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米降价后养殖业的变化
生猪养殖一年消费1000斤玉米,从目前来看猪肉价格的确上来了,全国的白条猪的猪批发价格已经达到了36.69元每斤的行情,可以说这个价格是非常高的了。市场上的猪肉价格直接卖到了22元,像南方地区的猪肉价格已经突破了30元每斤的行情,这个价格上涨的幅度是非常快的,使得一些低收入家庭的确吃不起猪肉了。造成猪肉价格大幅度的上涨,最主要原因那就是我国的生猪供应量不足造成的,尤其是今天的生猪价格出现了大涨的行情。
2. 玉米降价后养殖业的变化图片
饲料玉米消费或被严重低估
据了解,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居世界首位,生猪养殖玉米消费量占我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人们通常以生猪存栏和猪粮比来判断我国养殖行业的总体情况。
2013年以来,我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呈下跌趋势,对应的饲料玉米或能量谷 物消费量理论上是应该持续降低的,但无论是猪粮比,还是生猪出场价,均已跌至多年低位。
这表明当前生猪存栏较高,处于严重的产大于需阶段,这与生猪存栏数据持续下降存在矛盾。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我国饲料养殖对玉米消耗量的变化,据相关经验,能量与蛋白在饲料配方中有相对稳定的关系且高度正相关。
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长,表明豆粕消费量同比增长,由此可以推出玉米消费持续增长。
据估计,2017/2018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或达9473万吨左右,假设按进口大豆全部用于压榨、国产大豆全部进入食用消费测算,按照进口大豆的豆粕出品率78%计算,年度豆粕产量将达到7400万吨左右。若按照玉米豆粕比3∶1,则年需玉米2.22亿吨;若玉米豆粕比2∶1,则年需玉米1.48亿吨;若玉米豆粕比2.5∶1,则年需玉米1.85亿吨。
由此,尝试得出两个推论:
第一,我国饲料养殖玉米消费量逐年增长。
在过去几年大豆进口量每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表明饲料消费持续增长,必将带动玉米消费的增长。
第二,我国饲料玉米消费可能被严重低估。
考虑到我国散养户比例仍然较大,按照传统重能量消费习惯,玉米消费可能会超过2亿吨。
我国工业饲料产量稳步增长
我国工业饲料统计中包括三部分,即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一般而言,配合饲料是成品,可以直接饲养动物,是我国现代饲料工业的基础。从工业饲料发展历程来看,过去10年间我国配合饲料产量几乎翻了一番,由该部分带动的玉米消费量也翻了一番。
与配合饲料相比,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饲料产量有增有减。浓缩饲料是半成品,需要与玉米 等能量饲料混合使用;添加剂饲料就是佐料,需要与豆粕、玉米混配。
过去8年间,添加剂饲料增长200万吨,浓缩饲料下降770万吨。根据一般配方,添加剂饲料折合配合饲料的比例在25倍以上,而浓缩饲料则一般不超过5倍。显然,添加剂的增长可以弥补浓缩饲料的下降。
3. 玉米种涨价
以后再买,我家年年在种地之前一段时间才买。
4. 玉米减产的影响
粮食减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民生行业了!粮食减产意味着粮食的价格就会上涨,百姓的生活成本就会增加,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家庭收入!
其次对于造酒、食品等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造酒、食品的原材料都离不开粮食,比如白酒、糕点、面包等等,都需要大麦、玉米等农作物作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粮食的减产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有着白酒、食品虽然成本增加,但是商品本身缺很难涨价,这就减少了企业的收入!
5. 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
玉米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1、玉米的供求情况。玉米的供求情况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玉米的供给、玉米的需求、玉米库存情况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这些方面都会对玉米价格形成影响。
2、气候的影响。玉米作为农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情况的改善会使玉米产量由减产转为增产,并导致供求心理预期的变化,玉米价格随之产生下跌压力。反之,玉米价格会由于长期干旱或其他不利天气因素而诱发供给紧张预期,并产生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力。
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在经济的运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也就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的影响因素之一。
4、货币的汇率。无论以人民币还是以美元作为玉米价值的货币进行衡量,货币实际币值的波动必然会对玉米的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同样也会对期货价格产生影响。由于金融资产与商品期货之间有着一定的连动性,所以总的来说,当货币贬值时,相应地,玉米期货价格会上涨;当货币升值时,期货价格会出现下跌。
5、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玉米市场基本上已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玉米价格已经基本上完全反映市场供需,但相关的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储备政策、货币政策仍将对玉米市场及其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需予以关注。
玉米期货的季节性规律有哪些?
4月份-8月份之间,玉米处于成长阶段,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主要为陈粮,此时玉米价格主要受库存和陈粮质量主导。这个阶段为玉米的去库存阶段,陈粮的质量以及需求的平稳使得玉米的价格主要以震荡调整为主,大幅度波动概率较小。
进入8月份下旬,新季玉米集中上市由此产生一个玉米供应高峰,需求端没有明显改善,在供过于求加剧的冲击下玉米价格往往承压下跌。其实从7月下旬开始,本季度新玉米的产量几乎可能确定,期货市场有可能在这一阶段提前开始下跌,但是由于夏季极端天气存在会影响玉米收获,所以到10月下旬玉米价格才会跌到谷底。
进入11月份,天气逐渐转冷,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逐渐增强,而且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临近也会催生人们对于肉蛋类的需求,从而使得禽畜类养殖饲料消费需求的增长明显,玉米进入了消费旺季(饲料产量位于高位),同时,新粮上市后的收储和补库也对玉米价格是一个较强的支撑,所以春节前后玉米价格一般走势较强。
3-4月份处于玉米阶段的播种期,此时天气的情况会影响玉米的产量预期。如果这一阶段,受冷空气影响较大,天气较为干旱,玉米产量预期减产,投机资金的炒作会导致玉米期价上涨。相反,如果降雨充沛,天气温暖,玉米发芽率提高,玉米期价下跌。
6. 玉米降价后养殖业的变化论文
不会下降。美国财政亏损,为了维持霸权,狂印美元。向世界输出了通涨,导致了全世界大宗商品价格飞涨。
我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PPI大幅度提高,最后必将传导到粮食生产上。
此外人工成本,化肥农药等都会上升,所以今年东北地区粮食价格必定升高,不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