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水养殖技术(海水养殖技术有哪些)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09 11:05   点击:10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海水养殖技术有哪些

1.筏式单养龙须菜。这是主要的栽培形式,其中大多数是在秋、冬、春三季连续栽培龙须菜3茬,少数是全年筏架不上岸,连续栽培4茬。

2.龙须菜与海带筏式轮养。9月--12月栽培龙须菜,12月--翌年4月栽培海带,4月--7月栽培龙须菜;少数是7月--9月也栽培龙须菜。

3.龙须菜与牡蛎筏式轮养。在夏、秋、冬三季吊养褶牡蛎,在冬、春季牡蛎收获后栽培龙须菜1茬--2茬。

二、龙须菜栽培技术

1.海区选择。

①底质:除了凹凸不平的岩礁底质外均可。

②水深:冬季大干潮线下2.0m以上水深。

③风浪与水流:目前,由于养殖器材坚固,抗风浪能力强,可以到潮流较急的海区养殖,风浪较小的海区要求潮流畅通。

④水质:南方海区水质一般较肥沃,只要养殖季节海区海水比重在1.018以上、没有工业废水严重污染均可。

2.海区布局。要求呈“品”字形排列。

2. 海水鱼养殖技术

按1L水33克盐的比例用纯净水配水,盐度比重1.021~1.025均在允许范围,活石买回来刷干净后入缸爆藻,爆藻期间打开所有过滤设备,造流泵,24小时开灯,除了补充蒸发掉的淡水,其它什么都不用管,等藻大面积白化就刷缸换水,然后养水一周测水质,NO2,NO3测试为0可以逐步下生物

3. 海水养殖技术有哪些种类

一、池塘条件

白鲳鱼对池塘没有特殊的要求,大多数能用来养鱼的鱼池都可以养殖白鲳鱼。若是混养池,则冬天清塘后,先放其它养殖鱼类,到4月底至5月初再放养白鲳鱼。放养前池塘要清整消毒。适宜面积为3-5亩,水深为1.5-1.8米。

二、饲料投喂

淡水白鲳鱼由于食性杂、食量大,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为了使它快速生长,获得高产高效,应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将豆粕、鱼粉、四号面粉及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颗粒料投喂。要想达到鲳鱼快速生长、提早上市和售得好价的养殖目的,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30-35。因此,在饲料加工时应适当增加鱼粉和豆粕的比例。投饲遵循“四定”原则。每天分上、下午两次投喂。上午的投量占40,下午占60。5-7天调整一次投饲量。实际投量应视天气、水温和吃食情况作适当调整。如遇到阴雨闷热天气,要适当减少投饲量。

三、增氧措施

白鲳鱼虽然耐低氧,但经常缺氧会影响它的正常摄食和生长。因此,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为保证它正常快速生长,池内仍需配置增氧机等增氧设备,且到了夏天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成鱼池中混养时,要注意不能使其它鱼类出现浮头。

四、病害防治

 在以白鲳鱼为主的养殖中,鱼种规格大,抗病能力强,很少发现有病害,几乎不太要使用渔药。而在成鱼塘中套养鲳鱼时,千万要注意鲳鱼的存在。平时防治鱼病时要严禁使用敌百虫药物。

4. 海水养殖业养什么最好

海水养殖大部分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海参等其他经济动物。

在陆地上养殖海里水产物,大部分采用配备海鲜养殖机,海鲜养殖机自带水温自动恒温控制,海水温自动控制的海鲜机厂家有,比如说:东露阳海鲜养殖机、德霖海鲜养殖机,是目前市面上较常见的海鲜养殖机。

5. 海水养殖方式

答:海水养殖水质可作以下方法处理

1、买人工海盐来调制,比如红十字、红海等进口品牌。国产的海盐在质量的稳定性上比较差,在不差钱的时候,建议不要采用。海鲜市场用来暂养的“海水晶”,是不能用的喔,那个因为杂质,微量元素等原因,并不适合长期饲养海水鱼;

2、调制海盐所用的淡水,可以采用太阳下暴晒过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都非常不错;

