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流感症状表现在哪?
鸡流感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有的还腹泻。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有时疾病暴发很迅速,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已发现鸡死亡。
禽流感特效产品―三禽康肽,内含有精制同源血清抗体。主要治疗鸡的流行性感冒,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鸭的流行性感冒,鸭副粘病毒,鹅流行性感冒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1毫升,一般只需注射一针,严重者连续注射两针。 加强型三禽康肽,单独使用。无需配合任何药物。
第一阶段:小鸡一甩鼻,流眼,流清鼻液,不是好现象,这就是第一阶段,要早下药治疗。鸡无汗腺,我们不是让鸡出汗,而是让鸡表皮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就能把热量带走,就可退烧,在这个阶段,如果用药准,很快就能治好。错过治疗较好时间,造成损失,达龙华草新克,用于流感等引起的肺炎、气囊炎、包心包肝,无抗生素,都在用的治疗感冒药。
第二阶段:眼炎、窦炎非常厉害。肿眼圈,眼拉长,有的呈三角型或长方型,肿眼、肿眶下窦、不同程度的窦炎,肿脸,肿眶下窦等。
第三阶段:咳嗽,甩头,呼噜。这说明气管内肯定有分泌物或气囊内有渗出物或分泌物。这个阶段要投治疗气管炎的药或气囊炎的药。鸡的适宜生产温度为13-25℃,低于7℃时,鸡体重会严重下降;若温度继续降低,鸡将会停产,甚至死亡,当鸡感冒时使用达龙华草新克,用于流感等引起的肺炎、气囊炎、包心包肝预防治疗方案不同,效果显著,3天见效,对感冒治疗预防效果显著。
第四阶段:更严重了,属于心肺病阶段。由于肺部炎症导致的心功能障碍,剖检表现为心包积液,肺水肿,肺部发黑(若发展到此阶段,疾病很难控制了,完全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时死亡率已经非常高,治疗非常困难。
第五阶段:高度沉郁,闭眼昏睡,呼噜加喘,我们称其为嗜睡,再严重叫昏睡,更严重叫沉睡。这就不好治疗了。离死亡很近了,无治疗价值。剖检发现全身器官病变,包心、包肝、气囊炎,更有甚者出现支气管堵塞,肺脏内、气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脾大肾肿。一旦出现上述病症,也就造成了真正意义的混感了,无药可治。(为此,一定要格外重视前三阶段的治疗用药,一旦错过再治愈难度极大。通常使用的药品都是一些抗生素的化药,目前禁抗环境下不推荐使用。达龙华草新克,用于流感等引起的肺炎、气囊炎、包心包肝,无抗生素,都在用的治疗感冒药。)
二、禽流感的鸡有什么症状
鸡得禽流感的症状 :
本病潜伏期的长短随家禽所感染病毒的毒力、病毒数量、感染途径等不同有较大差异,由几小时至几天不等。
其病型根据鸡得禽流感的症状及病理变化不同可分为急性败血型、急性呼吸道型和非典型三类。
急性败血型禽流感(典型禽流感) 病禽主要的症状表现为高度沉郁、昏睡,张口喘气,流泪流涕(在水禽有时可见眼鼻流出脓样液体),冠髯发绀、出血,头颈部肿大,急性死亡。部分病例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偏头、扭颈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特征是眼角膜混浊,眼结膜出血、溃疡;翅膀、嗉囊部皮肤表面有红黑色斑块状出血等;还常见脚胫出血(脚胫鳞片出现红褐色出血斑块)、水肿;皮下水肿(尤其是头颈、胸部皮下)或呈冻胶样浸润;肺脏出血水肿,脾脏有灰白色斑点样坏死,胰脏有褐色斑点样出血、变性、坏死;法氏囊出血;从口腔至泄殖腔整个消化道黏膜出血、溃疡或有灰白色斑点、条纹样膜状物(坏死性伪膜),其他组织器官亦可能有出血,并常可见有明显的纤维素性腹膜炎、气囊炎等。有的病鸡心肌有灰白色坏死性条纹。
急性呼吸道型禽流感(典型禽流感) 病禽主要表现为流泪流涕、呼吸急促、咳嗽、打喷嚏,鼻窦肿胀,下痢,部分发生死亡(在与新城疫病毒或其他禽I型副黏病毒株合并感染时,死亡率较高)。主要病理变化为喉头气管出血,鼻窦积聚分泌物,眼结膜水肿出血,有时亦见类似急性败血型禽流感的病理变化。 非典型禽流感 病禽一般表现为流泪、咳嗽、喘气、下痢,产蛋率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为50%~80%),并发生零星死亡。
大体病理变化为鼻窦、气管、气囊、肠道有一些渗出性炎症,有时见气囊有纤维素性渗出,囊壁增厚,母禽发生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时有炎症渗出物。
三、鸡得禽流感是什么症状?
