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肉嫩子鱼养殖技术
、烤火焙鱼
火焙鱼所选用的鱼的品种是非常有讲究的,这种鱼需要选择湖南当地的肉嫩子鱼。这种肉嫩子鱼是天然野生的鱼,而且它的个头非常的小,因此我们捕捉到之后不需要去除内脏,只需要把它清洗干净就可以了。然后在锅中刷入一层油。将锅烧热之后就将小鱼放入锅中开始烘烤。当一面烘烤好之后,我们把它翻过来再烘烤另一面,烘烤出来的火焙鱼一条条都是非常完整的。接下来我们就会要用花生壳,桔子皮,木屑,谷壳等这一类的原料去将鱼熏焙,由于这些原材料是有一定的香气的,这也会使火焙鱼烤过之后香气十足,更加好吃。而且这种烤好的火焙鱼能够储存时间非常的久,便于我们平时出门携带和家里的储存。
2. 鲮鱼 鱼仔养殖
鱼苗下塘后发塘阶段,以豆浆为主,菜饼为辅,泼浆时分两次投喂,鱼苗培育一周后,待鱼苗上滩,在池滩脚上“种浆”,饲料要投足,使鱼苗健康生长,一般每培育1万苗需0.5黄豆。
分塘后鱼苗根据底质肥瘦用有机肥,一般每亩100~150公斤培育红虫作为开口料,后投喂菜饼。一般生产1公斤鲮鱼需1.5公斤菜饼。
3. 鱼嫩子养殖
谁知道“串丁子“鱼,怎么养殖?能大规模养殖吗?要想养好此鱼,必须了解其的生活习性。
我们这边把"串丁子“鱼叫青麻嫩,其实叫麦穗鱼是在河流、池塘中的主要小杂鱼。特别是在钓鱼时,特别不喜欢该鱼闹窝,不管是蚯蚓、红虫还是面食类的,它都喜欢过来闹,只见漂动,而又很难钓上鱼,而饵料又经常被其吃光。所以我们当地的钓鱼者,又把它叫做"偷食鱼“。
该鱼喜欢生活在浅水区,冮河湖泊都有其身影,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地区都有分布,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可以养殖的。麦穗鱼是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所以养殖起来相对简单,我们这边养殖的鲜活麦穗鱼在20元/斤,而加工成干的火焙鱼就要100元/斤。
下面介绍下养殖特点:
一、浅水养殖,养殖该鱼水不要太深,有0.5~1米水深即可,浅水水温相对较高,更适合麦穗鱼快速生长。
二、除杂,麦穗鱼是小型鱼类,很容易成为黄骨鱼、黑鱼、鲤鱼、沙塘鳢的食物,所以养殖前要把这些肉食性鱼类清理掉。可以混养些白鲢、花鲢、草鱼、扁鱼等不对麦穗鱼购成危胁的鱼在里面。
三、食物投喂,主要还是以肥水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为主,另外人工亦可投喂米糠、剩饭及蚯蚓等食物。
四、日常维护,该鱼对水的溶氧要求较低,病害也较少,日常主要是防天敌进入池塘,防工农业污水进入池塘引起的中毒死亡。
总之,由于地域的不同,该鱼的受欢迎程度并不一样,如果你们当地人特别喜欢吃该小型鱼类,那么你是可以进行大规模养殖的,这种鱼养殖起来也非常简单。
4. 鱼仔养殖场
1、选好种苗
精养桂花鱼一定要选择好的苗种而不是选择便宜的苗种。
第一:育苗水质环境,尤其是孵化用水要求比较高。
第二:注重生态养殖防病的苗质量会好,多用抗生素防病的差,畸形率高。
2、选好塘
底质好的池塘水质也比较好,一般养殖比较顺利。
要求池塘底质淤泥10公分左右为好,淤泥不能太深,另外砂质壤土比较好,砂质土质净水能力强,适合比较低产的鱼塘,如3000斤/亩以下,壤土吸附性强,适合高产鱼塘。
培育出来的水质比较稳定,有一定的肥度的池塘底质为好,那些水质容易浑浊或者不稳定的池塘不建议用来养桂鱼。
3、分级标粗
放规格整齐的大苗,因为小苗长大后分化较大,如果再加上本来放的苗本身就不整齐大小分化就更加严重,那些小鱼其实就是亏本鱼。
4、勤调水改底
①多晒塘,清好塘
池塘一定要多晒塘,有条件就晒2-3个月,养殖病害会少很多。
②充分利用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个水质有一定的肥度或者说有一定的藻相。
