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鸢尾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范文大全(鸢尾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范文大全图片)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3 20:27   点击:18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多数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二、瓠子种植技术与管理?

1、浸种催芽:种植瓠子时,需要将种子放入福尔马林中浸泡10分钟。2、整地施肥:深耕土壤,并施加秸秆、稻糠和草木灰。3、种植方法:把瓠子种子撒在土壤表面,再覆盖地膜。4、人工授粉:瓠子开花后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植株坐果率。

瓠子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瓠子怎么种植

1、浸种催芽

养殖瓠子时,需要选取籽粒饱满且无病害的种子,放入到55℃的热水中,并不断搅拌15-20分钟,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把瓠子种子捞出放入到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避免其感染疾病。

2、整地施肥

瓠子适宜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种植瓠子时,需要翻耕30-40厘米的土地,使其更为松软透气,再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草木灰、秸秆、稻糠的混合肥料,有利于瓠子旺盛生长。

3、种植方法

种植瓠子时,需要将其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再覆盖一层1-2厘米的薄土,然后覆盖一层地膜,提高土壤的温度,促进瓠子快速发芽,而且在瓠子出苗后,需要将长势较差的弱苗拔除,以免瓠子生长不良。

4、人工授粉

养殖瓠子时,需要在植株开花后为其人工授粉,可以选择在每天傍晚时进行,需要摘掉花朵较大且颜色鲜亮的雄花,再将雄花的花瓣往后方反折,然后把雄花里的花粉涂抹到雌花上,有利于提高瓠子的坐果率。

三、防风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地整地

  防风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但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适宜。粘土、涝洼、酸性大或重盐碱地不宜栽种。防风为深根植物,二年生根长可达50-70cm。因此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达40cm以上,早春整平耙细并拾净根茬和杂物,为防风生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必须施足基肥以满足多年生防风生长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要,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加入过磷酸钙20-30千克或磷酸二铵8-10千克。最适在秋天深翻前施入地表面然后翻入耕层。最迟要在整地作畦前施入。

  2.繁殖方法

  防风可采用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式繁殖。生产实践中发现第一年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的方法,既节省种子又便于集中管理,还可节约用地的多方面效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根段繁殖。截取5cm长的根段,早春开沟栽植根段。每亩用种栽根段35-40千克。栽后覆土浇水保墒。

  3.田间管理

  (1)间苗:苗高5cm时按株距7cm间苗;苗高10-13cm时按13-16cm株距定苗。

  (2)除草并培土:6月前需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植株封行时先摘除老叶后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入冬时结合清理场地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

  (3)追肥:每年6月上旬或8月下旬需各追肥1次,用人粪尿、过磷酸钙或堆肥开沟施于行间。

  (4)摘薹:2年以上植株除用以留种的外都要及时摘薹。

  (5)排灌:在播种或栽种后到出苗前的时期内应保持土壤湿润。防风抗旱力强多不需浇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4.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夏秋季为害,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施磷钾肥、注意通风透光;发病时以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黄翅茴香螟:现蕾开花时发生,为害花蕾及果实。防治方法:在早晨或傍晚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喷雾防治。

  (3)黄凤蝶:5月始为害,幼虫咬食叶、花蕾。防治方法:人工;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四、香椿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选地建园

香椿种植对于土壤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以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宜,酸碱度在5.5-8左右。建园时一般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地、丘陵或平原,不能建在风口、洼地等易滞留空气的地段,避免冷空气侵袭导致冻害的发生,同时保持园区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香椿喜光,保证园区内良好的光照条件也十分重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香椿的生长发育,提高香椿的养分吸收;反之若光照不充足,则可能导致香椿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发育停止的现象。

二,播种育苗

播种繁殖的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所以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一定催芽处理。播种前使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5分钟左右,随后放入25℃左右的水中泡种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捞出种子后控水风干,放入25℃的环境下尝试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搅动种子2次,当30%的种子萌芽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应控制好种植密度,一般以每亩定植3万株左右,避免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植株营养不良。定植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并施足基肥,保证香椿所需生长条件,并浇足定根水。

