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殖肉鸽的技术
注意鸽子的天敌,窑子之类的猛禽会很频繁的去你那里光顾的
2. 肉鸽养殖新技术
喂料定时定量定质,仔鸽每天饲喂3~4餐,产鸽日喂2~3餐。日粮是鸽子体重的1/10,一般每日每只50克左右,哺育期产鸽的食量再增加1倍。饮水不断,水质良好,无污染。每天检查采食、饮水、粪便、产蛋、孵化、育雏等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3. 肉鸽种鸽养殖
肉鸽种鸽有品种关系比如白羽王鸽种鸽价100到150左右一对,种鸽每天的食量是100克一对这个食量是不带雏鸽,配方饲料是2.5元左右一斤(单位换算1斤等于500克),所以办个鸽厂有1000只就等于是500对鸽子,500对鸽子种鸽130一对应该可以买到了,500×130=65000肉鸽种鸽的价钱,饲料是500×100=50000克,换算成斤是50000÷500=100斤,一天食量钱是250元,办一个鸽厂是65000是必花的,还要每天250的饲料,饲养厂地500对种鸽需要的屋子尺寸是长43米高2.5米,宽4米左右的房子
4. 肉鸽的养殖方法
一、群养肉鸽
封闭式肉鸽养殖方式由群养肉鸽和笼养肉鸽两部分组成,群养肉鸽鸽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大棚半开放式地面群养,有供肉鸽活动的空间和休息的地方,四周直接在地面上用铁丝网做墙呼划出一个没有房顶顶鸽舍,在地面摆放食槽、水槽、保健砂槽等,肉鸽可以自由采食和活动。此类群养鸽舍虽有投资成本低、建设周期短、饲养方便的优点。但由于缺少屋顶连续雨天或持续高温等恶劣天气时影响肉鸽,直接在地面饲养鸽粪便等容易污染饲粮、饮水等,细菌滋生容易诱发鸽各类疾病产生,不推荐肉鸽养殖户使用。
另一种群养鸽舍则是由围墙和铁丝网为墙,带有顶棚的鸽舍,在离地面一定高度架设可称重的网床,在网床上设置食槽、水槽、保健砂槽,搭设栖架等配套设施,将肉鸽脱离地面,与粪便分离,利于底部通风的同时,有利于避免饲粮、饮水被粪便的污染,利于减少致病微生物对肉鸽的侵害。同时加装顶棚后为肉鸽营造出一个遮风避雨相对舒适的环境,减少恶劣天气对肉鸽的影响。
总的来说,群养肉鸽的养殖优势在于:设施建造成本相对较低,前期的投资相对较小,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场地简单,饲养方便,宽广的空间给肉鸽留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空间飞翔锻炼体质,利于提高肉鸽体质。但也存在鸽舍利用率低、不便于观察个别肉鸽具体情况、肉鸽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受精率、繁殖和乳鸽率的缺点,因此不适合达到配对年龄生产期的肉鸽。青年肉鸽活泼好动,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没有生产、抱孵喂养乳鸽的任务,相比之下比较适合群养。
二、笼养肉鸽
笼养主要是将童鸽及已达到年龄配对成功的肉鸽一对一笼分开饲养。比较常见的鸽笼有层叠式鸽笼是由单个笼具垂直层叠3~4层,与传统层叠式笼具相比,天成鸽业使用的降低、加宽、加密、加粗的鸽笼优势明显,降低的鸽笼有利于饲养员管理上层肉鸽,加宽的笼具空间广阔留给肉鸽及仔鸽便于其活动生长,背片加密设计可有效减少相邻种鸽之间相互打斗,利于种鸽生产,加粗设计,增加整组笼具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对种鸽的影响,减少其应激反应。
刚刚离开亲鸽的童鸽,体质相对较弱,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笼养有利于观察到鸽子健康状态、生长发育等情况,方便饲养员及饲养管理的同时利于其生长发育。
总的来说笼养肉鸽(生产鸽)利于提高鸽舍空间利用率、肉鸽受精率、鸽蛋产量,利于避免外界因素对亲鸽的干扰,减少鸽蛋破损,通过笼养记录没每种鸽的生产情况,为后续淘汰更新种鸽,提高肉鸽生产效能,奠定良好的科学依据。
5. 养殖肉鸽的技术要点
肉鸽以玉米、稻谷、小麦、豌豆、绿豆、高粱等为主食,一般没有熟食的习惯。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将饲料按其营养需要配成全价配合饲料,以“保健砂”(又称营养泥)为添加剂,再加些维生素,制成直径为3~5毫米的颗粒饲料,鸽子能适应并较好地利用这种饲料。
6. 养殖肉鸽的技术要领
形态特征
