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紫藤形态特征(紫藤形态特征描写)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21 22:32   点击:1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麝香紫藤特征

适应能力强,开花率非常高,既耐旱又耐水湿。开的花特别多,花色洁白,而不耐移植,花大,但因其主根很发达,而且深厚,花序又长又尖。

麝香藤在我国还是比较少见的,紫藤中的麝香藤非常受人们喜爱。主要是这种紫藤花长得非常的漂亮优雅,有种香香的迷人味道,又细又长,好似一个充满书香气的甜蜜少女,香气逼人。但因为比较少量,如果大家喜欢这种花,那就要细心呵护咯。

在城市园林应用中,也是优良的观花观叶的藤本植物,最多的用途是建设棚架,春季鲜花烂漫,夏季遮荫蔽日绿意盎然。栽于湖畔、花池、山石、石亭等处,是优秀 个景观植物。我地供应紫藤树苗,紫藤价格合理,品质优秀,稳定的货源。

二、紫藤树苗特征?

紫藤为蝶形花科紫藤属苗木。又 名藤花,朱藤.绞藤,葛花等。

【形态特征】落叶大藤本,枝蔓长可达18~30米。奇数羽状 复叶,茎枝左旋性。叶互生,小叶7~13片,常为9片,卵状长椭圆 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密集下垂,蓝紫色。荚果外被黄色绒毛,苗木种子 扁圈形。

【地理分布】原产我国中部,现各地皆有栽培。

【生态习性】喜光,亦耐阴,较耐寒,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 广,有一定耐旱、耐瘠薄和耐水湿能力。主根深、侧根少,不耐移 植。抗污染性强。

【绿化用途】为垂直绿化的优良树种。

【苗木繁育】可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等方法繁殖,以播种为主。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出苗多,但开花较营养苗迟2~3年。

紫藤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成熟时果实由绿变褐色.即 可采收。将采收的果实晾晒,去荚清杂。将苗木种子阴干装袋干藏,翌 春2~3月播种。播种地选深厚肥沃的土壤,施基肥,并施53%辛 硫磷颗粒剂,消灭地下害虫。灌足水。

播种前,用40~501温水浸种1~2天,苗木种子充分吸水膨胀 后,置于温暖处催芽,每天用淸水冲洗。当苗木种子有1/3露白时进 行点播.株距10厘米、行距70厘米。播后覆土 3~4厘米.揿实 土.浇透水,约30天出苗,出苗整齐,出苗率90乂左右。每667 平方米播种量为20~25千克。当年苗高可达40厘米,冬季可 移栽。

扦插繁殖春季3月,选取一年生、径粗1~2厘米的壮 枝.截成15厘米长为插穗.插人七中2/3。插后浇透水,保持插壤湿润。1个月生根,成活率很高,带踵扦插,成活率更高。

在苗木出圃时,将苗木周围的粗根挖出.剪成8~10厘米长, 按株行距35厘米父75厘米扦插,根穗1端与地面平,成活率较 髙*但苗鏊枝细、出苗晚。

压条繁碴春季,将母株近地面的长枝用波状压条法压 人土中,然后禳七、固定、浇透水.经常保持湿润。生长快,当年冬 季可与母株切断移植,可获较多苗木。

(4〉分株繁殖紫藤根际周围萌蘖苗多.春季可挖起萌蘖苗 分栽。

嫁接繁殖紫藤的优良品种可用嫁接法进行繁殖。多在 春季芽萌动前进行,用枝接、根接皆可。砧木用普通紫藤品种。

移植紫藤主根的直根性强、侧根少.因而不耐移植。为 促使多生侧根,在培育过程中最少要移植1~2次。

大苗培育培育大苗要重截.育成3个健壮主蔓。另外 紫藤大苗也可培育成直立的灌木形,方法是:先留1主蔓培养,其 余主蔓删除。然后将留下的主蔓培育成主下-.在主干上选留较粗 壮的枝条培育成主枝,这样就形成了直立的灌木形。但需注意的 是,一定要在四周无物叫攀的条件下培育.否则一巨枝条接触到可 攀援的物体,它就会立即攀绕而上,对它的培育也将前功尽弃。

三、玉米形态特征()?