三,水肥管理

香椿的根系吸水能力较差,因此香椿种植的过程中对水分的管理十分重要。栽培初期应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保证香椿生长所需水分充足,加快发育速度。此后保证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浇水灌溉,浇水时以少浇勤浇为主,避免一次性大量灌溉浇水,导致土壤湿度过高,易导致根茎缺氧死亡现象。雨季来临时做好园区的排水防涝工作,防止雨水大量堆积泡根造成根茎腐烂。施肥时肥料以钾肥需求较高,每300平方米底肥需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草木灰75—15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3—6公斤、碳酸二铵3—6公斤。施肥应适度适量,保证肥料的营养均衡,避免单一肥过度施用。每次采摘后,根据地力、香椿长势及叶色,适量追肥、浇水。

四,适时采摘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一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隔15—20天,采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后每年可收2-3次,产量也相应增加。至于保护地栽培的,通过加温,冬季也可采摘,如不加温的,可在早春提前供应树芽。

五、丝瓜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地整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和土质肥沃以及排灌方便,不能选择比较瘠薄的土壤

2、种子处理:是把种子放入常温的水里清洗干净,然后再换水浸泡三到五个小时的种子

3、播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直播方式,单行的进行种植

4、定植时间:要选择在晴天的时候来进行定植,定植之前要施足一下基肥

5、间苗:露地直接进行播种的丝瓜,一般在幼苗期间出现三到四片真的叶子的时候来进行间苗,每穴留一株比较壮实的

6、温度的控制:丝瓜在定植之后的两周之内保持一下棚内的温度在三十摄氏度到三十三摄氏度之间

7、丝瓜的茎干是蔓生,当瓜生长出来五到六片真叶子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吐须抽蔓,这个时候应该要及时的进行一下搭架引蔓

六、瓜果种植技术与管理?

种植技术方法:在进行养护的时候,光照一定要把控好,在夏季的时候注意进行遮阴,接受散射光就可以。在夏季的时候,需要对它多喷水,营造出湿润的环左境,气温20到25摄氏度的时候最利于它的生长。;;;;

七、广柑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种植技术

1.嫁接育苗

可以采用单芽腹接法,在砧木上贴入接穗,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好,在嫁接苗成活之后,待春季萌芽以及抽发时再进行两次剪砧即可。

2.选园种植

种植柑橘要选择土壤肥沃且排水性良好的地段,同时方便灌溉。适当进行整地,种植时挖出长宽约0.8米,深度约0.7米的树坑,在里面填充复合肥等基肥,混合表土,放入苗木后浇透水即可。

二、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

种植柑橘的土壤要透气且深厚,使柑橘根系可以更好的生长。通常要避免在低洼地块种植柑橘,定期对地块进行深翻,在深翻的过程中可以去除杂草,还能增加土壤透气性排水性,防止土壤板结。在深翻过程中还可以施入有机肥改良土壤,对柑橘生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修枝剪叶

对于幼树轻剪即可,干枯、有虫害的枝条要剪掉。通常在春秋季要修剪长势弱小的枝条,密集的重叠枝,有助于提高整株的透光度。夏季适当摘心,节省树木的养分。

3.水肥管理

时常翻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去除杂草可以节省养分。在春季萌芽之前可以施人粪尿,饼肥,猪粪等。7月份主施氮磷钾肥,10-11月施入采后肥,通常柑橘树一年施肥3-4次即可,适当使用微生物肥来分解土壤中的物质。每次施肥后适当浇水,可以促进养分的吸收。肥料可以选用微生物菌肥,可以把土壤里的有毒物质分解。

4.病虫害防治

种植过程中要对果园进行病虫害防治,溃疡病、炭疽病、红蜘蛛等都是常见的病虫害。可以采用药剂进行全冠喷对病虫害进行喷洒;对于虫害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使用紫光灯和粘虫板进行诱杀。对果树的病虫枝进行修剪,在冬季进行清园,防止病害越冬,为来年柑橘生长做好防护。

八、豆角种植技术与管理?

我们在豆角种植地选好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整地、造墒、施底肥底水等管理,最适合豆角播种的墒情为土壤湿度75-80%左右。

一般来说,在豆角播种前15-20天时,要提前对种植地中上茬作物残留的残枝落叶、杂草碎物等彻底清理干净,然后对土壤进行25-30公分左右的深翻晾晒。在播种前,结合精整土地,把豆角种植地进行起垄、开沟、作畦,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干湿状况施好底肥、灌好底水,然后准备豆角的适期待播待种。

九、花生种植技术与管理?