鸽子鱼成鱼体长达18~20厘米。是松石七彩的突变种,全身的黑色素都化成黑沙表现在体表外层及额头,尾鳍、背鳍及臀鳍外缘为黑色。由于鸽子红七彩没有黑色素,使得其底色为黄色或红橙色,身上的条纹也为白色。鸽子红七彩神仙鱼具有的血红色眼睛,就像最美的红宝石。
选购要点
鸽子鱼眼睛要亮,这表示鱼健康状况良好。挑选体形饱满、身体比例协调的鱼。体色要明亮,如果体色较暗,表明此鱼尚未适应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或是鱼体质较弱,或是患有疾病的征兆。
换水及清洗
养好鸽子鱼最重要的一点是勤换水。投喂汉堡后要注意水质的变化,应定期换水。如果水质恶化得较快,不但要增加每次的换水量,还要增加换水的次数。
7. 肉鸽子养殖技术与管理
前景非常可观。防疫程序主要是日常消毒,或叫预防性消毒,是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肉鸽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性传染病的目的。一般来说,第一次消毒时间不低于10日龄,以后每星期进行1次。育成肉鸽10天消毒1次,成年肉鸽15天消毒1次。
8. 肉鸽饲养技术
在肉鸽养殖中雏鸽的孵化有2种方式,一是自然孵化,二是人工孵化,下面我们就分别对这个2种孵化方式作一下简单的简述。
自然孵化:
鸽子配成对后,接着进行繁殖,母鸽长期蹲伏于巢盆中。当产下第2 枚蛋后,亲鸽便开始孵卵。在亲鸽抱蛋过程中,应注意和进行以下管理工作:
l、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和应激因素的产生,必要时给予鸽笼适当遮光,促使亲鸽专心孵卵。
2、巢窝垫料最好要双层旧麻布,麻布下垫谷壳或木屑或干细砂,以干细砂较为理想,在巢盆中厚度以2 一3 厘米为。饲养员每天要检查产蛋、孵蛋情况,一旦发现破损要及时捡出。
3、提高抱蛋期饲料营养水平,保证粗蛋白含量达到18 一20 % ,能量水平也相应提高。使亲鸽有强健的体质,为哺育乳鸽打好基础。要防止蛋壳站污粪便,因为病菌可能侵人蛋内导致胚胎死亡,如果已沾上粪便可用纱布擦干净。
4、照蛋是必做的工作。在孵化的第5 天和第10 天各进行照蛋1 次。第1 次照蛋时,凡发现蛋内有红褐色、呈蜘蛛网状分布的血管,而且形状稳定即为受精蛋,让其继续孵化,若蛋内有血管分布,但呈一条粗线,呈U 状,则为死精蛋;如透明而无血管则为无精蛋,死精蛋和无精蛋要捡出。孵化第10 天进行第2 次照蛋,如果发现蛋的大部分区域乌黑,另一端因气室增大而形成较透亮的空白区,说明胚胎正在健康发育;如果蛋内黑白不分明,蛋内物质不稳定,转蛋时有波动感,蛋壳呈灰色,即为死胚蛋,要及时剔除。
5、及时抓好并蛋工作,因为并蛋是提高肉用鸽繁殖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把无精蛋、死精蛋和死胚蛋取出后,按每窝2 枚蛋合并成一窝,将剩下的蛋并到孵化期相同或相差1 天的其他窝内去。并窝在10 天后为好。如果在10 天前并窝,那些空窝的产鸽只需8 天左右就可产蛋,提早产蛋会影响鸽的体力恢复,下一窝可能活力不强,或出现无精蛋、死精蛋、死胚蛋等现象。
6、掌握出壳日期至关重要。当第2 次照蛋后7 一8 天,要注意观察乳鸽的出壳情况。若出壳确有困难,需要人工帮助出壳。一般孵化已到18 天,壳的表面仅啄破一小孔,就需要人工辅助脱壳。孵化期已超过18 天,还未啄壳,可能胚胎已死亡。
7、鸽的孵化温度很重要,应保持适宜温度。冬天要使房内温度至少保持在5 ℃ 以上,温度过低,要在房内加温,否则在孵化早期容易冻死。天气炎热的夏季,要适当减少垫料,打开门窗,开动排风扇,使室温保持在32 ℃ 以下,否则孵化后期易引起死胎。
人工孵化:
采用人工孵化方法,可避免孵化时压破种蛋,防止鸽粪污染,减少胚胎中途死亡等不利因素,提高肉鸽孵化率和出雏率,缩短种鸽产蛋周期,加快繁殖速度,提高繁殖率。试验证明,自然孵化平均产蛋周期为63 天,而采用人工孵化平均产蛋周期可缩短为50 天。以此估计,产鸽产蛋率可提高近4 倍,应在肉鸽生产中及早推广应用人工孵化技术。
1、入孵前的准备
①孵化机:采用小型平面孵化机,用鸡的孵化机,将孵鸡蛋的蛋架换成孵鸽蛋的蛋架。对孵化器做好检修、消毒和试温工作。孵化机要离开热源,并避免阳光直射。
②种蛋:种蛋要进行选择和消毒。要选择符合品种的要求,蛋重大小适中,蛋形正常,蛋壳厚薄均匀的受精蛋作种蛋。种蛋的消毒非常重要,消毒的种蛋比不消毒的种蛋孵化率明显提高。采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巧克,福尔马林30 毫升的剂量,在27 一30 ℃ 的温度下熏蒸20 分钟。即可移人孵化机进行孵化。
