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鱼的养殖基地
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小黄鱼也叫梅子、梅鱼、小王鱼、小先、小春鱼、小黄瓜鱼、厚鳞仔、花鱼。都隶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 。舟山群岛海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最高年产量曾达到13.2 万吨。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
2. 黄鱼的养殖基地在哪里
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
02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03
牛牯湾生态养殖区
04
北京广春鹿业梅花鹿养殖基地
05
三都澳大黄鱼育苗养殖基地
06
曹妃甸(养殖基地)
07
山东鲁泰珍禽养殖园
08
山东华辰牧业牛羊养殖场
09
江泉农牧产业园
10
河南喜明鱼场
3. 黄鱼的养殖基地在哪里有电话吗
卖假黄鱼可以打工商局的电话
4. 黄鱼的养殖基地图片
1、东山澳角渔港
澳角渔港位于福建最美乡村的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与金门澎湖隔海相望,山与海包围了这座渔村。
澳角渔港是国家一级渔港,渔产品富饶。
2、宁德三都澳海渔村
三都澳海海渔村中国最大的大黄鱼育苗养殖基地。海上渔排交织,网箱罗列,堪比海上渔村,甚为壮观。
这里由三都、青山、鸡公山等5个单岛和1个城堡半岛、14个屿等组成,岛屿连缀,腹大口小,是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
3、泉州大岞村
大岞山位于惠安县崇武半岛最东端,距离崇武古城约3公里。这里是国家一级天然渔港的所在地,停靠着大陆和台湾两岸的渔船,最多可容纳1500多艘。
4、漳州岱嵩岛
岱嵩岛位于离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南碇岛的漳州,面积0.26平方公里,为纯渔业村,没有耕地,900多户,人口3800多人。国家一级渔港。
5、福鼎渔港
该港内海水产品总产量19.05万吨,拥有海洋渔船4653艘,分布有大小渔港26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沙埕中心渔港),一级渔港1座(福鼎嵛山妈祖一级渔港),二级渔港3座,三级及以下渔港21座。
6、三沙湾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15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霞浦三沙中心渔港),二级渔港4座,三级及以下渔港10座。
7、黄岐半岛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19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连江黄岐中心渔港),二级渔港3座,三级及以下渔港15座。
8、平潭岛群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22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平潭东澳中心渔港),二级渔港5座,三级及以下渔港16座。
9、莆田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23座,其中一级渔港3座(莆田秀屿平海一级渔港、石城一级渔港、湄洲一级渔港),二级渔港3座,三级及以下渔港17座。
10、泉港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7座,其中二级渔港1座,三级及以下渔港6座。
5. 小黄鱼养殖基地
现如今的中国是渔业大国,经过七十年的发展,中国渔业已经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
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增加农村就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渔业经济总产值就达到了26406.5亿元,这其中,养殖产值占比超过了75%,这让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水产养殖大国。
中国幅员辽阔,读中学时,我们就知道我国陆地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足有470多万平方千米,拥有1.8万多千米的漫长海岸线,所以,我国的海洋渔场也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四大渔场。
1.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这是中国最大的渔场,在这里捕捞的渔民来自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和台湾省。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为主要渔产。
舟山渔场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与俄罗斯千岛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和秘鲁渔场齐名,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渔业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破坏,舟山渔场现如今早已不复当年辉煌。
当地政府为此还宣布实施了“舟山渔场振兴计划”,希望它能早日重现辉煌。
2、黄渤海渔场
黄渤海渔场位于渤海一带,面积约3600平方海里,是山东、辽宁两省渔民的主要捕捞渔场,曾经是小黄鱼、对虾、蓝点马鲛等鱼类的重要渔场,主要是定置网和一些近岸作业。
近年的主要捕捞对象主要包括小黄鱼、带鱼、对虾、海蜇、毛虾、梭子蟹、黄姑鱼、鲅鱼等。
但近十几年来,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同样是这个渔场的问题,渔场的平衡正在逐渐打破。
3、南部沿海渔场
南部沿海渔场是指靠近广东沿海附近的海洋渔场,这里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热带渔场,海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生存着大大小小多达400种以上的海洋生物及鱼类,靠海吃海都能吃得有滋有味的。
但由于过度的近海开发使得该海域已经严重透支,污染也极为严重,根本无法生产高品质海产品,南部沿海渔场,实际已经名存实亡。
4、北部湾渔场
北部湾渔场位于我国西北部沿海的北部湾,海底地形平坦,饵料充足,也孕育了足够丰富的海产,盛产鲷鱼、金线鱼、沙丁鱼、金枪鱼、比目鱼等50余种经济鱼类,还有丰富的虾、蟹、贝。同时由于沿海浅海和涂滩广阔等原因,也十分适合发展海水养殖,资源十分丰富。
