隐藏在沉积物中,并进入休眠状态;当水温低至3.5℃或持续低于6℃时,青蟹将会死亡。
因此,所谓的青蟹越冬技术,就是利用人为因素创造引人注目的水环境条件,使未达到商品规格的青蟹或交配后的雌蟹在寒冷的冬天幸存下来。青蟹的越冬方式,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采用的越冬形式也不尽相同。
在青蟹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完全应用于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幼蟹的越冬,意义尤为重要,在广东、海南、福建省等南方地区,冬季的天然水温相对较高,在此类天气条件下可以安全地越冬。而在浙江省南部沿海,气候相对温暖,人为因素仅略有增加,在室外土壤池中也可以实现青蟹越冬,且成活率普遍不低。
八、青蟹苗怎么放成活率高?
要提高青蟹苗的存活率的话一定先要进行杀菌然后再投放这样的成活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