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柳树生病如何防治? 西红柿生病了如何防治?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8-16 12:34   点击:23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柳树生病如何防治?

柳锈病。柳树锈病危害叶片和嫩梢。叶背面产生桔黄色夏孢子堆0.2~0.3毫米;嫩梢上的孢子堆长形,较大。落叶前后,病叶两面形成棕褐色突起的小斑点,即冬孢子堆,埋生于叶片表皮下。 柳树锈病6~10月发生,以秋季发病普遍。苗木过密易感病;龙爪柳发病重,旱柳发病较轻。防治方法。播种育苗或插条育苗不宜过密;发病初期喷I:2:160的波尔多液保护新梢,发病盛期喷波美0.2~0.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25%可湿性萎锈灵200~400倍,可少加些(0.05~0.1%)洗衣粉,以增加药液展着性,并可抑制夏孢子萌发。

二、西红柿生病了如何防治?

你好,西红柿生病的原因可能是病菌、虫害、气候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西红柿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见于潮湿环境下。防治方法包括保持干燥通风、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2. 疫病:疫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果实。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病果,保持地面通风,以及使用病害防治剂等。

3. 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叶片。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通风,以及使用杀菌剂等。

4. 虫害:常见的虫害包括蚜虫、斑点叶蝉等。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杀虫剂、保持通风,以及及时清除虫害等。

总之,预防西红柿生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科学管理。

三、养鸡如何预防鸡生病?

预防病情的发生,对养殖地的消毒,温度要控制好, 夏季养鸡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降低饲养密度。鸡群特别怕热,应该根据气温的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鸡群的饲养密度。

二是勤换饮水。夏季鸡食盆中的水容易被太阳晒热,饮水器应该放在阴凉处,且要经常换水,最好是用地下纯净的清凉水。

三是早放晚圈。夏季天一亮,就应该把鸡放到活动场地上,并喂食,天黑后再圈鸡,尽量减少鸡在鸡舍里停留的时间。入伏以后,也可以在果园里搭一些木架供鸡栖息,让鸡在凉棚下过夜。

四是科学饲喂。夏季日照时间长,应该增加饲喂次数。早晚多喂,中午少喂,每顿分两次添喂,中间隔半小时,以便诱导鸡增强食欲。

五是搞好防疫。夏季蚊蝇多,容易传播疾病。因此,要认真搞好鸡舍的消毒防疫工作,预防疾病发生。

鸡舍内每天要打扫一次,并且要勤垫沙土。减少应激.鸡胆小,易受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对鸡喂料、加水、捡蛋、消毒、打扫卫生、清理粪便等工作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工作时动作要轻缓,严禁陌生人和其他动物进入鸡舍.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多种维生素或其他抗应激的药物,防止和减少应激反应所造成的损失

四、如何防治鸡的局部脓肿?

鸡脚趾脓肿病的防治

鸡脚趾脓肿俗称趾瘤病,指鸡的脚底及周围组织由于局部细菌感染积聚脓汁而形成有完整腔壁的一种球形脓肿。本病在鸡群中一般为散发,但有时也能够传播蔓延。在雨水多、湿度大时更易发生,严重影响鸡的增重和鸡肉的等级。

临床症状病鸡的脚底皮肤初期发红肿胀、继而形成黄豆乃至核桃大的隆起,运动困难、跛行、食欲减少,触诊增温、坚硬、疼痛。随后蔓延到趾蹼之间的组织,甚至沿着关节和腱鞘部扩展而达于深部组织。病程长的炎性渗出物凝固干燥呈干酪样。有的炎症肿胀部四周坚硬而中央逐渐软化变薄,触诊有波动感,最后破溃,流出脓汁。严重的公鸡常失去配种能力,而母鸡则产蛋下降甚至停产。

防治措施一、预防。舍饲时栖架不宜太高,地面要清洁干燥,鸡舍和运动场须经常打扫,不让地面存有尖锐的金属异物、石渣瓦片、玻璃块等易致鸡脚底损伤的物质。笼养鸡的笼具底部要平整,以防鸡脚底皮肤的机械性创伤。二、治疗。(一)大群用头孢类药物饮水。(二)肿胀部有明显波动感时,须立即切开排脓,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并涂敷抗菌素软膏,包扎好,以防继发感染。以后隔日处理1次,一般连用3~4天即可痊愈。(三)对波及深部组织的严重病例可喂服磺胺类药物。

五、鸡泄殖腔脱垂如何防治?

