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蛙养殖池尺寸(青蛙养殖池尺寸图)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1-01 16:00   点击:11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青蛙养殖池尺寸图

养殖池大小一般以200平方米为宜,东西走向,同时每个池塘均应设有进排水管道。池塘高40~50厘米,池塘中间有环沟,环沟宽约60厘米、深40厘米,中间留出3~5米宽的滩涂,供青蛙夏天上岸休息使用。在滩涂上方布置遮阳网,高约80厘米,或种植撒播水稻,主要用于夏天遮阳、防高温。每个蛙池之间用40目以上的网片分割开,高约1米。同时整个养殖场用围网架起网棚,进行封闭式遮盖,避免鸟类捕食青蛙。垍頭條萊

2. 青蛙养殖池建造图片

挖掘青蛙养殖池时,要先将场地进行测量,然后在地面用白灰画出草图,按照画线开挖池沟和做池埂。场地不一定规整,有的是大小头、三角形等,只要我们按照这种池形来挖建就可以了。萊垍頭條

我们要力求将每一口蛙池做到比较平整,要尽量避免出现蛙池水沟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因为这样的蛙池会导致一头的沟内的水已经满了,而另一头还没有水。萊垍頭條

3. 青蛙养殖池尺寸图解

,不少养殖者是第一年开展青蛙养殖,需要从别的养殖场引进种苗来开展养殖。这些养殖户就非常有必要在引进卵块前做好蝌蚪培育池的准备和处理 。 一、放养前的准备 A清野除杂:放苗前20天左右一般用甲氰菊酯或者漂白粉清塘,如果有田螺的蛙池用氯硝柳胺效果更好。 B原池消毒:通威速消带水清塘每亩用1袋,使用时在上风口抓取本品均匀抛洒入水中即可。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消毒人员应戴口罩和穿工作服操作。本品消毒后残留会很快消失,一般3-5天后即可进行蝌蚪养殖。也可使用生石灰,作用和漂白粉相似,但现在生石灰市场上难买到,而且石灰药效残留久,残留体多,所以不建议使用。建议使用量为每亩70-100公斤,应在下卵块或者下苗前10天使用。 C放养前消毒:养殖池或孵化池換入干净的水后,在放养前3天使用通威菌毒宁 50-l00毫升每池消毒,用水稀释300-500倍后全池泼洒或喷雾消毒。 二、蝌蚪放养 . 采用一体化青蛙养殖池的,一般每口标准池(约200平方米)投放约8-10万尾蛙卵,或者6万蝌蚪。 使用孵化池高密度培育蝌蚪的,孵化时每平方米可放入3-5团蛙卵,培育可以按每平方米水面放养刚孵出的小蝌蚪300-500尾。 同一蝌蚪培养池最好投放孵化时问相近的蝌蚪,以免后期变态-时出现大量先变态的幼蛙将后变态的幼蛙及蝌蚪当做虫子误食或咬伤。 三、蝌蚪的饲养 蝌蚪孵化破膜后3-4天后开始投食,此时饵料以通威开口乐为最佳,每亩初始投喂量为100g,每日投喂量增加20%左右,喂养5-7天后可直接转粉料。也可使用豆浆或蛋黄开口,喂养4-5天后直接转粉料,当蝌蚪个体大于胡豆大小后,可以使用粉料加1.0颗粒饲料喂养,一般来说粉料投喂15天后可直接转1.0颗粒料喂养,直至变态。蝌蚪孵化l5天左右,可以把水位提升至食台区。 日常管理中应根据温度控制投食量,晴天正常投量,阴雨天适当减少投量,每天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开口期应该做到少量多次,每天投喂2-4次,可以分早、上午、下午、傍晚四次投喂;后期分早、晚两次投喂,早晨8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2/5,下午5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3/5。 蝌蚪期每7-l0天需消毒一次,一般200平方的蛙池,通威菌毒宁30毫升,通威菌清20毫升,2种药交替使用。 蝌蚪前期约按每亩每天添加多维10-20克,通威鱼安康10-20克饲养,连续10天后,一般7-l0天左右需投喂通威多维20克加三黄散20克,每次连续投喂2-3天。 四、控制水温、水位 蝌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25℃, 当水温超过32℃时蝌蚪活动能力下降, 吃食减少; 当水温高于35℃时,蝌蚪开始死亡。因此,整个养殖周期都应该注意水温的变化,水位做到早春浅(升温快)、中期满(活动范围日大)、后期适中(提供变态上岸区),一般来说,当蝌蚪开始投料之后应适当每天逐渐加深水位。若果遇到阳光猛烈,应在水沟上搭建遮阳网。 变态期管理 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收缩,呼吸系统的发生改变,由原先的用鳃呼吸变成用肺和皮肤呼吸,此时蝌蚪不能长期淹在水中,因此需要提供青蛙上岸的区域,将水位适当放浅,漏出食台区。此阶段青蛙不再摄食,而是依靠吸收尾部囤积的营养作为能量,此时还有部分变态不同步的青蛙需要摄食,因此需要投喂少量颗粒料。 变态期青蛙皮肤娇嫩,容易被细菌感染引起死亡,因此要注意前期的内服保健后消毒工作,避免关键时期失败。 水质管理 蝌蚪期宜肥水饲养,水质保持在浅绿为佳,当水质深绿色时,可以进行换水。集中孵化的蝌蚪转池前应将养殖池的水质培育好再转入蝌蚪,每亩使用黄/黑金肽1斤加培藻素1斤培水。蝌蚪期由于有饲料的投入,无需再使用肥水产品进行肥水。 突发情况处理 1.如果遇到水源有问题,造成蝌蚪中毒,应立即使用解毒卫士进行解救,每亩使用170毫升,或者每个标准养殖池使用50毫升,并对蓄水池进行解毒。 2.如果由于天气剧烈变化,引起蝌蚪应激反应或死亡,应使用通威应激灵进行泼洒解救。 3.若果遇到蝌蚪缺氧,可使用通威水动力进行解救,每使用一次,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可保持至少3天不缺氧。 4.如果遇到氧气过于饱和,发生厌氧或者气泡病,可进行换水处理。 疾病爆发处理 气泡病:注入1/2-1/3的清水,使用食盐+应激灵(葡萄糖)进行处理。 肠炎病:定期换水,防止饲料投喂过剩,避免使用过期饲料或霉变、酸变饲料,使用恩诺沙星粉或大蒜素拌饲料投喂,恩诺沙星:每kg粉料使用2-4g,大蒜素:每kg粉料使用3-6g。 出血病:使用菌清全池消毒,每立方水体使用0.2-0.4ml,使用通威止血散拌料投喂,每kg粉料投喂2-4g。

