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养殖水体中常见的藻类(水产养殖常见藻类)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31 22:48   点击:2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水产养殖常见藻类

1.预防水华:①定期泼洒氨基酸类或者活菌类产品如:仕必得AA绿源(5亩/桶)、仕必得FS-活力菌(2亩/包)等尤其恶劣天气直接影响有益藻类生长和繁殖的。②培养其他藻类,让藻像复杂不单一。③混养鲢、鳙、罗非等滤食性鱼类,一般每亩放5-10尾。④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⑤每天中午开2小时增氧机,增加水体交换。⑥调节水体pH,利用裸藻对pH敏感的特点调节裸藻生长。萊垍頭條

2.若甲藻、裸藻已经爆发解决方法:用仕必得整底(2亩/包)化水全池泼洒,如果已经很严重,隔一天在泼洒一次。这样不会造成藻类死亡后对虾出现应激反应。

3.回访结果:第三天去塘口观察,水体颜色已经转绿,镜检后发现藻类以绿藻和硅藻为主,甲藻和裸藻基本没有了。这个时候用仕必得解毒应激精华液(2亩/瓶)给全池解毒。使用前后池塘水色情况

2. 养殖水体藻类

藻类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藻类也是把双刃剑,好的藻相有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养殖的顺利进行,相反差的藻相也会导致养殖的失败,总体来说,藻类在水产养殖的作用主要有:

1、池塘中的“氧源”: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水体当中,保证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生活,池塘中大部分溶解氧是由藻类提供,而通过风或增氧机等辅助手段,使空气当中的氧气融入到水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2、变废为宝的“加工厂”:藻类通过自身的各种生化反应可以将水体中各种无机盐转化合成为有机物,储存在体内,作为食物链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池塘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海参来说,部分藻类是其健康生长的重要天然饵料。

3、各种水质理化指标的“影响者”:养殖水体中 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总硬度、总碱度等理化指标是影响白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例如,亚硝酸盐过高,会导致养殖动物中毒甚至死亡。而部分藻类通过自身的生化反应,可以将部分理化指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4、维持养殖水体的稳定“定海神针”:在养殖过程中,经常由于受到环境变化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一部分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因而水体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藻类作为池塘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影响水体稳定的重要因素。

3. 水产养殖藻种

在培藻时,不能菌与藻同时使用。因为菌的繁殖速度快,会抑制藻类的繁殖,如果池塘中有大量的有机物需要分解,先用菌后用藻。如果没有就先用藻,再用肥料,当藻类大量繁殖起来后有死亡藻类的时候再用菌进行分解。

根据水质指标溶解氧、pH值和透明度的判断。每天下午3-4点测溶解氧、pH值和透明度,溶解氧、pH值高,透明度低于20cm,说明藻类繁殖旺盛,及时用菌分解有机质,当水色发黑、发暗、发黄等很多脏泡沫时,说明有藻类死亡,要及时解决死亡藻类。

根据晒水法进行判断。用矿泉水瓶取中层水,晒几个小时,如果有气泡且气泡多,说明藻类活性好,不需要补藻;如果没有气泡或者气泡少,说明藻类少或者老化,活性差,需要补肥的同时补藻种。

根据养殖时期进行判断。

养殖前期:前期培养藻时,由于水温低,养殖品种个体小,投喂量少,残饵、粪便有机质少, 这时候要根据水中的藻种和水质指标判断(溶解氧、pH值),透明度如果高于30cm (绿藻)或者50cm (硅藻)时,要适当补肥,可以通过镜检或者晒水法看水体藻的活性,需要时候也要补充藻种。

养殖中期:养殖中期在放苗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此时投料量越来越大,养殖动物残饵、粪便越来越多,大部分藻类开始老化。传统养殖中,不补藻、少补肥或者只补菌,有益藻类吸收不到营养开始转藻,这时池塘中的有益藻越来越少,有害藻在池塘中逐渐形成优势种。平时不检测水质指标,不镜检,管理靠看水色,通过养殖动物吃料状况判断水质。养殖动物开始减料,或者水发红、发蓝,大量的有害藻爆发才意识到,控制有害藻,并且大部分养殖户选择消毒、杀菌、杀藻。正常的维护要及时根据指标判断,补菌、补藻或者补肥。

养殖后期:到了养殖后期,水体有机质多,注意多用菌少用肥,适当补充藻种,溶解氧和pH值高,藻类生长旺盛,多补菌少补肥。溶解氧和pH值低,藻类不正常生长或者生长慢,多补肥少补菌。氨氮高时,用菌补藻种,不需要补肥。

4. 水产有害藻类

pH值是对生物影响的一个综合因素,对水质、水生生物和鱼类有很重要的影响,养殖水体的pH值是影响养殖鱼类摄食、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鱼类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是6~9,其中淡水鱼类对pH值的适宜范围是6.5~8.5之间,精养鱼塘最适宜范围是7~8.5。 在此范围内鱼类生长快,饵料系数低。PH低于6时,不但影响摄食和生长,还容易感染疾病。PH高于9.5时,鱼鳃分泌黏液多,妨碍鱼的呼吸,会直接导致鱼窒息死亡。