蛋鸡脱肛也称为蛋鸡泄殖腔脱出,是蛋鸡在开产时常发生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解决,将延续整个产蛋期。造成蛋鸡脱肛的原因1、光照原因饲养人员光照管理操作不当,尤其是育成期光照时间增长过快,导致过早产蛋;或产蛋期光照时间过长,会刺激母鸡性激素的分泌导致产蛋过大、双黄蛋的产生,这类鸡蛋会导致产蛋时用力过猛,形成脱肛。2、营养原因鸡场需要严格按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配制日粮,这是保证蛋鸡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饲料中蛋白的含量,开产前和刚进入高峰期的蛋鸡,如果盲目增加蛋白的含量会增加蛋重,造成脱肛。产蛋后期不降低营养浓度也会引起脱肛。蛋鸡开产后,应根据营养供给充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以防止因其不足而导致输卵管道和泄殖腔粘膜上皮角质化,使抗病性下降而且发生炎症,造成输卵管狭窄,引起脱肛。3、疾病原因球虫、霉菌毒素中毒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长时间腹泻使鸡体的水分消耗过大,严重的产生脱水,致使输卵管黏膜不能有效地分泌润滑液,生殖道干涩,鸡产蛋时强烈用力造成脱肛。4、鸡群整齐度差大鸡采食过多而肥胖,腹部脂肪过多,造成肛门组织弹性降低,使产蛋时外翻的输卵管难以复位而脱肛,小鸡因营养不良而瘦弱,体成熟较差,也易引起脱肛。5、鸡舍环境卫生差氨气过高造成鸡长期处于烦躁和应激状态,也会引起脱肛。6、高峰期蛋鸡脱肛连续产蛋导致输卵管内分泌物减少,润滑作用降低而脱肛。肝肾功能和脾胃功能降低引起气血不足,脾胃失和,中气下陷引起脱肛。预防和治疗方法1、勤观察鸡群,做好环境和光照管理。2、对于病鸡要尽早隔离,防止自啄和互啄现象。3、轻度脱肛的蛋鸡,不能自动恢复的,可以在脱出处,用碘酒消毒,涂抹消炎药后辅助塞回去;对于脱肛严重和反复脱肛的考虑淘汰。4、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防止盲目追求产蛋和蛋大小造成蛋鸡额外负担增加。

六、如何让鸡生病死得快?

哎呀!这个可不好呀。

要爱护动物,绝不能残害啊。它怎么招惹你了??? 鸡被人杀,鸡知道难受,痛苦。反过来呢?你要是遇到被杀的时候,你呢? 放过它吧!很可怜的呀!您说好不好? 人知道爱护己命,动物也知道啊!心呐!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来丝毫逃不脱啊。不要为自己徒惹麻烦!

七、鸡总是相互啄尾翘,应该如何防治?

鸡互相啄毛,怎么回事?

啄癖原因的分析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两类原因:

(一)营养缺乏性啄癖:鸡异食癖是由于营养缺乏,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如饲料中缺少蛋白质或某种必需氨基酸,缺盐、缺钙、缺硫或其他矿物质。检查饲料中蛋白质及蛋氨酸的含量是否充足。

(二)应激反应性啄癖:应激是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或应激原的刺激所产生应答性反应。当动物受到各种应激原,如热应激、光应激、拥挤应激、饥饿应激、创伤应激等刺激时,动物对这些应激原的刺激都要不断地作出适应性的努力,从而来抵抗应激感染,体温升高、血糖上升、血压增进、血容量增大等,以适应生理机能的失常,便出现应激综合征(啄癖);另一方面如应激原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超出了动物的耐受能力,产生有害的影响和不良效应,便使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防卫机能降低,则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啄癖的防治方法

(一)检查日粮配方是否达到了全价饲养。找出缺乏的营养成分及时补给。

(二)避免各种应激原的刺激和影响。平常应尽量分散延长应激原对机体的刺激,增进动物机体健康。具体措施应做到改善饲养管理条件,鸡群密度要适当,不能过份拥挤,光照适度,育雏室温度不能过高,喂饲时间要固定不能随意变更,饮水槽、料槽要放置合理,肉鸡饲喂日不宜过饱;限喂日也要给予少饲料(三分饱)。切喙术已被认为是合理的,但这种措施只能限制而不能防止这种啄癖异常行为。如消除和分散应激原的刺激,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啄癖会消失。

八、鸡葡萄球菌病该如何防治?

鸡葡萄菌治疗。许多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均能杀灭葡萄球菌,对于一个鸡场来说,到底使用哪种药物最有效,最经济,必须对本场分离出的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当一种药物使用效果不满意时,应及时更换另一种药物。常用的药物有:

①庆大霉素:每只4000单位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5天。②卡那霉素:每只2000~3000单位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5天。或每只4000单位饮水,连用7天。③青霉素:每千克体重5万~10万单位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5天。④麦迪霉素:0.011%拌料或饮水,连用5天。⑤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饲料加5克,连用3~5天。⑥速补14:0.2%饮水,每天1次,连用7天。

在用药治疗的同时,用0.3%过氧乙酸、0.1%消毒王或0.5%菌毒敌对鸡舍进行消毒,发病时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剂量为每平方米20~30毫升消毒液。

九、鸡容易得什么病,如何治疗和防治?