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后成谷穗,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后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四、植物形态特征?

蜡梅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叶开花。

五、牛蛙形态特征?

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

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六、狮子形态特征?

狮子是唯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狮的体型巨大,公狮身上可达180厘米,母狮也有160厘米;狮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一只成年雄狮体重在200公斤以上,只有少数非洲巨兽如河马和大象,才不是它们追捕的对象。狮子的头部巨大,脸型颇宽,鼻骨较长,鼻头是黑色的;狮的耳朵比较短,耳朵很圆。

二、生活习性

一个狮群主要由互相之间有亲缘关系的雌兽组成。地形和猎物的多少决定一个群的大小,一个群可以由3至30只狮组成。雄兽在一个群内只待一段时间,此后它往往去找另一个群。虽然如此在一个狮群中雄狮的地位比雌狮的高。

一般在一个狮群中只有一只成年的雄狮,幼狮在狮群中一般待三年,此后雄性的青年被驱逐出群,而雌兽则留在群内。年轻的雄狮组成不稳定的小群过着游荡的生活,直到它们自己成为一个狮群的首领。

一般它们要到六岁或更老才能达到这个地位。往往一个狮群的领导地位会被另一个雄狮占据,一般当老的雄狮老了或虚弱了时,就会有年轻的雄狮向它挑战,战败的雄狮不是死亡就是逃亡。

假如新来的雄狮战胜,它一般将它前任的幼兽杀死,这样雌兽就比较容易和它交配了。一个狮群的领地面积从20到400平方千米不同。

一个领地的大小与狮群的大小和领地内猎物的多少有关。狮群一般用粪便、尿和从远方就听得见的呼叫声来标志它们的领地。也有的狮群没有领地而过着游荡的生活。

七、河谷形态特征?

河谷地区的特点:气候湿润且温暖,植被茂密,而背风坡的河谷则比较干燥。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

河谷是河流地质作用在地表所造成的槽形地带。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水流的侧蚀使谷坡剥蚀后退,包括谷坡上的片蚀、沟蚀、块体崩落;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3类侵蚀方式经常同时进行,只是不同时间、地段各有所不同。河谷的发育受到气候与构造的共同影响。

现代河谷的形态和结构是在一定的岩性、地质构造基础上,经水流长期作用的结果。发育完整的河谷包括谷顶、谷坡和谷底三个组成部分,有河床、河漫滩、阶地等多种地貌单元。

八、蚜虫形态特征?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一般无翅成蚜的体长为1.5~1.9mm,体色夏季多为黄色,春秋季节多为蓝绿色或蓝黑色,表面有蜡粉覆盖。

有翅成厨的体长为1.2~1.9mm,体色为黄色或淡绿色,腹部背面两侧有3~4对黑斑,有的还带有2~3条黑色间断横带。卵为椭圆形,颜色为橙黄色至深褐色,并有光泽。

九、芽孢形态特征?

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称为芽孢。在不同的细菌中,芽孢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在中部,有的在偏端,有的在顶端

芽孢特征

1.形成芽孢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 这些条件因菌种而异。

2.芽孢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3.具有厚壁,可以抵抗恶劣环境。

4.没有繁殖能力的细菌。

5.菌落粗糙,不透明,粘着,扩展。

十、海岸形态特征?

世界各地海岸的形态千差万别,有的海岸陡峭曲折,有的海岸则比较平缓。海岸的升降运动是造成这种形态的主要原因。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有的海岸发生下沉,海水漫上大陆,淹没平原、河谷、山沟,使从前的高山峻岭变成海滨的悬崖峭壁,形成了险峻的深水港湾。

与此相反,有的海岸地势升高,潮位线就会后退,一部分浅海沙滩就会升出水面,从而形成平缓的海岸。所以海岸的地貌也是千姿百态,类型多种多样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