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蚯蚓能养殖吗(怎样养殖水蚯蚓)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4 08:16   点击:2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怎样养殖水蚯蚓

1.建培养基。   培养基的原材料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塘淤泥、稻田肥泥、污水沟边的黑泥等)、疏松剂(如甘蔗渣等)和有机粪肥(如牛粪、鸡粪等)三类物质。先在池底铺垫一层甘蔗渣或其他疏松剂,用量是每平方米2~3千克。随即铺上一层污泥,使总厚度达到每平方米10~12厘米,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牛、鸡、猪粪,每平方米10千克左右;接种前再在表面敷一层厚度3~5厘米的污泥,同时在泥面上薄敷一层发酵处理的麸皮与米糠、玉米粉等的混合饲料,每平方米撒150~250克;最后加水,使培养基面上有3~5厘米深的水层,新建池的培养基一般可连续使用2~3年,此后则应更新。   2.引种与接种。   每年秋季,当气温降至28℃左右时即可引种入池。水蚯蚓的种源在城镇近郊的排污水沟、畜禽饲养场及屠宰场、糖厂、食品厂排放废物的污水沟等处比较丰富,可就近采种。接种工作比较简单,即把采回的蚓种均匀撒在蚓池的培养基面上就告完成。每平方米培养面积按500~750克接种为宜。   3.饲料与投料。  水蚯蚓特别爱吃具有甜味的粮食类饲料,畜禽粪肥、生活污水、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也是它们的优质饲料。但是所投饲料(尤其是粪肥)应充分腐熟、发酵,否则它们会在蚓池内发酵产生高热“烧死”蚓种与幼蚓。粪肥可按常规在坑函里自然腐熟,粮食类饲料在投喂前16~20小时加水发酵,在20℃以上的室温条件下拌料,加水以手捏成团,丢下即散为度,然后铲拢成堆,拍打结实,盖上塑料布即可。如果室温在20℃以下时需加酵母片促其发酵,用量是每1~2千克干饲料加1片左右,在头天下午15~16时拌料,第2天上午即能发酵熟化。揭开塑料布有浓郁的甜酒香即证明可以喂蚓了。接种后至采收前每隔10~15天,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的粪肥200~250千克;自采收开始,每次收后即可追施粪肥300千克左右,粮食类饲料适量,以促进水蚯蚓快繁速长。投喂肥料时,应先用水稀释搅拌,除去草渣等杂物,再均匀泼洒在培养基表面,切勿撒成团块状堆积在蚓池里,投料前不要忘了关闭进水口,以免饲料飘流散失。   4.擂池与水管。   这是饲养管理绝对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方法是用“T”形木耙将蚓池的培养基认真地擂动一次,有意识地将青苔、杂草擂入池里。擂池的作用,一是能防止培养基板结;二是能将水蚯蚓的代谢废物、饲(肥)料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驱除;三是能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杂草的繁生;四是能经常保持培养基表面平整,有利于水流平稳畅通。水深调控在3~5厘米比较适宜。早春的晴好天气,白天池水可浅些,以利用太阳能提高池温,夜晚则适当加深,以保温防冻;盛夏高温期池水宜深些,以减少阳光辐射,最好预先在蚓池上空搭架种植藤蔓类作物遮荫。太大的水流不仅会带走培养基面上的营养物质和细菌,还会加剧水蚯蚓自身的体能消耗,对增产不利,但过小的流速甚至长时间的静水状态又不利于溶氧的供给和代谢废物等有害物质的排除,从而导致水质恶化,蚓体大量死亡。水蚯蚓对水中农药等有害物质十分敏感,工业废水、刚喷洒过农药的田水或治疗鱼病的含药池水都不能用。 5.采收与提纯。   水蚯蚓的繁殖能力极强,新建蚓池接种30天后便进入繁殖高峰期,且能一直保持长盛不衰。但水蚯蚓的寿命不长,一般只有80天左右,少数能活到120天。因此及时收蚓也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采收方法是头天晚上断水或减小水流量,造成蚓池缺氧,第2天一早便可很方便地用聚乙烯网布做成的小抄网舀取水中的蚓团。每次蚓体的采收量以捞光培养基面上的“蚓团”为准。这样既不影响其群体繁殖力,也不会因采收不及时导致蚓体衰老死亡而降低产量。   为了提纯水蚯蚓,可将一桶蚓团先倒入方形滤布中在水中淘洗,除去大部分泥沙,再倒入大盆摊平,使其厚度不超过10厘米,表面铺一块罗纹纱布淹水1.5~2厘米深,用盆盖盖严,密封约2小时后(气温超过28℃时,密闭的间要缩短,否则会闷死水蚯蚓),水蚯蚓会从纱布眼里钻上来,揭开盆盖,提起纱布四角,即能得到与渣滓完全分离的干净水蚯蚓。此法可重复1~2次。将渣滓里的水蚯蚓再提些出来,盆底剩下的残渣含有大量的卵茧和少许蚓体,应倒回养殖池。   6.暂养与外运。   若当天无法用完或售尽,应进行暂养。每平方米池面暂养水蚯蚓10~20千克,每3~4小时定时搅动分散一次,以防结集成团缺氧死亡。需长途运输时,途中时间超出3小时以上,应用双层塑料膜氧气袋包装,每袋装水蚯蚓不超过10千克,加清水2~3千克,充足氧气,气温较高时袋内还需加适量冰块,确保安全运抵目的地