3、人工海盐和淡水的比例,可以采有海盐包装的说明。一般来说,一升淡水中,需要加入30-35克海盐;轻轻搅拌后,打气增氧,一二个小时后,就往往可以使用了。

6. 海水养殖养什么好

海蛎

牡蛎的繁殖有幼生型和卵生型两种。

牡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牡蛎目牡蛎科的通称。又称海蛎子。

螃蟹

螃蟹是甲壳类动物(crustacean),这类生物遗传物质数目复杂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常多达100多对。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当然也有一些的螃蟹栖于淡水或住在陆地。螃蟹靠鳃呼吸。

花螺

花螺在广东俗称“花螺”、“东风螺”、“海猪螺”和“南风螺”。其肉质鲜美、酥脆爽口,是国内外市场 近年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

东风螺属软体动物腹足纲蛾螺科东风螺属,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也有分布;我国的主要种类有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和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三种。

东风螺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近年来己在东南沿海为养殖者接受并逐步形成生产规模。南海水产研究所2000~2002年在广东沿海开展了东风螺人工育苗养殖科研试验,本文报道东风螺养殖生物学及人工养殖的发展状况,旨在为今后东风螺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寄居蟹

寄居蟹又被人称为“白住房”、“干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贝壳等软体动物,把人家的壳占为己有而得来。

寄居蟹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通常能在海边的岩石缝里找到它,有时还在竹子节、穗椰子壳、珊瑚、海绵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随着它的长大,它会换不同的壳用来寄居。

目前,已知的寄居蟹品种有几十种。而在中国,较常见的是方腕寄居蟹和栉螯寄居蟹。最大的寄居蟹所寄居的海螺直径可以达15厘米以上。

沙虫

沙虫又叫沙肠虫,它的形状很像一根肠子,呈长筒形。沙虫虽然没有海参、鱼翅、鲍鱼的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为海参、鱼翅所不及。沙虫以广西北海市龙潭村出产的最为著名,游人到北海来,不要忘了吃沙虫和买沙虫,在加工沙虫时,要将它腹内沙肠切掉,否则难以入口,如果是沙虫干的话,一定要先把沙虫剪成小条状,用锅炒过,炒时要不断翻动,发现有够火候的就夹出来,放入清水里泡一会,这样既可以把沙子清除,又可以将沙虫本身的香味炒出来。记住,只有炒过的沙虫,吃起来才会有沙虫的味道。^_^

7. 海水养殖技术有哪些方法

紫菜是海产红藻,既可食用也可以入药,紫菜富含蛋白质、碘、磷、钙等,营养丰富。几乎在大小型商超都能见到紫菜的身影。紫菜在我国沿海地区均有栽培,人工栽培的品种主要是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一、基础条件

1、海域选择:海区的底质应为沙质、泥沙质,滩面平坦,比降小,流速l0厘米/秒-30厘米/秒。水质清新,盐度22‰-30‰。插杆式栽培宜低潮位,潮下带尚可。

2、养殖方式:一般浙江地区采用插杆式养殖。

二、养殖设施

插杆式养殖方式主要由以下组成:

1、网帘:网帘分网状网与条状网,网状网规格长2.0-18米,宽1.8 -4.0米,网目不少于25厘米,方形或菱形;条状网规格为长5米,宽4米,条距7.5-8厘米。

2、插杆:用直径7-12厘米的整枝毛竹制作,长度为7-12米。

3、浮筒:泡沬塑料或毛竹。

4、缆绳:聚乙烯制成,长度为养殖海区高潮水深2倍以上。

5、浮绠:由丝聚乙烯制成。

6、吊绳:由聚乙烯制成,长度为5-10米。

7、桩:由铁锚、木或竹做成。

紫菜怎么养?紫菜养殖技术规范

三、幼苗培育

苗网张挂应在即将涨潮前进行,苗网以三层重叠挂在架上。挂在浮绠上的苗网应尽量拉平吊紧。刚张挂的苗网若离涨潮时间较长,可喷洒海水保持苗网湿润。苗网张挂后每天需巡视管理,苗网不得松动或过分下垂。浮泥较多的海区或苗网上杂藻附着较多时,应及时洗网、晒网。苗网经过30-40天的培育,网线上布满1厘米~3厘米的幼苗,根据需要进行分网栽培或应用冷藏网技术冷藏备用。

