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土鸡生态放养?
土鸡生态放养要抓住原始、生态、无污染环节,实行自由放 养,让鸡群觅食昆虫、嫩草、树叶、籽实和腐殖质等自然饲料为 主,以人工科学补料为辅,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使 用,禁用任何激素和人工合成促生长剂,通过良好的饲养环境、科 学词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土鸡群的营养、生理 和心理需要,提高鸡群本身的免疫力,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 品乃至绿色食品的标准。
土鸡生态放养,不是让鸡全部采食野生伺料,而是要根据土鸡 的营养需求,在采食野生词料的同时,适当补充全价词料,以保证 土鸡生长、生产潜能的最大发挥。这样一来,对土鸡生态放养的内涵,就有了如下理解:土鸡生 态放养,就是利用林地、果园、草场、荒山荒坡、河堤、滩涂等丰 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特性,选择比 较开阔的缓山坡或丘陵地,搭建简易鸡舍,实行舍伺(雏鸡培育阶 段在鸡舍内养殖,放养阶段晚上鸡在舍内休息、过夜)和放养 (1~2个月后白天在林地散放词养)相结合的养殖方法。
放养的土 鸡,是土鸡原种或由其配套系生产的杂交一代土鸡(仿土鸡)。土鸡生态放养是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运用生态学 原理,使农、林、果等农业种植生产和传统的散放词养及现代科学 伺养等畜牧生产方式做到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广阔的林地、果园等 自然资源,进行养鸡生产,达到以林养牧、以牧促林的良好效果。
并通过建立良性物质循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既保护生态 环境,又增加农民收人的作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
二、放养鸡舍有什么建筑要求?
放养鸡舍的建筑要求:(1)鸡舍的位置适当放养鸡的鸡舍要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下雨不发生水灾且容易干燥,空气、水源无污染。(2)便于清洁卫生地面最好硬化,以便清理粪便和鸡舍消毒; 或使用网面,使鸡不与粪便接触,减少疾病传播机会。(3)通风换气良好根据放养季节能够调节鸡舍的门窗进行适 量通风换气,保持鸡舍空气新鲜和环境条件适宜。(4)保温隔热性好没有固定的育雏舍,可在放养地建设育雏 舍进行育雏,育雏舍一定要保温隔热。可以利用一些廉价的隔热材 料,如塑料布、彩条布等设置天棚,隔离一些小的空间等来增加鸡 舍的保温性能。(5)安全性能好鸡舍和饲料间的门窗要安装铁丝网,以防鸟 类和野生动物进人鸡舍和饲料间,伤害鸡只和糟蹋饲料。
三、农村土鸡鸡舍的构造如何?
可用旧房改造也可另建鸡舍。小鸡舍内安装弹性塑料网或竹 编网,网眼直径1厘米,网距地面100厘米左右。若是旧房改 造,应前后开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0厘米,地窗距地 20厘米。窗口大小以房内光线而定,一般以鸡白天能找到吃料 和饮水的位置即可。窗口用铁丝网封好,以防外敌入侵。若是新建鸡舍,周围可用竹编网,春、冬季节外加2层白色农膜,并留 好气窗和地窗。料槽和饮水器可用竹筒代替,均匀放置舍内。中鸡、大鸡舍内横装小圆木数排作栖架。小圆木直径8厘米左右。 第一排距地35厘米,第二排距地40厘米,依此按梯状安装,排 距均为30厘米左右。安装要牢固,做到鸡群飞上栖架不摇晃, 不倒塌。其他构造同小鸡舍。
四、土鸡生态放养与传统放养有哪些优势?
土鸡生态放养与传统放养有这些优势:(1) 鸡种生产纯种的土鸡目前时机还不成熟,因为没有经过 选育的纯粹的地方鸡种,产肉率、产蛋率与生产效益不成正比。大 多数土鸡下蛋不是很多,一般一年下蛋120~150枚;产肉率也不 高,180天才长到1。5~2千克。
所谓土鸡蛋好吃、土鸡肉好吃, 主要还是因为这类鸡生长速度慢、生产水平低的原因。和从国外引 进的专用型品种如良种肉鸡、良种蛋鸡来比较,从生产水平和经济 价值上来看,是缺少优势的。虽然产品有市场,但是不能转化为规 模生产的现实生产力,规模生产者没有效率的支撑,就很难生存下 去,因此,生产纯种的土鸡产品,不可能形成规模效益。
应重点推广经过系统选育、能生产高质量鸡蛋、鸡肉的地方鸡 种——土鸡。这一类鸡经过系统选育或利用地方良种配种,具有生 态型地方良种的特性,其肉、蛋风味、滋味、口感、营养倶佳,生 产性能也较高,适应性强,适合规模放养,是生态放养鸡的首选 鸡种。
而目前传统的农家庭院放养的虽然也称为“土鸡”,但多是未 经系统选育提纯的鸡,群体内个体间生产性能很不一致。特别是杂 交乱配严重,鸡种来源混杂,羽毛、外貌、生产性能差,不利于规 模化饲养。因此,土鸡生产并不仅仅局限于把土鸡原种直接推向市场,而是要培育配套系,生产杂交一代土鸡供应市场,这才符合行业发展 方向。
培育土鸡多用配套系,是针对中国市场的差异化选择和创新, 可以用于专门化生产土鸡、土鸡蛋或仿土鸡、仿土鸡蛋,淘汰的种 鸡还可做售价不菲的“优质型老母鸡”。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可以通 过多用途和灵活的生产方式,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以多用途 的附加值,应对进口鸡种单一的、难以企及的生产性能。
由于配套 系含有一定的地方鸡血统,所以适应性更好,适合广大农民在房前 屋后放养,能够解决农民自身动物蛋白供应问题;也适合适度规模 的放养生产。(1) 规模和设施生态放养不是一家一户十只八只的零星放 养,而是以规模为基础(上百只为起点)的词养群体;修建和配备 相应的设施,比如鸡舍,不是在庭院垒砌的传统的日出而动、日落 而归的小鸡窝,而是在放养地建造的既可以防风避雨,又可以产蛋 休息,还可以人工管理的鸡舍。
(2) 伺料生态放养并非完全靠鸡在外面自由采食野食,而是 天然饲料和人工伺料相互补充,植物饲料、动物饲料和微生物饲料 合理搭配的类天然饲料。(3) 管理和防病生态放养不是只放不养、任其自生自灭的随 意粗放管理,而是根据鸡的生物学特性、放养鸡的特殊规律、放养 地的环境条件、季节气候等因素而设计严格的管理方案,精细管 理。
同时根据当前鸡易流行的主要传染病,结合当地鸡种特有的发 病规律和放养地实际而制定的免疫程序及防治措施。(4) 组织生态放养不是一家一户自发盲目发展,而是有组 织、有计划地进行,既有政府的宏观指导,又有科技部门和科技人 员的广泛参与,更有经济实体龙头企业牵头,实施产供销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