鸡禽流感症状:发病时主要是呼吸道的症状明显,可见病禽咳嗽、喷嚏、锣音、流泪和鼻窦炎,也可出现下痢、头部水肿或神经错乱。产蛋率显著下降,常有异常蛋壳色素沉着。太多了,进空间吧!
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
核心提示: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
会变成人
四、鸡流感怎么治疗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传染发病为主的剧烈传染病。该病毒不仅血清型多,而且自然界中带毒动物多、毒株易变异,这为禽流感病的防治增加了难度。家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疫病传播快、发病致死率高、生产危害大的特点。二十世纪全世界共发生了17次较大规模的禽流感,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禽流感的发病频率加快,传播范围更广。特别在近十三年中,全世界已发生了11次较大规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不仅对家禽业构成了极大威胁,而且属于A型流感病毒的禽流感的某些强致病毒株,也可能引起人的流感,因此这一疾病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一、禽流感病原及其特点
禽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属的成员,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分A、B、C三型。A型主要感染禽类,但人和多种陆生和水生哺乳动物、禽类带毒,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禽流感病毒根据其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差异性,依血凝素不同有15种之多;依神经氨酸酶不同有9种之多,而它们之间相互组合后,可以产生100多个血清型的毒株,各血清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且毒株之间不仅常发生变化,而且各毒株之间的致病力及病变也不一。如国内鸭、鹅在2000年以前常携带病毒而不发病,但此后鸭、鹅也发生高致病力禽流感。在目前已知的100多个禽流感毒株中绝大多数是低致病力毒株,具有高致病力毒株主要集中在H5、H7两个亚型,H9亚型的致病力和毒力也较强,但低于前两型。在国际上,凡发生H7、H5亚型禽流感的家禽,必须扑杀,欧美国家对H9亚型引起的发病也采取扑杀措施。从二十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情况看,致病的毒株主要有H5N1、H7N3、H5N9、H5N8、H5N2、H7N7、H7N4、H5N2、H7N1。我国2000-2003年对禽流感流行毒株进行调查,共收集107株禽流感病毒,其中H5N1有95株,H9N2有11株,H7N2有1株。因此我国禽流感疫情主要由H5和H9两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这为禽流感的疫苗生产和免疫提供了依据。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其抵抗力较弱。日光、干燥、加热、多种消毒剂均对其有杀灭作用。如加热60度病毒10分钟、加热70度2分钟即可灭活。在直射的阳光下40-48小时可灭活病毒。氢氧化钠、消毒灵、百毒杀、漂白粉、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多种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可有效杀灭病毒。堆积发酵家禽粪便,10-20天可全部杀灭病毒。禽流感病毒对低温和潮湿有较强的抵抗力,存活时间较长。粪便中的病毒在4度温度下可存活30-35天,20度下存活7天;病毒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在凉爽潮湿的自然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时间也较长,常可从有水禽活动的湖泊及池塘中的水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
二、禽流感的流行及其症状
禽流感多发于冬春和秋冬交替季节,主要以水平传播为主,但发病3-4天的种禽蛋中可以分离出病毒,经蛋带毒而呈垂直传播。发病的传染源可来自感染和发病的家禽,也可来自于野生鸟类及迁徙的水禽等。病原通过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经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是感染的最主要途经。
家禽感染禽流感的潜伏期由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表现的症状因禽种、年龄、毒株致病力、继发感染与否而不同。家禽发生禽流感一般没有特征性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停止采食,羽毛松乱,母禽产蛋量下降15-70%不等。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喷嚏,表现呼吸困难,鸡冠疳紫。病禽流泪,头和面部水肿。部分有神经症状,头颈扭转,共济失调。病程稍长的多伴有继发感染。强毒株引起的急性暴发可不见明显症状而大批死鸡,死亡率可达80-100%。非急性暴发的死亡率10-50%不等。
