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白鲜皮养殖(种植白鲜皮前景如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1 22:33   点击:10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种植白鲜皮前景如何

       白鲜皮生根技术:主要包括使用生根剂、最佳栽种时间、合适的育苗土壤和可靠的养护方法等。

       1、白鲜皮种植之前,用生根水浸泡24小时,可以有效促进白鲜皮细胞分裂,有很好的生根作用,加快生根速度,并且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减少根部腐烂,提高成活率。

       2、最佳种植时间,选择白鲜皮最容易生根成活的季节进行种植,才能提高成活率。

       提前30天对母株大枝条进行纵向刻伤,小枝条可以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成活率。

       3、育苗地选择、基质选择和土壤处理。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的地块,才有利于生根。

       基质选择干净的细沙,没有腐烂的锯末,将珍珠岩、蛭石和泥炭土按照1:1:1的比例进行混合,利用沙壤土进行育苗,用多菌灵等杀菌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将腐熟农家肥和过筛细土暴晒3-5天,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处理以后,铺在苗床进行种植。

       4、加强苗床管理可以提高生根速度。保持适宜生长的温度,在低温季节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扣棚等措施,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提温保湿,促进生根。高温季节采取洒水降温、遮阳网降温、秸秆覆盖等措施降温,满足白鲜皮苗最适宜的温度条件。

       无论什么季节,保持土壤湿度是白鲜皮苗成活的关键,在高温季节需要想尽千方百计增加空气湿度,必要时采取覆盖拱棚,外加草帘等多重措施降温保湿。高温低湿天气需要每天多次洒水降温保湿。

2. 种植白鲜皮前景如何发展

黑龙江适合种植白鲜皮、防风、苍术、刺五加、白头翁等药材,这些药材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符合当地种植的生态优势。

黑龙江在南北、山区和平原适合种植的药材都有所不同,可以根据所在区域选择合适的品种来进行种植,种植药材能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

一、白鲜皮

1、白鲜皮的根皮能够进行入药,它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抗癌的作用,而白鲜皮能移栽后生长2-3年,就能在秋季植株地面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收,或者在来年春季返青之前对白鲜皮的药用根部进行采收,但采收的时间在秋季为好。

2、将白鲜皮留在地面上的茎叶进行割除,再从苗床的一端把根全部挖出来,去掉根部的泥土及残茎,把根放在太阳下进行晾晒,晒至半干后把须根和根中间的木质部去掉,继续晒到全干,2.8kg-3.3kg的鲜白鲜皮根能够得到1kg的晒干品,一亩能够的到干成品300kg-350kg,所以白鲜皮的栽培价值较高。

二、防风

防风的根能够进行入药,而且防风每亩产量位200kg-300kg,在东北市场价格很高,防风在当年进行播种是不开花结果的,在秋季可以选择无病害、植壮的根作为种秧进行耕种,来年的8月到9月,要采收成熟的种子,若是过了采收的时间,则种子的发芽率会很低或者造成不发芽,而种植防风需要三年的时间,所以造就了防风在市场上价格较高的趋势。

三、苍术

1、苍术能够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以及明目的作用,苍术在播种后3-4年或者进行移栽后2-3年就能进行采收,苍术要在秋季的10月到11月待地上的茎叶干枯后,选择在晴天进行挖根茎,去除根茎上的泥土和残茎,进行晒干或者烘干后,除去多余的须根就能进行出售。

2、苍术以个大、质地坚实、断面有棕红色的点、香气浓郁的为最好,苍术能在大田中进行种植,也能在果园进行套种或者在林下进行栽培,苍术栽种2-3年每亩能产鲜苍术2000kg-3000kg左右,每亩能得到500kg-700kg,苍术能达到很高的产量,在经济和种植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四、白头翁

1、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作用,主要治疗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和瘰疬,但经过很多年的无度采挖,导致野生的白头翁数量很少,而市场上白头翁的价值一直只涨不跌,野生的白头翁很难恢复,所以造成人工栽培的白头翁市场前景很广。

2、白头翁再进行移栽后2-3年就能进行收获,在秋季的时候待地上茎叶部分枯萎后,就割除地上的残茎,再用机械或者人工挖的方式将白头翁的主根挖出来,去除泥土进行晒干,晒干后就能得到成品,每亩白头翁能得到鲜品1500kg-2000kg以上。

五、刺五加

1、刺五加的药效利用价值很高,它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抗衰老、抗癌刺等作用,能够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它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有着最适合的疗效。

