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参养殖改底(圈养海参的技术管理)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4 16:32   点击:20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圈养海参的技术管理

海参主要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有哪些?

虾池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①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人工参礁, 供海参栖息。②投放的幼参体长5厘米左右(体重50克/头),密度为 3 000~5 000 头/亩。③傅料以投放的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主,同 时可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等藻类,也可投喂海参专业配合饵料。

④虾池的深度应保持1。5-2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 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⑤严禁向虾池中施用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 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密切注意虾池周围的水环 境,保证池水10%-15%/天的交换量。

海上筏式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①海区潮流通畅,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②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鱼笼,且大都与鲍鱼混养。 吊挂水层5-8米,笼间距3-4米。放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 右,密度为200-300头/米2。

③投喂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海参专业配合饵料,随着个 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养殖设施。④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下沉,以免造成损失。⑤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海底沉笼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①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 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石块(3-5千克/个)。

②放养体长3-5厘米的海参苗种,密度为200-300头/米2。③投喂饵料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 情况可3-5天投喂1次。④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 时疏散。

潮间带垒石养参方式与养殖技术①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 内金石养参。②坝高应依历年最高潮位确定,坝底留有进、排水孔,可 自然纳水、排水。① 放养体长1-2厘米参苗,密度为20 000头/亩;5厘米 左右参苗,放养8 000头/亩。

② 饵料可以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也可为海带、底栖硅藻、 鼠尾藻等。③ 多雨季节淡水注人时,应提前纳高水位。④ 定期清除海星等敌害生物。⑤ 严禁化学物质、油污的染污,以防参体自溶。 室内工厂化鲍参混养方式与养殖技术① 利用工厂化养鲍车间已有的设施混养海参。

② 放养规格4厘米的鲍鱼,密度为100头/米2;同时混养 体长3-4厘米的海参,密度为6-8头/米2。③ 养殖期间,夏季利用

2. 海参圈养殖技术

不是的

养殖海参的溶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的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海参的产量的高低以及决定着海参的生存,一般溶氧在6左右就可以,若低于4,则会大大的抑制海参的生长,同时水中一些有害物质会大量滋生,所以建议一定要根据池塘情况,定期增氧,提前增氧,最好铺上增氧管或安装增氧机,可极大的改善日常缺氧问题。

3.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

1、潮间带沉笼、沉箱养殖

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是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优点是养殖海参的安全系数较高,便于观察和管理,但需要不断的疏散,否则对生长有一定限制作用。此种方式目前大面积应用的较少,具备此种养殖环境条件的海区,是海参中间培育的理想方式。

2、室内控温养殖

根据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使养殖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以便加快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黄海水产研究所通过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对“刺参夏眠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参的夏眠现象是因水温而致,且海参夏眠的水温随着个体的增长而降低,即个体越大夏眠水温越低。同时显示,经过夏眠的海参体重明显下降,平均失重为原体重的1/3至1/2,这也是自然水域中海参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在高温期间,采用控温可以解除海参的夏眠,使海参始终处于正常的活动、摄食、成长的状态,从而完全可以避免养育海参夏眠对养殖造成的弊端。

养殖设施:养殖池不宜太大,以长条池为好,便于流水。池内设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多层或多孔的海参“隐蔽物”,以便于管理和清理;水温:适宜水温最好保持在10-13度;苗种规格和放养密度:3~5cm或更大一些为好,放养量视养殖条件而定,一般50~100头/m2 为宜;投饵:首要的是要保证饵料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投饵量以控温状况而变化,一般在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8%范围内,投饵量调节的主要依据是视刺参对上一次投饵的摄食情况;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观察,观察包括海参的活动是否有异常、摄食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等。及时清池、调节水温、防病治病。

3、围网养殖

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如山东长岛海域,因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大小岛屿和明暗礁石较多,可以在这些岛屿和礁石之间,加固围网养殖海参。其优点在于海参仍然像生活在自然海区一样,同时可以减少逃逸便于看管。

