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认识鸡慢性呼吸道病?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12 08:44   点击:62  编辑:admin   手机版

如何认识鸡慢性呼吸道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临床上简称慢呼),病原鸡败血霉形体又称鸡毒支原体。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簟⒖人浴⒋蚝羿唷⒘鞅翘楹推已住J堑鼻把Φ囊恢殖<喾⒌穆圆。餍泄惴海鹗а现亍

病原体培养要求高,必须在猪、鸡、马血清培养基上培养,但对消毒药抵抗力不高,一般消毒药即可将其杀死。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鸡与火鸡、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都可发生,野鸡、珍珠鸡、鹌鹑、孔雀、鸭、鹅等也可感染。鸡4~8周龄最易感,火鸡5~16周龄易感。

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主要传染源,被污染的空气、飞沫、灰尘、饲料、饮水等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接触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本病另一重要传播方式,交配传播和经被污染的蛋传播,这种蛋在孵化4~21日龄时出现死胎或孵出弱雏,弱雏又可成为带菌的传染源。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季节多发,鸡舍潮湿、通风不良、过分拥挤以及运输、免疫接种等均可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本病在许多地区的发病率在20%~70%不等,病死率在20%~30%不等,当其与大肠杆菌并发或继发时,往往死亡率大大加重。种鸡隐性带菌可使本病在许多鸡场代代相传,长期不能止息。

(2)临床症状

本病多呈慢性经过,幼鸡发病症状较重,表现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频频摇头、打喷嚏、咳嗽、眼结膜炎,当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时,则有呼吸簦ù蚝羿嗌缓笃诒乔缓涂粝埋加肷鑫锒氯鹧垌渍停缂谭⒋蟪Ω司虺鱿盅崾澈屠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到鼻腔、气管、支气管含有混浊的黏稠渗出物,气囊炎症的可见到混浊和气囊壁增厚,严重的有干酪样渗出物。混合感染的病例可见到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增厚,窦腔内充满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并波及到肺和气囊,气囊有干酪样渗出物附着,可波及到腹腔气囊。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可见到纤维素心包炎和肝周炎。

(4)实验室诊断

本病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一般可以做出诊断,实验室常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来诊断。其中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广泛地用于鸡场本病的监测。

(5)防控要点

①加强检疫,防止病的传入

在引进种禽、苗禽、种蛋时,应加强检疫,必须从确无本病的禽场引进,杜绝病的传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的发生

从饲养密度、通风、温度、湿度、卫生消毒等方面严格消除发病诱因,幼禽到2~4月龄时,定期用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淘汰阳性反应者,消灭污染源。

③净化种鸡场

收集种蛋前,全部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必须是无阳性反应者才能留作种用禽。

定期用敏感抗生素处理种禽,降低种禽支原体带菌率。

种蛋入孵之前在0.04%~0.1%红霉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或同期用45℃经14小时处理种蛋,减少和消灭蛋中的支原体,降低种蛋的污染率。

④免疫接种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F株弱毒苗和油乳灭活苗,效果较好,能防止本病的发生。

⑤药物防治

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本病都有一定疗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饮水、拌料、肌注等途径给药。

咬春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咬春,咋一听以为是赵雷的歌?其不然,咬春是 立春 日吃春饼称呼。立春这一日,汉族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汉族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清人专有《咬春诗》:“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k,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可以想像,那时咬春的风俗还是非常浓郁的。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咬春就是吃一些新鲜的野味,立春时节吃一些新鲜的野味,感受春天的气息,据说“咬春”以后,整个春天不会犯困呢。咬春的食物,多以白萝卜为主,而以荠菜为最佳――约三、五好友,去郊外麦田边、向阳处寻找,有嫩绿的荠菜已经耐不住寂寞,钻出地面迎春来了。轻轻的挖了出来,回家择洗干净,或沾甜面酱吃,或者炒鸡蛋吃。厨艺好的,把它做了春卷,更多的是把它剁细了,与猪肉混合做馅包饺子,那才叫一个鲜美!故汉族民间流行着“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之说法。

荠菜等营养价值很高,荠菜又名护生草、菱角菜,营养价值很高。据测算每100克荠菜含蛋白质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核黄素0。19毫克,维生素摄氏度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营养要比一般种植蔬菜高得多。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可与胡萝卜相当,维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西红柿还要高。

荠菜药用价值也很高,是中国传统的中药,药用价值很高,全株入药,性平,味甘,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药效。其花与籽可以止血,治疗血尿、肾炎、高血压、咯血、痢疾、麻疹、头昏目痛等症。

适宜各种内出血之人,诸如内伤吐血,咯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溃疡出血,视网膜出血者均宜食用;适宜乳糜尿,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高血压之人食用;适宜胃溃疡,胃痉挛,痢疾,肠炎,腹泻,呕吐之人食用;适宜眼病之人,如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青光眼,眼底出血,目生翳障者食用;适宜小儿麻疹,流行性感冒在流行传染期间食用。如今又有学者将荠菜列入癌症患者食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