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种植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
二、白芨种植方法?
、时间:种植白芨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3~5月份。
2、选种: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
3、催芽:将白芨的嫩芽放入河沙中,并在河沙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阴凉处。
4土壤:选择疏松、透气且肥沃的土壤,将土壤放在阳光下消毒。5、栽种:将白芨按照一定距离栽种在土壤中,注意芽嘴朝上。
三、种植白芨种苗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白芨的种子可以在当地的种子零售店购买,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购买。
1、土壤管理
白芨适合生长在温暖阴凉的环境中,但是白芨不耐寒,所以必须要求土壤中足够的肥沃,而且具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进行种植。种植的时候多选择一些阴坡或者较阴湿的地块进行栽培。
选择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以后也要对土壤进行整理。把土壤进行深耕,20厘米以上可以利用一些肥料进行基肥的使用,才能够补充土壤中的足够养分。
每亩地可施用一些农家肥,,如果没有农家肥也可以施采法特复合肥。在种植前也要进行浅耕,把土壤整细整平,做一些130到150厘米宽的高畦。
2、白芨的生长期间,要及时的注意田间的管理,由于土壤中的养分充足,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杂草,在除草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严格。
5到6月份白芨生长的期间非常的旺盛,而且杂草也生长得很快,要及时的进行田间的除草工作,除草的时候也要进行中耕共同完成,除草时一定要轻轻的进行,免得伤到白芨的根系,而且没到一定的期间还要进行养分的供给,白芨是一种喜欢养分的植物,每个月都要喷洒一些人畜粪尿,7到8月份的时候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也要防止杂草丛生。
3、后期管理
白芨的生长中应该保持土壤足够的湿度,干旱的时候要及时的浇水,7到9月份早晚都要进行各浇水一次,白芨虽然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又怕涝,大雨天气时要及时的排水,以免伤害到根部。
而且更要注意一些病虫害,一定要提前进行防治,经常会有一些烂根病出现在南方种植的话,由于处于多雨的季节容易产生这些病害,最好注意日常的排涝防水工作,可以深挖一些排水沟来进行烂根病的防治。
四、小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的种植,南方地区可以在收获种子后进行,北方地区要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种植要提前进行整地,除草、翻整、开沟、除虫、施肥。在种植后需要加强管理,确保种子萌发,日常养护的时候要保证光照,并控制好环境温度,肥水适宜。
五、白芨最新种植方法?
白芨是一种中药材,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种植白芨的收益较高。白芨的种植方法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场地:选择交通便利、排水良好的土地,最好是 pH 值在 6.0-7.5 之间的酸性土地。
2. 精细整地:在种植前需要进行精细整地,清除土壤中的障碍物和杂草,并进行土壤调理,以保证土壤疏松、通气、排水良好。
3. 繁殖方法:白芨采用块茎繁殖,繁殖时间为 3 月初,将成熟的块茎挖出,切成长度约 10 厘米的段,切口处需要涂抹石灰,防止感染。
4. 栽植方式:将块茎埋入土壤中,深度为 3-5 厘米,间距为 20-30 厘米,每亩种植约 2000 株。
5. 管理方法: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松土,并每隔 2 周进行一次施肥。
6. 病虫害防治:白芨常见的病虫害有枯萎病、蚜虫等,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和防治。
7. 收获加工:白芨种植一年后可以开始收获,将成熟的块茎挖出,清洗干净后进行烘干、加工。
总之,白芨种植需要精细管理,需要注意土壤、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六、金蝉种苗的种植方法?
1、饲料供应
选择种植一些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汁液较多的健壮树种,如杨树、榆树、柳树、桐树,或者果园中的各种果树,同时还可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甘薯、土豆、山药等。
2、环境条件
(1)金蝉的“殖种”深度为30-50厘米左右,地势要向阳,有利于防冻,土质要肥沃、松软、没有污染,不可太过干燥,也不能出现含水量过高,以及存在积水的现象。
(2)为确保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的时候可在殖种区域覆盖一层稻草、麦秸、玉米秸等进行保温。
3、防疫准备
(1)出土后的若虫和羽化后的成虫天敌比很多,如蛇、刺猬、鼠类、野猫、癞蛤蟆等。一般麻雀与螳螂等都喜爱吃若虫,同时绿僵菌、白僵菌、虫生藻菌等微生物也存在寄生危害,还有水灾、农药、化肥等污染对金蝉的危害也比较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比较重要的季节是树上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上卵期与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有蚂蚁和红色的小花蝽,一般可使用强氨精100倍液浸洗卵枝,或DDVP、强氯精等将土壤进行处理。
4、繁育技术
(1)一般成虫与若虫的生产设施,除了自然采获蝉卵以外,还可以搭建纱网大棚,能提供金蝉成虫产卵的空间,还能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种植果树实生苗。
(2)在果树实生苗的四周,可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搭建围栏,中间再拉铁丝等,外层可罩上一层尼龙窗纱网,而对于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可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根据数量保留成虫,无须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七、白芨的种植方法和成本?
白芨一亩投资额:
种苗:块茎种植每亩大约3万元左右,驯化苗15000元左右,瓶苗大约8000元左右。
肥料:预计每亩每年需要投入200元肥料,种植3年需投入200*3=600元。
其他:日常管理等其他费用每年1000元左右,3年每亩需投入3000元左右。
八、独头白芨的种植方法?
