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养循环农业
先可研一一再立项一一最后审批。
2. 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园
水产养殖和水稻循环农业,畜牧养殖和果树的立体循环农业等
3. 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养殖业发展方式出现历史性变化,水产畜牧业创出五种循环经济的成功模式,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其循环经济模式有:
一是种养结合模式。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置运行产业链,实现种植加工一体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用尽其能。
二是综合利用模式。有效解决玉米剩余物的出路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也增加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门路;
三是变废为宝模式。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配套建设下脚料储备场、规模养殖场、大规模沼气池,改造锅炉,开发引进生物肥技术,形成大循环利用模式。
四是节粮养猪模式。大量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实现低成本投入;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确保饲料品质;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大幅减少粪污排放,化解规模养猪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4. 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简介
一、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范围有哪些?
2021年,聚焦畜牧大省、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优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东北黑土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地区,选择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甘肃等17个省份开展试点。
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和云南开展整省份试点;其他省份在畜牧大县或畜禽粪污资源量大的县(市、区)中,选择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运行顺畅、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粮食大县或经济作物优势县,开展整县推进。相关省份要积极创新支持机制,切实加大指导和投入力度。
试点县畜禽粪污产生量高于县域种植业消纳量的,可在本县(市、区)种植业满负荷消纳后,选择同隶属地市行政区内的1-2个县(市、区)就近消纳。允许北京、天津、上海跨省域消纳。
5. 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一、大田种植试点项目:重点集成推广大田物联网测控、遥感监测、智能化精准作业、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物联网等技术。
二、园艺作物试点项目:重点集成推广果菜茶花种植环境监测和智能控制、智能催芽育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果蔬产品智能分级分选等技术。
三、畜禽养殖试点项目:重点集成推广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监测、精准饲喂、智能挤奶捡蛋、废弃物自动处理、网络联合选育等技术。
四、水产养殖试点项目:重点集成推广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技术。
6. 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创建方案
为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21]10号)、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1年江苏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农办农[2021] 1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兴化市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决定公开遴选符合要求的项目实施主体。现将遴选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提供粪污收集处理、集中堆腐、运输配送、机械施用作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一)申报条件
1、本市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合作社等(不包括养殖企业),证照齐全,合法经营,有意愿增加社会资本对粪污收集、处理、运输和施用等装备的投入。
2、按国家标准(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堆腐生产,腐熟粪肥中砷、汞、铅、镉、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等限量指标应符合(NY525)《有机肥料》要求。
3、具备相应的机械施肥能力。
4、自愿在项目管理部门指导下组织开展活动。
(二)申报材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
2、即日起至10月底粪肥处置能力说明,附与养殖企业签订的畜禽粪污处置合同(复印件盖章)、生产工艺及机械设备(照片)、场地等。
3、20天内施肥能力说明,附施肥机械照片。
4、合法合规经营承诺书。
二、提供无害化处理沼液运输施用作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一)申报条件
1、本市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合作社等(不包括养殖企业),证照齐全,合法经营,有意愿增加社会资本对沼液运输施用等装备的投入。
2、提供的沼液中砷、汞、铅、镉、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等限量指标应符合(NY525)《有机肥料》要求。
3、具备相应的沼液运输施肥能力。
4、自愿在项目管理部门指导下组织开展活动。
(二)申报材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
2、7月至9月沼液运输施肥能力说明,附签订的沼液处置合同(复印件盖章)、运输施肥设备(照片)等。
3、合法合规经营承诺书。
三、项目种植主体
(一)申报条件
1、兴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兴东镇大米全产业链基地、钓鱼、中堡、千垛、周庄、戴窑、竹泓、戴南区域内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种植稻麦或香葱面积100亩以上。
2、有
7. 种养循环农业创业计划书
一、思路
1、从选址上考虑。
2、从区域考虑。
3、从品种考虑。
4、从鸡舍的建设考虑。
5、从其他养殖设施考虑。
二、养鸡场的发展和方案
1、科学选择场址
养禽场场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其它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500米以上。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稳定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合理划分区域
养禽场整个区域划分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家禽防疫要求,按功能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以及粪污处理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用围墙、绿化带等隔开。生产区门口最好设有喷雾消毒装置,所有人员进出必须更衣换鞋、消毒。
3、精选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家禽养殖品种,例如肉鸡以AA+、罗斯308,蛋鸡以新罗曼、伊莎等品种为主,商品苗鸡应从有许可证的种禽场购买。选择优良的家禽品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科学建设禽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具备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先进合理、冬暖夏凉、透光通风,便于日常操作和实现机械化,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建筑设施配套上,主要道路、舍内地面至少50厘米厚硬化处理,健全防鸟、防鼠、防虫功能设施,相邻各禽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相邻两栋纵墙距离7米以上,端墙之间不少于9米,距围墙不少于3米。禽舍与禽舍闻可种植草坪、药材及绿化等。
5、配备养殖设施
有条件的话,尽量使用先进的自动饮水系统、自动喂料系统,蛋鸡场配备光照设备,大型禽场配备储料罐或储料库,采用风机、湿帘降温机械通风系统等先进生产设施,以充分发挥家禽生产水平。同时健全防疫配套设施,有围墙、绿化、沟河等防疫隔离带。
开设养鸡场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注意通风措施,通风条件好的鸡舍疾病发生的几率比较小;按时清理鸡舍,鸡舍里面的排泄物每2天就要进行一次的清理,食槽和水槽里面的残留物每天进行清理;及时消毒,食槽和水槽每7天就要进行一次的消毒;控温措施,夏天在鸡舍的上面安装隔离层来进行降温。
8. 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及意义
这个节点首先是要靠大家对生活进行同样的对待,在养殖职业中这循环也是需要对大家进行实际上的运用的,往往事情上就是不同意同样的根据,而是对形象生活做同样的改变,不可能将人生体验得那么简简单单。而是将人生的最终结果和知识展示给所有的人。
9. 种养循环农业计划书
到202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58;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6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日前,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为促进生态改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明确目标,实现“五个明显”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将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还不足、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等,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到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健全,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而言,要实现“五个明显”。
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耕地、水等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退化耕地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的农业生产制度初步建立。
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耕地生态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幅提高。
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幅降低,农业减排固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用能效率有效提升。
聚焦关键,“三加强、一打造”
农业农村部介绍,聚焦绿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提出了“三加强、一打造”重点任务。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耕地19.18亿亩。与“二调”相比,10年间全国耕地地类减少了1.13亿亩。《规划》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退化耕地治理。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75亿亩;“十四五”期间累计治理酸化、盐碱化耕地1400万亩。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强白色污染治理。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
同时,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生产环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工环节,坚持加工减损、梯次利用、循环发展方向,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消费环节,健全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农产品过度包装治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添动能
“针对科技方面的短板,《规划》提出强化科技动能,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推进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加强绿色科技基础研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完善绿色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升级,加快绿色高效技术装备示范推广;建设农业绿色技术创新载体。
加快绿色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和绿色技术先行先试,引导小农户应用绿色技术。
加强绿色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鼓励广大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创新创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绿色种养,提供专业化全程化绿色技术服务。同时,培养绿色技术推广人才。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作用,增设农业绿色发展专业,在生产一线建立科技小院、实习基地,指导科研人才参与绿色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