(一)鸡瘟 鸡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疾病。多于春秋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此病潜伏其为3-5天。分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一般流行初期多为急性发生。主要症状:体温升高(43-44°C)、闭眼、毛松乱、缩颈、垂翅,步态不稳或转圈;冠黑紫,口流粘液,摇头,打咯,发出“咯、咯”叫声,呼吸困难,拉绿色或黄色粪便;后期腿、翅麻痹,死亡率高。 预防: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防疫。 1、预防接种:1-2周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苗稀释10倍滴鼻;隔断0天左右再重复一次;2月龄以上的中、大鸡用Ⅰ系苗稀释1000倍,每只鸡肌肉注射1亳升,可免疫一年。 2、饮水免疫法:用鸡新城疫Ⅲ系(F系)疫苗稀释成0.1-0.3%水溶液,让鸡自由饮食,10-30天后再饮用一次,可免疫7个月。 3、对疫区严格封锁,并进行彻底消毒。目前此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可试用:1、蒜头3-5片,打烂混合少量硫磺粉及生油灌服,每日2次。2、巴豆半粒打烂(药店有售,有毒性,严控剂量)混合少量生油灌服,每日2次。3、用鸡新城疫Ⅰ系苗稀释500倍,每只病鸡肌肉注射器亳升,有一定疗效。据资料介绍:对于已有神经症状的病鸡,一般注射后2-3天即痊愈。 (二)鸡出败(禽霍乱) 鸡出败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为零散性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传染有时比鸡 瘟还快,常常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此 病可同时传染鸭饿和家兔。 预防:每年定期注射禽出败菌苗,2月龄以上的鸡不论大小,每只鸡肌肉(或皮下)注射2毫升,每4-6个月防疫注射一次;亦可在饮水中加入0.01%的高锰酸钾(灰锰氧)或0.2%的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水溶液,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治疗:1、青霉素3-5万国际单位/只,作肌肉注射,每天3次。2、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每只鸡每次1克(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每天2-3次。以上药物疗效确切,但鸡完变黑紫色后,治愈率则较低。 (三)鸡白痢 鸡白痢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大小鸡都可发病,但尤以半月龄左右的雏鸡较为多见,死亡率较高。主要症状:病雏精神萎顿,缩头,翅下垂,拉白色浆糊状稀粪,肛门常被粪便粘住,排粪时发出“吱 、吱”叫声。成鸡多为陷性带菌,只有严重时见有贫血和下痢,母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治疗:1、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200-400毫克(即2-4片)拌匀喂鸡,连用7天,停3天,再喂7天。2、按每公斤鸡体重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饮料加土霉素2-3克(即8-12片)拌匀喂鸡,连用3-4用。3、每只鸡每天用青霉素2000国际单位拌料喂服,连用7天。4、每公斤饲料加入磺胺脒(或碘胺嘧啶)10克(即20片)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即10片)拌料喂鸡,连用5天;也可用链霉素或氯霉素按0.1-0.2%加入饮水中喟鸡,连用7天。以上药物最好交替使用,以利提高疗效 (四)鸡枝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症状:出现呼吸罗音(夜间更易听到),流鼻涕、咳嗽的打喷嚏;食欲不振、消瘦。 后期常见眼脸肿胀,眼部突出如肿瘤状,眼球受压而萎缩,造成失明,病程一月至数月。 预防:定期消毒,搞好鸡舍卫生;出壳雏鸡每只用2000单位链霉素滴鼻。 治疗:1、链霉素,小鸡用9万单位,中鸡用10万单位,大鸡用20万单位作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3-5天。2、每公斤饮料加入土霉素或四环素400-800毫克(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拌匀喂鸡。 3、秦妙林对枝原体病有特效,用1000毫升水加入125-250毫克的秦妙林水溶液供鸡饮食。 (五)球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危害雏鸡比较严重而常见的疾病,以15-25日龄鸡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霉雨季节发病率最多,一量发病就会引起广泛流行。成鸡感染球虫病,症状稍轻 ,很少死亡。主要症状:病雏最早出现全身衰弱,精神萎顿,喜欢拥挤成堆,两翅下垂,毛松乱,眼睛紧闭,好睡;下痢,呈棕红色带血稀粪;冠髯苍白,大量饮水,继而废食,最后极度消瘦 。 预防:1、搞好鸡舍卫生、干燥,并定期消毒。2、及时隔离病鸡,进行治疗。3、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150-250毫克(每片药含量100毫克,拌匀喂鸡,连用7天,停药3天,再用药5-7天。 治疗:1、每只鸡用青霉素3000-6000单位计算,将青霉素溶于水中,然后以溶液一半用来混合粉料饲喂,另一半倒入饮水器中,惟代替饮水,让鸡自由饮食。2、每只雏鸡每日用土霉素或金霉素2-4毫克(每片药含量250毫克)喂服,连用3天;或每公斤饲料加入金霉素800毫克,拌匀喂鸡。3、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250毫克(即2.5片)拌匀,饲喂,或在饮水中加入同样的剂量组鸡饮服,连用2-3天。(六)鸡痘(鸡白喉) 鸡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病鸡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此病潜伏期4-8天。分皮肤型和白喉型两种。 预防:1、免疫接种痘苗,适用于7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的鸡。用时以重量盐水或冷开水稀释10-50倍,用钢笔尖(或大针尖)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7天左右,刺 中部位呈现红肿、起泡,以后逐渐干燥结痂而脱落,可免疫5个月。 2、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和鸡虱。 3、及时隔离病鸡、甚至应淘汰,并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 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对症疗法。 (七)鸡蛔虫病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鸡寄生虫病。 预防:每年定期驱虫3-4次治疗:1、按每公斤鸡体重用驱蛔灵0.15-0.25克(每片药含量0.5克)灌服;或把药研细拌入饲料中,于傍晚一次喂服。2、按每公斤鸡体重用驱虫净20-30毫克(每片药含量25毫克),拌入饲料喂服。3、用汽油1-2毫升,进行嗉囔注射。仅供参考