③底质决定水质如多改底,底好水自然就好。
④关键时刻调水,另外药物调水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不要有事没事用药调,乱用药可能会造成水变或者菌相藻相失衡。
⑤氨氮和亚硝酸盐不能长期太高,如使用硝化细菌和乳酸菌或者光和细菌同时配合改底。
5、会增氧
溶氧限制产量并不是说增氧机越多,开的越多越好。
罗茨风机在高温期白天不能开,应该在低温、阴雨天和晚上多开,增氧效率还是不错的;叶轮式增氧机在水浑浊的池塘高温晴天白天不能开,这个时候不开增氧机,塘底溶氧会更高,同时水体自净能力增强。
6、会防病
做针对性预防,效果才会明显。比如小苗时阴雨天寄生虫危害较大,通过多氧化改底清洗鳃部预防;白肝白鳃病主要通过多保健、少刺激、少伤肝、防水变预防。
长期寄生虫感染和水浑水变易发生烂鳃病;长期水浑亚硝酸盐偏高容易有出血病;饵料鱼偏大或者一次性加鱼仔太多桂鱼容易有肠炎。
5. 鱼仔养殖技术
细鳞鱼各阶段养殖技术
一、外部特征
体长纺锤形,稍侧扁。头钝,头背部宽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颌较上颌略短,上颌骨后端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各有一行尖齿。舌厚、游离。鳃孔大,侧位,向前达眼中央下方。体被细鳞,头部无鳞。侧线完全,较平直。背鳍短,外缘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腹鳍始于背鳍基中部下方,后伸不不达肛门,其基部具一长腋鳞;尾鳍叉状。幽门盲囊65~75个。生活时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沿背鳍基及脂鳍上各具4~5个圆黑斑。
二、生活环境
属 冷 水 性 山 麓鱼 类。生 活 于 海 拔900~2300m的山涧溪流中,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底多为大型砾石,富含溶解氧,常年水温不超过20℃。秋末,在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越冬。除洪水期,很少在平原干流中见到。
一年四季活跃摄食。主要摄食无脊椎动物、小型鱼类等,也捕食蛙类及小型的啮齿类。极贪食,其胃内食物可占本身体重的10%左右,更能捕食为自身体长1/2大小的鱼类。每天食欲最旺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其它时间多潜伏在溪流两岸有荫蔽的水底。产卵后的食欲特别旺盛。一般在江河的深水区域越冬。
三、繁殖发育
雌性个体4~6龄成熟,雄性个体较早。一年产卵一次。初春解冻时即上溯产卵洄游。产卵场一般位于水深1~1.2m,底质为砂砾的急流中。产卵期为春末夏初,水温8~12℃。细鳞鱼繁殖力1629~7420粒。产卵时亲鱼筑产卵床,繁殖后大量死亡,尤其以雄鱼为多。卵沉性,浅黄色,卵径约4mm。在水温较低的条件下发育较慢,水温3.5℃胚胎发育需50天,5℃时需45天,11℃需20.5天,仔鱼孵出后12~15天才可以摄食。仔鱼喜欢潜伏在砂砾空隙之间,不常游动,通常以小鱼、水生昆虫、岸边生活的小动物以及植物为食。
四、各阶段养殖技术
1.细鳞鱼仔鱼培育
养 殖 容 器 为 玻 璃 钢 平 列 槽(40cm×30cm×20cm),流水养殖,进水流量18~20L/分钟,水面上方60cm设置100瓦日光灯照射。放养密度为每槽1万尾。刚孵出细鳞鱼仔鱼全长为14~16mm。这期间仔鱼贴卧水底,其发育完全依靠卵黄囊的营养。仔鱼易因堆积过多或水流不畅缺氧而窒息死亡,注水量应适当加大,每10万尾保持在20L/分钟以上。
2.细鳞鱼稚鱼培育