2. 如何养殖水蚯蚓

1、培育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坐北朝南的地方建池。

2、培养基: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塘淤泥、稻田肥泥、污水边的黑泥等,采用甘蔗渣等作疏松剂,牛粪、鸡粪等做肥料。

3、接种:9月中下旬,当气温降至28度左右时可引种入池,采集时可连同污泥一起运回,均匀撒在培育池。一般接种15到20天后即有大量幼蚓密布土表。

4、饲料投喂:粮食类饲料、禽畜粪肥、生活污水、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均是优质饲料,饲料在投喂前应充分腐熟、发酵。投喂肥料时要注意,先用水稀释搅拌,除去草渣等杂物,再均匀泼洒在培养基表面。

5、日常管理:水蚯蚓培养成功的关键是水环境的好坏以及培养基的肥度。水深保持3-5厘米。早春天气晴朗,白天池水可浅些,夜晚适当加深。盛夏池水宜深些。每次进排水设滤网,以防敌害进入。每隔几天用“T ”形耙拖动培养基1次。

3. 水蚯蚓能养殖吗视频

这个很简单呐,你可以看头条。搜索养殖蚯蚓。可以看那些养殖蚯蚓的视频你就能怎样看出来他们是从土中分离出来的。

首先蚯蚓喜欢往下钻。不喜欢光,你可以把上面的一层土整下来。然后蚯蚓会转到下一层。1层1层的土,你慢慢的就可以整完,最后用一个筛子就可以把蚯蚓晒出来。

4. 水蚯蚓 养殖

        水蚤是滤食动物,以菌类、藻类等为食。

        1.绿水养殖

        培养绿水可直接到鱼塘取,也可自行培养。建议自行培养,因为各地的鱼塘含有很多的有害微生物。

        自行培养使用鱼缸废水+液肥(基肥也可以)+阳光暴晒。也可用螺旋藻培养,螺旋藻比较容易爆发。

        此法繁殖水蚤的优点:不用经常清冼蚤缸,只需定时加入绿水即可。

         2.酵母培养

        超市购买酵母粉,2元一小包,回到家中拿温水(30-40度,蒸馒头和面)浸泡溶释,再把酵母液倒入水蚤缸。投放量的多少,视乎水蚤缸的水质、水蚤数量而定。开始时,投放量由小到多,自己逐渐掌握。期间要勤换水,避免水体发酸、变臭。

         3.酸奶、益生菌粉取代酵母进行喂养,跟酵母一个道理。

        注意事项:

        繁殖水蚤时,容器里可放几只苹果螺。适宜的环境下,水蚤的生长、繁殖速度非常快,就是每天捕捞喂鱼,也会有少量的水蚤死亡,这些死亡的个体沉底之后会对水质带来不利影响,苹果螺可起到一定清理作用。

        水蚤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低,适应能力强,即使水有点臭味也不会立即死亡。但人工繁殖建议适时换水,既避免产生异味,又有利于水蚤繁殖。

5. 蚯蚓可以养殖吗

1、密度

蚯蚓养殖对密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养殖的密度过小,那么就划不来,而养殖的密度过大,则容易发病,而且也不好管理,所以只有合适的密度才能正常的养殖。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可放养蚯蚓四斤到五斤左右,也就是差不多一万条左右。也就是说最多是不要超过一万条,否则容易造成蚯蚓减重、生殖力下降、死亡率高等问题。

2、降温保湿

在养殖的过程湿度和温度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蚯蚓一般适合在低温高湿而且非常肥沃的环境中生长。那么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降温和保湿的处理,一般可以在蚯蚓养殖基地铺盖稻草或青草以及在养殖场搭建遮阴棚等方式来起到一个降温保湿的作用。同时我们还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浇水,保持养殖土壤的湿度,避免出现干旱现象。

3、通风

蚯蚓的生长也是需要氧气的,但是它们主要是依靠土壤中的氧气生存,所以我们就必须要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来维持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如果土壤中氧气缺少,那么蚯蚓就会变为暗褐色,而且爬行速度缓慢,最后死亡。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松土,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不过这里的松土不是使用锄头,而是要用不会伤害到蚯蚓的工具来进行松土。

4、光照

蚯蚓对光照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科学的对光照进行调节。我们所见到的蚯蚓,一般都是生活在阴暗的地方,也就是说蚯蚓的生长不需要什么光照,那么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就需要避免养殖场中出现光照,尤其是直射光。如果光照强度过大,蚯蚓很容易死亡。

5、酸碱度

蚯蚓适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长,这也就是说蚯蚓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中生长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但这一般只是针对强酸和强碱性的土壤,也就是说微酸性和微碱性的土壤蚯蚓也是能正常生长的,但在中性土壤中的繁殖能力更强。那么为了提高蚯蚓的产量,我们在养殖蚯蚓的时候就需要对土壤进行酸碱测试。

6. 蚯蚓水里可以养殖吗

 蚯蚓在水中并不能待很久,长的能待3天的时间,它还会继续蠕动,而有的蚯蚓可能待上两三个小时就不行了。蚯蚓喜欢阴暗、潮湿、安静的环境,大多集中在20cm深以内的表层土壤。

温度方面,活动温度范围为5-30℃,适宜温度为20-27℃,食物方面,主要以枯草、蔬菜碎屑、腐烂的落叶、瓜果皮、作物秸秆等为食,湿度方面,以40-60%为宜(土壤湿度),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过于潮湿。

7. 水蚯蚓怎样养殖

养的时候要放在阴凉的地方 要少放水大概深0.5厘米就行了 要每天洗一回 放的水不要用自来水 最好用隔夜水。

最好有一个大点的盆,放多点水,也要放一点泥,因为它本身是生活在泥里的。养水蚯蚓的水一定要是流动的,这样才能把它养好,所以最好把盆放在水笼头的下面,开水笼头,让不用开得太大,让它慢慢滴就好了。水温一般不能过高,最好不要超过30度。它很怕热的,过热就会容易引起死亡。

最好还是要放一些死鱼等一些容易腐败的东西,让它能有点营养。

8. 蚯蚓可以养殖吗如何养

 养蚯蚓简单的方法有:蚯蚓室内养殖、坑养法、桑园养殖法、饲料田养殖、菜园养殖法、果园养殖法等。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蚯蚓室内养殖

  1、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属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70%,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法: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10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蚯蚓田间放养

  1、桑园养殖法: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0.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饲养蚯蚓一定要掌握好方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