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鸢尾花种植时间及方法?
1.
鸢尾一般都是用分株法来繁植的,时间在是春季末到夏季初之间,这时的气候也适宜,种下后可很快恢复生长。另外,选在春季或者秋季种植也行。
2.
鸢尾对土壤的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最好还是配制松软、通透性好的土壤,这样的土壤环境下可更好的生长。如果是盆栽,可在园土中掺杂腐叶土、河沙以及骨粉。
3.
将鸢尾花从土壤中取出,直接从根部分割开,还要将根茎上面的叶片剪掉,减少养分消耗。每个块茎上都要带有两三个新芽才行,这样种下之后才可保证成活率。
4.
鸢尾处理好之后就可种植。直接将根状茎种在土壤中,压实周围的土壤,并浇灌透水就行。种下后还要提供温暖、通风好且光照足的环境,发现土壤干还要及时浇水,这样才可保证成活。
二、德国鸢尾什么时候种植?
德国鸢尾播种繁殖应以秋季(8-9月)为佳。因为它是宿根类植物,一次种植,多年开花,花期为春季,所以在秋季播种后能在冬季到来之前,生长出越冬的根系,在春季恢复生长后又可茂盛,甚至开花。
三、鸢尾种植技术及效益?
栽培技术编辑春季开花,花期三个月左右,4~6月,多采用分株、播种法。分株春季花后或秋季进行均可,一般种植2~4年后分栽1次。分割根茎时,注意每块应具有2~3个不定芽。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种,实生苗需要2~3年才能开花。栽植距离45~60cm,栽植深度7~8cm为宜。亦可以进行促成栽培
四、鸢尾种植时间和方法?
一、种植时间
鸢尾一般都是用分株法来繁殖的,从它的生长习性、生长情况来看都是选开花后进行分株的。开花后分株对它的影响小。具体是春季末到夏季初之间,这时的气候也适宜,种下后可很快恢复生长。另外,选在春季或者秋季种植也行。
二、准备土壤
鸢尾对土壤的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最好还是配制松软、通透性好的土壤,这样的土壤环境下可更好的生长。如果是盆栽,可在园土中掺杂腐叶土、河沙以及骨粉。如果是地栽,要整理地块,还要施加基肥。
三、处理根状茎
将鸢尾花从土壤中取出,然后准备锋利无毒的刀具,直接从根部切割开,还要将根茎上面的叶片剪掉,减少水分、养分消耗。注意,每个块茎上都要带有两三个新芽才行,这样种下之后才可保证成活率。
四、种植方法
土壤备好,鸢尾处理好之后就可种植。直接将根状茎种在土壤中,压实周围的土壤,并浇灌透水就行。种下后还要提供温暖、通风好且光照足的环境,发现土壤干还要及时浇水,这样才可保证成活。注意,若是夏季初种植的,光照强烈,需及时遮光,不可暴晒。
五、蓝莓的种植及养护?
养殖方法:要用土质松软、透水性以及透气性比较好的壤土。这样的土能够及时排水积水,较适合花的生长。
六、德国鸢尾读音?
读音为yuǎn yǐ, 德语名称为Iris,发音为[ˈiːʁɪs]。因为德语中的元音发音与汉语有所不同,因此鸢尾花在德语中的读音也与汉语有所差异。鸢尾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植物,常常用于园艺种植和观赏,而德国也是欧洲一个花卉种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若想了解更多关于鸢尾花和德国的相关知识,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文化领域的背景和知识。
七、鸢尾冬天的养护?
鸢尾的抗寒能力其实是比较强的,不过我们在种植准备越冬时。因为品种及地区的不同,还是要做好越冬管理工作。在越冬时,要注意做好增温保暖措施,保护鸢尾成功越冬。
如果在北方种植的话,那么我们要在土壤上覆盖一些稻草等物质提高土壤温度。
在第二年春天环境适宜时,鳞茎开始换新,这个时候要适当追肥,提高营养积攒,促进新鳞茎的生长,不过要控制好用量,避免出现肥害。
八、德国鸢尾的养殖方法德国鸢尾翻盆步骤?
