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鲟鱼网箱养殖技术
放养鲟鱼生长最适宜水温为20~25℃,放养时间以5月底6月初为宜。 一般为每尾100~200克,放养密度35~40尾/平方米。放养时应选择早晨6~8点钟进行,此时鱼种水温与水库的水温温差较小。 管理及其措施网箱要有专人守护,坚持每天早、中、晚多次巡箱检查,观察鱼情水情,尤其要防止洪水冲走网箱,防退水时网箱搁浅,防敌害破坏网箱,防泥沙渣子压沉网箱。此外,每10天左右要清洗网箱1次,特别是洪水过后要立即清洗,除去杂物与附着过多的藻类,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
2. 鲟鱼网箱养殖技术培训
选地:水质良好水深8米以上。网箱:常用5*5米规格,网目大小以不逃鱼和有利水体交换及底网不漏饵为原则。苗种:4月中下旬放苗,水温10-15℃最佳,密度40-50尾每平方米。饲料:人工配合颗粒料,主要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及蚕蛹等。管理:每天巡箱检查鲟鱼健康状况。防病:积极给养殖场消菌杀毒。
3. 鲟鱼苗的养殖技术
如何养殖鲟龙鱼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殖准备。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
2、池塘条件。因为鲟鱼成年后的体型非常大,所以养殖鲟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也需要比较大,池塘中需要有较深的水,保证充足的水源,水质干净清澈没有污染。池塘应该尽量远离居民区、工厂以及交通要道等嘈杂吵闹的地方。
2
/3
3、清塘消毒。在放苗前15天的时候,将池塘的水进20cm左右,用生石灰兑水然后将其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消毒,消灭水中的有毒物质。然后将池塘浸泡三天左右将池水排出去,然后再用水量池底浸泡,在进出水口用目筛绢对其进行过滤。
4、苗种放养。放养鱼苗的时候要选择没有病害、健康的鲟鱼苗种,最好是在20cm以上,养殖密度一般是在500尾每亩。在放养的时候要考虑水温是否适宜,还要考虑鲟鱼成年后的上市时间,如果苗种需要运输的话在运输前2天左右就应该停止对苗种的投喂。放苗前2天应先试水,用相同规格的鱼苗10条左右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动情况,如无异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时,不要先把运抵的苗种袋解开,应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打开袋口将苗种放入池塘中。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连鱼带水倒入一个大桶中保持连续充气,然后在桶中放入食盐,使盐度达到2%,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苗入池。
4. 鲟鱼养殖场
1、建设养殖场
养殖鲟鱼,由于鱼体型会长的比较大,所以最好有池塘养殖,如果没有池塘要修建水泥池来养殖,一般一个池子大概是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池养的鲟鱼数量,可以根据鲟鱼大小来决定。附近要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活水养殖,流动水养殖。培育鱼苗的地方,要单独建设,一般可以做棚室,用大型的塑料容器育苗。小鱼苗看起来跟其他的鱼类差不多。要准备一些单独的设备。
2、养殖准备
放养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之后洗刷干净,再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放掉,重新灌水进来水位在1.5米左右的水深。幼苗培育到一定大小才会放养入池。放养前要准备饲料,还要准备增氧机,深水要补充氧气。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
3、鱼苗放养
放养前,鱼苗要消毒,比如,一开始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及时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健康鱼苗,放养鱼苗水深在30厘米左右,注意要温水养殖。浸洗盐水的鱼容易适应池水温度。放养的鱼苗要大小一致。生长均衡。下池前先放几条,看水温适不适合,适合再全放。
4、喂养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之类的,如果水泥池养殖,一般没有水生动物。要自己投放,不像池塘。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之类可以喂食。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饲料。骨粉、鱼粉,等健康的饲料。喂食的食物要干净、消毒。
5、管理任务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 。水质不干净时要赶紧换水、定时消毒。养殖水深要在一米五左右。水中无氧的,鱼浮头,扑腾,要使用增氧机增氧。每天巡视。观察活动情况、环境情况。
5. 鲟鱼苗养殖
鲟鱼池塘养殖有以下技术要求:(1) 养殖池塘条件。面积和水深:一般适宜的池塘面积为 5〜15亩,水深为2。 5〜3米。土质和底质:池塘土质以黑壤土最好,因其黏度和通气性比 较适中,有利于保水和有机物分解。塘底要求平坦,底质少淤泥, 淤泥层控制在10厘米以下,以利于水质调控。