十、用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如何从事鸡的生产和疾病防治?

前两期总共介绍了4种鸡夏季常见疾病,下面再给大家介绍2种,那么鸡夏季常见的疾病就介绍完毕了

5、鸡拉稀综合症

鸡拉稀主要由鸡白痢和大肠杆菌引起的。雏鸡时期白痢最常见,可通过种蛋直接传播。在养殖过程中,饲养密度的过大,温度的多变,卫生条件差,饲料营养缺乏等均易诱发此病。白痢的临床表现有:病鸡畏寒,群聚,昏昏欲睡,呼吸困难,肛门周围有白色糊状粪便,肛门暴露,频繁伸展。预防和治疗:1.尽量避免从严重白痢病的种鸡场引种,并加强对种蛋和孵化设备的消毒;2.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在饲料中加入安普霉素,连续喂食5天;3.治疗时,降低鸡群密度,并且改善卫生条件,使用浓度为0.1%的新洁尔灭溶液带鸡消毒,用0.1%氟苯尼考和双倍量多维素拌料连喂5天。中药使用大蒜(0.3克/只)、马齿苋(2.5克/只)捣汁,混于饲料中连喂2天。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疾病,目前这一病症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在高温的季节,肉鸡容易因环境、饲料、饮水卫生状况恶化而发病。大肠杆菌病临床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排黄绿或黄白便、零星死亡。最典型的病变是肝周炎、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预防和控制:1.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确保环境卫生,包括环境消毒,可以利用稀戊二醛溶液对禽舍和器具消毒,加强空气循环;2.防止饲料和水污染,用第五代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剂来讲解毒素,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气候突变等应激因素。3.定期向饮水内加入抗菌药物,例如喹诺酮或0.1%高锰酸钾等,再根据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平时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白头翁、黄连、黄柏等中草药4.可口服杨树花口服液来治疗,对拉稀有奇效,也可预防保健。

6、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的5、6、7这三个月份,夏季蚊虫多可能是发病的一大重要因素,其特点是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该病发病突然发病急,一般2-3天就会出现临床症状。临床特征是:病程中的鸡一般羽毛松乱,精神沉郁,懒惰不愿走动,日常呈蹲伏姿势,不吃食,体温升高,拉白色水样、米汤样略带黄色稀便,以上症状多出现在发病初期零星出现,但随后就会波及大群。解剖后会发现,感染此病的鸡胸肌及腿肌外侧呈斑状或刷状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脾脏个别肿大,法氏囊粘膜表面常有点状出血,严重呈紫葡萄样,花斑肾,但有时以上症状不明显,仅见于肾脏肿,法氏囊炎水肿,囊内有粘液或者萎缩,肝脏呈黄色,呈不典型性。

防治:此病治疗目前市场上没有特效药物,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饲养管理并做好日常防疫消毒工作。预防此病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效果好的疫苗分别在雏鸡10日龄和20日龄时,采取滴口免疫的方法接种两次。对已经发病的鸡只,可使用高免蛋黄液注射,能迅速减轻症状。同时使用肝肾康饮水,能够加快肾肿现象的恢复,然后再选用大肠杆菌药氟苯尼考溶液,还可以防止大肠杆菌继发感染。

夏季,极端天气比较多,高温多雨潮湿。鸡群的热应激和细菌的繁殖传播是两个极其重要的防治方面,因此为了保证鸡群的健康,广大养殖户一定要做好这些常见病的防治工作,防大于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