2、孵化的条件:肉鸽种蛋人工孵化的关键是掌握好温度、湿度、翻蛋等条件,创造出能满足胚胎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以提高孵化成绩。
①温度:温度是肉鸽孵化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胚胎的正常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胚胎的不同发育阶段,它们所需的温度略有不同。孵化温度是1 一7 天为38 . 7 ℃ ,8 一14 天为38 . 3 ℃ ,14 天以后为38 ℃ 。2、湿度。孵化期相对湿度为60 一70 %。有的建议肉鸽出雏时的相对湿度要达到80 %。一般来说,孵化前后期湿度要高,中期要低。这样有利于胚胎的物质代谢、气体代谢和水分的吸收、蒸发;也有利于蛋受热均匀及出雏期胚胎的破壳。
②翻蛋:翻蛋的作用是防止胚胎与壳膜勃连;调节蛋的温度,使胚胎受热均匀;有助于胚胎运动,保持胎位正常;增加卵黄囊血管、尿囊血管与卵黄、蛋白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养分的吸收。一般在人孵当天翻蛋2 次,以后每天翻蛋6 次,一直到出壳前2 天停止翻蛋。
3、胚胎发育情况检查:孵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胚胎发育的情况是否正常,以便及时检查发现孵化不良的现象,查明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具体操作参照自然孵化的照蛋。
4、出雏:孵化到第6 天,将蛋转到出雏机,在出雏机内孵化1 一2 天就要破壳出雏。出雏前后时间最好在24 小时左右,过晚或过早出的雏都不健壮。出雏完毕后,出雏机应洗刷并进行消毒,以备下次出雏时使用。
5、孵化记录:每次孵化应将入孵日期、蛋数、种蛋来源、历次照蛋情况,人孵批次、孵化结果、孵化期内的温度变化等,记录下来,供分析孵化成绩时参考。记录表格可以自行设计。
采用人工孵化以后,产孵不负担哺育乳鸽的任务,需进行人工养育。
9. 养殖肉鸽的技术要求
1、选用优良种鸽
优良种鸽个大、体健、毛色纯正、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且繁殖力强,一般繁殖期可达5年左右,高峰期为3年。优良种鸽的最高年产仔为18只(6~9窝),最低为12只,因营养水平不同,种鸽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高低亦有所不同。引种时要选择品种特征突出、公母配对和谐、年轻力壮的种鸽。
2、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鸽舍可因陋就简,但基本要求是: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少。鸽舍本身要能避风、挡雨、遮阳、防曝晒、防潮,有利于通风、采光、防敌害、清洁消毒和保持室内干燥。
肉鸽养殖一般采用笼养和平养(平地散养)两种方式。笼养鸽以3对/平方米为宜,平养鸽以2对/平方米为宜。
3、供给营养齐全的饲料
欲养好肉鸽,关键在于养好种鸽。种鸽的食量不大但要求饲料的营养齐全。一只种鸽日需饲料大约为45~50g,以每次饲喂剩下少许为宜,过多供料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增加养殖成本。通常以稻谷为主的饲料配方为稻谷45%、豌豆25%、玉米20%、小麦10%;以玉米为主的饲料配方为玉米45%、豌豆25%、小麦15%、高粱15%。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加些火麻仁和绿豆。同时,应当根据肉鸽的生长阶段,对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肉鸽生长发育的需要。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肉鸽每天的饮用量约为采食量的1.5~4倍。
4、重视保健砂的作用