4. 青蛙养殖池的规格

一、养殖池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池水中投入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二、种蛙选择

  种蛙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青蛙,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一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不适作种蛙。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

  三、产卵时间

  青蛙每年3-7月份都产卵,北方产卵迟些,南方各省3月份就开始产卵,4月份是产卵盛期,但种蛙的抱对、交配、产卵的早晚与气温、饲养池的水温及水的深度有很大关系,当水温15℃以上时雌雄蛙开始拒对,18-28℃是最适的产卵温度。

  四、采卵方法

  青蛙产下的卵又小又软,泥黄色、圆形,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并互相吸附成片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草上,如果卵沉入池底,必须设法使之附在水草上。采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和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放卵时要尽量保持原来的方向,即正面朝上,反面向池底。如果方向搞错,对孵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如果在一池中放不同期的卵块,孵出来的大小蝌蚪生长速度不一,弱小的就会逐渐衰弱而死亡。

 五、孵化管理

  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之间。在换水、换盘时,如水温突然升降5℃以上或水温低于4℃,高于28℃或强的惊动均可导致蛙死亡。因此,观察蛙卵孵化时动作要轻,不能随意搅动池水,以免蝌蚪幼体漂离卵膜,影响成活率。经过两天孵化,蛙卵略能摇动,3-4天即成蝌蚪形态,5天左右孵化小蝌蚪。

  六、蝌蚪饲养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七、幼蛙饲养

1.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2.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3.筛选分级: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八、成蛙饲养