2、刺五加的生存能力极强,人工栽培刺五加的分蘖株要种植3-4年后才能进行采收,而直接种植的实生苗就需更长时间才能进行采收。

3、刺五加的根、根茎、茎、叶都能进行药用,而根皮要在夏季和秋季的时候挖去根部,把根部的根皮剥下来进行晒干就好了。

4、而根、根茎和茎,在春末初叶前或者在秋季落叶后进行挖取,去掉根上的泥土,切成30cm-40cm长的段,再进行晒干,晒干后捆成小捆就行,也能切成5cm的小段,晒干后直接进行装袋保存。

5、刺五加的叶,于8月份叶片平展而又鲜嫩的时候进行采摘,进行及时的风干就好。

3. 白鲜皮种植基地

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翌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播的种出苗早、苗齐。播种时搂平地床面,按行距12一15cm开沟,沟深4一5cm,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一4cm,盖土后床面稍加镇压。幼苗生长1一2年,翌春返青前移栽。

4. 白鲜皮什么时候种最好

白鲜皮别称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生于土坡灌木丛中、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下,根皮入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抗癌的作用,栽培价值较高。

  生长习性  野生白鲜皮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林缘及低矮灌丛间含沙石土壤,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喜光照,耐严寒,耐干旱,不耐水涝。种子呈圆球形,亮黑色,千粒重20~21克,适宜发芽温度16~20℃。条件适宜,播种后15~18天出苗,当年生株高10~15厘米,冬季能自然越冬。两年生株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长15~20厘米。3年生苗开始开花结实。栽培的白鲜皮生长期150天左右,4月下旬返青出土,9月下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选地整地  白鲜皮主要用种子繁殖,先集中育苗,生长1~2年再进行分栽。育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平地或缓坡地,低洼易涝、盐碱地或重黏土地不适宜,最好应有排灌条件。深翻地25~30厘米,同时根据肥力情况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打碎土块后做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移栽地应选缓坡地,要注意排水良好,山区可以利用阳光充足的山坡荒地、果园及人工幼林的行间栽培,也可以利用承包的柞蚕坊、榛子园的低矮灌丛空间栽培。  播种移栽  1、播种:白鲜皮种子采收后晾晒5~7天,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将种子放在室外进行低温冷冻,翌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播种出苗早、苗齐。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10~15克。盖土后床面稍加镇压,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  2、移栽:白鲜皮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穴内,使苗根舒展开。盖土要过顶芽4~5厘米,盖后踩实,干旱时栽后要浇透水。

  田间管理  1、育苗田:白鲜皮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雨季应做好田间排水。2年生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厘米,以利幼苗越冬。  2、移栽田:白鲜皮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增施磷钾肥。不采种子的植株在孕蕾初期剪去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秋季枯萎后,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俗称施“盖头粪”,利于根部越冬和翌年植株生长。

  采收留种  1、采收:白鲜皮移栽后生长2~3年,在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采收药用根部,以秋季采收好。先割去地上茎叶,从苗床一端开始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土及残茎,放阳光下晾晒。晒至半干时除去须根,将根抽去中间硬芯(木质部),再晒至全干后入库备用。2.8~3.3公斤鲜根可晒干品1公斤,亩产干品300~350公斤。  2、留种:留种田应选生长4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平时应加强管理,花期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种子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要随熟随采,防止果瓣自然开裂,使种子落地。果实绿色开始变为黄色、果瓣即将开裂时即可采取。每天上午10点前趁潮湿时将果子剪下,放阳光下晾晒,上面盖一透明塑料布,以防止种子弹到他处。果实全部晒干开裂后再用木棒拍打,除去果皮及杂质,将种子贮存或秋季播种。

  病害防治  1、霜霉病:霜霉病通常在3月开始发病,多发生在叶部,叶初生褐色斑点,渐在叶背产生1层霜霉状物,使叶片枯死,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信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射。

  2、菌核病:菌核病通常在3月中旬发病,为害茎基部,初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水渍状梭形病斑,严重时茎基腐烂,地上部位倒伏枯萎,土表可见菌丝及菌核,可用3%菌核利或1:3石灰和草木炭混合后撤入畦面,或用5%氯硝铵粉剂撒施。

5. 白鲜皮的种植前景

白鲜皮通常在播种之后的2-3年后可以收获,白鲜皮的播种可以分为春播和秋播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春播的白鲜皮收获时间会早于秋播的白鲜皮。同样的根据播种的温度不同,收获的年限也会不同。播种时温度如果达到16℃-20℃之间,那么就可以在2到3年收获。如果播种的温度低于16℃的话,那么白鲜皮收获的时间就会延迟半个月左右。

6. 白鲜皮的种植成本和利润

随着市场对药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名贵药材已经变的非常的稀缺,不得不人工种植的方式来弥补市场的需求,这几年来很多地区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这几年非常火的石斛,因为野生的石斛遭到破坏性的采摘导致市场上的石斛大面积的匮乏,导致价格一路上涨,很多人趁着机会大力发展种植石斛,赚到了钱,