如果鱼突然改变环境,水体PH值又不在此范围内(6.5-8.5),鱼一时不能适应新环境,就会生病。在实际养殖中要确保水体的pH值稳定,

1、有效控制池塘中有害藻类(蓝藻等或赤潮生物)的恶性繁殖,保持池塘水质合适的透明度;

2、降解高碱性水体毒素,缓解鱼因高碱产生的行为异常(游池、跳跃、拒食等)和应激反应;

3、降低氨氮(NH3)、亚硝酸盐(NO2-)和硫化氢(H2S)等有害物质,稳定水质。

如果水体油膜,泥皮,死藻及泡沫浮物增多等各种严重影响鱼健康的情况下,可以找鱼药店专业人员帮忙,切不可盲目用药。

5. 水产养殖常见藻类图谱

绿藻只有一个种类。绿藻也是属于水藻的一种,绿藻是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是最简单的水生植物,萊垍頭條

绿藻含有叶绿素。是水中的隐花植物,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氮、磷、钾是绿藻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 绿藻可以放出氧气,是水中的绿色植物。绿藻对生长在水中的鱼有益处。萊垍頭條

6. 水产养殖常见各种藻类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按水域性质不同分为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按养殖、种植对象,分为鱼类、虾蟹类、贝类,及藻类、芡、莲、藕等。中国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远至公元前1142年(殷末周初)已知凿池养鱼,范蠡约在公元前460年著有《养鱼经》,为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改造利用一切可供养殖的水域和潜在水域,扩大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水体)产量;开拓水产养殖的新领域、新途径,发展工厂化、机械化、高密度温流水、网箱(包括多层网箱)、人工鱼礁、立体、间套混等养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挖掘水产生产潜力;保护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获得较快发展。 水产养殖业是利用适宜水域养殖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事业。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事水产养殖的时期较之采捕天然水产资源的捕捞业为晚。水产养殖业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类影响及控制水域能力的增强。萊垍頭條

7. 水产养殖常见藻类类型

(1)瘦水:水体淡绿色或清澈见底

透明度在50cm以上,清澈见底,水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有时出现使鱼类难以消化的藻类,俗称“瘦水”。

这样的水体适合观赏、娱乐和作为饮用水水源,但不适宜养殖生产,养殖上一般增加施肥投饵来改善其水质。

(2)嫩水:硅藻等

水体茶褐色或绿豆色,水中溶氧丰富,透明度在25 cm~40 cm之间,俗称“嫩水”。

水体浮游植物种类较多,以硅藻门、绿藻门藻类为主,易被鱼类摄取,而且,硅藻是许多水生动物及其幼体的优质饵料,硅藻大量繁殖时,水色呈黄褐色,该种水色是养殖的上好水色。

需要注意的是硅藻对水体变化的适应能力弱,当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硅藻就会大量死亡,水色也随之变化。且这种水色对于养殖和观赏娱乐场所都是较好的水质表征。

(3)老水:绿藻

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绿藻对水环境的变化适应性较强,以绿藻为主的前期水体是较稳定的,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但是,如果以绿藻为主的后期水体则会产生浮游生物过量繁殖,水色太绿(如黄绿色、蓝绿色、墨绿色、灰色或混黄色,浑浊),导致透明度下降(在20~25 cm之间)。

黄绿水中藻类主要以绿藻门藻类为主,如小球藻、新月藻、多芒藻等藻类。

黑绿水出现在天气较热时的水体下风处,其藻类数量较多,以裸藻门的藻类(如双鞭藻、棘刺囊裸藻等)为主。

如果水体优势种群是不易被鱼类摄食利用的藻类,对养殖不利,说明水色已老,这种水俗称“老水”。

需要及时换水、加注新水或者用氯制剂全池泼洒来控制池水中绿藻的数量。此水质若不及时注水、换水,会因缺氧变坏;部分藻类的死亡分解使水体散发异味,影响水体的质量。这样的水体需要不断补充新水,一般每周冲水一次,以改善水质。

(4)水质老化:蓝藻

当水温升高时,在水体四周(尤其在下风处)的水面上浮有一层翠绿色的浮膜,水体透明度低。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常常含有大量的蓝藻(主要种类为铜绿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藻类)和绿藻(主要是衣藻),该水色是水质老化的标志。

蓝藻水中的老化藻类会大量死亡并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麻痹鱼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时还会造成鱼类死亡。

所以,当发现水体这种水色后,应立即用硫酸铜(使池水的硫酸铜浓度达到0.5 ppm)等灭藻药物化水后全池泼洒或根据实际情况在下风处用硫酸铜(使池水的硫酸铜浓度达到0.7 ppm)等灭藻药物化水后半池泼洒来杀死这些藻类,并将底层池水抽出,以免对鱼类造成危害。

(5)坏水:甲藻等

水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红棕色,褐色甚至黑色,具有腥臭味,且藻类在水中分布不均匀,出现的蓝绿色或绿色的云层及块状、丝状现象,即为“水华”;这是水质恶化的象征,俗称“坏水”。

