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塘里鱼养殖(塘鳢鱼养殖基地在那?)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4 02:00   点击:21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塘鳢鱼养殖基地在那?

珠海斗门有 斗门笋壳鱼打“飞的”去北京 外来鱼种本土成气候,养殖规模全国最大 3月29日上午,一吨多笋壳鱼从陈厚添的养鱼场里载到了珠海机场,接下来将被空运至北京、上海等地。

对于今年53岁的陈厚添来说,他养的鱼打 “飞的”到全国各地很平常,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都是如此,高峰期时一天就有十多吨笋壳鱼打“飞的”进京城。笋壳鱼学名为尖塘鳢,原产自越南、泰国等地,自从2002年被引进斗门养殖后,迅速形成规模,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笋壳鱼养殖基地。通过连年的摸索与创新,斗门区在笋壳鱼良种孵化上也取得不小的成绩,去年,该孵化项目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徒弟胜过师傅 “斗门的笋壳鱼养殖面积绝对是国内是最大的,在亚洲可能也没有哪个国家能超得过。”斗门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朱建洪说,笋壳鱼只能在亚热带地区生长,而且需要在咸淡水交汇处养殖,斗门黄茅海湾北端的崖门和虎跳门出海口的交汇处就是最为理想的区域,而这里目前有约2000亩的养殖面积,这个规模是国内其它地区都没有的。

2. 塘鲺鱼养殖

塘鲺水花鱼养殖技术

1、培育鱼苗

(1)一般使用水泥池来培育鱼苗,放养密度为500尾/平方米。

(2)在下池之前,使用生石灰或者是漂白粉进行消毒,然后施加腐熟有机肥培养水质,为塘鲺鱼提供食物,到了后期,投喂鱼粉和面粉配制而成的饲料。

(3)培养15-20天左右,等到鱼苗长至3-5cm左右的时候,准备放入池塘中饲养。

2、池塘养殖

(1)池塘处理

①每亩池塘使用25kg生石灰,或5kg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消毒。

②消毒过后7天左右,进行试水,如果没有问题,则可以开始放苗。

(2)放养

①每亩池塘(水深1.5m左右)放养1-1.5万尾鲶鱼苗。

②放养初期的时候,使用密网在池塘边围出来一块水域(面积为5-8平方米左右),将鱼苗放置于其中饲养10-15天左右。

③随着育苗长大,逐渐加深水位,然后撤掉密网。

(3)喂养

①早期的时候,主要投喂水蚤,水蚯蚓,或者是鱼粉、蚕蛹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待塘鲺鱼长大后,喂食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杂鱼、虾等。

②每日的投喂量为塘鲺鱼体重的8-10%左右,每天投喂2-3次。

3. 本地塘鲺鱼养殖技术

水要有池塘水体的1/3深。每隔10-15天左右用水质快速检查设备监测水质一次,发现水质变化可用生石灰等产品,或者用EM菌、光合细菌等制剂调水改底。

塘鲺鱼容易从进排水口处和在雨天塘水上涨时跃出鱼塘逃跑。要每天检查进排水口的拦网是否牢靠,是否有漏洞。每天关注天气预报,注意雨天鱼塘水位暴涨。可以用空心砖或网片在池埂设置防逃物。

4. 塘角鱼养殖基地

塘角鱼每亩可收获 1 万斤。行情好的时候收购价 15 元/斤计算,可卖得 15 万元,行情一般的时候收购价也能有 11 元/斤,可卖得 11 万元。综合计算起来,塘角鱼一亩养殖利润为 5 – 10 万元。

两广地区对塘角鱼的日消耗量在 5 万 kg 左右,如此巨大的市场让很多朋友动了养殖塘角鱼的心思。

5. 塘鳢怎么养殖

饲养沙塘鳢首先要做到水质干净无污染,平时要注意水体的清洁程度,及时消毒;要根据养殖场所的面积大小确定养殖密度,当饲料不够时要及时补充;水温要严格控制在十三到三十二度之间,要定期查巡,增加池内氧气。