四、日常管理

1.小苗期管理

壳孢子采苗在网片后下海,8-15天这个阶段为出苗期,主要提高出苗率,要促使小苗早生、快长、齐全、少掉苗。是一年中养殖的关键时刻,应注意加强管理负责,一般采用下海第三天开始洗网,干露时至网晒干以后三天一次至出苗齐全,保持网片无杂藻无污泥附着,这个时期正碰到10月小阳春,高温要特别注意调节水层,防止小苗死亡。

2.叶状体期间管理

紫菜养殖的产量、质量主要在于叶状体是否生长正常及收获时间长短,并与管理水平有关。所以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促长。小苗生长齐全后,每天要注意调节水层,干露时间不少于二小时,增加叶状体光合作用时间,在过密海区中间地带表现出缺肥现象,可适当喷施尿素,

(2)保质。提高紫菜干品质量,是紫菜增产增收的关键。在管理期间应注意适时收割,一般叶状体长到20公分以上时可收割第一次紫菜,以后每隔7-10天收一次,这样不使叶状体老化,保持藻体细柔。

(3)剪留,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目的,在紫菜收割的第一次,应适当掌握剪留比例,一般剪出叶状体的二分之一。

紫菜怎么养?紫菜养殖技术规范

五、病害预防

紫菜养殖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预防方法

1、合理控制栽培密度;

2、冷藏网技术:对病烂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冷藏网换网;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优质品种;

4、酸碱法和干燥法去除硅藻:紫菜抗酸碱性远比硅藻强的多。

六 收获

采壳孢子苗后40-50天,紫菜叶片长到20-30厘米,即可进行第1次采收,以后每隔15天左右收1次。整个养殖期可采收12次左右。

紫菜作为日常海产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紫菜虽然价格较为便宜但是需求较大,因此紫菜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8. 人工海水养殖技术

一、配制人工海水。活海鲜品运抵目的地后,先要进行清拣,剔除那些死亡、严重受伤及患病的海鲜品,然后进行冲洗。如果使用城市中自来水作为存养海鲜的水源,一定要除氯后方可使用。消除氯的方法,最简单的是晾晒法,把水预先搁置3-4天后再用。如无条件晾晒,可采用化学法去氯,常用去氯药品是硫代硫酸钠,其用量一般为10公斤自来水加入1克硫代硫酸钠。经去氯后的水用浓缩海水或固体海水素调配至所需要的盐度,即制成人工海水,便可用以存养海鲜品了。

二、适宜的水温。水温是海鲜存养的重要因素。海鲜适宜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21℃,但鲍鱼、象拔蚌属低温高盐品种,其适应温度为12℃-15℃。温度过高时,对存养生物不利,易引起病害,造成损失。

三、充足的溶氧。鱼类、虾、贝等均是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存养海鲜水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不适合鱼类生存。改良水质,配置增氧装置,增加换水次数,减少存养的数量,增加光照时间,采用水循环系统过滤暂养池的水,均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四、调节水的酸碱度。水的酸碱度与各类海鲜的生存息息相关。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常用的是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在使用前要把这两种药品分别溶解在纯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磷酸二氧钠可增大水的酸性;碳酸氢钠可增大水的碱性。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把配制好的溶液逐滴加到水里,充分搅拌,并不断用PH纸测试,直到水的酸碱度达到要求为止,水的酸碱度的变化应控制在±0.1范围内。

五、存养省理。管理好封闭式循环系统,需要做到“三勤”:勤检查。检查系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充气是否足够,水流是否畅顺。勤清理。及时清理存养池内死亡的海鲜品,避免由于死海鲜品腐烂而引起水质恶化。勤观察。要经常观察存养海鲜品是否有不正常的反应,水质状况是否保持良好,遇到情况,应及时查出原因,立即进行处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