1、选种催芽:种植白芨时,要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并将其埋入河沙中催芽。
2、配土消毒:使用田园土、腐殖土、河沙、骨粉配制土壤,并利用阳光杀菌。
3、栽种方法:将白芨种苗以30厘米的株距栽种在土壤中,浇一次透水。
九、陕西最大白芨种苗基地?
是陕西省汉中市珍惜种苗基地。
白芨是一种什么中药材,种植白芨有没有前途,种植白芨一亩地能收益多少钱,白芨是中国名贵中药材之一,白芨在中药材领域以及食疗养生,化妆品开发,化学试剂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十、藜蒿的种植方法和种苗?
一 品种选择
选生长速度快、商品性能好、产量高的藜蒿品种或本地驯化种。
二 地势选择
藜蒿喜湿怕旱,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尤以砂壤地为宜。
三 整地施肥
种植藜蒿地块要深耕细耙以便藜蒿生根发芽。藜蒿的生长期和采收期长、需长效肥较多,因此要分层重施底肥:一般667㎡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 kg或优质生物有机肥300-500 kg+碳酸氢铵100kg+过磷酸钙50kg+复合肥50kg。
沟厢配套:厢宽(包沟)120-140cm,畦沟宽、深均为20-30 cm做成高畦,不仅方便田间管理还能排水防渍和沟灌抗旱。作畦时喷施除草剂以防杂草,每亩可选用72%都尔60ml或48%氟乐灵100-150ml。沟厢整好后浇一次透水,沟灌不漫厢以备选种和扦插。
四 扦插定植
选种:7中旬至9月上旬均可,最好在8月上中旬。选择茎杆粗壮、无病虫害的留种株,去掉两端已木质化和幼嫩部分,切成10cm长的插条,每段顶端留2个饱满芽。插条下端切成斜面以备扦插,每亩用种量约为250-300kg。
扦插:扦插前3天灌一次透水。插条选好后可用ABT生根粉100-150ppm溶液浸基部促其生根提高成活率。然后按行距10~15厘米、株距7~10厘米扦插入土地上留3厘米左右,插后压紧土壤立即浇透水,插后3日再复灌1次水。总的扦插定植要求是:插正不插反,插深不插浅,插密不插稀。
五 田间管理
1、追肥:扦插后7天左右萌芽生根,梢长3㎝时追复合肥20kg提苗,植株封行前再用同量复合肥或尿素10kg追施,用0.3%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进行叶面喷肥。以后每收割一次都要同量追肥。
2、灌水:插后3-4天浸灌一次透水,发芽后可酌量减少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以后每施一次肥就沟灌一次透水但不要漫到畦面,以免引起土壤板结影响透气导致插条腐烂。大雨后要注意及时排渍。
3、中耕除草:扦插后由于经常灌水,土壤容易板结,因此萌芽后要适时中耕松土透气。植株封行以前拨除杂草以免影响幼芽生长。
4、间苗:当幼苗长到3cm左右时要及时间苗每蔸保持3~4株小苗。否则幼苗过多造成拥挤会影响藜蒿的商品性。
5、搭棚防寒:藜蒿的最适温度为20~25℃,10月份后温度逐渐降低,当气温在10℃以下或霜冻时茎叶枯萎、藜蒿生长缓慢,但藜蒿以地下茎越冬,地下茎在5℃以上便可萌发。为保证藜蒿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应在11月中下旬气温降至10℃之前搭棚保温、防霜冻。用0.08 cm厚无滴膜覆盖,棚长35~40m,棚宽4.5 m,棚高1.7 m,南北向为宜。棚内晴天保持18℃~23℃。气温高的中午应打开棚两头通风,以免因温度过高而徒长,因湿度过大、通风不良造成藜蒿腐烂或变黑,春节以后气温上升时及时揭除盖膜。
6、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 美洲斑潜蝇、玉米螟、斜纹夜蛾、红蜘蛛等。玉米螟 用48%乐斯本15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用15%安打4000倍液或10%除尽3000倍夜喷雾防治;红蜘蛛 用5%卡死克2000倍液或2.5%功夫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10%金大地或10%四季红3000倍液喷雾防治;美洲斑潜蝇用1.8%爱福丁2000倍液进行防治;如有地下害虫可亩用3%米乐尔3kg结合整地深施防治。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灌根防治;灰霉病可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50%速克灵1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20%粉锈灵2000倍液喷雾防治 ;病毒病在治蚜虫的基础上用20%病毒A600倍液或1.5%植病灵Ⅱ800倍液于病发初期喷雾防治。
六 科学采收
当藜蒿嫩株长到15~25cm、顶端心叶尚未散开、颜色浅绿色时贴近畦面收割。气温适宜时30天左右收割一次,气温低时50天左右收割一次。将割下的茎杆除留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去。按不同粗细分级扎把,再用清水浸泡后用湿布盖好放在阴凉处。经过8—10小时软化即可上市。
七 合理留种
在3月份收割最后一茬以后选择预留种苗田,一般按1:5留足面积。若土地面积小先缩小留种田,6-7月前作收获后增加面积进行扩繁。留种田的管理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