稚鱼池规格为长10m、宽2m、深30cm。细鳞鱼仔鱼在卵黄囊吸收2/3时,逐渐上浮,并在水中游泳。在平列槽内稚鱼放养密度为6000尾/m 2 ,在稚鱼池中稚鱼放养密度为3000尾/m 2 。
当稚鱼上浮率达到50%以上时,投喂开口饲料,开口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宜。可选用粗蛋白质含量为45%的稚鱼的人工配合饲料,但脂肪含量应在12%以上。饲料粒径0.3~0.5 mm。
细鳞鱼仔鱼初次摄食所要求的饵料密度是其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仔鱼在其卵黄囊吸收完后,从内源转入外源性营养时期,体质还比较柔弱,主动摄食能力较弱,因此要及时投喂合适的、充足的饵料,否则仔鱼就会进入饥饿期。
在仔鱼的培育阶段,饥饿往往是引起仔鱼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投喂的轮虫和水丝蚓粉都是动物性饵料,它们的粒径很适合细鳞鱼仔鱼的口径,并且它们还能均匀地分布在水体之中,水丝蚓粉也能漂浮在水体表面,这些都能使开口的仔鱼比较容易获得开口食物,从而为其生存提供物质基础,因此,在仔鱼的培育过程中,提供充足的饵料供应是提高细鳞鱼仔鱼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3.细鳞鱼鱼种培育
采取流水池培育,流水池采用水泥池,单池面积30~90m 2 ,池深60~80cm,水深50~60cm。池宽1.2~2.5m。池底的坡降为2∶1000~5∶1000。流水池的水流量为100~300L/分钟,保持水深为50~60cm。根据细鳞鱼生长规格调整放养密度。规格5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000尾/m 2 ;规格1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800尾/m 2 ;规格2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600尾/m 2 ;规格3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500尾/m 2 。
4.细鳞鱼成鱼养殖
流水池养殖:
采用水泥池。水泥池塘长方形,面积200m 2 ,池深100cm,水深80cm。池宽6.67m,池长30m,池底坡降比为12∶1000。池塘并联排列。水源选择水温较低的地下水。
细鳞鱼适宜生长水温13~20℃,最适生长水温13~16℃,最高水温不得超过20℃。池水交换率应在2次/小时以上,流速保持0.02~0.16m/秒。水中溶解氧为6mg/L以上,氨氮应控制在0.0075mg/L以下。规格20~5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50~300尾/m 2 ;规格10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50尾/m 2 ;规格15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00尾/m 2 ;规格20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75尾/m 2 ;规格30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50尾/m 2 。
湖泊增殖:
选择湖泊中水草茂密(覆盖率最好达到90%以上)、水体清澈透明、无污染、夏季最高水温不超过20℃、水体溶氧不低于5mg/L、水中悬浮物总量不高于15mg/L的水域进行放流增殖为宜,水体中还应有丰富的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型鱼虾等饵料生物。放养细鳞鱼稚鱼、1龄鱼种均可。