水质要求:池塘应靠近水源充足的地方,水质清新无污染, 以保障养殖过程中进水需要。水源溶氧应在5毫克/升以上。配套设施:必须具备完善的进排水设施,配备水泵及增氧机, 设立5〜10个饵料台,以及养殖过程中必需的其他设施、设备、 工具等。(2) 池塘的修整和消毒。
词养前需对鱼池进行清整,然后再 使用药物清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3) 鱼池注水和施基肥。清塘后,在鱼种下塘前一周左右放 水进池,注水时必须在进水口用密网过滤,严防野杂鱼随水混进池中。在鱼种下塘前3〜4天,每亩可施人粪尿200〜250千克, 或畜禽粪400〜500千克,将肥料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发酵后,兑水搅匀后全池泼洒。
化肥每亩可用氮肥和磷肥各5〜7。 5千克,兑水 溶解后,全池遍洒。(4) 幼鱼放养。选择优质鲟鱼种,按不同规格确定合理的放 养密度。混养时,应选择滤食性鱼类(如鲢、鳙),不可搭配与鍀鱼争饵的种类。放养时先取几尾鱼“试水”,即先放几尾鱼,1〜2 小时后如无不良反应再将鱼种用2%〜3%食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 后放入。
(5) 饲养管理。投饵管理:鲟鱼养殖饲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 其营养标准为:蛋白质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占15%以上, 脂肪9%左右,碳水化合物30%左右,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 廣、纤维素等。将配合伺料制成适合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鲟鱼口径的颗粒投喂。
日投饵4〜6次,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鲟鱼放养密度、个体大小、活动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白天少 投,占1/3,晚上多投,占2/3。投饵时,应严格按照“四定”原 则,并随时注意检查鱼苗吃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保持食台周围的清洁卫生。水质管理:鳄鱼不同于常规鱼类,对水质的反应比较敏感, 因水质恶化导致常规鱼类浮头缺氧现象容易观察,而鲟鱼属底栖 鱼类,一般都在池底活动,即使在溶氧不足时,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浮头现象。
在溶氧不足时,会直接肚皮上翻,出现昏迷,直至 死亡。一旦出现缺氧现象,容易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水质监测,特别是对水中溶氧和pH值的监测。水温管理: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给鲟鱼养殖带来一定 的难度。鲟鱼适宜生存温度为0°C〜33°C,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15°C〜26°C。
如何延长鲟鱼适宜生长的时间,让鲟鱼安全越冬、 度夏,便成为鲟鱼养殖水温管理的主要内容。①越冬。有条件的 养殖者,在冬季来临、水温降到12°C以下时,应将鲟鱼移人室内 水池越冬。一般在北方地区,可选择一长形土池(1〜3亩),在 其上建简易塑料大棚,将鲟鱼从大池中拉网起捕移至大棚内越冬。
这种简易大棚在北方地区可使温度保持在2°C〜31以上。在南方 地区,因冬季水温仍可保持在8°C〜10°C以上,可在原池就地越 冬。无论哪种越冬形式,都应加深池水,增强水温缓冲能力。越 冬期间,可视水温及鱼活动情况,适量投饲,增强舞鱼体质,以便安全越冬。
越冬期仍应加强水质管理。②度夏。安全度夏方法 一是选择面积较大的池塘,加大水深。二是在池塘四周种植长藤瓜果,并搭棚遮阳。三是搭盖遮阳网,减少阳光照射,可有效降 低池塘水温。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可引注水库、湖泊底层水,并加大冲注力度。五是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投放大规格鱼种,缩 短养殖周期,在南方地区,可在盛夏高温期过后,投放大规格鱼种,精心喂养,在第二年高温期到来前起鱼上市,可错开高温期。
防病治病:要做到每半月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1次,每20天投喂药饵1次。其次,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6. 鲟鱼人工养殖技术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食用是违法的。人工养殖的也是如此,另外私人养殖也是违法的。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和“长江鱼王”。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7. 中华鲟能网箱养吗
鲟鱼有水中“活化石”的称号,鲟鱼是一种有很高养殖价值的水产项目,随着人们对鲟鱼价值的认识,鲟鱼的养殖也成了一种热门的养殖项目,在进行养殖的时候我们也要重视效益,那么,2018养鲟鱼赚钱吗?2018鲟鱼养殖的成本和利润怎么样?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2018养鲟鱼赚钱吗?
养鲟鱼赚钱吗?
