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方须鳅养殖技术(北方须鳅介绍)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12 22:16   点击:189  编辑:容善   手机版

1. 北方须鳅介绍

石榴梅鱼的学名叫北方须鳅,是鳅科、须鳅属的一种鱼类。体细长,头稍扁平,头宽大于头高。吻钝,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口裂弧形,其弧度或浅或略深。唇较厚,上唇中部呈"V"形缺刻,下唇中间断裂,两侧各为两列乳突,中间的乳突上端相连,下端被皱褶相隔,外侧的乳突随口裂的弧度或延长,但不超过口角;极个别的标本,中侧的乳突后延与前鳃盖之褶缘相连至峡部。

2. 南方长须鳅鮀

湖北汉江鱼有:银飘鱼、三角鲂、团头鲂、戴氏红鲌、尖头红鮊、蒙古红鮊、拟尖头红鮊、翘嘴红鮊、鳊、红鳍鮊、唇鱼骨、花鱼骨、麦穗鱼、华鳈、黑鳍鳈、短须颌须鮈、银色颌须鮈、点纹颌须鮈、铜鱼、吻鮈、圆筒吻鮈、似鮈、棒花鱼、南方长须鳅鮀、宜昌鳅鮀、短吻鳅鮀、中华倒刺鲃、多鳞铲颌鱼、齐口裂腹鱼、鲤、鲫、犁头鳅、峨嵋后平鳅、鲶、南方大口鲇、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长吻鮠、粗唇鮠、刺鳅等。

3. 北方须鳅营养价值

  泥鳅1年连2两也长不到的。但可以出塘。  泥鳅养殖:  池塘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通常为100~250平方米,池深0.7~1米。池塘可建成水泥池,也可是土池。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应夯实,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池底铺20~30厘米厚的肥泥。进、出水口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培水与放种 池塘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保持30~50厘米深,并施入腐熟的猪粪等有机肥培肥水质,用量为每平方米20~30公斤。待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每平方米放养3~4厘米长的鳅种50~60尾,有水流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养殖管理 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需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喂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泥鳅在水温15℃以上时食欲逐渐增加,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水温在25℃~27℃时泥鳅的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喂。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宜掌握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深度;当发现泥鳅常浮头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

4. 北方泥鳅多少钱一斤

假饵泥鳅在北方能钓翘嘴,黑鱼,鳜鱼等。假饵泥鳅能钓很多种鱼,翘壳、红尾、乌鱼、鲢鱼、鳜鱼,凡是掠食性的鱼类都可以钓。泥鳅钓法一年四季都可以钓,但是钓泥鳅的黄金季节是每年的8、9、10三个月,因为这三个月是红尾集群产卵的季节。只有这三个月,红尾会成群,产卵过后,红尾群就散了。

5. 北方须鳅怎么养

  泥鳅一般养殖一百天后,40尾一斤以上就可以上市。等感觉那泥鳅的售出价格比投入高时,有钱赚的时候就可以卖了。如果想多赚一点,那就要看看市场行情了,有的赚就卖,这肯定不错。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药。

6. 北方须鳅吃什么食物

东北花泥鳅,学名北方须鳅,民间叫法很多,花泥鳅,花媳妇,泥鳅勾子,等等,这种小型溪水鱼在中国的分布并不算广泛,以东北三省为主要分布,新疆和河北北部也有分布,这种小型溪水鱼,对水质有一定要求。属于上游鱼,冷水鱼,杂食动物,记得很小的时候,刚学会钓鱼的时候,就是钓这种鱼,承载着太多儿时的记忆。

7. 北方须鳅人工繁殖

泥鳅繁殖时期因地区不同而异。通常是4-8月,但5-6月为产卵旺盛期。

产卵时数尾雄鳅追逐纠缠1尾雌鳅,并不断用嘴吸吻雌鳅的头部和胸部,不久1尾雄鳅将身体缠绕于雌鳅肛门的腹部,刺激雌鳅产卵,同时排出精子,完成体外受精。不久就会产卵,2~3天就可以孵出幼苗。

8. 泥鳅北方有吗

回答:北方野坑的有:鲫鱼、鲤鱼、昂刺、餐条、翘嘴等等,其中,鲫鱼是最常见的。因为它味道的鲜美。大板鲫鱼,尤其黄金鲫,在野坑,是一片天然钓场。每年的初春和秋天季节是在此钓鲫鱼的好时候,夏天芦苇密布,无法伸杆。在塘边,调食、打窝。窝料是酒曲红、自制药酒泡米,钓饵是蚯蚓和疯钓鲫。

9. 北方泥鳅价格

钓泥鳅的最佳时间是秋季,8月、9月、10月。饵料选用:钓泥鳅最好的饵料是蚯蚓,要用纤细的、腥味不是太浓的红蚯蚓,另外红虫、蛆虫等鲜活的虫饵钓泥鳅的效果也很好。

泥鳅是温水鱼类,生存水温为10~30℃,最适宜水温为25~27℃,水温上升到30℃时潜入泥中度夏,水温下降到5℃时进入泥中越冬,中国北方除冬天外都可以作钓,长江以南各地四季都可以钓,最佳钓鱼时间为8月、9月、10月,这段时间的泥鳅往往最好钓并且最肥美。

10. 北方须鳅怎么做好吃

1、刀鳅是一种淡水鱼,分布于我国南方及淮河、京杭运河南四湖等流域,体型细而长,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细,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体鳞细小,侧线不显著。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

头部从眼上向后有2条淡色线条,沿体背纵伸至尾鳍基。体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基部网纹更为明显,体侧有30余条褐色垂直条斑。有些个体条斑上端色较深黑,有部分个体近腹侧的条斑之间杂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鳍淡黄色或灰黄,其余各鳍灰色,臀鳍下缘常饰以白边。

2、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

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