北部湾近年来因环境保存良好经常被提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北部湾渔场渔业在目前过度捕捞环境下仍有余力的优势。
以上就是中国的四大渔场了,总体来说,捕捞业确实是过度开发的。但幸运的是,我国目前养殖产业的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捕捞产值,接着养殖产业的大力发展,我们仍有余力去恢复海域的污染问题,也许有一天,四大渔场还能重现辉煌。
6. 黄鱼的养殖基地员工职责范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渔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渔业科学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渔政渔港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的渔业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养殖业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单位和个人利用水库、湖泊、泡沼、池塘、山间溪水等适于养殖的水域发展养殖业;鼓励和支持水产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和推广。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渔业生产者提供科技、信息和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水域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资源状况、水域养殖容量等,依法编制水域、滩涂养殖发展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跨界水域的养殖发展规划由相邻县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没有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养殖发展规划修改,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后重新公布。
第七条 单位和个人使用国有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必须申领养殖证。
申领养殖证,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跨市、县水域、滩涂的养殖证,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核发;没有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由省人民政府核发。
单位和个人承包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应当依法签订承包合同。
第八条 申请养殖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固定的生产场地,水源充足;生产条件和设施符合渔业养殖技术规程的要求;有与渔业养殖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养殖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提交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的意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之日起十日内核发养殖证;不予核发养殖证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九条 使用国有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无正当理由未从事养殖生产一年以上或者鱼种放养未达到规定投放标准的,视为荒芜。
养殖水域鱼种投放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商品鱼生产基地和重要养殖水域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
商品鱼生产基地和重要养殖水域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十一条 养殖生产用水应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禁止使用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或者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药品。
第十二条 从事水产苗种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生产,但是自育、自用水产苗种的除外。
实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
县域间引进水产苗种的,必须持有检疫合格证明。
水产苗种检疫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三条 申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生产场地,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二)生产条件和设施符合水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
(三)有与水产苗种生产质量检验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繁殖用亲体来源于原种场、良种场,符合质量标准,群体达到一定数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经现场考核后,核发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不予核发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 初级水产品实行检验检疫制度。检验检疫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负责水生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监测、预防和控制渔业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第三章 捕捞业
第十六条 自然水域和人工增殖水域实行捕捞限额制度。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渔业资源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全省捕捞限额总量,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逐级分解下达。