即使沙塘鳢对水质要求并不是很高,但也要保证水质清澈。用沙石堆砌塘基,底层铺适量石头,砾层,水草,并考虑到抽排水如何放置才会更加方便。

6. 沙塘鳢鱼养殖

适合山泉水养殖的鱼类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四大家鱼、鲫鱼、泥鳅、黄鳝、王八、黄骨鱼、鳜鱼、沙塘鳢、鲤鱼等等,这些只要水质达标,基本上都是可以养殖的。如果养的鱼用纯天然的饲料喂养的话,这些鱼的口感会非常的好。现在这样喂养的鱼,主要是自己家食用的多,因为口感可是其它高密度养殖下的鱼,无法比拟的。

7. 塘鲺鱼的养殖技术

养殖准备:在池塘四周种植一些水草,放养前用生石灰将池塘进行消毒。放养密度:每亩放养2-3万尾鱼苗。投喂饲料:田螺、河蚌、蝇蛆、鱼虾、红虫、蚯蚓等。日常管理:每隔15天左右换一次水。防治病害:使用硫酸铜、鱼菌清、食盐水、甲醛溶液等进行防治。

一、养殖准备

1、首先要选择地方修建好养殖池,一般可以利用池塘进行养殖,养殖池的四周水资源丰富,方便排水、换水,池塘的底部需要修平整,然后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网。

2、在池塘四周可以种植一些水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遮阴藏身的作用,还可以在池塘四周布置一层围网,避免敌害进入,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将池塘进行消毒,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二、放养密度

1、要选择体质好、健壮、没有疾病感染的、没有外表及内在伤害、规格大小均匀的土塘鲺苗。

2、在放养前需要将鱼苗进行消毒:放入稀浓度的盐水中,清洗10分钟左右捞出,然后按照每亩放养2-3万尾的密度,将鱼苗放入养殖池中。

三、投喂饲料

1、土塘鲺是一种衣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品种,饲料种类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有田螺、河蚌、蝇蛆、鱼虾和动物内脏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喂土塘鲺,如果是需要高蛋白的饲料,也可以使用红虫、蚯蚓和黄粉虫等这一类的饲料。

2、一般每天需要喂食土塘鲺2次,分别是在早上8点左右,以及下午6点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还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以及土塘鲺的生长状态等,来合理的配置饲料比例和饲养量。

四、日常管理

1、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需要根据水体的肥沃程度,来合理的追施有机肥,有利于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增加天然的饲料,期间还需要经常换水,一般每隔15天左右换1次水,以避免水质恶化。

2、如果温度比较高的话,需要根据情况来调整换水的周期,并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一般是每隔15-20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1次。

3、然后就是进行巡塘管理,查看土塘鲺的生长情况和活动情况,可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

五、防治病害

1、土塘鲺发生的病害是比较多的,但这些鱼病也是比较常见和频发的,在水产养殖中都可能会发生。

2、比如车轮虫病、三代虫病、肠炎病、水霉病、小瓜虫病、尾孢子虫病等,可分别使用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鱼菌清、食盐水、硝酸亚汞、甲醛溶液进行防治。

8. 塘鲺鱼如何养殖

鱼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鱼塘必须彻底清除杂物、清理塘底淤泥,每亩用生石灰25或茶籽麸20,或漂白粉5斤兑水全塘泼洒消毒,一星期后经试水确定安全,才能放苗。

2、鱼苗投放

塘虱鱼的养殖,可分为混养与纯养两种方式。混养是指在养殖“四大家鱼”塘中,每亩混养“五指鱼”(即是每公斤200尾左右)150—200尾,平时不用专门投放饲料,每亩可收获15—25公斤塘虱鱼;

纯养是利用塘基坚实,排灌方便,水深能够控制在1.5米左右,面积一般以4—6亩为宜的鱼塘,以每亩放养3厘米幼苗,10000—15000尾。放苗初期,用密网布在塘边围成一个5—8平方米的小水体,先用浅水培育10—15天,随着鱼苗长大,逐日加深水位,最后拉开网布,让其在大水面生长。

3、鱼苗培育

要繁殖埃及塘虱鱼苗,首先要选择好优良健壮的亲鱼,按鱼体重5%一10%,用花生麸、蚕蛹等食物饲养,促使亲鱼性腺发良。好的雌鱼种体表较粘滑,色素较淡,头部略高,腹部圆胀,胸鳍末端较钝,生殖孔呈圆形,成熟时腹部卵巢轮廊明显,有弹性,有时可压出碧绿色卵粒;肛门略突微红。