保健砂用量虽然不大,却是肉鸽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和辅助促长剂。一只种鸽每天大约需要吃6g左右的保健砂。保健砂最好是现配现用,要保证新鲜,有时为了减少配料的用工时间,也可以一次配制好,放于密封的无毒塑料袋或其它干净器皿中,供多次使用。注意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保管,切不可曝晒或受潮受热,以免变质。常用保健砂的配方是:红泥土30%,贝壳粉15%,骨粉10%,中砂25%,旧石膏、木炭末、旧石灰、食盐各5%。此外,根据生长季节的变化,还需适当的在保健砂中添加少许的中草药、维生素、抗生素,以保证肉鸽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5、加强种鸽的饲养管理
根据种鸽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即配对期、抱蛋(孵化)期、育雏期、换羽期,提供营养成分有所侧重的饲料、保健砂,创造适宜的环境,以努力提高种鸽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此外,对于留种的青年鸽,除精心饲养外,还要适当的增加光照,给予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以促使其尽快发育,待其性成熟后,要及时优胜劣汰,进行自然配对或人工配对,以不断扩大种群,增强生产能力。
6、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遵循“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鸽舍(笼)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喂养鸽子的水槽、食槽等各种器具也要经常清洁消毒。在鸽子的生长发育期,除按规律(鸽龄)接种疫苗外,平时要注意观察鸽子的行为和神态,及时做好常见病(尤其是传染病)和鸽体内外寄生虫病的检验、防治工作,否则,轻则影响鸽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重则导致大批伤亡。此外,还要防止猫、狗、鼠、蛇等敌害。
10. 养殖肉鸽的技术管理
一、选用优良种鸽
一般建议养殖户们选择个大、体健、毛色纯正、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的优良种鸽,一般繁殖期可达5年左右,高峰期为3年。选择这种优良种鸽的好处就是年产仔最高可达到18只(6~9窝),最低为12只,因营养水平不同,种鸽产蛋率会存在一些差异。引种时要选择品种特征突出、公母配对和谐、年轻力壮的种鸽。
二、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鸽舍可因陋就简,但基本要求是: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少。鸽舍本身要能避风、挡雨、遮阳、防曝晒、防潮,有利于通风、采光、防敌害、清洁消毒和保持室内干燥。
肉鸽养殖一般采用笼养和平养(平地散养)两种方式。笼养鸽以3对/平方米为宜,平养鸽以2对/平方米为宜。
三、供给营养齐全的饲料
欲养好肉鸽,关键在于养好种鸽。种鸽的食量不大但要求饲料的营养齐全。一只种鸽日需饲料45~50g,以每次饲喂剩下少许为宜,过多供料会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通常以稻谷为主的饲料配方为稻谷45%、豌豆25%、玉米20%、小麦10%;以玉米为主的饲料配方为玉米45%、豌豆25%、小麦15%、高粱15%。有条件的可适当加些火麻仁和绿豆。同时,应根据肉鸽的生长阶段,对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肉鸽生长发育的需要。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肉鸽每天的饮用量约为采食量的1.5~4倍。
四、重视保健砂的作用
保健砂用量虽然不大,却是肉鸽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和辅助促长剂。一只种鸽每天大约需吃6g保健砂。保健砂最好现配现用保证新鲜,有时为了减少配料用工时间,也可一次配制好,置于密封的无毒塑料袋或其它干净器皿中,供多次使用。注意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保管,切不可曝晒或受潮受热,以免变质。常用保健砂的配方是:红泥*30%,贝壳粉15%,骨粉10%,中砂25%,旧石膏、木炭末、旧石灰、食盐各5%。此外根据生长季节的变化,还应适当在保健砂中添加少许中草药、维生素、抗生素,以保证肉鸽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五、加强种鸽的饲养管理