  1.动物饲料:幼蛙转入成蛙池后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

  2.混合饲料: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均匀效果较好。

  3.堆养蚯蚓: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

  4.调整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5. 青蛙养殖池尺寸图纸

养殖池的面积根据周边环境和地势,控制在长16-22米之间,宽8-10米之间。垍頭條萊

6. 养蛙池图片

水泥池好。

水泥池底作饵料台。蛙池四周用砖块或石头砌成,内壁四周涂有水泥。池深80厘米,长4米,宽3米。池底成斜坡型,池底建一高约5厘米的梯形饵料台。池底最低处设排水管,饵料台处设入水口。池水高度控制在10-20厘米。

以木框作边、筛网为底作饵料台。后一种水泥池与前一种在外观及面积上较为相似,但在整体设置上有所不同。其底为平面底,池深度为120厘米左右,蝌蚪期水深为60厘米,中成蛙期水深为30厘米左右。饵料台用筛网制成,以木框为边。池中通常还设有泡沫等漂浮物供蛙栖息。

7. 青蛙养殖图片大全

一、稻田改造

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将稻田分割成若干小块蛙田,每块面积约80-120平方米。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蛙沟与蛙田交界处筑一条高、宽各O.3m的小田埂。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m、面宽0.3--0.5m。为了防止青蛙逃走,还得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栏,高0.8-1m,埋入土中10cm。对角开挖进出水缺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

二、蝌蚪放养

蝌蚪放养前应做好蝌蚪池的消毒和蝌蚪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培育工作。(1)蝌料池的消毒水泥池应在放养前3 ~5天,用清水洗刷干净,并暴晒1~2天,或每亩用含氯量30%的漂白粉5 ~ 10kg,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消毒。土池应在蝌蚪放养前710天,干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20 ~50kg或漂白粉5 ~ 10kg;带水消毒,水深lm时,每亩用生石灰100 ~ 150kg 或漂白粉 10 ~20kg。在放养蝌蚪前,可用盆取水少许,放人蝌蚪试养,检验池水药物毒性是否消失,若1天后蝌蚪活动正常,表明水中药物毒性已经消失,可按计划放养蝌蚪。(2)浮游生物的培养自然条件下,蝌蚪主要吃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如甲藻、硅藻、轮虫等。在蝌蚪池消毒后注人新水的同时,可施放发酵的有机肥(如牛粪、猪粪等),每平方米用量0.51. 0kg。施肥3 ~5天后,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繁殖顺序和蝌料的食性转变规律基本相同。5天后蝌蚪入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越冬蝌蚪,经消毒,每亩稻田放养5000尾。

三、蝌蚪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爽。池塘在保持微流水的同时,保证水质不恶化。

2、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3、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勤于巡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证水质肥爽,饵料合理配制,蛙体大小均匀。病因也要因情况也定。

气泡病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胀,常游于水面,精神不振,胃内充满气体。防治的方法是将病蝌蚪移于清水中,暂时不投食,l一2天后再恢复授喂,但数量不要太多,而且要煮熟。

车轮虫病因寄生车轮虫所引起。发病的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尾鳍膜发白,常浮于水面。防治的方法是减少蝌蚪池的饲养密度,并且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硫酸亚铁为5:2)撤入池中,使池水含其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点四。

体外寄生虫青蛙体外寄生虫较为严重的是寄生在蛙体上的蛭类,常见于春夏两季,发病的青蛙体表面出现3毫米大小的灰绿色小虫,一头口了吸在蛙体上、中头游离状于水中。此种蛭类为水陆两生的,所以也有人叫陆蛭,其大小形状如白瓜籽,长2-2.5厘米,两头尖呈绿色,边发黄,腹面扁平,背面稍鼓起,全身多横环节,头部腹面有一吸盘吸于蛙体上,口在吸盘中央,尾部呈游离状。秋季陆蛭随青蛙入洞,冬季在青蛙群集时产卵。产完卵后成蛭即死亡,从蛙体上脱落,卵很快孵化成幼虫,咬破青蛙表皮,钻入皮内,夏季钻出表皮,用吸盘吸于青蛙体表,危害青蛙。此虫可用药剂防治。当发现蛙体上长有毛状的附着物或外表皮腐烂的情况时可将该患蛙用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稀释液(即50公斤水加药物5克)浸几天即可。