德国鸢尾为多年生草本花卉,由于德国鸢尾不但有园林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是很多园林爱好者喜爱的一个品种。如果你盆栽了德国鸢尾的话,等到它长大后就需要为其翻盆以便能让其更好的生长。
1、首先将德国鸢尾从原先的花盆中拿出来。
2、然后进行分株,剪去老根和部分叶片。
3、准备容器,最底下垫一层纱,防止害虫进入和浇水水土从盆底流出,然后加煤渣,大块的,增加透水性。
4、在煤渣上加适量的土,并加底肥,可用发酵大半年的芝麻酱渣。
5、添加土,按间距放入块根,并覆盖少量的土,留一定的余地,等天气冷时覆土保温。德国鸢尾怕积水,如果每年有梅雨,可以进行浅植,防止烂根。
九、蓝莓的种植及养护修剪?
蓝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的一种水果,因果实呈蓝色而得名。蓝莓果肉饱满,口感独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的功效,可以强化视力。蓝莓在市场的需求较好,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农户们的种植效益也非常可观。那么蓝莓怎样种植与管理?
一、建立果园
1、选地:种植蓝莓的土地要是平地,如果地势坡度较大,可以做梯田,宽度要大于2米。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丰富,酸碱性为中酸性(ph值在3.8-5.5)。排水性良好,果园的整体采光要好。
2、整地:首先将土地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然后在种植位置挖1米见方,深度0.5米的种植坑。将松树皮和泥炭混在挖出的泥土中进行回填,回填高度要高出地面20公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土地的酸碱性要符合蓝莓的生长要求,如果酸性过大或者过小,都要对土地进行酸碱性的改良,在掌握不好原来土壤酸碱性的情况下,建议请专业的季候进行检测;最好在回填土中加入些硫酸钾复合肥,杀菌剂和硫磺粉,经过这样改良的土壤是比较适合蓝莓额种植的。
3、选种:在搭建蓝莓园的时候要选择多个品种,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异花授粉对于蓝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都有积极的作用。在一些极寒地区可以选择一些耐寒的品种,这里说的耐寒是可以抗击零下40摄氏度低温。
二、定植方法
1、定植时间:蓝莓一般不会在夏季进行种植,最常在春季种植。
2、定植密度:定植的密度要根据所选品种,环境状况和管理水平进行确定。
3、定植方法:首先选择的树苗要根底发达,树枝粗壮,生长时间在2年以上。其次,定植坑的尺寸不用太大,以树苗的根系可以基本展开为宜。栽种的时候要保证根系和土壤的结合良好。
4、覆盖地表:定植之后可以在地表覆盖一些树皮,树叶等有机物,主要也是起到调节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作用,促进根部的生长,厚度在5公分到10公分之间。
三、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1、修剪:在定植后即要进行修剪,苗木的根系很可能在定植的过程中受伤,所以要进行适当的剪枝使得营养的消耗减缓一些,给生根创造更好的条件。
2、施肥:蓝莓的施肥工作比较轻松,其对肥料的要求很低,只要满足蓝莓对于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就只需要些许氮肥了,当然,如果缺少其它营养元素也要适当的进行补充。施肥的方式要根据土壤的状态确定,如果是比较松软的土壤,可以采用撒施,如果土壤比较粘稠,可以采用沟施的方式。施肥的量一定要少,每株几十克的量,随着时间慢慢的增加,起始肥量的多少,要根据植株的品种和生长情况进行确定
3、水分:蓝莓比较喜欢湿润的条件。其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盐分要低,最好将水调为酸性。
