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的栽培要点
佛甲草的栽培要点
佛甲草的栽培要点,佛甲草是一种多肉植物,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它。不仅因为它易于种植,同时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且它可以作为盆栽的一种装饰。如果你也想种佛甲草,那就看看佛甲草的栽培要点吧。
佛甲草的栽培要点1 佛甲草
1、土壤: 生性强健,能耐贫薄,在黏性、沙质等各种壤土中都能正常生长,盆栽时,可用较小型的花盆,盆土可采用普通园土和少量河沙混合成的培养土。
2、浇水: 当春季气温转暖,佛甲草开始萌发时,浇水应充足,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到4-5月时,则可以稍干一些,此植物比较耐旱。若此时水分过多、盆土过湿,反而生长不好。
3、光照: 佛甲草有一种,“随光应变”的特性。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其叶片为黄绿色;若移置稍阴暗的地方,叶片会变成较深的绿色。要是长时间缺乏光照,其茎蔓会生长得过分繁茂,节间抽长,植株变得不充实。
4、温度: 稍能耐寒,在冬季寒冷时,只要气温不低于10℃,它仍能生长较好,若能把它放置在向阳避风的地方,盆土不要太干或太湿,它就不会被冻伤,来年春季又可以茁壮生长。
5、施肥: 在佛甲草的生长季节,最好每月浇1次腐熟的粪肥,这样可以使其长得青翠旺盛,茎蔓四壁。到了5-6月时,就会开花更多,长得黄花满盆,形成很好的观赏效果。
佛甲草的栽培要点2 1、生存环境: 佛甲草这种植物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可以在没有养分的壤土上生长,其耐旱性和耐寒性相对较强。在夏天,即使温度极高,也不会出现一些长势不良的现象,也不会枯萎。在冬季,它的'根经常会被冻结,然后出现一些枯萎的症状,不过不用担心,这是它将进入休眠状态。在第二年,温度将上升,就会重新成长起来。
2、切割方法: 扦插方法通常在夏季和秋季进行。首先,找到一个平坦,柔软的耕地,然后做沟壑。沟的距离需要超过十厘米,但是在十五厘米内。之后,将生长旺盛的茎的叶子切成约十厘米的部分,将它们插入沟里,并埋上差不多三厘米高的土壤。平整地面后,大家可以使用大量的水进行灌溉。水必须保持足够,每周可浇两次。佛甲草的扦插与繁殖能力是相当惊人的。例如,一米左右面积的佛甲草可以增加到二十米,是不是很惊人呢。
3、分株方法: 在春季和夏季将佛甲草茎的叶片切成约6至7厘米的小部分,并播撒在已经进行了翻耕和平整后的地面上,然后使用一些工具轻轻锄土壤顶部,使茎部更好地埋在土壤中,然后保持土壤湿润,并喷洒几次的水分进去,差不多在七天后生根。
4、栽培技术: 种植佛甲草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及时补充水分。通常,它可以每两到三天施加一次水分。几天后,佛甲草可以恢复正常的成长状态,然后按照平时的管理进行即可。在日常管理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泥土来进行肥料施加,每年两到三次。浇水时,应根据不同地方的温度进行,每一次为它补充水分的时候,都需要补充的非常充足,让它吸收足够的水,你可以每年做四到五次。在表面土壤冻结之前,有必要用冷冻水冲洗,这样佛甲草可以更好地度过冬天。在第二年春天之后,土壤上面需要及时灌溉一些返春水进去,田间的杂草也需要剪除。不然的话杂草太多就很难照顾好它。病虫害基本上来说不会出现的,所以平时不需要刻意的去做防护。
佛甲草的整株植物相对细腻,花朵非常美丽,叶子像玉一样绿色,非常的养眼。盆栽出来的佛甲草可以用来改善室内环境,它还可以用作地被植物,具有非常强的生长能力,会非常快速的扩展起来,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雨水也很难把它给冲走,非常适合花园的地面覆盖。
苗木的种植要点是什么?