四、幼蛙摄食驯养

幼蛙变态收尾后开始摄食。在小池塘中央设置底为铁丝网,框为光滑半圆木的饵料台,每天投喂活饵(如小鱼、蚯蚓)及浮性颗料饲料。投喂时从饵料台上空水管中进水,引动浮性颗粒饲料。刚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饵料必须新鲜,每隔一定时间投喂药饵料。此时幼蛙体重已经有0.1kg斤以上,并产生了定点摄食习惯,可以把小池塘周边的围网打开,让蛙进入稻田。

五、饲养管理

幼蛙入田后,由于生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生命力很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如环境干燥,烈日曝晒,大雨拍打等都会使它死亡。要求水温在20-28°C为适,水质要清洁。池水要求5寸左右,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陆地,供幼蛙栖息。其次是防止鸟虫害,防蚌类逃跑。再次是预防疾病。蛙类发病主要源于外伤感染,要以预防为主,在小池塘中定时挂袋消毒,遇有病时应及时分离,并加大药量进行消毒,同时投喂药饵。其四,投饵时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其五,按蛙体大小及时分开。每个月筛选1次,把大的青蛙选出,放于备用池中,加大饲养强度,择价出售。在选择当中不能用手抓、网兜,只能用软质布兜,以防病菌感染和机械损伤。经试验证明,用手抓的青蛙成活率低于50%。

以上就是有关青蛙养殖的知识介绍。青蛙的养殖方式有很多,稻田养殖只是其中的一种。青蛙是稻田害虫的天敌,稻田里的害虫无是青蛙最美味是饵料,充分利用稻田的有利空间,在稻田里养殖青蛙既可以对生态做出贡献又可以有很大的收益!

8. 青蛙养殖场地设计图

目前市面上吵得非常火热的就是青蛙养殖,前几年炒作的是美蛙养殖,由于饲料的出现,所以现在美蛙的价格一落低谷,大型超市里美蛙价格甚至卖到了5块一斤的超低价,现在饲料的成本都在(成都海大饲料)8000多块钱一吨左右,除去人工费用,场地基础设施费用6000—7000元/亩,购苗4000—5000元/亩,牛蛙的亩产量大概只有2000—3000斤左右,3000斤 x 5元/斤 = 15000元,几乎除去成本第一年是没有赚头的,青蛙亩产量大概也就只有1000多斤的样子,有些炒作青蛙苗的说自己的青蛙是全饲料饲养的能达到2000斤左右,跟大家说实话吧,都是忽悠人的,青蛙2000斤/亩 x 30元/斤 = 60000万/亩 ,从表面上看着利润是非常的可观,但是有谁能真正饲养出2000斤/亩的青蛙的呢?萊垍頭條

很多去参观各大青蛙养殖场,包括我自己,如果你不仔细打探及观察是很难看出其中的猫腻的,很多养殖场基本上都是|:你去看的时候看着很大的规模,一个池子里大概有很多的青蛙,甚至上万只,但是有些池子里是没有青蛙的,知道猫腻的存在了吗?萊垍頭條

他们是把很多个池子里的青蛙合拢到(集中)几个池子里的,很多人去参观了,感觉都很好,都认为青蛙产量很高,然后该养殖场的老板就会跟你说了,这是他们特有的技术养殖出来的青蛙,只有他才有这技术,其他的是养殖不出这么高产量的青蛙的,然后勾引起你的兴趣,你就会问他种苗的事了,说我的蝌蚪400—500元/一万苗,种蛙200元/对,知道这利润多可观吗?垍頭條萊

只要你在我这里购买蝌蚪苗,免费教技术,如果不在我这里购买蝌蚪苗,就要交3000元左右的技术培训费,所以请大家注意了,现在饲养青蛙的养殖户基本上99%都是没有成功的,而他们转型做了售卖蝌蚪苗、种蛙及技术转让培训费的费用赚钱,青蛙饲养就是一种炒作,你去参观有些养殖场,甚至根本就看不到池子里养得有商品青蛙,留着几百上千只青蛙都是用作种用的,如果你想饲养青蛙,请着重考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投资,我就是位爱管闲事的农业技术员,所以不希望看到有各位同行上当受骗了 萊垍頭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