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殖场门口消毒池怎么建
一、规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场地消毒。
二、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三、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水池、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四、周转蛋箱必须严格浸泡消毒。
五、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六、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七、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畜禽舍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八、各栋禽畜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九、人员消毒:进入畜禽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2. 养殖场门口消毒池怎么建好
消毒池的建造需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建造,用高锰酸钾和水和在一起当消毒液节省方便。比例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订。用紫外线消毒灯时人尽量不要进去,进去时做好防护措施,不要让皮肤在在灯下长时间接触。
3. 养殖消毒池怎么修
用经济实惠的生石灰或者购买消毒药水高锰酸钾、漂白粉都可以。但是大部分养殖场都是使用生石灰来消毒。我看广西何氏竹鼠他们的步骤是这样操作的,首先用生石灰撒在鼠池里面,二三天后,清扫干净,在用稻草在鼠池里面点燃高温消毒,这个办法非常节约成本的。但是很费人力和时间,效果和买消毒药水差不多。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萊垍頭條
4. 养殖场门口消毒池的标准尺寸
养猪场无论规模大小,在大门口都要设立一个消毒池。
如果规模小,没有车辆进入,可设立一个小一点的消毒池供手推车和人员进入;如果有车辆进入猪场,则应根据车辆的大小,建造消毒池,池子不要建的太宽,一般2米足够,但长度必须是轮胎周长的2倍,池深要求在12~15厘米。池底一定要保证不漏水,以免浪费消毒液。5. 养鸡场消毒池怎么建
猪场消毒池最好作在大门口,因为车辆出入可达到消毒作用。作消毒池要和门口大小决定,挖深30一40公分基槽长3米左右,然后用混凝土浇筑成凹槽型就ok
6. 养殖场大门消毒池用什么消毒液
可以使用。建议先将牲畜暂时赶出舍棚后进行,消毒后再进行清水清理,避免牲畜灼伤或者舔食。
84消毒液的使用建议: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对常见的有害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2、84消毒液杀菌作用主要是依靠氧化能力,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3、84消毒液容易引起金属生锈和带色物品褪色,对皮肤的刺激性也越强。
4、84消毒液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开瓶后应该尽快使用。
7. 养殖场大门消毒池设计
养猪场中设置的供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的设施称为消毒池。分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池两种。车辆消毒池:设置在猪场的大门口,池深0.2~0.3米,宽度根据进出车辆的宽度确定,一般为3~5米,长度要使车辆轮子在池内药液中滚过一周,通常为5~9米,池边应高出消毒液20~30毫米,进出口处为1∶5~8的坡度与地面相连,池底有0.5%的坡降朝向排水孔(排水孔平时能关闭),消毒池可同地面一样用混凝土浇筑,但其表面应用1∶2的水泥沙浆抹面,消毒池内放一定深度的消毒液,池子上方设置顶棚,并配备喷雾消毒设备为车身消毒。在车辆消毒池的两侧(或一侧)还应设置有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脚踏消毒池供进场人员消毒。
人员消毒池:一般设置在消毒更衣室的出口和各猪舍及兽医室等的入口处。池深0.15~0.2米,长1.5~3.0米。消毒池内放置消毒液或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消毒池要定期进行清洗,池内的消毒液也要定期更换,以免池内药液失效。
8. 养殖场大门口消毒池
一、畅通还田利用渠道
(一)鼓励畜禽粪污还田利用。
鼓励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
(二)明确还田利用标准规范。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配套土地面积应达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加强事后监管
(一)养殖场户应当切实履行粪污利用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采取措施,对畜禽粪污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防止污染环境。
(二)强化粪污还田利用过程监管。养殖场户应依法配置粪污贮存设施,应委托第三方代为实现粪污资源化。
三、强化保障
(一)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制定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计划,避免施用超量或时间不合理,加强日常管理。
(二)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先进工艺、技术,推行经济高效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
9. 养殖场门口消毒池怎么建造
一般都是建在大门内。消毒池一般都是在养殖场大门口,长宽适中,深度应该在二十公分左右,标准是消毒水注满后能漫过车子的轮胎,长度一般要大于轮胎的周长,这样车子在进出大门口时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消毒水一般每周换一次,确保消毒水的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