1、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养殖数量迅速增加:我国鲟鱼人工繁殖研究始于1956年,1988年开始鲟鱼人工养殖研究,真正较大规模发展在近几年内,其中以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为多。
2、养殖水平迅速提高,养殖方式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鲟鱼人工繁殖、养殖技术,基本解决了鲟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鲟鱼成活率由1998年的10%提高到1999年的20%左右,2000年鲟鱼的平均成活率已达50%左右。养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养殖方式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已出现室内水槽、室外水槽、水库、池塘、河渠网围、网箱等多种养殖方式;有混养,也有单养;有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也有天然饵料。
3、市场供给量迅速增加,鲟鱼价格逐步回落:从1998-2000年短短的3年时间内,我国鲟鱼人工养殖量增加了近10倍。商品鱼平均价格从1998年的600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20元/公斤,下降了75%。目前,鲟鱼成鱼销售市场仍然比较乐观。
2018养鲟鱼赚钱吗?
1、鲟鱼因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一直被禁止捕杀上市流通。鲟鱼一般三、四百元,小体型的翘鼻子的俄罗斯鲟四、五十元,杂交鲟20CM当观赏鱼五十元,中华鲟苗十元一条。价格因各地市场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2、市场上的鲟鱼价格是30元/斤左右。鲟鱼肉在上售价为60美元/公斤、鱼籽300美元/公斤、鱼籽酱高达700美元/公斤,鲟鱼皮是制作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磨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3、只有长江里生长的才是中华鲟,而且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市场上卖的都不是中华鲟,它们属鲟鱼科,大多是经过莫斯科鲟或者中华鲟的幼崽繁衍人工培育而成,这样的鲟价格各地皆有不同,随着鲟的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1公斤左右的鲟每公斤价格在60元左右,超过3公斤的价格大约在每公斤130元左右。
2018鲟鱼养殖的成本和利润
1、鲟鱼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终年水温高,鲟鱼生长快,如管理得当,仅1周年(12个月)便可从水花养到1公斤以上,广东地区有欧洲鲟×小体鲟的杂交种养殖一周年体重3公斤的例子。
2、经济效益分析:一条鲟鱼种12㎝约4~4.5元/尾,养一斤鲟鱼饲料成本约6元。综合考虑鲟鱼养殖成本,按成活率90%计,每尾鱼体重1.3斤,养1斤鲟鱼的综合成本为9~10元,市场价格每斤低15元,高22元,其利润也比较可观的。
3、至于销售价格,塘边价1998年达到800元/公斤以上,1999年底为260-360,元/公斤,其中尤以1公斤/尾左右规格售价高,这主要是因为饭店售价太高(1999年底达800元/公斤),消费者不得已只能倾向于消费小规格鱼。出口价格一般也在300元/公斤。这种高价格直接影响了销售量。随着养殖量的增加,2000年塘边价格会进一步下降,销售量则会相应大增。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仍然会相当可观。
4、鲟鱼的养殖成本主要为鱼种费、饲料费、人工费和设备沂1日费等。若以放养30克/尾(体长20厘米)的鱼种、饲料价格10元/公斤、饲料系数1.5、一周年长到1公斤计算,则每尾鱼的成本为鱼种费25元、饲料费15元、人工和设备折合10元,共计50元。若商品鱼售价在100元/公斤,则每尾鱼可售100元,利润仍可达50元,利润率达。
2018鲟鱼养殖的前景
1、鲟鱼为软骨硬鳞鱼,是远古鱼类,有活化石之称,其形态独特,体呈锥形,头、躯干为一平面,身披五行骨板并带有尖棘犹如铠甲,游如梭静如艇,体黑灰色,腹部白色,歪尾形,观之有一种幽深、古朴、别致的感觉,观赏价值很高,在东南亚、港澳台等地区将其视为上等观赏鱼。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原因,严重破坏了鲟鱼的生态系统,致使有些鲟鱼种类濒临灭绝。为了挽救这些濒危物种,世界各国在鲟鱼繁殖、放流、养殖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随着鲟鱼的养殖成功,不但为我国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新品种,在我国掀起了鲟鱼养殖的新热潮,而且满足了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出口创汇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2、鲟鱼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体形如同鲨鱼,在水中能平游、仰游、侧游、垂直游,像潜艇一样十分壮观。它还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恐龙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已灭绝,鲟(鳇)鱼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研究地壳变迁的"活化石"。
3、近年来,欧洲渔业把鲟科鱼类作为经济鱼类养殖的兴趣日益增长,其主要原因为:鲟鱼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筑坝施工破坏产卵场、过度捕捞亲鱼等导致世界性的鲟鱼资源下降。鲟科鱼类,如中华鲟、白鲟等资源短缺(我国已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开发有限。目前,我国对于鲟科鱼类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对国内外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孵化繁殖技术比较完善、适合我国水体养殖的、具有较大市场的、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鲟鱼品种。