雄鱼种则体表较粗糙,色素较深,头部略扁,体乎直,腹部窄长,胸鳍末端较尖长,外生殖器成细长管状,末端较尖,肛门略凹。

选择好成熟亲鱼后,可进行催产注射。催产剂可用鱼类脑下垂体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公斤雌鱼用鲤垂体4粒,或鲢鳙垂体14—16枚,或激素3000单位。雄鱼用量减半。垂体要研碎,加生理盐水制成注射液,激素用生理盐水溶解即可。公斤体重的亲鱼,注射量为2毫升。

9. 塘鳢鱼有养殖的吗

湖面海拔2.92米。

淀山湖又称薛淀湖,简称淀湖。因古时湖面辽阔,中有淀山屹立,故得此名。在苏、沪交界处,跨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市青浦区间。

淀山湖湖面海拔2.92米,面积63.7平方千米。上海市辖面积47.5平方千米,最大水深4.4米,蓄水量1.59亿立方米。环湖水系错综复杂,与元荡、葑漾荡、任屯荡、大莲湖等组成淀泖湖群,与吴淞江相通,进出河港多达七十余条,并受潮汐影响。湖中盛产鱼、蟹、虾,塘鳢鱼和松江鲈鱼为名产。湖滨建有仿古建筑“大观园”及旅游设施和水上运动场地,现已成为旅游和水上运动中心。富调蓄、灌溉、养殖、航运之利。

10. 塘鳢鱼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1、鱼塘消毒:塘鳢的养殖池塘最好选择在河口或港湾且淡水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带。面积以0.5~1.5亩为宜,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且要平坦,排注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放苗前池塘要排干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用漂白粉5~10千克消毒。

  2、鱼塘肥水:鱼塘消毒3~5天后,在池底铺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报废大轮胎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碳酸铵0.5~1.0千克/亩及过磷酸钙0.05~0.10千克/亩肥水。

  3、鱼苗投放:鱼塘肥水3~5天后便可放鱼苗,放种前一定要放鱼种试水12小时以上,没问题后才能放种。入池前的鱼种可用5ppm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分钟左右,或用呋喃唑酮10ppm充气药浴消毒20分钟。投放时要小心地从池边不离水面放鱼入池,对于活力弱的、死伤残的鱼种应及时捞起。

  4、放养密度:放苗时不同规格的鱼种应按大、中、小分池养殖,避免残食现象的发生,鱼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成的具体情况而定。进排水条件好、水较深的精养池每亩放养规格40~60尾/千克的鱼种4000~5000尾,条件差的,面积较大的(20~50亩)池塘每亩可放养2000~3000尾。

  5、水质管理:塘鳢对水质的要求不十分是严格,水温13~32℃,比重1.008~1.018,pH值8.0~9.2,透明度30~50厘米,溶解氧4个/升以上,氨氮0.5ppm以下。一般每周彻底换水一次即可,如果盐度高于5‰以上,要适当注入淡水。每隔10~15天用5~10千克/亩生石灰或0.4~0.5ppm强氯精或1.0~1.2ppm漂白粉全塘泼洒一次。

  6、饵料配置:塘鳢鱼喜欢掠食鲜活或冰鲜的小杂鱼、虾、蟹、贝等,在人工养殖时选用的饵料品种主要是活的小型蟹类和面粉,小杂鱼虾、贝类肉为辅助饵料。投饵时用粉碎机将小蟹磨碎或用手工捣碎后加面粉20~30%,搅拌均匀后投喂。

  7、饵料投喂:塘鳢鱼苗阶段日投饵1~2次,成鱼阶段每天或隔天定时投喂1次,投饵量要根据鱼的数量、摄食、水质、水温、天气等情况而定,一般投饵量为鱼体重的8~10%,以40分钟后基本上吃完为宜,饵料系数一般在15~18范围之内。

  8、防暑越冬:在高温季节,尤其在烈日曝晒下,鱼池一定要保持1.5米以上水深,放置的隐蔽物要多要小,以便鱼分散栖息。冬天当水温15℃以下时,一般不出来觅食,10℃以下开始死亡,在冬季之前应加强营养育肥,将鱼移到避风或泥质好的塘,放置的栖息隐蔽物要大,可适当在其上面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