4、多品种混养

试验混养的品种比较多,有参虾、参鱼、参贝(如扇贝、鲍鱼)、参蜇等混养方式。在混养中,应根据实际养殖条件,确定主导的养殖种类,其他的为附属养殖品种。从而决定不同养殖品种的放养数量、规格等,真正达到养殖生物、生态及效益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在混养中,海参作为附属养殖品种,是非常好的环境清道夫。

5、大菱鲆废排水养殖

近几年,大菱鲆养殖在山东半岛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亮点,由于该品种养殖的特点,必须在夏、冬季保持一定的温度,以保证其存活和快速生长,而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海水深井水的养殖模式使大菱鲆的养殖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利用大菱鲆的废排水养殖海参既使废水得到了二次利用,节省了能源,又使废水得到一次净化处理,同时,废排水的水温基本可以使刺参常年保持在比较适宜生长的水环境中,延长了生长时间,缩短了养殖周期。

注意海井水的盐度,不是所有的海井水都适于海参养殖,盐度须在26以上,最好30%0左右。盐度过高或低,也许海参尚可生存却未必可以正常生长。

6、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目前辽宁、山东沿海非常普遍的主要的海参养殖方式。池塘可以依自然的海岸条件,以水泥、石块等筑坝围池,可以在潮间带完全由人工新建池,也可以由养虾池改造建成;水的交换有自然纳潮和动力提水,或二者兼有;养殖池大小不一,从几亩到上百亩不等。

4. 什么是圈养海参

海参的营养的确和生长年限有一定的关系。

从海参的生长周期来看,一般的海参需要3年左右才能成熟,但是人工大棚等条件下喂养的海参成熟期较短,1—2年左右就可以捕捞,福建一带的海参的成熟期也相对较短。纯人工养殖的海参生长速度快,以饲料为主,因此营养积累相对较少。

野生海参生长到3年左右就已经是可捕捞的“成年海参”了,这之后的海参虽然形体大小上变化缓慢,但是体内的营养却在不断积累,尤其是自然生长的海参,将外界食物不断转化成自身营养成分,所以年限越长的海参,肉质更厚,营养价值更高,自然在价格上也就更贵。

海参越老越有营养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海参的生长年限在10-12年左右,超过这个年限的海参一般就会“自然死亡”,并不会一直生长。

5. 圈养海参的技术管理要点

海参生长的最适宜的盐度是27-30,能够生存的盐度不超过39,不低于14,盐度的变化对海参影响很大,而且在日常管理中经常会碰到盐度不稳定的情况;

比如夏季雨非常大的时候,此时换水前一定要量好外海的盐度,若相差2个以下则可以换,若2个以上则尽量少换水,否则海参极易发生吐肠。

海参生长最适宜的PH在7.5-8.5之间,PH值偏低,意味着水体溶氧低,二氧化碳含量高,细菌会大量的繁殖,若PH偏高,有毒的氨就会高,危害海参,外圈海参的PH一般都比较稳定。

6. 圈养海参养殖日常管理

1、温度:海参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0-18度,高于24度左右开始进入夏眠,低于5度开始进入冬眠。海参外塘的水温一般都比较稳定,降温和升温都不是影响很大,不过在天气急剧变化的时候换水必须要量一量温度相差多少。

2、盐度:海参生长的最适宜的盐度是27-30,能够生存的盐度不超过39,不低于14,盐度的变化对海参影响很大,而且在日常管理中经常会碰到盐度不稳定的情况,比如

夏季雨非常大的时候,此时换水前一定要量好外海的盐度,若相差2个以下则可以换,若2个以上则尽量少换水,否则海参极易发生吐肠。

3、PH:海参生长最适宜的PH在7.5-8.5之间,PH值偏低,意味着水体溶氧低,二氧化碳含量高,细菌会大量的繁殖,若PH偏高,有毒的氨就会高,危害海参,外圈海参的PH一般都比较稳定。

4、溶解氧:外塘养殖海参的溶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的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海参的产量的高低以及决定着海参的生存,一般溶氧在6左右就可以,若低于4,

7. 圈养海参的技术管理办法

海参养殖技术包括建造水池,放人工海参礁,投放参苗和饲养几个方面。其中建造水池时用岩礁最好,水池的深度要在一米五左右。人工海参礁可以给其提供更适宜的生活场所,利于野生繁殖。投放时10-30平米的地方放300-500头左右。喂养时一般早上晚上各一次,注意投放前要先配合饲料用水泡15分钟。

