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1到7天怎样喂养,小鸡保温需要多久脱温
1、幼雏第1天:在幼雏还没到达鸡舍之前,必须将鸡舍里面的温度预温,温度控制在35-37°C左右,湿度控制在65%-70%左右即可。
2、幼雏第2、3天:小鸡的光照时间最少要保持22小时以上,光照强度维持在10勒克斯左右,湿度在70%左右即可。
3、幼雏第4-7天:从第4天开始渐渐减少光照时间,每天可减少1小时的光照时间。
一、小鸡1到7天怎样喂养
1、幼雏第1天
(1)在幼雏还没到达鸡舍之前,一定要将鸡舍里面的温度进行预温,温度可以控制在35-37°C左右,湿度控制在65%-70%左右。
(2)一定要将疫苗、营养性药物、消毒药水、水、饲料、垫料和消毒设施准备齐全。
(3)在雏鸡进入鸡舍后一定要马上关上笼门,然后安排好饲养密度。如果选择平养,每平方米大概可以放养20-30只左右,笼养每平方米大概是50-60只左右。
(4)上笼之后一定要及时喂水,水可以使用凉开水,然后在水里面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
(5)在小鸡喝水4小时之后,可以用金棋速抗和新杆星对其进行开口,并且要连服5天。
(6)开口后可以开始进食,食料可以放在料槽或者料盘内,食料一定要选择高蛋白的食料或者强化料,饲料的粗蛋白水平一定不能低于19.5%。
2、幼雏第2、3天
(1)小鸡的光照时间最少要在22小时以上,光照强度可以维持在10勒克斯左右,湿度在70%左右。
(2)如果想要避免生殖型传支和早期新城疫肾型传支发生,可以采用新支/肾三联弱毒苗滴在小鸡的眼睛里面,或者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油苗0.3ml/只。
(3)在饮水中还可以加入葡萄糖,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雏鸡糊肛现象的出现。
3、幼雏第4-7天
(1)从第4天开始可以逐渐减少光照时间,每天可减少1小时光照时间。
(2)饮水和喂料可以改成每天喂3次,饮用水也可以改为自来水,同时还要根据小鸡的健康状况适当减少水中的多维剂量。
(3)舍内温度可以适当下调1-2°C左右,即34-36°C。
(4)做好室内通风换气工作,每天排风3-5次。
二、小鸡保温需要多久脱温
1、小鸡苗在夏天的脱温时间为25天,冬天脱温时间为30天。脱温使用的火炉大小一定要与脱温房面积相符,当温度过低时,可以添加火炉或缩小脱温房面积。
2、养殖雏鸡时要注意,除了要进行保温外,还要注意控制湿度,孵化器和孵化室内一定要维持适宜的湿度,这样才能保证胚胎发育正常。如果湿度过大,就会阻止蛋内水分正常蒸发,影响胚胎发育,孵出的雏鸡也不容易成活,一般孵化室内相对湿度一定要保持在60%左右。
3、如果雏鸡的两翼下垂,并且出现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发出啾啾的声音,叫声非常尖等现象时,一般是温度过高导致。当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便后粪便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
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环境条件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只有根据鸡雏的生理和行为特点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才能保证鸡雏的健康发育和正常成长。
温度不仅影响雏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和对饲料中的营养吸收;还影响着雏鸡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抗体的产生等。所以,温度是育雏阶段的首要条件,温度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育雏的成败。
育雏期的温度育雏期适宜的温度:
1~7日龄: 35~30度。
8~14日龄: 30~28度。
15~21日龄: 28~26度。
22~28日龄: 26~24度。
29~35日龄: 24~21度。
当室外温度达到20度时就可以把雏鸡移出育雏舍了,如果达不到必须延长雏鸡的保温时间,反之,如果室外温度高于20度也可以适当减少保温的时长。
育雏舍温度的正确测定也至关重要,如果温度计不准或者悬挂位置不对,就会造成舍内温度的误判,影响育雏效果。所以育雏前一定要进行温度计的校对,和悬挂位置的确定。
温度计的校对和悬挂位置毕竟买的温度计不可能保证都百分百准确,所以在使用前必须要进行校对。可以将一支标准的温度计和需要校对的温度计同时放入38度左右的温水中,观察其差值,如果与标准温度计一致就说明准确,如果高于或低于标准温度计N度,可在校对温度计上贴标签注明,比如低了5度,在温度计上注明+5度;反之,如果高了5度,就注明-5度。
育雏期不仅要保证适宜的育雏温度,还要保证适宜的舍内温度。所以温度计应该挂在距网面或笼底面5~10厘米高的地方,并保持垂直悬挂。
育雏舍适宜温度的判断可以根据雏鸡的生活状态及表现来判断舍内温度是否适宜。
温度过高时,雏鸡会远离热源,并张开翅膀和啄加快呼吸,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量明显增加。
温度适宜时,雏鸡在育雏舍内栖息得比较均匀,而且食欲良好、饮水适度。
温度过低时,雏鸡会拥挤扎堆,不愿采食和饮水,并会像热源靠近。
垫料的选择垫料只有在地面育雏的方式才需要使用,选择垫料应具有导热性能低、吸水性强,且柔软无毒,并要求适宜制作化肥,以便于无公害处理,比如稻草、谷壳、植物藤蔓或者锯末等。
垫料的厚度建议在5~15厘米为宜,可以定期添加或定期更换。过薄,地面的湿气容易上升,影响鸡雏健康,还会降低育雏区温度;过厚又偏于浪费。
28~24度,温度不仅影响雏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和对饲料中的营养吸收;还影响着雏鸡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抗体的产生等。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温度最好控制在23~28℃左右最好,太冷或者太热都不利于小鸡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