稚鱼规格以3~5cm为宜。放养密度以10~30尾/亩为宜。1龄鱼种规格以25g左右为宜,放养密度以5~10尾/亩为宜,细鳞鱼有在秋末冬初洄游到大江深处越冬的习性,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捕捞,否则细鳞鱼将会潜入湖泊深处准备越冬,很难捕捞。
6. 湖南嫩仔鱼养殖基地
1/6
银龙鱼很容易进行饲养,但是不容易进行繁殖。它有很强的自己择偶的特性。
2/6
繁殖的水温保持在27~28摄氏度,水质要求弱酸性软水,繁殖的时候,亲鱼并肩游动,在游动中排卵射精。
3/6
此鱼产卵几十粒,多的可以达到200余粒。受精卵在雄鱼口中孵化,因此产卵结束后应该将雌鱼捞出另养。
4/6
受精率在雄鱼口中经过30天左右的时间才嫩孵化出仔鱼
5/6
刚孵出的仔鱼腹部挂着一个卵囊,靠吸收其中的营养为生。
6/6
7~10天后开始觅食,能吃鱼虫等,这就是关于银龙鱼的繁殖方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7. 麻嫩鱼的养殖
1、将鲫鱼处理干净。;
2、水煮鱼的腌料粉,直接倒在鱼上,拌匀。;
3、将稍微腌一下的鱼,下油锅煎一下。;
4、将豆芽掐头,土豆切厚片,平菇撕小块,金针菇洗净,瓤瓜切小块。;
5、姜切片,葱切成5cm左右的葱段,蒜剥皮待用。锅里煎鱼剩下的油加热,加入姜片,蒜头,酱料包下锅炒香。;
6、炒香的酱料加水,火伙开煮。然后按照材料的易熟程度,逐个加入。;
7、土豆最难熟,最先煮,然后加入火腿,瓤瓜,鲫鱼,豆芽,平菇,金针菇。;
8、煮熟后倒入盆里,撒上辣椒粉,浇上热油,撒上葱花,香菜,芝麻,淋些香油就搞定。
8. 小鱼嫩养殖
在河里抓的野生小鱼的养殖方法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不要使用自来水养小鱼,因为自来水一般都是经过消毒了的,然后就是在鱼缸的选择上要注意,最后要注意投喂饲料一定要注意度,不要让鱼吃到撑死。
一、水的技巧
1、自来水绝对不能养鱼,把自来水灌到瓶子里,放至少三天以上,这样会减水自来水中氯的含量,减少对鱼的伤害。
2、关于换水,每天按时用小胶管将鱼缸里的鱼排泄物和吃剩下的鱼饵吸出,然后补进相同水量就可以了。
3、水尽量的多一点,以保证氧气含良和鱼的充分自由。买个养鱼专用的小型气泵是最好了。
二、鱼缸选择
鱼缸的选择很重要,鱼能不能生活得好,环境的因素很重要,鱼缸选择要对,奇奇怪怪的形状最好不要,还是用传统的方形或者长形鱼缸,鱼缸下面可以布景,水草和假山都是可以的,有了好的环境,鱼儿们才会健康成长。
三、饲养方法
然后将装着鱼连同“老水”的塑料袋放入水族箱内,使之悬于水体的中上层,约半小时后,估计塑料袋中的水温已接近水族箱中。同时,加入食盐1小匙于水中,以起杀菌作用。待鱼在水族箱中适应1-2天后再投饵。如果还需要增加放养量,则应先将新鱼放在另一容器内单养7-10天,观察鱼确实无病后,再与原来水族箱的鱼放在一起饲养,以免带入病原体。
四、投饵方法
饲养时期的饵料一般有人工饵料和天然饵料两种。投饵一定要严格定时、定量,以保持水质清新。一般说投饵次数以每日1-2次为宜,早晚各1次,晚上1次宜早不宜晚。另外,投饵的时间、次数、数量还应根据以下一些原则来决定:
(1)天气晴朗,日暖风和,水中溶解氧充足,水温适宜时,可适当多投一些饵料。
(2)水质清瘦,鱼体食欲较强时,可多投一些饵料。
(3)如果鱼体有病,或品种娇嫩珍贵,则应少投一些粗饵料,改投一些精饵料。要辨别鱼饥饱和消化吸收情况如何,可根据鱼粪的颜色来分辨。鱼粪呈绿色、棕色或黑色者,表示鱼体摄食适合,吸收良好。如果鱼粪呈白色,则表明鱼食过饱。
养野生小鱼一定要注意投喂饲料的量,如果鱼缸中的小鱼出现了浮头的现象则证明是饲料投喂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