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竹节海棠烂叶是什么原因(竹节海棠烂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0 17:27   点击:1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竹节海棠烂叶子的原因?

竹节海棠的叶子烂了多是因为三种原因造成的。

一是低温冻伤,它喜温暖环境,不耐寒,若是温度在5度以下,叶片就会被冻烂,慢慢掉落,冬季要控温处理。

二是被强光晒伤,它喜光,但不喜强光,强光时要及时遮挡,不要暴晒。

三是积水导致的,雨季要及时排水,土壤里不要有积水情况,否则根系会腐烂,从而叶片也会慢慢烂掉。

二、竹节海棠烂叶掉叶怎么办?

竹节海棠掉叶子多是四种原因导致的。

一是浇水过多,水量大会阻碍根系呼吸,时间久了就易黄化,掉落。应减少浇水,多通风尽快蒸发掉水分。

二是温度太低,它不耐寒,低温会冻伤,叶子会掉落。应控温处理。

三是施肥不当,施加浓肥会烧根,应浇清水稀释掉。

四是光照强晒伤了,应及时遮光,尤其是夏季的强光。

三、竹节海棠花烂叶是怎么回事?

竹节海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至25℃,不耐夏季高温,当气温达32℃以上时即进入半休眠状态。盆栽竹节海棠,盆土最好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腐叶土,栽后宜�Z于半阴处培育,光照以40%至60%为佳,最忌旱燥高温和强光直射,否则易导致其叶片泛白失神,花朵掉落,叶片腐烂。造成竹节海棠叶缘枯焦、落叶的主要原因是: 1. 低温或酷暑。竹节海棠喜温暖 ,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18℃,虽是秋海棠中较为耐寒的种类,但在5℃以下时,叶片也易受冻脱落。竹节海棠畏酷暑,温度达30℃以上,植株生长缓慢而呈半休眠状态,养护稍有不当时,也易产生落叶。 2. 强光或过阴。竹节海棠喜充足的散射光。夏季高温时如光照过强,易引起叶片的焦尖、焦边,叶片变黄甚至落叶。光照不足时会造成叶、花数减少和植株徒长,光照过弱还会导致落叶。 3. 干旱或过湿。秋海棠自然生长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而且它的茎叶柔嫩多汁,因此在生长时期除需要提供一个湿润的生态环境外,还应供应充足的水分,但忌过湿。过于干旱与水湿都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吸收而引起落叶,特别是在冬季低温时更要节制浇水,否则易导致烂根落叶。

四、竹节海棠烂根怎么处理?

竹节海棠出现烂根的情况后,要脱盆观察一下烂根的情况,若不严重的话,可使用剪刀把溃烂的位置都修剪掉。为了预防上盆后烂根,还需要使用多菌灵溶液消毒,之后把它放在阴凉的通风处进行晾干。在把新的土壤换上之后,把植株上盆就行。若是烂根严重,建议重新进行繁殖。

五、大王海棠烂叶?

叶子烂可能是水分太多,减少浇水量。

境湿度过大处环境的湿度:可以用提高环境的温度来降低湿度。

不够通风导致的,将海棠放在窗户旁边,保持窗户大开。

将烂的叶子处理出去,让其长出新叶子。

不要将浇的肥水弄到叶子上。

六、斑叶竹节秋海棠养殖?

  球根秋海棠属浅根性植物。盆栽需用排水好、肥沃的泥炭土或腐叶土,有利于根部发育。盆栽观赏要求生长发育整齐,于春季选用健壮块茎在温室沙床内催芽,栽植不宜过深,以不见块茎为度,土壤保持湿润,当发芽后定植于盆内,定植后块茎要求稍露土面。 生长期避免过度潮湿,否则阻碍茎叶生长和引起块茎腐烂。每旬施肥1次,叶片挺拔,呈青绿色为正常。叶片淡绿色表明缺肥。如叶呈淡蓝色并出现卷曲,说明氮肥过多,应减少施肥量或延长施肥间隙时间。花芽形成前增施1~2次磷钾肥。 球根秋海棠茎叶柔嫩多汁,生长期应少搬动。为减少操作时折断茎叶,花蕾期需设立支柱。花期正值初夏,气温逐日升高,要求遮荫和喷雾,保持一个通风、凉爽的环境。如果浇水不当、光线太强和气温过高都会造成叶片边缘皱缩,花芽脱落,甚至块茎腐烂。花后至秋末,地上部茎叶逐渐黄化枯萎脱落进入休眠期,应挖起块茎,稍干燥后放木框内沙藏,休眠块茎稍有湿度即行,贮藏温度以10℃为宜。 球根秋海棠每个植株都有雄花和雌花,采用人工授粉,可提高结实率。   【病虫害防治】生长期遇高温多湿,常发生茎腐病和根腐病,应控制室温和浇水,并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洒。在室温高、通风不好的环境下,很容易受介壳虫和蚜虫危害,还有卷叶蛾幼虫、蓟马危害。介壳虫和蚜虫群生于叶柄、花蕾和新芽处吸取养分,卷叶蛾幼虫咬食花叶,蓟马于叶背吸取营养。被害植株完全丧失观赏价值。介壳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蚜虫、蓟马和卷叶蛾用10%除虫菊酯乳油和鱼藤精2000倍液喷杀。