8. 人工养殖海参怎么养

1、底足

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

养殖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饵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差,变得细长

2、沙嘴

野生海参的沙嘴大而坚硬

3、肉质

野生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15到20米),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

养殖的海参生长的快,肉质松软不紧实(这一点很像三个月出栏的生猪)

4、形态

野生海参是纺锤形的,两头尖中间粗,短粗胖,看起来很结实

养殖的海参长得细长,缺乏韧劲

5、背刺

野生海参需要觅食,活动较多,背部和两侧的刺都是很粗壮,而且粗细不一

养殖海参人工喂养,活动较少,背部和两侧的刺长短基本一致,而且刺长的细长显得没有力量的感觉

6、生长年限

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4到5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滋补价值越大

养殖海参为了快速达到上市销售的目的,迅速对海参进行催肥,在短短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捕捞销售了,健康滋补作用不言而喻

另外,野生的海参口感劲道,无涩味,切口细腻、整齐、均匀

9. 圈养海参的技术管理方法

一、海参池塘环境条件。池塘应选择在避开淡水流入的河口区,无工业污染。池塘大小以10~15亩为宜,其它规格的池塘亦可使用。

二、保护种质资源。随着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滞后,粗放经营、病害泛滥及种质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三、海参苗种质量要求。参苗好坏直接影响海参生长和成活率。要选择不同海域的亲体培育出来的参苗。

10. 海参的养殖与管理

采用传统保苗技术培育出来的海参,保苗成活率及产量不稳定。育苗场一年四季不停歇的生产中,病害反复出现,依靠化学药物治疗,即使苗种保留下来,但治标不治本,后期病害不断反弹,影响参苗生长发育。苗种抗病力低,抗应激力下降,常常出现厌食不长、缩水、肠道病、腐皮综合症等情况,导致苗种入塘后成活率低。

近年来,研发运用“植物能量活性物质技术”推广营养免疫,环境修复,稳水净水为一体的健康综合保苗技术,使参苗免疫力提高,抗逆性增强,参苗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下面详细介绍保苗技术方案:

1.剥离后稚参营养免疫,水环境修复净化:每次倒池前,先在备水中投入“全效倍力健3-5毫升/立方水体+免疫应激灵1克/立方水体”后,再将参苗入池。

使用剂量原则:夏季高温选择下限剂量,冬季低温选择上限,单位水体载苗密度大选择上限,密度小选择下限。残饵粪便积累多,水质老化时选择一周期中间时段,补加一次“全效倍力健1毫升/立方水体+免疫应激灵1克/立方水体”。拟定冬季保苗一周期为10-15天,夏季8-12天。

2.饵料日常营养添加及发酵:日常拌料取“全效倍力健0.5毫升/立方水体”,兑水拌入搅匀的合成饲料及自配料中,发酵2小时后投喂。混饲25天后,再用“解毒修复液”替换5天拌料使用。30天为一个混饲周期。

3.稚幼参非感染性疾病调治:病因与重金属超标、水质理化指标超标、底部硫化氢中毒、饲料污染以及免疫力低下有关。前期症状表现为:拖便、厌食、肿嘴、活力弱。建议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解毒修复液1毫升/立方水体”,连续2天。

4.肠道感染性疾病治疗:病因与变换饲料和饲料污染,海参附着基污物过多,长久没有更换消毒,细菌繁殖导致肠道感染,以及免疫力低下有关。前期出现症状为扭劲摇头,拖便,厌食,不能吞水摄食,炎性半黄肠,活力弱。可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抑菌多肽3毫升/立方水体+整肠生10克/立方水体”,连续2天。

5.腐皮综合症疾病治疗:病因与海参免疫力低,水质底质环境负荷过重,饲料污染,换季气候变化应激等综合因素有关。出现症状为摇头,肿嘴,吐炎性黄肠,呼吸树后口虫,表皮细菌伴有寄生虫混合感染,化皮。可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德国V508消毒1毫升/立方水体+解毒修复液2毫升/立方水体,连续使用2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