根据种鸽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即配对期、抱蛋(孵化)期、育雏期、换羽期,提供营养成分有所侧重的饲料、保健砂,创造适宜的环境,以努力提高种鸽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此外,对于留种的青年鸽,除精心饲养外,还要适当的增加光照,给予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以促使其尽快发育,待其性成熟后,要及时优胜劣汰,进行自然配对或人工配对,以不断扩大种群,增强生产能力。
六、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遵循“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鸽舍(笼)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喂养鸽子的水槽、食槽等各种器具也要经常清洁消毒。在鸽子的生长发育期,除按规律(鸽龄)接种疫苗外,平时要注意观察鸽子的行为和神态,及时做好常见病(尤其是传染病)和鸽体内外寄生虫病的检验、防治工作,否则,轻则影响鸽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重则导致大批伤亡。此外,还要防止猫、狗、鼠、蛇等敌害。
11. 养殖肉鸽的技术大全
、细心观察:如果乳鸽出壳5-6小时,种鸽仍不喂它的话,要检查和寻找原因。如果是种鸽患病,除要将其隔离治疗外,还要把乳鸽调出并窝。如果是种鸽初次育雏,不会哺喂,应人工诱导哺喂。方法是:把初生乳鸽的嘴轻轻地放进种鸽的嘴里,经过几次诱导,种鸽就会了。
2、营养要充分:初生乳鸽一是不能行走与采食,完全靠亲鸽来哺育。二是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为此,对亲鸽必须给以营养丰富的饲料,尤其要增加蛋白质饲料,并要增加饲喂次数。
3、温度要适宜:初生乳鸽羽毛很短,御寒能力差,寒冬季节要作好防寒保温工作,当舍温低于6摄氏度时,要增加保暖设施。炎夏季节要防暑,舍温高于26摄氏度时,要作好防暑工作。
4、调换乳鸽位置:为避免一窝乳鸽-大-小,个体发育相差很大就要采取调换位置,平衡照顾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6-7日龄乳鸽会站立之前,每隔2-3天对同一窝的两只乳鸽调换一次位置,以便得到种鸽的平衡照顾。
5、调并乳鸽:一窝仅孵-只乳鸽或-对乳鸽中因中途死亡仅剩-只的,都可以合并到日龄相同或相近的其电它单雏或双雏窝里。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仅剩下-只乳鸽往往被亲鸽喂的过饱而引起嗉囊积食的现象。刚并窝时要注意观察亲鸽有没有拒喂和啄打新并入的乳鸽的现象。
6、疫病防治要细心:乳鸽长到7-9日龄,亲鸽哺喂乳鸽由全浆料开始转喂全粒料。此时乳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粒料,常会出现消化不良及嗉囊积食的现象。刚并窝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消化不良的乳鸽,每天可喂半片酵母片,1-2粒保健沙。在冬季可喂给桑菊感冒片,每日半片,以防感冒和眼炎病的发生。
7、加强网上喂养:有些亲鸽在乳鸽长到15天左右时又重新产蛋,这时可将乳鸽放到网上饲养。这些亲鸽有的会继续灌喂乳鸽,有的则无心喂养。因此,要细心观察,对无心喂养或喂养不及时的要进行人工或找保姆鸽喂养。
8、保持巢舍清洁干燥:被粪便污染和潮湿的巢盆和垫草要及时更换,舍内要定期消毒,并保持舍内清洁干燥,以离疫病发生。
9、注意投放保健沙:为保证乳鸽健康,提高乳鸽的出栏体重,要对乳鸽每天按时投放保健沙,以增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防止引起乳鸽消化不良。
10、及时带脚环:肉鸽的脚环用鸡翅号来代替,其中印有号码,以作出生时间和区分姐妹鸽的标志。
11、把握上巿时间:按照巿场需要,一般20-25日龄可以上巿(或收购)。根据实践以23日龄左右上巿的肉料比最合算。要留作种用的乳鸽必须到30日龄左右,乳鸽能独立生活时才能捉离亲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