七、竹节海棠节短是什么原因?

竹节海棠节短可能是因为缺少光照,长期处在荫蔽的环境下。或者是因为缺少养料补给,没有足够的营养供应生长。

长时间没有进行修剪也是原因之一,养分被各种枯枝、老枝消耗掉了。后期注意控温,控水。

二是温度太低造成的,它喜温暖环境。若是温度太低,植株不能很好的生长,也不会长叶,可能还会发生落叶现象,应控温处理,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八、竹节草为什么容易烂叶?

竹节草、绿菊、金鱼藻等等细叶水草

由于很多鱼友购买的水草都是经过长途运输在网上购买的,所以其中难免会出现枝叶被折断或者烂叶、掉叶等现象,本身对于这些水草的处理就很麻烦,也很少有鱼友能够处理的那么干净,然后就直接把它们栽种到鱼缸里去了。

像是竹节草这种水草,它们就是非常容易被折断的水草,而其他的细叶草比如绿菊、金鱼藻、羽毛草、蜈蚣草、鹿角苔之类的水草,一旦我们处理的不干净,它们的残枝落叶都会在鱼缸里到处乱飞,轻者就会堵塞到滤棉上,造成滤棉的不断溢流。

事实上别说是水草,即使是小球藻,也就是鱼缸里有太多的绿水,时间长了以后,它们也会不断地堆积在鱼缸的滤棉上,或者有些水草的枝叶较细、有较长的根茎,就会堵塞到水泵的滤网上,要么造成鱼缸的杂物不能有效的收集,要么导致水泵的转子直接停转。

如果我们遇到了上述的问题,再加上鱼缸过深的话,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就会很麻烦,前些天有位鱼友就遭遇到了这样的尴尬,他在自己的鱼缸里所种植的就是竹节草,最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把水草全部处理掉了。

水草不易栽种过浅,必须有一定的深度

再一个就是在观赏鱼缸里,我们种植的水草一定不要栽种的深度过浅,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它们被水流给轻易地冲击起来,在鱼缸里到处飘荡,有些水草可能在一开始看起来还不错,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就会在鱼缸里飘起来,顺便也带起来了堆积在水草底部的杂质,鱼缸里的水质就很不好处理。

这个原因不是我们水草栽种的过浅,就是鱼缸的水流太大了。

一般的普通水草的栽种厚度也应该在5、6厘米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是铺设的陶粒、底沙还是水草泥,它们的厚度一定要有,也要看栽种水草的植株和根系的大小来定。

即使是前部铺设的较薄,在栽种水草的地方,也应该要有一定的厚度,这个不但牵扯到了鱼缸水流可以轻易把它们给拔出来的问题,还有就是水草也不可能很好的生长,根本就扎不下根,也吸取不到什么养分。

陶粒、底沙和水草泥有什么区别?

很多鱼友问到了在鱼缸里铺设底沙、陶粒和水草泥,使用它们三者栽种水草,到底会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对于很多比较皮实的水草来说,比如大部分的阴性水草,即使把它们栽种在颗粒比较小的底沙中,它们也能够生长的很好,这个与陶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我们只是说有些观赏鱼比较适合深色的鱼缸底部造景,所以陶粒就很好,而底沙或者河沙,一般的都是白色、黄色居多。

它们在对于鱼缸水质的酸碱度上,影响都不是很大。

而水草泥是可以具有一定的肥力的,并且可以呈现一定的酸性,这个也要看它们的质量了,如果我们就是以饲养观赏鱼为主,想要在鱼缸里种植一些比较皮实的水草,水草泥也可以不必去使用。

我们比如说比较皮实的水榕,把它们绑在沉木上也没有什么问题的,照样也能够生长的很好。

水流较大的鱼缸可以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叶水草

对于鱼缸的水流较大,或者饲养一些比较善于啃食水草的观赏鱼,小叶水草我们更不能去种植了,可以选择种植一些大叶水草,我们比如说各种类型的水榕类水草,一般的金鱼只要不是饿极了,它们也不会去啃食,再说了叶片较大的,它们也啃食不动。