第十七条 在自然水域和人工增殖水域内从事捕捞作业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捕捞许可证。
第十八条 申领捕捞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渔业船舶检验证书;
(二)有渔业船舶登记证书;
(三)符合国务院渔业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对申请人提交材料进行审查后,核发捕捞许可证;不予核发捕捞许可证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九条 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应当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取得相应的检验证书。
渔业船舶取得检验证书后,渔业船舶所有人应当向居住地或者经营地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和国籍登记,确定船籍港。
第二十条 进出渔港的船舶应当向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进出港签证,接受安全检查;在渔港内应当服从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对水上交通安全秩序的统一管理。
第四章 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管理的水域统一规划,采取措施,增殖与保护渔业资源。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专门用于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的征收和使用,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国际边境水域的禁渔区和禁渔期按国际间的渔业协定执行;无协定的,按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因科学研究等特殊需要,在禁渔区、禁渔期捕捞,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或者捕捞重点保护的渔业资源品种,或者进入渔业部门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必须经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禁止使用鱼叉、鱼罩、土簗子、冰板张网、密缝箔、地笼、快钩、搬罾网等渔具捕鱼。
禁止使用爆炸物、有毒物、电力等捕捞方法捕鱼。
禁止制造、销售禁用渔具。
第二十五条 禁止使用小于规定最小网目尺寸的渔具进行捕捞。
捕捞经济鱼类的各种网具最小网目为10厘米。捕捞小型成鱼的各种网具最小网目为2. 6厘米。
簗子淌囤的眼高不得小于7厘米,宽不得小于4厘米,并禁止使用套箱、套囤。
冰槽子、花篮子、鲶鱼囤等渔具眼的尺寸均不得小于簗子淌囤眼尺寸。
张网间距以桩基计算不得小于500米。
第二十六条 国有水域主要经济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最低起捕标准为:
(一)青鱼、草鱼、鲢、鳙、翘嘴红鮊(大白鱼)、大麻哈鱼、乌鳢(黑鱼)、怀头鲶,体长在40厘米以上;
(二)鲤、滩头雅罗鱼、雅罗鱼、东北雅罗鱼、鳜(鳌花)、蒙古红鮊(红尾)、鲶,体长在30厘米以上;
(三)红鳍鮊(麻连)、花鱼骨(吉勾)、唇鱼骨(重唇)、长春鳊、团头鲂(武昌鱼)、黄鱼桑(嘎牙子),体长在17厘米以上;
(四)鲫体长在15厘米以上;
(五)甲鱼背径在17厘米以上(甲鱼卵不得采集);
(六)河蚌蚌径在13厘米以上。
其他鱼类和水生动物的最低起捕标准均以达到性成熟为准。
第二十七条 捕捞作业时裹获的经济幼鱼不得超过渔获物总重量的5%。
第二十八条 用于渔业并兼负调蓄、灌溉等功能的水体,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渔业生产所需的最低水位线。
第二十九条 在鱼、虾、蟹、贝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重要的洄游通道等渔业水域直接引用水时,引用水单位必须设置网、栅等保护设施,切实保护渔业资源。
第三十条 禁止围湖、围库造田。沿湖、沿库滩涂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围垦。
重要的苗种生产基地和养殖场所不得围垦。
第三十一条 国有水域中的鱼、虾、蟹、贝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重要的洄游通道等,不得划作养殖场所。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任何单位、个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应当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的调查处理。
第三十三条 禁止将病害高发期或者发生疫情时的养殖用水向自然水域排放。
禁止在渔业水域浸泡和刷洗有毒有害的物品以及进行其他危害水质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经营休闲渔业的单位和个人,对垂钓场所及其水域的废弃物应当及时清理,防止水域污染。
第三十五条 向自然水域和人工增殖水域投放水生动物新物种的,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论证报告,经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等部门进行生态安全评估后,方可实施。
禁止向自然水域和人工增殖水域放生有害的水生动物。
第三十六条 在距离国有渔业水域边缘500米以内或者在国有渔业水域内进行爆破、勘探以及其他施工作业,对渔业资源有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并采取保护措施。由于爆破或者作业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由建设单位负责赔偿。
建设单位在完工后应将突出水底的残留物清除干净;拒不清理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理,清理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应当建立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禁止非法捕捉、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和运输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渔业,按照行政区划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商制定管理办法,或者由其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国际边境水域的渔业,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边境水域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相关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各级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是:
(一)监督检查本辖区执行渔业法律、法规的情况,查处渔业违法案件;
(二)监督检查国际渔业协定的执行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渔政管理方面的涉外事宜;
(三)保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渔业生产秩序,调解处理渔事纠纷;
(四)保护、增殖渔业资源,救护水生野生动物;
(五)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六)组织指导渔业船舶检验,负责渔船和船用产品的检验、登记;
(七)维护渔港港航安全,调查处理渔业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组织渔业水上救助;
(八)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配备渔政检查人员。渔政检查人员经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渔业行政执法证件后,方可从事渔业行政执法工作。
第四十一条 渔政检查人员有权对渔业证件、渔船、渔具、渔获物、捕捞方法和渔饲料、渔药、水产苗种、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等依法进行监
7. 黄鱼 养殖
黄鱼养殖管理技术
1. 黄鱼苗种放养
购进体长2~3厘米的鱼苗放入暂养池,自行标粗,并按上述方法进行食性驯化、淡化处理。4月2日清晨日出后,选取个体均匀、无病无伤、无残无畸、活动能力强、体长6厘米的鱼种7.2万尾进行放养,放养密度为1.2万尾/亩。
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而定。鱼种先放入养殖池内设置的网箱中,并用二氧化氯溶液浸洗消毒5~10分钟。养殖池与暂养池的池水盐度均为2‰。
2. 黄鱼饵料投喂
全程选用的是海水鱼配合饲料。每天6时、18时各投喂1次,投饵前先发一固定信号。饵料投喂时可听到大黄鱼“咕咕”的叫声,当声音从小到大时,表明鱼已进入食场并达旺食,鱼吃饱后声音逐渐消失。
日投饵量前期为鱼体重的7%~8%,中后期为鱼体重的3%~5%。投饵要“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并根据残饵量、天气、水温、水质以及鱼的活动情况等适当调整投饵量。定期在饵料中添加多维、黄芪多糖、三黄粉等药物,预防病害发生。
3. 黄鱼养殖的水质管理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大黄鱼的生长,调节好水质,能促进鱼类正常生长,有效防止疾病发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4.黄鱼日常养殖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大黄鱼的活动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饵料台上的饵料是否吃完,根据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适时开启增氧机,以防缺氧浮头情况发生。
注意检查进水口的过滤网和排水口的防逃网是否破损,若有破损,及时修补,防止野杂鱼入池或大黄鱼外逃。每隔15天测定鱼的体长、体重。每天测水体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水温、透明度等,并做好池塘养殖日志。根据鱼的生长情况与水质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5. 黄鱼养殖的病害防治
养殖全程贯彻“防重于治”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在养殖期间定期对食场进行消毒,鱼病多发季节做好药物预防与水质调节等措施,养殖过程没有发生重大的病害。
8. 黄鱼的养殖基地员工岗位职责范文
乐清湾乐清湾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湾,位于浙江南部瓯江入海口北侧,原为潮流通道形港湾。东侧是玉环市,西岸是乐清市,温岭市在其湾顶,湾口是洞头区各岛屿。乐清湾系深入内地的半封闭海湾。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域面积469平方公里,陆岸线长220多公里。湾内水深港阔,岛屿错列。沿岸有清江、白溪、水涨、灵溪、江厦等30余条大小溪流入注湾内。位于玉环市的大麦屿港是浙南最主要的深水港资源分布区,港区水深大多在9~30米之间,最深区达41米,可建1~5万吨级以上泊位30多个,1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4个。在玉环附近的深水港区曾经能看到跳跃翻腾的海豚。
中文名乐清湾
外文名The Gulf of Yueqing
位置
浙江南部瓯江入海口北侧
类型
天然流通道形港湾
开发价值
乐清湾有可待开发的潮汐能源,乐清湾的潮差较大,一次大潮的进潮总量达21.3Ⅹ108立方米,湾内有适宜于建立潮汐电站的坝址,现建有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装机容量可达55万千瓦。而乐清湾33.1万亩的海涂是贝类养殖的天然牧场,这更是乐清湾值得骄傲的自然资源。
在乐清湾有各种主要的经济鱼类20余种,其中大黄鱼是主要的鱼类资源,还有58种贝类,60种甲壳类动物,整个乐清湾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十分利于海水养殖,是浙江省蛏、蚶、牡蛎三大贝类的养殖基地和苗种基地。地理气候而且由于乐清湾的水体容量大,东临东海、使乐清湾西部的乐清市沿山麓地带,因山走势与海岸平行,北部有山地阻隔,形成热量、水分、温度条件较好的陆域港湾小气候,所以,湾内冬季温暖,春季气温回升早,使乐清湾沿岸地区气候条件优越。乐清湾本身天然拥有不少湿地,湿地本来就是稀缺的海洋资源,有“地球的肾脏”的美誉。
乐清湾是上天赐给浙江的一个天然良湾,如此优越的海洋地理环境不仅浙江少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地理位置乐清湾位于浙江省南部沿海,湾顶是台州温岭市,乐清湾西部是温州乐清市,东部是台州玉环市。
管理机构乐清湾港区管委会(乐清湾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为乐清市政府职能部门。
机构地址:乐清市人民路2号3幢7楼。
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区内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及规划监察管理;颁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并抄有关部门备案,依法实施规划管理。 (二)负责对土地、滩涂和海域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办理区内土地征用、出让和海域、滩涂使用权的依法收回审核报批工作以及临时用地、用海的报批工作,负责建设用地的前期管理和日常检查工作。