4、除草:种植蓝莓一定要把除草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蓝莓的根系相对来说比较浅,所以不适宜人工除草,一般情况都是使用药剂除草,效果比较理想,成本也相对较低。
5、修剪:蓝莓要进行适当剪枝,主要就是为了调节蓝莓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以期达到最好的收获成果
6、病虫鸟害的防治:在种植蓝莓的时候,除了防治普通的病虫害以外,还需要对鸟害进行防治,所谓鸟害,主要是指鸟类取食果实,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在园区架设防鸟网。其它的病虫害均可以使用药物防治,注意要使用低毒的药剂,用量不要过大。
以上就是蓝莓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蓝莓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制作蓝莓干、蓝莓果酱、蓝莓酒等农副产品,其用途较多,种植前景广阔。想要种植蓝莓的朋友,一定要掌握好以上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不知不觉又到5月,南方的蓝莓采摘已基本结束。每到果实采摘后,果农们都很容易放松、疏忽管理。但接下来恰好是蓝莓各种病虫害爆发的高峰期,蓝莓采果后还要持续生长半年左右也需要及时补充各种矿质养分,尤其是7-8月花芽分化期必须补充充足的营养。
采后修剪也是蓝莓栽培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针对初挂果树,采后修剪可以促进侧枝生长、扩大树冠,使其快速进入盛果期;对于盛果期树,可以控制树体高度、冠幅,防止负载量过大;另外及时剪去病虫枝,还可减轻病虫危害。因此,采后蓝莓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管理才能保证来年蓝莓的稳产丰产。今天我们就从蓝莓采收后的保鲜技术、肥水管理、病害防治和采后修剪4个方面来讲一讲。
采后蓝莓如何保鲜?
在南方地区,5月已经十分炎热。蓝莓原本就是易腐烂水果,采后的蓝莓保鲜和贮藏性都非常差,如果不加处理蓝莓的采后两三天就会开始腐烂。因此蓝莓的贮运难,很容易积压腐烂。这时候我们就要采取一些保鲜技术,延长蓝莓的“生命”。首先是在采摘方面,要注意3个采摘原则。一是在蓝莓八成熟左右进行采摘,不要过早也不要过晚,一般在果实全部转为蓝黑色后3-7天进行采收;二是不要在雨中或雨后马上进行采收,因为这样采摘的果实含水量特别高,会增加果实霉烂的概率;三是采后要对蓝莓进行筛选,剔除烂果和病虫害果,即使是轻微损伤也不能要,因为其它蓝莓也容易被腐烂蓝莓携带的病菌感染。
蓝莓挑选
目前采摘后最好的蓝莓保鲜方法是“低温保鲜与气调保鲜结合法”。低温保鲜大家都明白,在0-1.7°C下将蓝莓进行冰温贮藏,蓝莓贮藏期可达半月左右。不过冷藏虽然能够推迟果实的不良变化,但当蓝莓从冷库中取出来后,其败坏速度比未经冷藏的还要快。因此我们可以与气调保鲜法相结合。这个方法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人为改变贮藏环境气体成分,降低氧气含量,提髙二氧化碳含量,使真菌、细菌等不易存活,降低蓝莓的腐烂率,以此达到保鲜目的。目前已有专业的气调保鲜冷库,有条件的蓝莓果农们可以寻求合作。
采后肥水管理
因果实采摘带走了大量的营养,加之采果后的枝条生长、花芽分化也需要消耗营养,此时最容易发生各种缺素症。因此要通过叶面补肥的形式,及时补充各种营养元素,保证枝叶健壮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根据相应的缺素表现,可选择钾肥、锌肥、微量元素水溶肥等肥料进行防治,叶面补肥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效果好的特点,可尽快缓解缺素的状态。
7-8月份是蓝莓花芽分化盛期,应及时追施采果肥,在植株两侧轮流开沟施肥,沟深10-15cm。根据树势施生物有机肥和功能性复合肥,复合肥施于沟底,再施有机肥,覆盖后及时浇水。8月末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促使植株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促进枝条成熟,为进入休眠期做准备。9月1日至9月15日期间,每隔一周叶面喷施一次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花芽分化。
