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橙子灰霉病怎么处理?
灰霉病复发率极高,如若当季感染,一定要做好清园。冬季清园时结合修剪,如有感染,一定要剪除病枝叶烧毁,花期发病可以手工摘除病花。
灰霉病高发于低温、高湿、少阳光、树势弱及花期。由于连续阴雨,让果树很难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供给养分,树势的减弱也是灰霉病高发的一大原因。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给果树补充营养,维持树势。另外,灰霉病的特性,一般都是从花开始侵染,因此也更高发与花期。判断柑橘是否感染了灰霉病,一般首要观察花朵是否产生病斑、霉层及腐烂。树势就和人的抵抗力差不多,抵抗力弱就容易感病。为了防治树势过弱,使灰霉病菌有机可乘,一定要在生长衰弱期以及植株长势差的结果期施加有机营养肥,增强树势。
要及时喷药保护,谢花期间阴雨连绵天气居多,预防灰霉病应选用持效期较长的杀菌剂。可选择药剂主要有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菌核净、啶酰菌胺、氟唑菌胺等,这些药
二、茄子灰霉病怎么防治?
防治茄子灰霉病首先要清除病残。
即将有病的部位(病花、病叶、病枝、病果)打去,然后用农药防治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在清除病残的时候一定要随身带一个塑料袋、编织袋,随清除随装入袋内,集中销毁。否则等于帮助其传播。防治用药应选当前还没有抗药性的品种。一般来讲,腐霉利在多数地区已产生抗药性,比较有效的是啶酰菌胺或咯菌腈。但是这两种农药也有抗药性的报道。因此需不断的轮换用药。
三、豆角灰霉病怎么辨别?
豆角灰霉病的辨别,豆角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花和豆荚。
1、豆角茎蔓受害症状:豆角植株下部茎蔓先出现症状,病斑深褐色,病斑的中部淡棕色或浅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原从茎蔓分枝处侵入,引起病部形成凹陷水浸斑,植株逐渐萎蔫。
2、豆角叶片受害症状:豆角苗期发病时子叶呈水浸状变软下垂,叶片边缘长出白灰色霉层。叶片上的病斑较大,有轮纹,后期易破裂。
3、豆角豆荚受害症状:表现为病原先侵染败落的花,后扩展到豆荚,病斑初淡褐至褐色后软腐,表面生有灰霉。
四、梨树灰霉病怎么治?
梨灰霉病只在贮运期零星发生,为害不重。果实表面初期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水渍状病斑,不凹陷;逐渐扩大后形成浅黄褐色不规则形软腐病斑。后期病部失水,表皮逐渐皱缩凹陷。以至全果软腐皱缩。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可产生疏松的灰白色棉毛状物,后期棉毛状物上产生鼠灰色霉粉,有时还可产生不规则形黑色颗粒。
防治梨叶灰霉病:1、生长期注意防治果实病虫害;采收时避免人为损伤;贮运前严格挑选,彻底汰除病虫伤果;贮运期杜绝各种机械伤。 2、改善贮运条件及贮运场所消毒。3、药剂浸果。贮运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800-1200倍液浸果2-3分钟,可保护果实,免受为害。
五、枣树灰霉病怎么办?
枣灰斑病可以用肟菌酯混合戊唑醇防治。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5000~7000倍液;
25%吡唑醚菌酯乳油l000~3000倍液;24%腈苯唑悬浮剂2500~3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六、大丽花灰霉病怎么治?
1.由于灰葡萄孢有寄生性也有腐生性,要及时将病花、病叶剪去深埋。
2、实行轮栽。或换用无病菌新土。
3、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栽植过密,以利通风透光。浇水时不要向植株淋浇,以免水滴飞溅传播病菌。雨后注意排除积水。
4药剂防治:可用50%氟吗啉.锰锌可湿粉(国光三治)400-6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国光绿青)1000-1500倍,50%国光异菌脲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国光松尔(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 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七、什么是灰霉病?
灰霉病发生规律:
1、低温高湿适宜生长。
分生孢子、菌核在土壤或病残组织越冬。
春季2-4月连续阴雨天气、冬季11-12月阴雨寒风天气是一年两个高发期
2、危害花、叶、果、叶柄等。
灰霉病的入侵是从花期开始的,春季气温回升,多雨湿度大时病菌快速传播,先从花瓣入侵发病,然后传播到嫩叶,再到果实发病。
3、感染症状
【花器】:弱花、败花更易侵染,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
【叶片】:感染部位表面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果实】: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叶柄】: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结合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1、注重清园
控制清除越冬基数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最佳方式。每年冬季务必彻底清园,减少爆发概率。
2、调节种植环境
温室大棚等密闭空间种植,要注意调控湿度,保持通风透气,加强光照管理,阴雨(雪)天、高湿寡照期不要浇水或叶喷叶面肥,控制室内湿度低于85%,不利于发病。
室外种植,注意种植密度不要太高,可适当修剪挡住阳光的枝条,加强通风管理,阴雨天不要浇水喷施,高垄种植,覆盖地膜,膜下浇水等也可以减少湿度。
3、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弱花、败花等容易感染病菌,抵抗力强或壮花等相对不易染病。通过调节作物自身的免疫机制来加强作物的自我防护能力。
(1)给作物打疫苗,让作物释放信息素,一旦发生病虫害立即通知整个树体;
(2)调动分泌机体的抗体酶(细胞溶酶素抗体酶),阻止病原菌复制,起到抗病作用;
(3)刺激分泌多聚糖等生化物质保护作物机体
八、灰霉病最佳克星?
嘧菌环胺是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的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灰霉病特效,当作物对多菌灵、扑海因、速克灵等药剂产生抗性时,使用嘧菌环胺效果良好。对黑星病、白粉病及麦类的颖枯病、网斑病、眼纹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嘧菌环胺商品名“和瑞”。
九、灰霉病发病条件?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十、什么叫灰霉病?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