综合近几年禽流感的发病情况,家禽发生禽流感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某一区域内发生禽流感,虽禽流感的病毒血清型很多,但引起发病的病毒毒株相对单一,很少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毒株共同作用。二是发病的损失程度除病毒毒力外,还与家禽种类有关。对鸡敏感的对鸭、鹅不一定敏感。三是同一禽种,高产快长的良种家禽比地方品种家禽敏感。四是家禽日龄。老龄鸡抵抗力强于青年高产蛋鸡。五是家禽健康状况。家禽的群体健康状况好则发病损失小,发病反应程度轻于病弱家禽。六是受应激情况。未受应激影响的家禽反应小于受应激的。七是继发感染与否。家禽单纯患禽流感病而没有继发感染,其损失小于继发感染的家禽。如果发生禽流感,早发现、早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可有效降低发病损失。八是快大肉鸡对H9亚型疫苗免疫的效果不理想,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九是新城疫抗体水平较高的鸡群,发生禽流感时比抗体水平低的鸡群损失小,这可能由于新城疫免疫产生的干扰素作用于禽流感病毒的结果。
三、防治措施
1.搞好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控制禽流感流行的最主要措施。禽流感疫苗目前主要有单价和两价两种,由于在某一地区流行的禽流感多只有一个血清型,因此掌握当地疫病流行的毒株情况,接种单价疫苗是可行的,这样可有利于准确监控疫情。当发生区域不明确血清型时,可采用2-3价疫苗免疫。疫苗免疫后的保护期一般可达6个月,但为了保持可靠的免疫效果,通常每三个月应加强免疫一次。建议首免5-15日龄,鸡、蛋鸭每只0.3毫升,个体较大的肉鸭和鹅每只0.5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二免50-60日龄,肉鸭、鹅1毫升,鸡、蛋鸭0.5毫升。三免开产前进行,鹅2-3毫升,鸭1-2毫升,鸡0.5毫升。商品蛋禽和种禽在产蛋中期的40周龄可进行四免。
2、治疗
家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坚决扑杀淘汰,如发生中低致病力禽流感可以用药物治疗。
(1)抗病毒:病毒唑每公斤料拌100-200毫克,连续用药4-5天;或用金钢烷胺按每公斤体重10-25毫克饮水4-5天。此外也可用中药的大青叶、板兰根、黄莲、黄芪煎水让家禽饮服。
(2)控制继发感染:发现家禽出现类似禽流感病情时,尽早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如用50-100PPm的恩诺沙星饮水4-5天;在饲料中每百公斤加入5克土霉素等。为了提高家禽体质和抗病力,可同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
3、加强对禽流感流行的综合控制措施
(1)不从疫区或疫病流行情况不明的地区引种或调入鲜活禽产品。
(2)养禽场饲养家禽品种单一,不将不同品种的家禽或畜禽混养,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养禽场及其工作人员不养其他畜禽。
(3)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禽场,确需进入则必须消毒。生产中的运饲料和运禽产品的车辆要分开专用。
(4)控制其他动物带毒。禽场不种高大树木,尽量采用草地地坪绿化环境,防止野鸟集聚;经常开展灭鼠活动,生产区内不养猪、狗、猫等动物,这些动物从目前看虽不发生禽流感病,但常带毒。
(5)自备饮水系统,采用深井水或自来水,不用河、湖、塘水。养鸭、养鹅用的湖、塘水,应固定水域,不让野鸟和其他畜禽进入,有条件的应定期消毒。
(6)家禽粪便和垫料堆积发酵或焚烧。堆积发酵不少于20天。
(7)不将外界的鲜活畜禽产品带入养禽场。养禽工作人员上班要穿工作服、工作靴、戴口罩,进出养禽场必须更衣。
(8)加强饲养管理。在高发区域,每天可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开展1-2次带禽消毒和环境消毒,平时每2-3天带禽消毒一次。尽可能减少家禽的应激反应,必要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增加万分之二的维生素C和千分之一的维生素E,提高家禽抗应激能力。提供适应生产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饲料,保持饲料新鲜、全价,增强家禽体质。改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光照;加强禽舍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勤清粪便和打扫禽舍及环境,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卫生。
(9)每养一批家禽出笼后,空舍期不少于3周时间,在此期间按照清扫―清洗―干燥―消毒―再清洗―再干燥―再消毒―再清洗―最后封闭熏蒸的禽舍清洁消毒程序处理禽舍;消毒剂使用两种以上,清除禽舍病原残留,防止病原感染下一批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