另外,我们要整理疏通地块和行间的排水沟,保证园片排水通畅。雨水频繁时,土壤积水极易导致根系缺氧,造成损伤,是造成此时叶片黄化甚至死树的主要原因。
病害防治
果实采收后,果后病害主要以预防炭疽病,叶斑病,茎溃疡病为主。可以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72%农用链霉素水剂1500倍、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等防治真菌类和细菌类病害的药剂。
虫害主要防治白粉虱、蚜虫、鳞翅目害虫及高温时期蓟马的危害,防治白粉虱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20%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蚜虫使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鳞翅目害虫啃食叶片,用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000倍或2.5%高氟氯氰菊酯乳剂防治1000倍;用5%啶虫脒蓟马乳剂1500倍防治蓟马有很好的效果。
采后修剪
蓝莓在采果后应立即修剪,重点疏除树冠内过密、交叉、重叠、细弱及病虫危害枝条,以及根系产生的过多分蘖等,适当短截或回缩部分过长纤弱枝和结果后部分枝组。对幼树及初挂果树的修剪利用摘心、打尖促进侧枝生长、扩大树冠。具体方法:在新梢长度30-40cm时进行修剪,枝条长度保留15-20cm。蓝莓在7-8月份生长较快,可以连续摘心、打尖,快速促发侧枝,扩大树体,为增加产量打下基础。
对已结果多年或出现衰弱的主枝,应进行更新,从基部剪除重新抽发培养新主枝。因蓝莓为灌木丛状树形,一般主枝保留4-6个。树姿较开张品种,如奥尼尔、夏普兰等品种,在修剪时可去弱枝留强枝;密斯黛、黛安娜等结果性能好的品种,在采后适当加重回缩,更新衰弱结果枝或结果枝组,以利促发新梢及次年果实品质提高;树姿直立的品种,如兔眼类灿烂、顶峰等品种可除去中心干、开天窗,培养分枝角度大的斜生侧枝,确保树体通风光,提高果实质量。7-9月份,高温多雨,病虫害容易发生。在进行药剂防治的同时需要做好清园工作,及时发现病虫枝并将其剪除,带出园外集中销毁。不仅减少了病虫源,降低防治难度,还能促发新枝,恢复树势。
十、铁皮石斛怎么种植及养护?
一、 种植用的首选材料为树皮,其次为锯末屑。应打碎成有玉米粒大小的颗粒状。无论选用何种材料,都要预先经过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将水烧开,然后将材料倒进开水中煮一个小时以上,捞出晾晒去材料中的水分即可使用。
二、将石斛种苗取出,用清水清洗根部,洗净为止,动作要轻,避免损伤其根叶。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会烂根。将石斛苗种入盆中,四周用木屑、碎树皮覆盖到根茎部即可,不宜太深。注意尽量不要将苗茎部埋进基质里,基质盖住大部份根即可,种完后浇透水。
三、浇水。水质要求:如果用自来水必须提前一天接好自来水,暴晒一天,让氯气挥发。浇水时间:最适合的是早上9点浇水。浇水量:浇水量根据各地不同环境来定。如果水分不易挥发,可以使小苗基质处于半干甚至全干的状态,拿不准的情况下宁可少浇不可多浇。浇水方式:用喷雾器浇水,主要把水分浇在叶面。一般来说第一次可以浇透,在基质下面接近全干或者全干的状态下浇透。
四、阳光。阳光照射时间:光照时间和浇水量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基质浇水后不容易干,要适当增加阳光照射的时间,阳光照射时间2~5个小时,视环境而定。阳光照射环境:家庭种植最好放阳台,可以通风,但切记勿雨淋,接受阳光直射是最好的光照环境。环境选择:如果不能配置遮阴网或者透明塑料膜,最好选择阳光直射2~3个小时,而不是放在阴暗处,这样有利于水分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