鲟鱼饲料的选择方法
1、对养殖周期的影响。不同品质的饲料不仅会对养殖水质、健康状况有影响,而且会对养殖周期有影响。优质的鲟鱼饲料可以加速鲟鱼生长,缩短养殖时间,减少水电、人工成本,而劣质饲料则相反,会无形地增加养殖费用。
2、养殖环境。应选用水中稳定性好、转化率高的饲料。饲料水中稳定性好不仅可以节约饲料,而且可以减少饲料溶解对养殖水环境的污染。优质的鲟鱼饲料,其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相对较高,排出的粪便少,不仅节约饲料,而且降低了粪便对养殖环境的污染,有利于鲟鱼的生长。质量低劣的鲟鱼饲料,水中稳定性差、适口性差、消化吸收率低,导致残料多、粪便多,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残留的饲料和粪便污染水质、腐败后消耗溶氧、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鲟鱼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低劣的鲟鱼饲料,看似价格便宜,但是生长效果欠佳,并且要投入更多的水电成本来维持养殖用水的水质。
3、对鲟鱼健康状况的影响。投喂优质的鲟鱼饲料,鲟鱼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抗应激、耐运输。在山东冶源,鲟鱼出售后,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死亡,鲟鱼收购商会按死亡量扣留部分卖鱼款,因此,鲟鱼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养殖利润,而鲟鱼的健康状况与所使用的鲟鱼饲料有直接的关系。使用劣质饲料所造成的鲟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也应该考虑在养殖成本之内,不能只看饲料的售价。
4、性价比。选择饲料时应关注饲料的转化率或饵料系数,也就是说一斤饲料能长多少鱼或长一斤鱼需要多少饲料,并以此计算养一斤鱼需要的饲料成本,一定不要将关注点集中在饲料价格上。低价饲料不一定能降低饲料投入,高价格的饲料也不一定会增加饲料投入,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养殖经验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利润。
8. 鲟鱼鱼缸养殖技术
第一,准备一只透明美观、大小适中的鱼缸,鲟龙鱼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主要就是够大。要注意将自来水暴晒一天后注入,水温保持在13-25℃,再将鲟鱼放入水中。萊垍頭條
第二,每天喂2-3次食,投喂小虾、红虫、海藻等食物,鲟龙鱼的食量较大,不要让它饿着。同时要定时处理残渣,不然水质就受到影响了。萊垍頭條
第三,鲟鱼不耐低氧,要给它一个打氧机,而鲟鱼排泄物重易沉底,容易滋生细菌,这就会快速污染水质。所以主人不能偷懒要经常换水、清洗鱼缸。当然条件允许可以上一个带泡沫铜过滤芯的过滤器。萊垍頭條
9. 鲟鱼网箱养殖技术规程
鲟鱼是最古老的鱼类,也是目前名贵的一种鱼,其营养丰富,柔嫩鲜美,食用价值高,市场很受欢迎,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有不少人开始人工养殖鲟鱼。下面一起来学习了解鲟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池塘的规模最好在4亩左右,池塘底质最好是沙质,可在池塘设置独立的进水口跟排水口,在进水口跟白水口挡上铁丝网,这样可以防止鲟鱼逃跑。池塘附近最好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活水养殖,流动水养殖。
2.养殖准备
放养前要先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再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放掉,重新灌水进来水位在1.5米左右的水深。在新水灌满池塘以后,也不能马上放养。得等到消毒水的药效消失了以后,这样对鲟鱼来说比较安全。
3.鱼苗放养
放养前鱼苗要消毒,可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几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前用几尾鱼先试水,无不良反应后再将苗种放入。幼苗培育放养密度为600尾/m2;苗种放养密度250~300尾/m2,放养规格15~20g/尾。
4.饲料投喂
一般是放养第3天就会给鲟鱼投喂饲料,前期可以按照鲟鱼体重的5%到7%来给鲟鱼喂饲料,后期按鲟鱼体重的4%到5%喂饲料。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之类的,池塘是有的,因此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之类,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饲料。
5.水质管理
鲟鱼对水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水质要比较干净而且清洁,每天最好把污水排出去一次,让池塘的透明度保存在可以看到水下30厘米。鱼苗阶段最好是每个星期都要清理一次池塘,鲟鱼鱼阶段需要每半个月换一次水。
6.病害防治
鲟鱼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车轮虫病、肿嘴病、斜管虫病等,车轮虫病可用5%的食盐水或者是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流水饲养疗效不错。肿嘴病防治要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饲料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斜管虫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以上就是关于鲟鱼人工养殖介绍了,据了解,鲟鱼1个月左右的养殖即可达到7-10厘米,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经过9-10个月即可达0.75-1千克左右,是生长速度非常快的鱼,养殖经济效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