这类水体含有大量甲藻门、蓝藻门的藻类,如裸甲藻、多甲藻、微囊藻等。

甲藻大量繁殖时水色呈酱油色,水体透明度减小,溶解氧含量降低,是水质变坏的标志。如不马上换水,容易引起泛塘事故,造成鱼类死亡。

(6)灰白色水

藻类大多被浮游动物当作饵料摄食,水体中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数量较多,当浮游动物的繁殖达到较高密度时会与鱼类竞争氧气,引起鱼类浮头,同时还影响鱼类的正常摄食与生长,应该想办法控制或者清除。

复杂的藻类与水色的关系

金藻、硅藻、隐藻和甲藻的细胞呈褐色或褐绿色,水色几乎是褐色、褐绿色或褐青色。

蓝藻、绿藻、裸藻的细胞呈绿色,其水色接近绿色。

但不能因此简单地认为水色和藻类类群间具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8. 水产养殖常见藻类种类

根据藻类的光合色素、个体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可将藻类分为10门: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其中,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的一些藻类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萊垍頭條

藻类是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在光合作用下它们吸收水中的无机营养盐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它们的存在无论是水体生产能力还是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研究读物或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时,都把藻类测试作为一种重要内容。垍頭條萊

9. 水产养殖常见藻类有哪些

第一种,投入少量高铁酸盐进行预氧化,再投放PAC混凝,可使水中藻的除去率提高20%左右,除去率可达85%。萊垍頭條

第二种,用爱族磷酸盐可以除去水中的磷酸盐,预制藻类生长。磷酸盐含量过高时,藻类快速生长,形成如浮游性藻类、附着性藻类,爱族磷酸盐有效地结合水中磷酸盐,形成无法被藻类吸收的物质,有效地抑制藻类生长。萊垍頭條

第三种,用硫酸铜来改变水的PH值除去水中的藻类。萊垍頭條

第四种,用漂白粉除去水中藻类。垍頭條萊

第五种,生物方法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再用漂白粉杀死藻类。在水塘里养殖水浮莲、水葫芦等水草,消耗水中氮磷钾养分,再打捞水草,用漂白粉杀除剩余水藻。萊垍頭條

第六种,养殖草鱼、鲢鱼消耗水藻。萊垍頭條

第七种,排水清塘,再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頭條萊垍

总之,水体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过多,是水藻泛滥的主要原因。治标必须先治本。頭條萊垍

首先要明白藻类生长过旺的原因,根据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藻类过度繁殖,一般表明水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水中的氮磷含量高,水温适宜藻类繁殖等,一般在生产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頭條萊垍

1、排去部分老水,补充新水條萊垍頭

换注新水是养殖生产上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常规的养殖水体换注新水可以暂时缓解藻类过多所带来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藻类过度繁殖的问题。萊垍頭條

在一些蓝藻爆发的水塘,水面会有一层藻膜,可以先通过人工捞取,最好是等到起风的时候,在风力作用下蓝藻会集中在下风口处,这样在岸边借助手抄网就可以很方便地捞出大部分蓝藻,然后再借助药物调水即可。頭條萊垍

还可以借助排水管道,排水口设置在水体最上层,这样浮在水面的藻膜就会逐渐排走,之后再加注新水即可。萊垍頭條

2、使用药物灭藻頭條萊垍

使用灭藻制剂,进行局部用药可以起到一定的除藻效果,但频繁使用化学制剂等容易破坏养殖水体中生态系统种群结构。这样不但容易破坏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营养盐比例失衡。萊垍頭條

另外,还要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及有机物的浓度,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效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也就是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也是可行的。萊垍頭條

但是要注意,使用微生态制剂或EM菌时要注意,不能与药物同时使用,否则有益菌就会被杀死起不到调水效果。萊垍頭條

3、利用高等水生植物调水萊垍頭條

通过高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养殖水体中种植一定量的黄花水龙、风眼莲(水葫芦)、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其中风眼莲是公认的去除氮、磷效果最佳的水生植物,很多研究与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凤眼莲也具有改善水体水质的作用。萊垍頭條

4、根据池塘面积及藻类密度投放适量的花白鲢頭條萊垍

常见的养殖鱼类中,白鲢是以浮游植物(也就是藻类)为主要食物的,花鲢则是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的,而浮游动物又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花白鲢与浮游生物构成了一定的营养关系。在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的池塘中可以加大花白鲢的投放量,对于一些新开水体,花白鲢的投放量可适当降低頭條萊垍

10. 淡水养殖藻类大全

淡水藻类植物有硅藻、新月藻、角甲藻、微胞藻、衣藻、小球藻、螺旋藻等。淡水藻类可由一个或少数细胞组成,亦有许多细胞聚合成组织样的架构。丝状体可分支,可不分支,有些淡水藻类是单细胞的鞭毛藻,而另一些藻类则聚合成群体。垍頭條萊

硅藻是一类最重要的浮游植物。硅藻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頭條萊垍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硅藻形态多种多样。它们靠光合作用将海水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硅藻色素包括叶绿素A、C1、C2、以及胡萝卜素。萊垍頭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