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白对虾和曼鱼养殖技术(白对虾和曼鱼养殖技术哪个好)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4 02:40   点击:1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白对虾和曼鱼养殖技术哪个好

1、合理的放养密度。鳗鱼养殖应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因为放养密度太低会影响鳗鱼摄食,密度太高则有压迫感,且排泄量多,换水多,水环境不稳定。

2、定期检测水质。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鳗鱼正常摄食、生长。为了保证养殖池水质,一般要求2~3天检测1次,发现问题可采取大换水加强排污,同时要注意科学投料,避免水体残饵过多,防止水质恶化。

3、加强微囊藻培养。由于鳗池水中的溶氧来源主要依靠微囊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因此,在鳗池中要施一些铵态氮肥(如硫酸铵),进行强化肥育,促使微囊藻迅速繁殖和生长,从而增加水中溶氧,促进鳗鱼生长发育。

4、定期消毒,合理用药。鳗鱼养殖多采用较高密度的半精养或精养养殖方式,若水体中水色调控不好或遇下雨天等,水体内细菌和寄生虫总量就会增多。因此,应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定期(约7-10天)使用无残留、低刺激的消毒药物和杀虫剂对水体进行消毒一次。当鳗鱼确实发生疾病时,要对症下药,选择无残留、低毒、低抗药性的药物如中草药、中西药合剂或西药合剂治疗。

5、科学饲喂。鳗鱼养殖属强化养殖,养殖密度高、生长快,难免会产生体弱、抗病力差等问题,因此,应在鳗鱼饲料中添加增强抗病力促长添加剂如Vc、优兰宝等产品。优兰宝主要成分是丝兰提取物没有配伍禁忌,植物提取安全无残留。优兰宝可以提高鳗鱼对饲料蛋白的消化利用率,减少水体废弃蛋白的排放,提高对虾体质和耐受力,同时还能减少粪便中氨氮的排放,可以减缓水体恶化,好调水。

2. 白对虾和曼鱼养殖技术哪个好些

通常直接利用滩涂进行养殖的,以贝类(如贻贝、扇贝、蛤、牡蛎、泥蚶、缢蛏等)、海藻类(如海带、紫菜等)为主;

经整治或改造后建成潮差式、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的鱼塭(亦称鱼港)进行养殖的,以鱼(如鲻鱼、梭鱼、鲷鱼、石斑鱼、鲳鱼、鳗鱼、遮目鱼、非洲鲫鱼等)、虾类(如对虾)居多.

3. 白对虾混养什么鱼最好

湘鲫与南美白对虾的混养模式中最佳方式是先投放虾苗而后投放鱼苗。此方式甚至在不投喂虾料只投喂鱼料的情况下,对虾就能获得理想产量。若先投放鱼苗,而后投放虾苗模式下,尽量投放小规格鱼苗,从而保证虾的充分生长

4. 白对虾的养殖技术

1、养殖场地

白对虾可以池塘养殖。首先选择地势开阔、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的场地,使用砖石水泥建造面积在四十亩左右,深度在一点五米的池塘,并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

2、提供饵料

池塘建造完毕后,可以将生长健壮、无病害的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在池塘中,并为其每天提供三到四次饵料,维持对虾的生长,饵料最好选择鱼浆、贝类等食物,或者向池塘中倒入肥料,培养浮游生物供对虾食用。

3、消毒处理

养殖池水的颜色在正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或者黄褐色,如果水池颜色过深,则要及时为南美白对虾更换水分,以免水分变质,影响其生长,如果无法换水,可以向池塘中添加沸石粉、生石灰调节水的颜色。

5. 曼龙鱼和虾混养

可以,曼龙鱼可以混养,曼龙鱼是上层鱼,可以选择一些性格温和的中层鱼或下层鱼一起混养。适合和它们混养的中层鱼有月光鱼、黑纱裙鱼、红剑鱼等,下层鱼有清道夫、青苔鼠鱼、红绿灯鱼、石斑鱼等。虽然曼龙鱼的性格温和,但是它们会吃小型鱼,所以在选择混养的鱼类时要注意选体型差距不太大的。

