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叶白芨怎么培育种子?
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稍耐寒,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如用种子繁殖,播前种子用冷水浸泡,拌以草木灰和新高脂膜,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适时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
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二、白芨育苗方法?
(1)采用上述人工催芽方法对白芨进行催芽;
(2)在地面上铺基质,再在厢面上撒白芨共生菌即得苗床,将白芨芽播种至苗床上培养育苗;所述白芨共生菌的获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消毒的白芨块茎在培养基上于23-27℃下培养3-5天,将菌丝定殖于白芨块茎内,选取不会导致白芨无菌苗死亡的菌丝,即为白芨共生菌。
三、白芨种植方法?
、时间:种植白芨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3~5月份。
2、选种: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
3、催芽:将白芨的嫩芽放入河沙中,并在河沙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阴凉处。
4土壤:选择疏松、透气且肥沃的土壤,将土壤放在阳光下消毒。5、栽种:将白芨按照一定距离栽种在土壤中,注意芽嘴朝上。
四、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种植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
五、白芨的处理方法?
将白芨的块茎分成单个,用水洗去泥土,剥去粗皮,置开水锅内煮或烫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冷却,去掉须根,晒或烘至全干。放撞笼里,撞去未尽粗皮与须根,使之成为光滑、洁白的半透明体,筛去灰渣即可。也可趁鲜切片,干燥即可。
白芨种植两三年后,到第四年9~10月份地上茎枯萎后,就可以采挖块茎。以个头大、饱满光润、色泽白亮、半透明、质地坚实为优质品。
六、白芨炒制方法?
1.白及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2.白及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研或磨成细粉。
3.蒸白及:取净白及,用热水浸泡2-4小时,取出,装入水甑内,蒸至上大气,趁热取出,切成薄片,烘干。
七、白芨花养护方法?
1、土壤
养殖白芨的时候尽量是选用透气的土壤,肥沃、透水性好的为佳。在栽种的时候,花友们可以在盆底放上碎瓦,土壤中掺加腐叶土进行种植。
2、温度
白芨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正常情况下适合它生长的温度是在二十度左右,它的耐寒性质是非常的差,所以冬季是不建议在室外养殖的,环境温度是必须要保持在五度以上,太低的话很容易冻伤植株的茎块,从而来年无法生长的更好,夏季的高温也要注意。
3、浇水
白芨的正常生长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土壤必须要保持湿润,如果土壤不够湿润的话,植株也不会很好的生长,不过也不能有积水的出现在多雨季节需要做好排水的工作,然而浇水也要非常的频繁,不能等到土壤彻底的变干后再浇,这样会让植株出现脱水的现象。
4、光照
白芨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质,但是也不适合长期待在阴暗的环境中,需要接受温暖的阳光,每天至少需要接受六个小时的光照,这样才能够保证开花正常和果实饱满,不过夏季的时候尽量减少强光的照射,不然容易可能引起黄叶的情况。
5、施肥
白芨的正常生长可以施一些稀薄的液肥,差不多半个月施一次肥,每次施肥不建议施太重,让它正常吸收就好了,根据植株的具体生长状况来决定。
6、病虫害
有地老虎、金针虫等病虫的危害,清理杂草的同时灌浇敌敌畏等药剂防治,也可灌浇敌百虫、辛硫磷等药剂。
八、白芨最新种植方法?
白芨是一种中药材,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种植白芨的收益较高。白芨的种植方法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场地:选择交通便利、排水良好的土地,最好是 pH 值在 6.0-7.5 之间的酸性土地。
2. 精细整地:在种植前需要进行精细整地,清除土壤中的障碍物和杂草,并进行土壤调理,以保证土壤疏松、通气、排水良好。
3. 繁殖方法:白芨采用块茎繁殖,繁殖时间为 3 月初,将成熟的块茎挖出,切成长度约 10 厘米的段,切口处需要涂抹石灰,防止感染。
4. 栽植方式:将块茎埋入土壤中,深度为 3-5 厘米,间距为 20-30 厘米,每亩种植约 2000 株。
5. 管理方法: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松土,并每隔 2 周进行一次施肥。
6. 病虫害防治:白芨常见的病虫害有枯萎病、蚜虫等,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和防治。
7. 收获加工:白芨种植一年后可以开始收获,将成熟的块茎挖出,清洗干净后进行烘干、加工。
总之,白芨种植需要精细管理,需要注意土壤、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九、白芨种子育苗方法?
白芨的种植不简单,其于育苗也是比较讲究的,一些细节不注意,可能就种植失败了。出现问题最多的主要集中在育苗期,能够做好育苗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下面就来了解下其育苗方法,看看能否提高自己的育苗水平吧!
1、培土
育苗先培土,这个对于白芨而言是一种铁律,土壤不好白芨育苗就失败了一半了。白芨的根系不深,对于透气的需求又比较高,而土壤好则会把白芨给闷死,所以先调整土壤的通透性,给其打造一个良好的培育空间。这个通透性可以通过添加沙子实现,也可以用水冲洗一次,适当的减少土壤的粘性。种植前再用那个肥料养土,这样土壤基本就合格。
2、播种
播种前要确保种子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因为种植进土壤以后水分相对没有好吸收了。种子埋在土层表层,不压挤形成自然的状态就好,因为随后会浇水,水下渗的时候会把土压紧一点的。种子一定能要被土层完全覆盖,不能有裸露,不然容易死亡。播种时要注意力道,不要用手挤压种子,压坏了就没法发芽了。
3、管理
育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0℃上下为好,这个温度其种子活性相对较高。播种后要勤快的淋水,不能让土壤干燥起来。如果怕水流堆积的可以在育苗床下面开个口子,让积水流出,如果每次浇灌时都有积水流出,那么就说明水浇多了。这个时候对于光线的需求不高,但是可以适当的照射一点,千万不能让光直射到苗床,这会导致温度激增而引起死苗的情况。
4、定植
育苗完成后就是可以开始定植了,定植的时候最好选择温度连续几天比较稳定的时候,且要避开晴朗天气,不然早阳光的暴晒下,这些苗基本没救了。每棵苗覆盖的土壤只没过根部,多了不好,坑底少量放置一些肥料,前期白芨苗从土壤获取的养分是很难满足自身生长的。定植完成后要注意巡视,看看是否有种苗出现异常,发现了就要及时处理补苗。
以上就是白芨的育苗方法了,作为药材白芨前期存活比较难,但是后期还是比较好养殖的。前期培育好苗,把底子打好,后面就轻松很多了。
十、小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的种植,南方地区可以在收获种子后进行,北方地区要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种植要提前进行整地,除草、翻整、开沟、除虫、施肥。在种植后需要加强管理,确保种子萌发,日常养护的时候要保证光照,并控制好环境温度,肥水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