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肉鸡的饲养方式
优质肉鸡的饲养方式除可以采用与速长型肉鸡相同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较大空间的散养,如在果园、林地、荒坡、荒滩等处设置围栏放养,也有的采用带运动场的鸡舍进行地面平养。为了提高优质肉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一般在6周龄前采用室内地面平养,6周龄后采用放养。这样,鸡既可采食自然界的虫、草、脱落的子实或粮食,节省一些饲料,又可加强运动,增强体质,结实肌肉,味道更好。
(2)优质肉鸡的阶段饲喂
根据生长速度的不同,黄羽肉鸡可按“两段制”或“三段制”进行饲喂。两段制分为0~4周龄和4周龄以后;三段制分为0~4周龄、5~10周龄和10周龄以后。由于优质肉鸡的种质差异很大,各阶段饲料营养水平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前期可以饲喂能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后期为了增加肌肉脂肪的沉积,同时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应降低日粮蛋白质含量,适当提高能量浓度。
(3)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选雏
雏鸡必须来自健康高产的种鸡。初生雏平均体重在35克以上,大小均匀,被毛有光泽,肢体端正,精神活泼,腹大小适中,没有脐出血、糊肛现象。
2)进雏
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的必要条件。开始育雏时热源边缘地上5厘米处的温度以32~35℃为宜,育雏室的温度要维持在25℃左右,并保持温度稳定。在鸡舍内或育雏器周围摆好饮水器,围好护围,饮水器装满清水。
3)开食与饲喂
雏鸡一般在24~36时内开食。雏鸡的饮水通常与开食同时进行。如果雏鸡孵出时间较长或雏体较弱,可在开食的饮水中加入5%的蔗糖,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和生长。雏鸡一开始就喂肉用仔鸡前期的全价料,不限量,自由采食。
优质肉鸡的喂料原则是敞开饲喂,自由采食。要求有足够的采食位置,使所有鸡能同时吃到饲料。一般4周龄前喂小鸡料;5~8周龄喂中鸡料;8周龄后喂育肥料,这一时期鸡生长快,容易肥,可以在饲料中加2%~4%的食用油拌匀喂鸡。采用这种方法喂出来的鸡肥,羽毛光亮,肉质香甜,上市价格高。饲料转换要逐步过渡,新料由1/3增加到1/2,再增至2/3,5~7天全部换上新料。
4)饲养密度
适当地加大饲养密度,可增加肉鸡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密度过小造成设备和空间的浪费;密度过大容易引起垫料潮湿,空气污浊,羽毛不良,易发生啄癖,生长缓慢,死亡率高,屠体等级下降。具体应用时应结合鸡舍类型、垫料质量、养鸡季节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
5)环境要求
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合理的通风换气及光照制度,有利于提高肉鸡成活率、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①温度: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的必要条件。开始育雏时以32~35℃为宜,随着鸡龄的增长,温度应逐渐降低,通常每周降低2~3℃,到第5周龄时降到21~23℃。②湿度:雏鸡从相对湿度较大的出壳箱取出,如果转入过于干燥的育雏室,雏鸡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发,腹中剩余的卵黄也会吸收不良,脚趾干枯,羽毛生长减慢。因此,在第1周龄内育雏室应保持在60%~65%的湿度。2周后保持舍内干燥,注意通风,避免饮水器洒水,防止垫料潮湿。③光照:为了促进采食和生长,开始采用人工补充光照。育雏头两天连续照48小时,而后逐渐减少。光的照度在育雏初期时强一些,而后逐渐降低照度。
6)公母分群饲养
由于公母雏鸡对环境、营养的要求和反应有所不同,表现为生长速度、沉积脂肪能力和羽毛生长速度等方面有所差异。生长速度在同一期内公鸡比母鸡快17%~36%。若公母分群饲养,可适当调整营养水平,实行公母分期出栏。
7)断喙
对于生长速度比较慢的肉鸡由于其生长期比较长,需要进行断喙处理。断喙方法和要求与蛋鸡相同。
8)加强卫生防疫
鸡舍和运动场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鸡群最好能驱1~2次蛔虫。还要做好鸡病的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工作,鸡场要远离村庄,不要靠近交通干道,并建围墙,防止其他家禽进入,以免传播疾病。