水榕类的水草有很多,但是大致长相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叶片和植株的大小区别很大而已。以前养鱼老道在鱼店里也卖过很多的水草,只是时间较长有很多的品种都记不起来了,再者批发商各地的叫法也会有所小区别的。

像这些水榕类的水草,即使是我不去栽种,随便扔到哪个鱼缸里很长的时间,它们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所以说非常的适合于新手来饲养。

再者就是皇冠类的水草,虽然说现在的分类也是名称诸多,基本上都是一个性质,它们大部分是需要栽种的深度深一点为好,这样它们的根系才能够更好的生长,如果我们不想去在鱼缸里铺设那么后的底沙,是可以使用小花盆单独栽种的,粗沙即可,这个养鱼老道都玩过很多年了。

在皇冠草的选择上,我们也是要选择宽叶的品种为好,这样就不会在鱼缸里出现碎叶乱飘的现象,一般的鱼儿也不会去轻易地摄食。

总而言之,在这些宽叶、大叶水草中,无论它们的名字叫的再响,基本上都是以水榕类的和皇冠类的最容易饲养,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什么大叶九之类的,实质上还是皇冠草,我们都可以放心选择,绝对不会出现上述的诸多难题。

再者就是一些金鱼室外需要的水草,我们尽量不要在观赏鱼缸里去种植,比如说睡莲和浮萍,睡莲很有可能在室内水族箱里生长的非常缓慢,而浮萍之类的,如果开启鱼缸过滤之后,它们也会被水流冲的到处都是,最后很难处理,今年夏天养鱼老道也试验过这两种水草,最后都扔到了室外的水池中去了。

九、扦插竹节海棠为什么烂根呢?

竹节海棠十分害怕积水,如果扦插期间浇水过多频造成积水,那么竹节海棠就会出现烂根的情况。

竹节海棠出现烂根的情况后,要脱盆观察一下烂根的情况,若不严重的话,可使用剪刀把溃烂的位置都修剪掉。为了预防上盆后烂根,还需要使用多菌灵溶液消毒,之后把它放在阴凉的通风处进行晾干。在把新的土壤换上之后,把植株上盆就行。若是烂根严重,建议重新进行繁殖。

十、如何护理斑叶竹节秋海棠?

1.扦插:

于5〜6月结合翻盆和修剪进行。剪取生长健 壮、长10〜15厘米、具2〜3节的枝条作插穗,上面保留2〜3 片叶,待伤口阴干后插于基质。在半阴条件下,25〜30天可生根。也可水插,剪取粗壮枝条插于水中,给予半阴条件,并1〜2天换1次水,经20天左 右可生根。

2.温度:

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8〜20°C。是秋海棠 中较耐寒的种类,但尚需5°C:以上的温度才能越冬。畏酷暑,温度达30°C以上时,植株生长缓慢而呈半休眠状态。养护不当时易产生落叶,应采取遮荫、叶面喷水、加强通风等措施降低温度,形成相对凉爽 的小环境。

3.光照:

喜充足的散射光,忌强烈阳光曝晒,阳光过烈 时叶片易发黄、灼伤焦边,甚至落叶。也不宜过阴,否则植株徒长而长得细髙,开花稀少甚至不开花,严重时还会引起落叶。5〜 9月应进行遮荫,遮去光照的50%〜60%,或将植株置于散射光充足处。其他时间则需给予充足的阳光,春、秋季光照充足时容易 形成花芽。

4.浇水:

畏干旱,喜湿润的土壤环境,生长期间应充分浇 水,保持盆土湿润,不使过干或过湿,过干、过湿都会影响根系的吸收而引起落叶和落蕾、落花。忌过湿和积水。夏季高温时植株虽呈半休眠状态,但由于气温高、叶面积 大,浇水仍需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涕透”的原则,但要防止湿 涝。冬季则节制浇水,保持盆土稍干燥的状态。浇水过多易引起 烂根、落叶。

5.施肥:

4〜6月每10〜15天追施1次肥料。4月上中旬的施肥宜以氮为主孕蕾期应增施磷钾肥,由于根系多而细小,对肥料浓度比较敏感,施肥要注意“薄肥勤施”,避免肥液过浓。秋季又值生长旺盛时期,每10〜15天追施1次以氮为主的肥料,但10月后停施氮肥,追施2次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寒力。冬季温度低时停止施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