6. 养殖白对虾前景如何

对虾规格按照800斤/亩,40至50头/斤计算:对虾养殖的成本包括:A、塘租;B、虾苗;C、饲料;D、药品;E、电费;F、人工;G、固定设施(如:整塘费用、增氧机、电线电缆、发电机、开关、虾笼、信号篓、船、土工膜、各类水质检测仪等),第一年养虾的成本大约为9000至12000元不等,具体根据当地虾塘及周边配套设备条件来定。按照成本投入最大,收入最小的原则,下面按照各地对虾产出批次及不同价格回答如下:1、福建、广东、广西三省一般一年养殖三造虾,放苗时间排序:三月底或四月上旬放苗(一造虾)、六月底或七月上旬放苗(二造虾)、九月底或十月上旬(三造虾,后期要搭薄膜大棚,春节前后卖出,价格高);――第一造20元/斤,成本12000元,净利润6000元/亩;第二造成本9000元/亩,18元/斤,净利润5400元/亩,第三造成本15000元(需要搭建薄膜、升温),30元/斤,净利润9000元/亩。2、海南省一般全年可以养殖四造虾。放养时间在上述“1”的基础上元月份放苗。其实除三亚地区外的海南其它地方尽量搭建温棚为好;――与上面一致,只要是冬季成本及收入参照上述“1”中的第三造虾的情况。3、长江中下游周边地区养殖一造虾居多,一般在5月底到7月中旬都可以放苗,尽量不到8月份,不然随着对虾养殖后期气温下降,对虾不进食,长不大,影响上市的规格。当然有条件的,也可在四月份放苗,前提是:你必须有暂养虾苗的温棚,虾苗在双层温棚里面一般要待1个月左右,等露天虾塘水温达到22℃以上时,将虾苗由温棚转出,这样也可以实现养殖两造虾;――无论一年养殖一造还是两造虾,成本应该在11000元/亩,价格25元/斤,净利润9000元/亩4、北方地区,绝大多数,无论海水虾还是淡水虾,全年都只养殖一造。放苗时间为:6月至七月上旬。当然也不绝对,北方沿海小部分地区,利用地下水或烧锅炉加热等设备也可以实现一年养殖两造虾,放苗时间与“3”类似;――成本价格与“3”类似5、工厂化养虾,全年随时可以放苗。但对设备、厂房要求高,投入大、技术难度高。一般亩产达一万斤以上。低温时成本达20元/斤,主要是升温的成本和水质调节剂成本高。一般来说工厂化养殖只在冬天养殖,价格最大,一般可达42元/斤的价格,除去成本20元/斤的价格,净利润可达22万元。

7. 南美白对虾混养什么鱼好

观赏虾可以选择混养的鱼类多为小型热带鱼。可以将其和孔雀鱼混养,但里面要放隔离罐,同时还要多种一点水草,以免其影响虾类繁殖。

也可以混养红绿灯,但数量不要多,而且要喂饱,不然会群攻虾类。如果混养鼠鱼或黄金大胡子,需要避免和幼虾养在一起,不然会出现吞食的情况。

8. 曼龙和虾能混养吗

  一般是不行的,尤其是体型差异较大的,虎皮会追着曼龙鱼咬的。  曼龙鱼,属丝足鲈科,毛足鲈属小型热带观赏鱼。品种(含人工改良种)多样,能浮出水面换气,对水质的要求不高;食性杂,性情比较凶猛,可以和其他性情温和、体型相仿的热带鱼混养。寿命一般不超过三年。分布于马来半岛、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区。  虎皮鱼,因身上布满像虎皮的鳞片。拉丁文名:Puntius tetrazona 又名四间鱼、四间鲫鱼。原产地是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内陆水域。虎皮鱼体高,似菱形,侧扁,长5-6厘米。体色基调浅黄,布有红色斑纹和小点。从头至尾有4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斑谰似虎皮。背鳍高,位于背上中部,尾柄短,尾鳍深叉形。

9. 白对虾的养殖

南美白对虾是当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其它二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它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就是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入侵和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也就是防治病害发生,维护养殖生态平衡和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础。

池塘条件

1、养殖场地:半精养池可在现有海水养虾池基础上改造,面积一般为40—50亩,池深1.5米,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倾斜,进水口与排水口要严格分开,间隔距离越大越好.精养池一般为10亩左右,池深2.5—3米,最好为圆形或正方形去角成圆弧形,池底向中央倾斜,成锅底形,排水口位于池中心.工厂化养殖池面积为400—600㎡/个。池深1.5米以上。