(三)负责区内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及建设工程的质量等级核报工作管理,负责建设工程初步(扩初)设计审批,负责合同审查、开工条件审查、安全生产、施工许证管理,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管理区内市政设施、园林绿化。
(四)监督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负责区内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本市限额内开发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手续、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和环保监理、监测等工作。
(五)负责审批限额以内基本建设项目;审核上报限额以上基本建设项目;负责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牵头组织区内财力安排;负责区内基本建设项目的综合管理及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负责港口及岸线的管理工作;负责港口公用码头和专用码头(含装卸点)以及理货,引航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维护港口运营秩序,检查港口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征收港口规费(含港口建设费);组织开展港际间合作交流,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
(七)负责区内物资流通行业的管理、协调和审批;协同有关部门参与港区航道的疏浚、整治和管理;负责港区岸线的维护、审批和管理;负责区内的房地产管理(区内商品房开发建设计划纳入全市统一指标)。
(八)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财务、会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制定港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并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对进区项目实行“一个口”收费,管理除上缴国家、省、温州市外的港区留用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和投融资活动;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保障区内投资建设的高效健康发展。
(九)贯彻执行国家、省、温州市产业政策,组织制订港区专项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并协调和监督实施;指导和组织临港产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负责管理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重大的利用外资的招商工作,组织临港企业的产品展销、边贸活动,提出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和投向,宣传优惠政策,介绍投资环境。
(十)负责对区内临港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监测、预测;综合协调经济运行中涉及资金、能源、运输以及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问题;指导、监督临港企业的安全生产、抗台救灾、设备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参与区域经济协作。
(十一)协调管理有关职能部门设在港区的分支机构及派驻人员。
(十二)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9. 黄鱼养殖技术
1、养殖准备
其实黄花鱼相对于其他的鱼类来说,还是比较难养的,所以在养殖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是使用网箱养殖的话,就要按照黄花鱼的规格来布置网箱,为了在养殖中避免黄花鱼出现擦伤的现象,最好在选择材质的时候,要选择比较柔软的网箱来进行养殖。但是如果是采用池塘养殖的话,养殖地就要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而且在放养之前,要对池塘里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还有一些养殖中其他用到的设备,也要准备齐全。
2、鱼种选择
黄花鱼的鱼种是比较珍贵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细心,只有选择优质的鱼种,才能提高黄花鱼的养殖成活率,降低损失。一般都是选择大小均匀,而且鳞片完整,皮肤有光泽,没有明显的病害和外伤等鱼种进行养殖,这样的鱼种在后期的管理来说,也是比较方便的。
3、鱼种放养
在鱼种放养之前,一定要对鱼种进行消毒工作,因为对于一些采购回来的鱼种,可能存在着一些寄生虫和细菌,如果直接放养的话,不仅会污染水质,还会影响到整体鱼群的健康生长。所以在放养之前可以放在福尔马林中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之后捞出放到清水中养殖一天,然后就能正常放到网箱或者池塘里进行饲养了。
4、饲养管理
黄花鱼在养殖过程中主要是以冰冻的冰冻鲐鱼参鱼为食,,所以在喂养的时候,需要先将资料进行解冻,然后再剁成肉末,拌上一些专门的鱼饲料,选择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投喂。除了这些之外,也可以适量的喂一些小鱼,小虾或者扇贝类的肉类,可以为黄花鱼的生长提供全方面的营养,促进黄花鱼更好的生长。
5、日常管理
在养殖黄花鱼的过程中,平常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黄花鱼对水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是采用池塘养殖的话,需要养殖户们每天进行换水,而且要不定期的对池塘里进行打扫和消毒。如果是网箱养殖的话,只需要在每次投喂之后,将剩余的食物残渣捞出就可以了,不过也要不定时的清理网箱上的脏污,定期进行消毒杀菌。除此之外,就是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为病虫害的发生,对黄花鱼的生长是有非常大的威胁的,所以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养殖的时候,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些抗生素等,提高黄花鱼自身的抗病性,如果发现了有病鱼的时候,也要及时的进行隔离治疗,防止感染到其他正常的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