苗木不可栽植过浅或过深。栽植过浅,部分根系外露,根系易失水,造成树势弱,不利于缓苗。同时缓苗期缺水,导致干腐病、腐烂病发生严重。栽植过浅,苗木易发生冻害和倒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有的人怕大树倒伏,特意将苗木深栽。花谙中云:"深则根不行,而花不发旺"。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苗木栽植过深,根系呼吸受阻,则不易生根,常会发生"闷芽"现象。观察时发现,虽然苗木枝条没有明显失水现象,芽也较为鲜活,但就是迟迟不发芽,有的伸展的叶片又全部回抽枯萎。这些现象的发生,很有可能是因为栽植过深造成的。一般落叶乔、灌木,宿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S,栽植深度应掌握浇灌三水后,裸根苗栽植面与原根径土痕线平齐,土球苗土球顶面应与栽植面平齐,假植苗应去除虚土,以原土球顶面为准。干旱缺水及漏水、漏肥的沙土地,可适当深栽125px~200px。常绿针叶树种宜浅栽,以土球顶面略高于栽植面125px为宜。竹类可深栽75px~125px。球茎花井栽植深度,应为球茎的1~2倍。块根、块茎、根莲类植物,一般深栽75px~200px。
一、对带有病虫的植物繁殖材料,需加强检疫,进行处理,杜绝来年种植扩大蔓延。以球茎、鳞茎越冬的繁殖材料,收前应避免大量浇水,要在晴天采收,减少伤口,剔除有病虫的材料,以后在阳光下曝晒几日,贮窖要预先消毒、通气,贮存温度5℃,相对湿度70%以下。二、用辛硫磷、甲基异硫磷、五氯硝基苯、代森锌等农药处理土壤。农家杂肥要充分腐熟,以免病株残体将病原物带入,防止蝼蛄、蛴螬、金针虫繁衍滋生。接近封冻时,对土壤翻耕,使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受冻致死,改变好气菌、厌氧菌的生存环境,降低土壤含虫、含菌量。翻耕深度以20-30厘米为宜。三、把种植园内有病虫的落枝、落叶、杂草、病果处理干净,集中烧毁、深埋,可减少大量病虫害。四、对有病虫的植株,结合冬季修剪,消灭病虫。将病虫枝剪掉,集中烧毁;用牙签剔除受精雌介壳虫外壳,人工摘除枝条上的刺蛾茧;刮除在树皮缝、树疤内、枝杈处的越冬害虫、病菌;对有下树越冬习性的害虫可在其下树前绑草诱集,集中杀灭。五、冬季树干涂白。以两次为好,第一次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第二次在早春进行,此法可减轻日灼、冻害,如加入适量杀虫、杀菌剂,还可兼治病虫害。
1)清理场地; 对施工场地内所有垃圾、杂草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2)场地平整;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景观要求,土方回填平整至设计标高,对场地进行翻挖,草皮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750px,花坛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1000px,乔木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1750px,破碎表土整理成符合要求的平面或曲面,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整势整坡工作。标高符合要求,有特殊情况与业主共同商定处理。3)放线定点; 根据设计图比例,将设计图纸中各种树木的位置布局、反映到实际场地保证苗木布局符合实际要求。实际情况与图纸发生冲突时,在征得监理同意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4)挖种植穴和施基肥;乔木种植穴以圆形为主,花灌木采用条行穴,种植穴比树木根球直径大750px左右。施基肥按作业指导书进行。5)苗木规格及运输;选苗时,苗木规格与设计规格误差不得超过5%,按设计规格选择苗木。乔木及灌木土球用草绳、蒲包包装,并适当修剪枝叶,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而影响成活率。6)苗木种植;按《苗木种植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乔木须立保护桩固定。苗木种植按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地被――草皮的顺序施工。7)种植浇灌;无论何种天气,何种苗木栽后均需浇足量的定根水。并喷洒枝叶保湿。8)施工后的清理;对施工后形成的垃圾及时清理外运,保证绿地及附近地面清洁。不影响业主整体房产运作。
种植要点:苗木应提前采取修枝、断根或用容器假植处理。对移植的落叶树必须采取强修剪和摘叶措施。选择当日气温较低时或小阴雨天进行移植,一般可在下午五点以后移植。应采取带土球移植。各工序必须紧凑,尽量缩短暴露时间,随掘、随运、随栽、随浇水。夏季移植后可采取搭荫棚、喷雾、降温等措施。种子贮藏:贮藏目的是为了保持种子的发芽力,延长种子的寿命,以适应生产的需要。贮藏对于短命种子尤为重要。贮藏的基本原理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尽量降低种子的呼吸强度,减少营养消耗,从而保持种子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