还有药用市场巨大的山豆根,也是因为其药用价值宽广,出口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地区,成了烫手山芋,很多农民大力发展种植山豆根,也赚到了钱,其种子卖到了500~600百一斤,可以说是赚到了大钱了,还有很多中药材也很稀缺了,需要人工种植才能够弥补市场的需求,比如还有 白芨 、天麻、灵芝、金线莲、都是极品稀缺的中药材,大概就这样了

7. 白鲜皮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选地整地

白鲜皮主要用种子繁殖,先集中育苗,生长1~2年再进行分栽。育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平地或缓坡地,低洼易涝、盐碱地或重黏土地不适宜,最好应有排灌条件。深翻地25~30厘米,同时根据肥力情况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

打碎土块后做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移栽地应选缓坡地,要注意排水良好,山区可以利用阳光充足的山坡荒地、果园及人工幼林的行间栽培,也可以利用承包的柞蚕坊、榛子园的低矮灌丛空间栽培。

播种移栽

1、播种: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10~15克。

盖土后床面稍稍压下,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

2、移栽:白鲜皮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穴内,使苗根舒展开。

田间管理

1、育苗田:白鲜皮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雨季应做好田间排水。2年生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厘米,以利幼苗越冬。

2、移栽田:白鲜皮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增施磷钾肥。不采种子的植株在孕蕾初期剪去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秋季枯萎后,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俗称施“盖头粪”,利于根部越冬和翌年植株生长。

采收留种

1、采收:白鲜皮移栽后生长2~3年,在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采收药用根部,以秋季采收好。先割去地上茎叶,从苗床一端开始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土及残茎,放阳光下晾晒。晒至半干时除去须根,将根抽去中间硬芯(木质部),再晒至全干后入库备用。

2。8~3。3公斤鲜根可晒干品1公斤,亩产干品300~350公斤。

2、留种:留种田应选生长4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平时应加强管理,花期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种子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要随熟随采,防止果瓣自然开裂,使种子落地。果实绿色开始变为黄色、果瓣即将开裂时即可采取。

每天上午10点前趁潮湿时将果子剪下,放阳光下晾晒,上面盖一透明塑料布,以防止种子弹到他处。果实全部晒干开裂后再用木棒拍打,除去果皮及杂质,将种子贮存或秋季播种。

病害防治

1、霜霉病:霜霉病通常在3月开始发病,多发生在叶部,叶初生褐色斑点,渐在叶背产生1层霜霉状物,使叶片枯死,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信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射。

2、菌核病:菌核病通常在3月中旬发病,为害茎基部,初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水渍状梭形病斑,严重时茎基腐烂,地上部位倒伏枯萎,土表可见菌丝及菌核,可用3%菌核利或1:3石灰和草木炭混合后撤入畦面,或用5%氯硝铵粉剂撒施。

3、锈病:锈病通常在3月上、中旬发病,在初期叶现黄绿色病斑,后变黄褐色,叶背或茎上病斑隆起,散出锈色粉末,可用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射,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射。

8. 种植白鲜皮前景如何呢

1、播种:白鲜皮种子采收后晾晒5~7天,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将种子放在室外进行低温冷冻,翌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播种出苗早、苗齐。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10~15克。盖土后床面稍加镇压,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

  2、移栽:白鲜皮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穴内,使苗根舒展开。盖土要过顶芽4~5厘米,盖后踩实,干旱时栽后要浇透水。

  3、除草:白鲜皮移栽的前两年,苗体小,本着见草就除的原则,每年除草3到4次。3年后的植株已经长得很高大,草害对其影响较小,相对除草次数减少。

  4、施肥:白鲜皮在5月下旬6月上旬追肥两次,每亩追施农家肥800到1000千克或者追施尿素8到10千克,立秋以后喷施0.3%到0.5%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次。

  5、病虫害防治:霜霉病、菌核病和锈病是白鲜皮最常见的病害,黄凤蝶是最常见的虫害,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防治。

9. 种植白鲜皮几年能收获成品

桑白皮、白鲜皮、地骨皮、牡丹皮、香加皮、椿皮、海桐皮、秦皮、合欢皮、肉桂、厚朴、黄柏等等都可以剥皮。

桑白皮,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桑L.的根皮。分布于全国各地。

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又名绒花树,马缨花。落叶乔木,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荚果条形,扁平,不裂。高4-15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喜光,耐干燥瘠薄。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干燥时易裂,可制家具、枕木等。树皮可提制栲胶。原产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为威海市市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