2、彻底清塘消毒: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池塘清除底泥后,用生石灰70—80kg/亩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水5—10cm,使池水PH值为8.0­—8.6,然后按200—250g/亩用量全池泼洒长效水体消毒剂、溴氯海因等,彻底杀灭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放苗前准备

1、水质条件: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5,透明度30—40cm,池底H2S浓度不超过0.01ppm。

2、配备增养机:对精养池、半精养池的池塘一定要配备增养机。配备数量根据计划单产指标来定,如亩产指标400kg,每亩配置1.1千瓦电机频率50赫0.5台,如亩产指标600kg,配置0.8台.在具体生产中1.1千瓦的增养机可供4亩养虾水面的增氧。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

虾苗入池前,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是养虾前期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加速虾苗生长的关键性措施,同时饵料生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病害,稳定水质将起重要作用。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的时间按采取不同的养殖方式和纳水办法确定。一般养殖池在放苗前10—15天进行,培养方法可在清塘后一周左右,进水50cm,施有机肥和化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尿素3kg/亩,过磷酸钙0.5kg/亩,或全池泼洒活力菌0.5g—1g/立方米,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40cm,ph值在8.0左右.施肥量要根据虾塘底质等情况灵活掌握。

虾苗放养

1、虾苗选择:要选择健壮活泼、规格均匀、体表干净、肠道饱满、反映灵敏、躯体透明度大,无病灶、活力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

2、规格:一般规格为1.0—1.2cm,最好是体长1.5cm以上。

3、适时放养:南美白对虾苗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此水温范围内,放养虾苗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4、放养密度:一般虾塘为1.5—2万尾/亩,半精养虾2—3万尾/亩,精养虾塘3—4万尾/亩,工厂化养殖每平方米200尾,每亩放养10万尾以上。具体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而定。

放养虾苗时,要做好“兑水”工作,使苗袋里的水温和池水温度基本上保持一致时,才能在上风头的池边和左右两旁进行开袋放养。

饲养管理

1、池塘水色的调控: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常规的调控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入氮肥和磷肥。到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及虾体排泄物增多,水色变深,要适量换水、加水或施入一定的沸石粉或生石灰来控制水色。

2、维护虾池生态平衡:实践证明凡浮游生物少的池塘,对虾发病早,体长仅5cm就可能发病;反之,体长8cm以上才见个别虾体出现病症。浮游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改善对虾生长的水质环境和底质条件,减少对虾的危害。通常池塘消毒后3天,以1㎏/亩用量的活性微生态剂拌于沙土中,撒于池底,然后纳水、肥水、肥水时用底质改良剂2g/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有效维护虾池生态平衡。

3、控制池水的pH、溶解氧、透明度: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应注意调控pH值,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随着养殖对虾的生长,虾体对水中的溶解氧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前期应视水质状况采取间歇开增氧机,随后逐渐延长开机时间,精养池和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池到中、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解氧的含量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mg/L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2mg/L。养殖前期,透明度保持在25—40cm,中后期应保持在35—60cm,若透明度少于20cm,应适量换水、加水或施入沸石粉、生石灰,若透明度过大,可适量追施氮肥和磷肥以调控水质。

4、投喂:一般投喂廉价的冰鲜鱼浆和小贝类,也可投喂一些配合饵料。投饵量应根据虾的大小、成活率、水质、天气、饲料质量等因素而定。养殖前期(1—3cm)日投饵量为虾体重量的8—10%,中期(3—10cm)5—7%;后期3—4%。每天多次投喂,晚间投喂量占60—70%。

5、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午夜巡塘,观察水色及对虾活动情况、生长情况和饱食率,以调节投饵量和是否开增氧机。

虾病防治技术

在放苗后30—60天是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高发期,这期间要按不同疾病预防措施用药:

1、生物防病:使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活性饲用微生物、FRC—活力源添加剂等,能有效改善对虾的肠道功能,增加其对饲料的吸收率,并抑制病菌发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对虾生长。

2、药物防病:每隔10—15天可全池泼洒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类消毒剂1次,用量0.2ppm—0.3ppm。内服可在饲料中经常添加虾促生长剂和纯中药制剂、FRc—活力源添加剂、免疫增强剂等绿色产品。可增强虾体免疫力,去除虾体内有害物质,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