花生种植技术与管理。我是y莹,一个专门种花生的农种户。大家搬好小板凳,y莹跟大家聊一聊花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众所周知花生耐旱不耐涝,选种地块不可以重茬,选种要注意,播种要合农时,花生萌芽到收获后期各阶段所需营养物质不同,在管理上应区分运用,达到增产增收。

花生种植技术

1.选地。

种植花生的地块,宜选用沙夹土土壤地,蓬松,透气性能强,排水性好,不重茬连作。在起垄前深耕翻转爆晒,能有效减少一些地下虫害,改善土壤结构。

2.选种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抗病性强的品种,春造花生尽量选早熟优质种子,因为南方多雨,收获期碰到雨量多的季节不好晒花生呀;秋造选种看个人定,如果要冬种蔬菜的话选中熟种子,收获完花生直接就可以栽苗了。

3.播种

把地畦平起垄,播种前种子拌杀菌剂提高花生前期抗病性。落足有机肥,增强地力营养成分,改善土壤环境,促使种子萌芽,提高出芽率达到苗齐苗旺苗壮的效果。

花生的技术管理

1.各个阶段施肥管理

①花生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肥料各有不同。在幼苗需要追加氮肥,促苗助长,培育根瘤菌的固氮能力。

②开花下针结荚期,中耕培土,促使果针下土,结结荚形成,撒施有机肥外还需要钙肥补充加磷钾肥和各种微量元素。钙的补充能有效提高结荚形成鼓粒饱满。

2.水量管理

花生是既需水又怕水的农作物,在苗期需水量很少,而 在开花下针结荚期需水量则是整个生长期的60%。饱果成熟期需水量是20%。

开花期需水最多,要保持土壤湿透不积水,促进花开,花多,花齐,果针批量下土结荚形成。花期需水,但也不能成涝,碰到雨量多季节要排涝,清除积水,以免影响结荚生长。

3.控苗徒长

什么时候控苗?在花生果针批量下土时看花生的生长情况而控,地力肥沃,雨后苗株有徒长趋势要化控,促使根部营养吸收,使结荚形成。

而地力贫瘠,苗株生长情况不理想,就不要控苗啦,控苗的话花生苗株更脆弱,生长更不好。

4.防虫害

做好各个生长阶段的防虫害工作,花生常见病,如茎腐病,根腐病,白绢病,危害极大;地下害虫以地老虎,蛴螬为害多,后期还要防鼠害。

以上是y莹根据自己种植花生的经验,来跟大家分享的花生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种植花生,运用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增强效益,是我们农村种植户的心之所想。

十、山苍子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育苗播种

由于山苍子种子的种皮表面覆有蜡质,坚硬致密,透水、透气性差,休眠期长。通过播种前用草木灰、洗衣粉、1%碱液混合粗沙反复搓揉,去除种皮蜡质、擦伤种皮,以增强种子透性。再将种子以温水浸种消毒后播种。

(二)、造林

在低矮山丘林地中,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排水良好的向阳坡面种植,株行距为3m×3m;采用穴状整地,挖长、宽、高为50cm×50cm×40cm的种植穴,穴施农家有机肥2kg和钙镁磷肥150g作基肥。因为山苍子萌发时间较早,一般选择在山苍子萌发前种植。

山苍子雌雄异株,无论公树母树均先开花后长叶。公树在1--2月开花、长叶,树皮深绿色。母树2月份开花后长叶,树皮为淡绿色。植树时应在圃地留部分苗木不出圃,供调剂公母树种之用,使公树保持在树木总株数的10%左右,并分布均匀。将多余、分布不均的公树拔除、移栽,将留圃的母树苗补栽上去。

(三)、抚育管理

造林后每年要及时搞好中耕除草等抚育工作。栽后第二年,在幼树长到0.5--0.6米高处时,摘顶,控制树高,促进树枝萌发,有利增产和采籽。第三年进入盛果期后,要在2月、4月、7月及时施好花前肥、壮果肥和产后肥,尤其是结果数量大的单株,更应多施壮果肥,以促其早日恢复树势,防止在下年出现小年现象或树木在高产当年出现枯死现象。

(四)、收获加工

山苍子定植苗3年进入丰产期,4年以上母树单株年产鲜果4—8公斤,8年生树产鲜果高达25公斤(单株)。农历立秋后采回鲜果,放入木甑中用锅蒸气加热,使籽皮内挥发油气化,经导管引出冷凝成山苍子油,出油率6—7%。将蒸馏过的核仁晒干粉碎,用榨油机榨取核仁油,出油率约3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