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刚出壳的小鸵鸟不吃食怎么办?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8 09:08   点击:203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刚出壳的小鸵鸟不吃食怎么办?

1.环境调控

雏鸵鸟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既怕冷,又怕热,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育雏期间要求育雏室保温性能良好。出雏后的第1周要求温度控制在33 ℃左右,第2周降至27~30 ℃,3~8周降至21~26 ℃。育雏期间的相对湿度则以70%为宜。60日龄的鸵鸟则可脱温,脱温以后的鸵鸟可到室外运动场活动。

雏鸵鸟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胆小,自卫能力较差,如遇环境干扰便精神不安,甚至奔叫不止。所以,雏鸵鸟饲养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较为安静的场所,防止外界不良刺激和干扰,影响雏鸵鸟的正常生长发育。

2.科学饲养

雏鸵鸟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其营养主要来源于体内的卵黄,可以满足48~72小时的营养需要。所以,刚出壳的雏鸵鸟并不饥饿,不应强迫其采食。在卵黄基本吸收后雏鸵鸟才开始有饥饿感,试图采食。过早开食则有害于消化器官发育。一般可在雏鸵鸟孵出2~3天后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水温控制在24 ℃左右,饮水中可适量添加维生素B、葡萄糖等配置的营养液,则效果更好。

开食时可先喂混合饲料,要湿喂,用水把粉料拌成湿料,1周后可喂给适量颗粒饲料,要定时、定量,否则会诱发便秘或腹泻等疾病。一般喂量应占体重的1.6%~2.0%,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喂3次,每次喂量为全天喂量的 1/3。还要结合饲喂适量洗净切碎的青绿饲料。

3.疾病防控

雏鸵鸟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性较差,抗病力较弱。所以,雏鸵鸟的育成率普遍较低;育雏阶段的死亡率可占鸵鸟养殖期死亡总数的 70%~90%。尤其是育雏期前 9 周,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时期,死亡率可超过50%以上。死亡原因主要有雏鸟腹泻、出血性肠炎、曲霉菌病、肠胃梗阻和因营养缺乏或不平衡造成的腿部疾病致残等。因此,为了有效防控各种疾病,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抓好“饲喂、预防、消毒、治疗”等综合防治。

(1) 饲喂 喂养雏鸵鸟主要注意饲料要优质,无霉烂变质。定时、定量,防止饥饱不匀。饮水要清新,严禁饮用不洁的污染水。

(2) 预防 预防疫病一定要做好雏鸵鸟的防疫和检疫工作,通过免疫接种可以防止雏鸵鸟的常见多发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如新城疫、禽痘、流感和马立克氏病等。有些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可用。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免疫接种方法,可以预防某些常见疾病的发生和危害。

(3) 消毒 消毒是消除和杀灭雏鸵鸟所在环境中的病原体,达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目的。所以,做好消毒工作十分重要。其方法包括:①物理消毒。如采用清扫、洗刷、日晒等手段达到消除病原的目的。②化学消毒。如利用各种消毒剂,如漂白粉、来苏儿、碘酒等对雏舍及活动场所进行定期喷洒,杀灭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和寄生虫。

(4) 治疗 雏鸵鸟的常见病主要有腹泻、新城疫、巴氏杆菌、支气管炎及体内寄生虫病等。一旦发生疫情后,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兽医防疫措施对雏鸵鸟进行有效治疗,以减少损失和促进病鸟早日康复,同时对受威胁的雏鸵鸟可采取多种预防措施。

小鹌鹑繁殖: 5-6小时后壳鹌鹑会跑,吃早而不是晚。可以用玉米、碎米、面粉等混合物打开,可以用煮熟的蛋黄混合较好。两三天后,逐渐转为全价混合饲料。幼鹌鹑: 玉米52% ,豆饼27% ,鱼粉10% ,麸皮5% ,草粉5% ,骨粉1% ,粗蛋白24-25% ,ca: p 比2:1。另外可以添加15% 的打青饲料,或者每100斤饲料外加10克复合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饲料中添加少量抗生素效果较好,不仅能预防疾病,而且能促进生长发育。小鹌鹑可以在孵化器中用水槽喂食,在喂食的末端加入少量水。鹌鹑喜欢吃,但很容易污染饲料,很容易在夏季变质。饲料干饲料,需添加饮用水供应,水应全天连续供应。开始一天吃饭,两周后吃六顿,四周后每天吃四顿。产生一只小鹌鹑需要0.5公斤浓缩液。是关于食物的,少量的。小米也不错,鸡饲料也不错,但是,一定要浸水,然后,水一定要挤得差不多,食物捏成细条。

不吃食物那么你就喂他,把他嘴巴掰开喂一些比较稀得食物给他吃,这样就可以了,我家鸟不吃我都是这么喂好的。

一般小鸟都是人工喂养,过一段时间自己就会吃食物了,,,,

鸵鸟不吃食趴着不起来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鸵鸟趴着不不起来,且食欲不振,可以查看鸵鸟排便是否呈白糊状,精神委顿,翅膀下垂,打瞌睡,应排查是否是禽白痢杆菌病。若鸵鸟粪便呈黄白色黏稠稀便,有远离群体,呆立,体温升高、羽毛粗乱无光泽,反应迟钝等症状,应排查是否大肠杆菌病。查看鸵鸟腿部是否有受伤,因疼痛的原因食欲不振。若鸵鸟长时间趴着不进食,建议及时请求畜牧局的技术人员检测确诊对症调理比较好,以免遭受损失和病情加重。

一、鸵鸟患有禽白痢杆菌病

      1、禽白痢杆菌病会导致鸵鸟排便呈白糊状,粪便有腥臭味,精神委顿,翅膀下垂,打瞌睡,食欲不振。

      2、发现鸵鸟患病,应立即隔离病鸟,及时鸟舍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3、病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口服土霉素片,一日3次,一次3-10片,连续服用3天。

      (2)灌服强力霉素,鸵鸟1千克体重用药约0.05克,兑水比例1克药品加水1千克,一日1次,连续服用3-5天。

      (3)肌注硫酸庆大霉素,一次1次,每次用量20-40万单位,连续使用3-5天。

      (4)肌注605注射液,鸵鸟1千克体重用药约0.1亳升,每天1次。

二、鸵鸟患有大肠杆菌病

      1、大肠杆菌病会导致鸵鸟粪便呈黄白色黏稠稀便,有远离群体,呆立,体温升高、羽毛粗乱无光泽,反应迟钝等症状。

      2、大肠杆菌病成鸟多呈散发性,此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潮湿环境、闷热天气发病率较高,平时应注意鸟舍通风,恒温管理。

      3、病鸟可全群按每1千克体重给予庆大霉素10-15毫克、新霉素15毫克。

      4、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多维、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内服补盐液(配方为:NaCl35克、KCl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0克、凉开水100克)。

      5、用2%过氧乙酸对鸟舍全面彻底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14毫升福尔马林加28g高锰酸钾对鸟舍进行熏蒸,防治病毒扩散。

三、鸵鸟身体受伤

      1、鸵鸟腿部受伤会因为太疼导致不吃东西并且站不起来,查看伤势是否严重,有医疗条件可以在伤患处及时处理,避免让鸵鸟剧烈运动。

      2、如没有医疗条件,建议及时联系兽医站就医,避免造成病情加重恶化的情况。

      3、建议及时排查养殖场是否有裸露的钉子,铁丝网,铁片,尖锐的石头并及时处理,避免人,畜再次受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